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司马礼听了此话,脸上露了笑容。他还是伸了手,亲自抱了小婴儿。
  对于小婴儿的习惯,司马礼可是差人打听了的。
  便是这抱了小婴儿的姿势,他也提前学过的。做一个富贵闲人,养一养自家的孩子,他可有耐心的。
  武嬷嬷瞧着这一切,心中欢喜。
  她知道的,她家的王妃啊,一辈子有福气。嫁了这么一位王爷,一辈子不愁了。
  倒是司马礼抱了小婴儿,目光还是望了武嬷嬷一眼。
  他伸手,指了指在场的众人,又是指了指皇宫的方面。
  “王爷放心,您与王妃之前有吩咐的,生下小皇孙众赏一事。王妃安睡前,也是交待了。奴婢定然听了主子们的吩咐。”
  武嬷嬷瞧懂了司马礼的手势。她是赶紧的应了话。
  武嬷嬷还说道:“关于给宫里报喜讯儿,必不敢担搁了。”
  司马礼听了武嬷嬷的话,点点头。然后,他亲自抱了小婴儿,抱着孩子进了屋内。他要去瞧了,他的王妃。
  约两刻半钟后。
  宫里。
  乾清宫。
  玉荣在忙碌了政务。然后,她得了宫外的消息。
  沈德子亲自禀了话。
  “恭喜皇后娘娘,宫外刚报来的喜讯。安郡王妃午时,生下了一位小皇孙。”沈德子道喜时,那是满满的诚意,那脸上笑得折子都是明明白白的。
  玉荣听了,当场也是欢喜的。
  她笑道:“好,这是本宫听着的,最好的喜讯。”
  “通天阁那边可是报了喜讯?”玉荣又是问了一句。
  沈德子忙是回道:“回娘娘的话,有小黄门去报了喜讯。”
  “这等喜讯,自然是满宫上下皆大欢喜。”玉荣很是高兴的模样,她笑道:“本宫要去通天阁,本宫得跟圣上一起分享了这等喜讯。”
  玉荣想到的,还是关于小皇孙的出生,这宫里要赐了赏赐的事儿。
  昨个儿,东宫可是添了一位小郡主。
  今个儿,安郡王府添了一位小皇孙。
  这事情弄的,玉荣怕东宫那边吹起什么不好的风声。可她吧,又不想委屈了老四、老四媳妇。
  这里面的事情,玉荣得去跟皇帝吹吹风。
  通天阁。
  玉荣到了时,皇帝是真开心,当场就与玉荣笑道:“朕打算按着规距,加厚三成赏了安郡王府。这是赏给了朕的小皇孙。”
  玉荣听了,心想,果然啊。
  “圣上想赏了老四、老四媳妇,以及咱们的小皇孙。这万万当得。”玉荣先是肯定了皇帝的话。然后,笑道:“就是老三那儿,昨个儿添的小郡主,也是咱们皇家的皇孙女。哪能厚此薄彼的?”
  “圣上要赏了,这东宫那边还得加厚才成。”玉荣这话说时,带着一些调坎的味儿。她是尽量的用一种打趣的态度说的。
  就怕说的语气严肃了,让皇帝误会些什么。
  可显然的,玉荣的想法,可真没有多想。
  皇帝叹了一声。
  “明明今个儿是高兴的日子。梓橦,你这般话讲的,朕就是知道了,你啊还是顾虑了老三会多思多疑了。”正统帝又不傻。
  “不过,梓橦你考虑的也对。老三待立储大典后,就是国本。他与他的四弟不同。老四真做了富贵闲人,咱们为人父母的,也得为老四考虑考虑,总不好让他做了众矢之地。”正统帝这话说的,也是一派的认真。
  “圣上,老三、老四是亲兄弟,打小关系就好。他们都不会多想。我这般小心,其时,是怕有些外人揣测什么的,没得添了风言风语的,反而是让小人撺掇的坏了事儿。”玉荣笑着添了一席话。
  正统帝想了想,道:“依梓橦你的意思。老四那边,添厚一倍。老三那边,再赏一回就是。”
  玉荣听了这话。
  她没反对,也是同意了。
  就是东宫那儿,玉荣差了心腹去。
  让秋兰去了,安慰一下雍郡王妃。
  于是,东宫。
  醒来后,知道她自个儿生了一位小郡主的雍郡王韦氏,要说不失落?
  那是假的。
  可自己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
  要说不心疼?
  那又是假的。特别是亲自瞧了,自个儿家的闺女。哪怕刚出生的小婴儿,明明丑丑的,可就是瞧了眼中,爱在心里。
  韦氏也是想开了。
  这是自家的闺女,自家都不疼?
  那哪能啊。
  用了膳。
  王妃韦氏没歇息,而是仔细的瞧了小闺女,还让奶嬷嬷给小闺女喂了奶。
  瞧着一切,韦氏心中都是暖暖的。
  然后,秋兰来了。
  又带了帝后的赏赐。
  韦氏特别的感激。
  秋兰便是笑着给韦氏行了礼,她道:“奴婢来,也是替皇后娘娘来了一些体己话给王妃。”
  韦氏态度恭顺。
  她之前便想起身,迎了赏。
  还是秋兰得了皇后的吩咐,按着皇后的口喻,让韦王妃不必如此。万万以养身子骨为重。毕竟,王妃身子骨好,才能平安孕育了皇家血脉。
  有婆母的话。
  婆母还是中宫。
  韦王妃心中感激。这会子,才是在榻上,听了秋兰姑姑的话。
  “皇后娘娘说了,她最是中意了王妃娘娘这一位儿媳。万万让王妃不必担忧什么,皇后娘娘就是爱了小郡主。”
  秋兰还是笑道:“皇后娘娘还是求了圣上,已经为小郡主求得了正式的册封。稍候,便有圣旨来。”
  “母后厚爱。”
  韦王妃听了秋兰姑姑的话,只能这般感慨。
  要说嫁进皇家时,韦王妃是忐忑的。
  可真是嫁进皇家后,婆母这一位中宫皇后的宽厚,她是有所体会了。至少,这一切目前来看,都是挺完美的。
  要有遗憾,就是这一胎,韦王妃没能生下了小皇孙。
  没能让东宫的国本上,那是更稳固一些。
  当天,酉时。
  皇家的圣旨来了东宫。
  皇帝给雍郡王的小闺女赐了封号,安荣郡主。
  正式的封号,这一般的做派,显示的就是皇帝对东宫雍亲王的重视。若不然,何苦马上就给册封了雍郡王的亲闺女。


第132章 
  按着这个时代的规距; 晚辈是要避讳了长辈的名讳。
  于是,雍郡王家的长女得到了册封的郡主封号:安荣。这可谓是与皇后娘娘这一位皇祖母的名讳相同。
  可这一切,在皇后同意的情况。
  这便成了长者赐; 不可辞。
  这是要表现了皇后对东宫的看重。这是要表明了,皇后爱乌及屋。总之; 一切应该给东宫的荣耀,皇后都在表现了出来。
  通天阁。
  玉荣在与皇帝说话。
  “明个儿是安荣的洗三,东宫非常热闹。圣上到时候; 可要去赐了赏?”玉荣笑问了话。
  “朕不去了,朕要修行。”正统帝懒懒的回了话; 他道:“梓橦给东宫的荣耀,在朕看来够多了,朕不必去加了份量。朕觉得搁一搁; 降一降温度为好。”
  正统帝就是这样的态度。
  玉荣听了,愣了一下。她当然听懂了皇帝话中之意。
  “我其时是想表想了跟圣上一样的态度,便是看重了东宫,看重了国本。”玉荣解释了话。正统帝听后; 笑了。
  笑罢后; 正统帝说道:“朕懂。”
  正统帝的目光望着皇后,他道:“梓橦,你不必担忧什么。朕眼中; 也与你看重老三。所以,你给老三的一些支持,朕全同意了。”
  哪些支持?
  正统帝没明说,可玉荣知道的。
  次日。
  东宫洗三。
  洗三宴。
  雍郡王妃韦氏的娘家人自然进宫了。她的祖母、母亲专门去看望了她。
  一家子人见面,自然是欢喜。
  “知道皇家的消息,小郡主得了册封; 府上全然的欢喜。”韦老太太满面的荣光。皇家给了孙女这一位未来的太子妃,那是十足的体面。
  哪怕是生的小郡主,可没能生下了一位小皇孙,这肯定是有些失落的。
  可皇家的重视,这就是韦府很满意了。
  “是啊,东宫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的。”
  韦大太太也是说了话,道:“府上老爷还是交待了话。说王爷一入主东宫,圣上与皇后为了表示看重东宫。一切可是多多提拔了东宫的得力姻亲。”
  “此话如何讲?”韦王妃也是好奇了,跟母亲问了话。
  韦老太太、韦大太太对视了一眼。
  二人才是有默契的,又是由得韦老太太说了话,道:“你外祖父这一回得了圣旨,做了咱们大魏朝的次辅。”
  次辅,当然不如首辅来的荣耀。
  可在枢密院的群臣中,那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次辅的权柄,可也是不小的。
  再则,这一位李次辅,可是韦王妃的外祖父。这妥妥的,这一位李次辅站的位置,肯定就是东宫这一边。
  有些姻亲关系,那是天然的。
  “此事倒是关系重大。我居然不知道,倒是耳目不够灵光了。”韦王妃也是一时间有点儿小失落的。
  “女儿,你当然不会知道了。昨个儿下的圣旨。”
  韦大太太满面笑容的说了话。
  韦大太太当然够得意。她的公爹做过首辅。她的亲爹做了次辅。这在满朝的诰命里,她如何都算得一个利害的人物了。
  多少人,都是羡慕了她有这般利害的两个爹。
  特别是女儿,又是注定了的,未来的太子妃。在这等情况,韦大太太能不乐意,能不高兴?
  “原来如此。”韦王妃满意了。
  “此事临门,于咱们而言,真真是大快人心。”韦王妃的目光望了祖母、母亲,那也是欢喜的说道:“母亲,您去了外祖父的府上,可得带上了我的祝福。这事儿,我知道了,必然也要备了贺喜的礼物。恭喜了外祖父能坐上了次辅之位。”
  “应该的,一家子人都高兴。”韦大太太笑了。
  韦老太太也是满面的笑容。
  这事情在韦老太太的眼中,当然也是好事儿。毕竟,亲家成了次辅,这对于东宫有帮助。而东宫未来的太子妃,可是韦氏女。
  这里面的帐,韦老太太还是会算的。
  当初挑了韦氏的宗妇,这韦大太太能入选,自然是韦老太太一手操办的。
  可以说,这亲家仕途好,于她的长子而言,这也是多有助力的。
  “要说可惜了,就是你外祖父没能成为了百官之首。到底你外祖父比不得你祖父,总差了那么一丝的机缘。”韦大太太又说了一点了遗憾的话。
  “糊涂。”韦老太太摇摇头。她瞧着大儿媳,这是欢喜过了。在东宫如何能讲了这等话。
  韦大太太也是反映过来。
  一时间,高兴过了,把真心话都讲出来。
  “母亲说的是,是儿媳糊涂了。”韦大太太认了一个错处。
  “祖母,母亲也是在意了外祖父。”韦王妃劝了话。
  韦老太太瞧着孙女这般讲了,她是笑道:“王妃说的是,老婆子这一回当是没听到。老大媳发,你便是为了王妃着想,也万万不可再口无遮拦。”
  “母亲说的是,儿媳记下了。”韦大太太赶紧的认了话。
  “母亲,祖母想也是关心您呢。外祖父的事儿,这已经是皇恩浩荡,咱们只有报郊天恩的,岂能多生了野望?”韦王妃赶紧的,又是说了好话。
  韦大太太自然也是认了这话。
  那态度绝对是良好的。
  这一场洗三宴。
  东宫当然是一场的热闹。
  皇后出席了,给足了东宫的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