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天后,孤就要上朝听政。父皇对孤似乎已经乐于重用了。”
太子对于上朝听政,这是盼了多少年。
总归盼来希望。
“殿下很想听政吗?”
太子妃笑问道。
“总想为父皇为忧,以敬儿子的一份孝心。”
太子这般回道。
“殿下孝心一片,父皇若知道必是心中高兴。”太子妃也是笑了,她又道:“只有一件事情。我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说说。”
太子问道。
“坤宁宫的母后待我挺亲近的。殿下以为,我如何处之,对东宫最好。”
太子妃还是问了话。
她的态度很明显,想弄懂了太子的态度。
宫外可有一些传言的。
东宫、坤宁宫之间的争斗,以及矛盾所在。是一个明眼人都懂。
太子妃自然也要表明了立场的。
她的立场就是东宫。
“坤宁宫。”
太子呢喃了一句。
“你做一个皇家儿媳,尽了本份就可。”
太子说道:“至于母后,母后最是仁慈,想必不会为难了咱们这些晚辈的。”
太子这话说有点冷。
可太子妃听懂了。
看来东宫、坤宁宫有矛盾,这真不是空穴来风。
那么,是不是应味着,三皇子是真的想夺嫡。
一想到这些时。
太子妃的思绪,也是想得深了。
毕竟,太子妃的利益在东宫。
她的一辈子都是绑定在东宫的太子身上。太子成功,她就是皇后。
太子失败,她就是废太子妃。
而皇家的太子有退路吗?
没有,一旦退了,就是一个死字。
可胜了呢?
至尊至贵的皇权,是非常有魅力的。
“我省得。”
太子妃笑着回了话。
东宫的太子、太子妃有他们夫妻的态度,那是立场一样。
直到太子的婚假结束。
太子正式的上朝观政。这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在太子站在朝堂上,正大光明的迎接高官显贵,勋贵皇亲的目光时。
太子是一种站在万人中央的感觉。
这一种注视,就是意味着他要接受了考验。
储君之路,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坤宁宫。
玉荣听着小桂子的回话。
“哦,这般说来,大家对太子都很满意啊。”
玉荣轻轻浅笑。
“娘娘,太子在朝中的威望,可是越来越重。还有人在朝堂上请了奏章……”小桂子话到这儿时,那是愣了一下。
似乎有什么话,让小桂子迟疑的不敢说。
“说说吧。”玉荣笑道:“本宫又不是吃人的老虎,你怕什么。”
小桂子于是一咬牙,才说道:“有人上请奏章,把太子的皇家玉碟改了,把太子的生母改为孝仁恭慧皇后。如此一来,太子就是嫡子出身,可以名正言顺的以嫡长子身份坐稳东宫储君之位。”
“那些道貌岸然之辈,还说什么如此能不伤了东宫、坤宁宫之间的母子情分。”
小桂子说这话时,也是气得狠了。
玉荣听了。
心中却是一个警惕。
“小桂子,让咱们的人查一查。东宫如何跟慕容国舅的府上有牵连,牵连有多深?”玉荣很在意了。
白月光的威力啊。
玉荣从来不小瞧。毕竟,一个死人,一定争得赢活人。
因为,人的脑补功力太强。
人不在,那么,自然会脑补的。美好的,再是多回忆一下,全成了最美的。
天然的,就带了滤镜。
玉荣如何敢比划了?
“娘娘,您的意思是背后有人,还跟慕容国舅有关?”
小桂子也是吓住了。
没法子,孝仁恭慧皇后在正统帝心中的地位。可没人敢挑衅的。
毕竟,人不傻。
争赢了,没好处。输了,那就是很容易跌到人生的谷底。
“本宫就是猜一猜。不管如何,总要查查。”
玉荣说的肯定。
“娘娘放心,奴婢一定查一个清楚。”
小桂子很肯定的回了话。
这事情很重要的。
似小桂子这等一身富贵,全在坤宁宫的人。
那肯定是盼着坤宁宫的主子越来越好。敌人嘛,最好消失。
只是,东宫太子是一个利害的对手。
这想让对方消失,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小桂子去查了事情。
可玉荣就是有一种直觉啊。
“哼……”
玉荣一个冷哼。
太子这真是好本事啊。
刚一娶妻,又有两位侧室良娣,这三人可是背景出众。
这还不满足,还想做中宫嫡子。
真以为是太子,就可以为所欲所。真当天子是死人?
玉荣心里有了琢磨。
然后,她就是摆驾,坐了凤撵去乾清宫。
乾清宫。
御书房。
玉荣到了时,正统帝在生闷气。
“恭请圣安。”
玉荣进来了。
她行礼后,正统帝摆摆手。
“梓橦,坐。”
正统帝指了身畔的位置。
玉荣也就不客套了,她坐了正统帝的近处。
“又是谁招了圣上的讨厌?”
玉荣问了一句话。
“还不朝堂上那些不识趣的。”
正统帝就是一说。
“既然不识趣,那便是换了识趣的。这天下间想当官的,最是不缺了。”玉荣笑道:“科举的用意,不就是满堂尽是天子门生嘛。”
“既然是天子门生,可不就得听了圣上的旨意。”
玉荣歪一歪话题。
“梓橦,你这话在理。”
正统帝听了,越是想,越觉得皇后的话听了,就觉得中听。
在正统帝看来,这才是站了他这边人的想法。
若是朝堂的臣子,真跟梓橦一样的,想为朕分忧就好了。
哪像如今,个个都是私心过甚之辈。
“可惜,朝堂上的一些老顽固。他们可是抬了祖宗家法,就想大理长篇的来说服朕。真以为朕是一个傻子不成。”
正统帝可不想了,朝堂上的太子势力越大。
毕竟,太子是储君,储君是国本。
那也是大义名份在身。
真是太子势力膨胀了。
依附于太子的人,就真能安份了。
别逗了。
在权力面前,只有更利害。没有最利害一说。
人人想往上爬。
皇帝阻了路,也会有人想造了皇帝的反。
天家父子,在权利面前,那亲情淡薄的可以。
就像是如今呢。皇帝在培养了太子,皇帝也在防犯了太子。
“哦。”
玉荣一挑眉。
“我可听了一些风声。后宫中都在传闻了。”
玉荣笑了。
“梓橦也听说了。”
正统帝当然知道的,这事情瞒不住。
所以,他的态度更淡然。
“那梓橦说说,你如何看?”
正统帝问了话。
显然,正统帝想听听皇后的看法。
“我如何看?当然是站着看。”
玉荣打趣了话。
不过,在瞧了正统帝认真的眼神后。
玉荣摇摇头。
“圣上,这事情我不能插嘴。我一旦插嘴了,就是坏了您跟太子的父子亲情。”
玉荣说的认真。
“……”
正统帝想了想,当然也想通了。
这事情皇后众有千种想法,也不能吐了一字。
不然,就是一场大事。
谁让皇后是太子的嫡妻,偏偏太子还是庶长子。而这一位皇后嫡母的膝下,可有亲生的儿子。
太子的兄弟,可是嫡子出身。
这衬的太子特别的尴尬。
当然,这等尴尬在正统一朝,太子都得忍了。
等他忍到上位后,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儿。
可目前嘛。
太子就只能忍。
谁让这是皇帝的考验呢。
“梓橦,你啊……”
皇帝轻轻摇头,也不再催了皇后讲这事情。
“那你给朕说说,宫里的谣言又是如何回事?”正统帝把话题拉回来。
“有人讲,圣上一定会同意了朝堂上忠贞之辈的一片忠君之心。天子立储君,是为国本。如今为了国本,把太子的皇家玉碟改了,那是顺了民意。”
“当然,也有人讲,出身归出身。立嫡立长,这太子万般出众,是一位出类拔粹的储君。所以,圣上点头一下,给太子改一个出身,也是成全了太子。”
“……”
气氛有点儿沉默。
“朕倒觉得太子真有本事,他如何是国本,那就足矣。朕不必帮衬太多。立一家一姓的天下不容易。这社稷江山,总不能交到了无能之辈的手中。”
皇帝的态度更明确。
当然,这话里的真实成份有多少?
玉荣很怀疑的。
可她不会说,谁都不会说的。
“太子是一位出众的儿郎,不愧是司马氏的千里良驹。”
玉荣夸了话。
“当然,这一切是圣上教导的好。想来贤哥儿、礼哥儿多得皇帝的催促教导,也必然像太子一样的出众。”
玉荣小小的拍了皇帝的马屁。
同时,亦是想让皇帝多看重了自己的儿子们。
“贤哥儿、礼哥儿亦是朕的骨肉。梓橦,朕亦在意他们的。”
正统帝给了肯定的话。
玉荣听了,连连点头。
“贤哥儿、礼哥儿的眼中,也是最觉得圣上伟岸。”
玉荣给了肯定的答案。
哪一个少年郎的心中,父亲总是最利害的。
毕竟,撑起一个家。
如今的皇帝更不同。
皇帝的权势,那可谓是生活这一片土地,就不能忽视,也不敢忽视的。
一言而决,便是天子。
众生命运,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第111章
京都。
太子、太子妃一起归宁。
当然; 归宁的府第,便是太宗长公主的公主府。
此行代表的是太子对太子妃的看重。
当然,也是皇帝、皇后对于太子妃的看重。
毕竟,皇帝、皇后可是皆赐了礼物。
太子、太子妃到了公主府; 自然让公主府一派热闹。
驸马与太子这一对岳父与女婿; 这在一起谈些话。
谈的自然是朝堂上的事情。
不过; 驸马这一位岳父更多的还是恭维了太子。
倒是太子妃与母亲私下说些体己话时; 还是母女二人更加的亲近。
太宗的长公主封号宁国。
宁国公主这一个封号; 便可见太宗对女儿的重视。
“母亲。”
太子妃见到了生母时; 倒是笑语宴宴。
“瞧你的气色不错,看来太子殿下待你应该不错。”宁国公主说话时; 还是打量了女儿的神色。
太子妃笑道:“殿下挺好的。东宫里的女眷们,也是让女儿觉得不难相处。”
太子妃得了太子的话。
她心中有底。
“如此便好。母亲盼着你和太子殿下夫妻和睦。”
宁国公主笑得开心。
女儿是太子妃; 前途一片光明。这等情况; 宁国公主自然要在女婿的身上压注的。
“母亲,朝堂上的最近议了改殿下皇家玉碟的事情。母亲可知道一些内情?”
太子妃问了一话。
“你是听说了什么?”
宁国公主问道。
“宫里有些流言扉语。”
太子妃点点头; 表示她真听了闲言碎语的。
“有些事情不能看表面。太子改出身,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切要看圣上如何想。”宁国公主也是皇家出身。
有些事情,她还是看的明白。
“你啊,多劝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