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让朕久等了。舅舅,你为什么迟疑这般久?”
正统帝看完奏章后,轻轻的说了一句。
第104章
钓鱼执法这种事情嘛; 从古至今都很多。
正统帝自然也这般干了。
正统帝选中的人选就是他的舅舅。想来这嫡亲的舅舅肯定会帮衬了天子外甥。
正统帝想做的,就是让舅舅来担当了这么一个重要的角色。
哪料想,慕容国舅这拖拖拉拉的都差点以为他差人办的事情; 这没办妥当?
结果出来了; 正统帝误会了他手下的人。
他下面的人手办差很妥当。
真正误会儿的是他的嫡亲舅舅。
为什么?
这三个刻上了正统帝的脑门。
天子多疑。
慕容国舅的举动; 让天子的疑心病犯了。
“李善。”
正统帝喊了李公公。
“奴才在。”
李公公恭敬的应了话。
“去查。查一查慕容国舅府上的底子。朕要知道; 慕容国舅这些年的详情。记着别漏了要紧的事情。”
正统帝吩咐道。
“诺。”
李公公应了差事。
在朝臣、宗亲、勋贵们的府上。
皇帝自然布了棋子。
没动用了; 那就是搁那儿。
一旦动用了; 自然就要得了详情。
正统帝对于慕容国舅起了疑心。
这自然就要查一查舅舅的老底。
当然; 事儿还要继续办的。
慕容国舅都出首举报了。皇帝岂能轻饶?
何况; 这一个局本来就是皇帝布的。
目的?
正统帝就想再清洗一下宗室; 以及勋贵。
宗室人数多了点。
在正统帝看来; 特别是外面的藩王。比京都里的这些,更让他不放心。
打着机会,怎么都人撸了一些人。
为了皇权的安危。
有机会; 要处理干净。没机会,创造机会; 也要处理干净。
正统帝对于宗亲们; 有一种天然的防犯。
谁让他的亲兄弟们; 以及他的皇叔们,给他留的印象真真不够好呢。
真造皇帝反了。
还能让皇帝有好印象吗?
宗亲这儿; 皇帝都下了辣手。
那么; 勋贵那边也一样的。
这些勋贵里; 有上进的,自然也有混吃等死的。
那些上进的,只要站队位置,正统帝不介意用一用。天下都皇帝的; 皇帝当然需要自己信任的。
勋贵嘛,天然就是皇帝眼中的班底。
前题是这勋贵是识趣的。
至于那些混吃等死的?
若真是安份,皇家不缺了那一份禄米钱。
可怪就怪在,有些人明明没本事,还要站错位置。
皇家的站队,这很重要的。
站错位置,这可能要付出了小命来还。
当然,勋贵也有特权。
到底是皇家的江山,勋贵们的先祖是出了大力的。
若是可以的话,皇帝的罚,就是降爵。再然后,实在无可救药的,皇帝才会换了一枝爵位继承人。
至于直接除爵?
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皇帝一般情况下,还是不会这般做的。
那显得皇家太无情了一点。
降爵,换一支承爵,这总归爵位还在的。
还给了勋贵机会。
只在下一代里有能耐的后人,起复可能的。
所以,机会给了。皇家的仁慈也表现了。
一切看的,就是能不能给皇家创造了价值。
这才是关键。
乾清宫。
皇帝搁开了事儿。
他在想着,皇陵守着的那一位啊,也许不应该留着了。
毕竟,瞧瞧,这都与外面的人勾连上。
借口,这当然不是借口。
是事实。
当然,不可否认的,在这些人串连时,皇帝是默默的看着。
这些人初犯罪,他没阻止。
他就想打一个大瓜。
现在借口来了。
一查,就能查了一个底儿。
皇帝就是借着机会,又能充实了自己的班底。
正统帝心情在此刻,还是没放松的。
毕竟,不尘埃落定前,皇帝都不会放松了警惕。
坤宁宫。
玉荣也在忙碌了。
关于丰收祭的事情。
丰收祭,这是祭祀了天地。
感谢了上苍与大地,这是让天下百姓又得一年的丰收。
封建时代嘛,自然是土地最重要。
人活着,就要填饱了肚子。
填饱肚子就要粮食,粮食从何而来?
自然是土地里种出来。
想丰收,得有土地。
同时,还要老天爷赏脸,这丰调雨顺了,才能大丰收。
若不然的话,那就不美妙了。
一年的丰收祭。
一场皇家的政治秀。
这当然要花钱的。
玉荣在看了旧账,要知道了这得花多少钱。
这今年她参加了,内务府当然也要添一笔钱。这一笔钱,自然是散了钱财,与民同乐的。
说白了,玉荣要收买人心。
她是皇后,皇后想不当了一尊泥塑的牌位。
那么,她就要表现出来了她极得民心。
民心即正义。
正义即公理。
有时候,大义的名份看着虚。
可在许多时候,没那一个大义的名份,就注定了走不到高位。
或者说,缺了大义的名份,就不能长久。
“小桂子,召了白氏、韩氏、金氏三人进宫一趟。”
玉荣对小桂子吩咐了话。
“诺。”
小桂子应了话。
“娘娘,可要奴才提点她们一些?”
小桂子询问道。
玉荣挑眉,她一笑。
“小桂子,看来她三人在内务府办事,还得了你的看重。”玉荣问一句。
“这三人办事挺有章法。”
小桂子承认了这话。
“去年春,至今年秋,她们三人在奴才手下,也有一年半的时间。奴才瞧着,这三人都是懂得分寸的。”
小桂子恭敬的说了几句好话。
“审计司的帐目上看着,倒是本份的,没乱伸手。”
玉荣是审帐的。
这些钱可是皇家的,若有人乱伸手,她不必饶了。
“至于传她们进宫来,本宫是有事情要吩咐。你们不必担心,本宫是有意赏了他们。若真罚?本宫不会见她们的。”
玉荣是皇后。
白氏、韩氏、金氏三人,只是一个挂名在内务府下的女官身份。
这能给皇家办事。
还是做了官。
那真是走上了正道儿。毕竟,当官,多少人都得巴结的。
何况,还是给皇家做了钱袋子。
这里面的利益纠葛,可是非常利害的。
“奴才明白。”
小桂子笑道:“娘娘一直都是最仁慈不过。她三人办得差事,有点儿小成绩。娘娘赏她们,自然是她们的福份。”
小桂子也是笑着拍了皇后的马屁。
玉荣听了小桂子的话,权听一个乐趣。
倒是小桂子这儿,玉荣说道:“你那养子如何?可是得用的?”
玉荣这一问。
小桂子回道:“多谢娘娘记挂了。只是一个平常的小子,读书不甚的上进。奴才也是头疼的紧。”
小桂子是真头疼。
这养子是从自家宗族里过继的。
至于从亲兄弟那儿过继?
不存在的。
小桂子会进宫里。这便是家里的长辈卖了他。
他虽不会记恨,可到底还明白的。
这过继来的儿子。
那真有了血缘的亲爹娘呢。这养爹在亲,那里面的纠葛啊。还是麻烦的。
谁让法理啊,也在顾及了人情伦理。
小桂子挑的养子,就是亲爹不在了。
一个宗族里的近亲侄子。
一个小娃娃,没爹没娘了。这族中吃百家饭,也是可怜的。
毕竟,小桂子的家人长辈都能卖了他。
可想想,他这族中的情况,也不怎么样。
小桂子是在宫里起来了。
如今是有身份的人。
他对家族那边,反而捏得紧。
家里给些钱财,买些田地给予家中。
然后?
自然是差了人看得紧。
让这些家人来京都?
不存在的。
在地方上。
家里的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还不可能惹了什么大祸事。
真来了京都?
京都落一块瓦,那砸了人,可能都是一个官。
京都这地方,最不缺富贵人家,最不缺豪门世族。
小桂子的家中亲人,还不来京都趟了混水的好。
小桂子做的,就是差了心腹,让人查了族中的情况。然后,挑好了想过继的养子。
一通操作。
他是直接与族长之间暗箱把持。
给族长与族老们一些利益。事情是非常顺利的。
要说有什么人不满意?
只有嫡亲的兄长与爹娘不满意。
为何?
因为小桂子挑了养子时,宁肯要了无爹无娘的族中从侄。
都不愿意挑了嫡亲的侄子。
这就是亲疏远近里,这是没分一个清楚。
“本宫记得你那养子,比五皇子大五岁?”
玉荣让小桂子这心腹挑了养子,这是当初的承诺。
玉荣上位后,自然也是给兑现了承诺。
小桂子能得了一个养子。
玉荣在正统帝那儿,都当笑话一样的提过一回。
只是顺带一句。
正统帝不在意。
玉荣当是有事儿,没瞒了皇帝。
也便是顺带一句后,再没提过。
“回娘娘,那小子确实比五殿下大了五岁。”
小桂子肯定的回道。
“够壮实的小郎?”
玉荣笑问道。
“农村的土娃娃,吃好穿好,自然长得壮实。”小桂子能出宫歇息时,一定会回了京都的小宅。
那是小桂子的私宅,他那养子就是住了小宅里。
目前年岁小,就是一个小童。
论读书?
真没天赋。
不过,瞧着还是有点儿习武的能耐。长得够壮实,打好底子,又一个武刀弄棍的。
“学文学武,不需得多好,到底还要有了底子才成。你想给养子谋一个前程,没学到本事不成的。”
玉荣小小的提点。
“也不求太多。命数搁那儿,奴才就盼着养子将来能讨一口饭吃,就足了。”
小桂子倒是挺随缘的样子。
“你是本宫信任的。你那养子好好培养,若真有能耐,能入了眼。等逸哥儿去进学时,你领进宫来一趟。如果得了圣上的眼缘,本宫就许了你那养子做逸哥儿的伴读。”
玉荣给了小桂子一个大大的空头支票。
能不能兑现?
玉荣不保证的。
只能说,小桂子的养子真的不错。
那么,她不介意在皇帝跟前提一提。
为何?
其时,也是小桂子一直够忠心。
逸哥儿的将来有兄长在前。
一个亲王爵位顶顶能到手。逍遥王爷嘛,伴读什么的名额,倒不必掬了王公大臣们的子孙。
有一个懂得侍候人的狗腿子没什么不好的。
在玉荣想来。
小桂子的养子,能学得小桂子的忠心即可。
其时,这何尝不是玉荣想表示给一些人看的。
瞧瞧,逸哥儿,她真没甚培养的心思。就想小孩儿平安的长大。
“奴才替自家的小郎谢娘娘的看重。”
小桂子在此刻,那真是跪头了。
哪怕只是一个机会呢。
真能做了皇子伴读,就是祖上冒青烟。
能不能成?
想一想养子。
小桂子在心中暗戳戳的下了决断。
回去就找了师傅,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