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态度绝对是良好的。
  这一场洗三宴。
  东宫当然是一场的热闹。
  皇后出席了,给足了东宫的面子。
  倒是皇帝没露面。
  于是,洗三结束后。
  韦大太太在离开前,还是偷偷的与女儿说了心底话。
  “为娘的就盼着,你早些能给王爷生一位小皇孙。你莫怪,为娘的心里着急。为娘……就是想着你在皇家立得稳稳的。”韦大太太不舍得女儿,可到底还是离开了。
  韦王妃心知道的,这一别。
  可能再相见?
  嗯,等着孩子满月宴时,应该能见着亲人了。
  东宫的洗三宴结束。
  第二天,便是安郡王府的小皇孙的洗三宴。
  皇后摆贺了王府。
  皇后出宫,当然不是小事情。
  这一回,皇帝同样没参加。
  可谓是两个儿子的面儿,他一视同仁了。
  安郡王府的洗三宴。
  同样是热闹的紧。
  玉荣既然出席了。
  应该给的体面,她是给了十足的。到底这也是她的孙儿洗三,她这做皇祖母的真高兴。
  若依着皇帝的意思,赏赐给了。
  这就是体面十足。
  可问题在于,东宫那边玉荣给做足了脸面。
  她的大孙女出生后,洗三没过,就给册封的圣旨。小皇孙这儿?
  也不好太偏坦了。
  玉荣怕的,就是这老三、老四兄弟之间,有什么隔核了。
  这一回洗三,她来了。
  老三、老五自然也要来。
  兄弟嘛,多聚一聚总会不错。
  这一年,正统二十一年。
  夏来。
  夏来,皇家的大选,也是在阅选后,进了尾声。
  玉荣得了皇帝的话,皇宫里不选了嫔妃。那么,宗室到了年纪,应该赐婚的,还是赐了下去。
  至于两个指了婚的儿子?
  安郡王司马礼这儿,儿子不求赐人,玉荣是不会插手的。
  倒是东宫那边,皇帝点名了,圈了两个人名。
  这二人给了两个承徽的名额。
  玉荣瞧着皇帝乐意了,她也就是没反对。
  至于皇帝指了人?
  东宫的儿媳会不会多想?
  玉荣猜测八成会多想。可玉荣不会为了儿媳,就跟皇帝对上的。
  到底玉荣小动作够多了。
  为了给东宫的老三加了筹码,她已经在朝堂上,给老三了好些的助力。所以,玉荣做了足够多的事情,那么,她就不能再继续的画蛇添足。
  一切就看老三、老三媳妇二人的应对。
  夏去,秋来。
  这一年的秋。
  丰收祭。玉荣依然做了祭祀天地的亚祭。
  皇帝很给了玉荣体面。
  至少,玉荣瞧得出来,皇帝大大方方的放权了。很多的权柄,在往玉荣的手上拽紧了。
  于是,今年新上任的司马首辅有点儿不满意。
  这一回首辅姓了国姓。
  可他不是宗亲,也不是皇族。
  要说他跟皇家一点关系也没有?
  那不可能的。
  毕竟,司马这一个姓氏,也不是什么大姓。
  真论起来,可能五百年前,跟皇族是一家。
  不过,在高祖皇帝起家之前。
  司马氏是分了宗的。就是北宗与南宗。
  高祖皇帝这一□□是属于北宗。
  这一位司马首辅,那就是属于南宗。这不,这一位能上位?
  玉荣特别的清楚。
  司马首辅是一个人老成精的点头翁。
  那是皇帝说什么,他不反驳了。
  大朝会,皇帝出席了。
  这一位就是老好人。小朝会,皇帝懒得出席时,这一位跟玉荣这一位实权皇后,就是暗戳戳的,那是不那么的对付。
  乾清宫。
  玉荣批了奏章。
  这些奏章,有些名堂。玉荣瞧得出来。
  这里面的文章在哪儿?
  不外乎,是立储大典将近了。关于东宫的太子讲师人选。
  未来的帝师,当然会让很多人心动的。
  可玉荣对于辅臣们的提议人选,有点儿不满意。
  要说,这提议的人选。
  这资历上,那是上上等的。
  可在玉荣瞧来,却是学儒,那是做学问可以的。
  可问题在于,太子又不是治学问。
  太子是要治理江山社稷的。那等人选,自然是实干之才,辅阁之臣,最为的好。
  偏偏清流之辈?
  玉荣不够喜欢。这等人的嘴皮子功夫,立得官面文章太好。


第133章 
  玉荣没有私下做什么决断。
  她去了通天阁; 把辅臣们推举上来的人选交给了皇帝看看。
  “梓橦如何看?”正统帝把名册一看完,详细的背景,正统帝一琢磨后心中有数儿。然后; 他搁下了名册。
  正统帝问话了。玉荣挺想说,她就静静的看。
  可到底关系到了老三的未来。
  玉荣想了想,说道:“过于清流了。我是不太满意的。不过,我还是瞧着; 可能我这过于挑刺儿。于是,来求问一下圣上如何看?”
  正统帝听了玉荣的话; 他就是哈哈大笑。
  笑过后; 正统帝收敛笑容; 他方是回道:“朕跟梓橦一样的看法。那些名声在外的; 过于孤高的; 岂是辅了东宫的帝师人选?”
  “一个一个的人精; 都恨不能把天子高高的供起来做了泥菩萨。什么垂拱而治?也就是哄一哄朕开心。”正统帝表示了,他不吃那些臣子的那一套。
  真是垂拱而治; 臣权过重。
  一旦权臣想上位时,皇帝连保护自己的能耐; 可能都没有了。
  而从古至今,退位的皇帝有活路吗?
  没有。
  这一个明晃晃的答案,正统帝可清楚着。
  正统帝不是那些被忽悠傻了,傻傻的把皇权交出去的皇帝。正统帝可是真正的封建帝王,那是知道天子至尊至贵。
  皇权唯一。
  “不过; 朕与梓橦你打算的再好。再多与老三谋划了。一切还要看老三如何想?”正统帝的目光是挪到了玉荣的身上。
  正统帝非常认真的说道:“梓橦,你待老三太温柔了。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是国本,还是要锤打锤打。”
  玉荣听了皇帝的话。
  玉荣愣了愣; 她当然听懂了皇帝的潜台词。
  可真是锤打了儿子?
  这当真是……有点舍不得。
  倒真是玉荣害怕的。毕竟,皇帝锤打儿子时,可不会手软了。
  前面的废太子,这不,皇帝就是搁了脑后勺,那废了时,真的没手软。
  而自古以来,太子是不好做的。
  特别是搁了一位皇权独占,那是爱权利爱到骨子里的帝王跟前。储君更难当。
  在天家的皇权面前,父子之情会很淡薄的。
  有些东西,不能揭开真相。
  一旦揭开了,全是血淋淋的惨痛。
  “是,圣上的话在理。”玉荣一直没在皇帝跟前崩人设。
  这是她的演员修养,总之,玉荣哪怕不同意皇帝的答案,她也从来不跟皇帝唱反调的。至多,就是绕一绕路。
  达成目的的法子千千万。
  一定没必要跟皇帝对着干。
  因为,但凡是头铁的,在玉荣瞧来,都在皇帝手上扑街了。
  玉荣还想长命百岁,还想活得比皇帝更久。所以玉荣的行事风格,一直是让皇帝满意。做一个合格的贤后,一朵漂亮的解语花。
  “那我去跟老三谈谈,也是看看老三的想法。”
  玉荣附合了皇帝的话,她笑道:“就像是圣上说的,玉不琢,不成器。老三多历练历练,多接受一些现实的锤打,没什么不好的。”
  “嗯,朕就知道,梓橦你最能想开的。凡事咱们为了孩子好,也要孩子们得接受。人啊,这心眼里有了想法,总是最难改的。偏偏这太子是江山社稷的继承人,多历练一下,在做事里看得出来这未来的施政方略。”
  正统帝的目光里,全然的一派认真。
  “朕总要看看,朕这继承人没挑错。”
  正统帝的话,说的轻轻巧巧的。
  可玉荣听着,还是听出了一些味道来。
  “今个儿,梓橦你难得来,与朕一起用午膳吧。”正统帝又提了一话。
  玉荣当然同意了。
  当天的午膳,是素斋。
  这让玉荣万万想不到的。
  等着午膳后。
  消食时。
  玉荣陪着皇帝说说话。
  “圣上缘何近日喜了素斋?”玉荣笑问了话。
  “可能是朕发现,朕满手血腥,这是吃吃斋菜,添些清静,多些善心。”正统帝随意的答了话。玉荣听后,觉得这话有点假。
  “朕说的假话,只当这话也是哄一哄人。看来还是梓橦了解朕,没信这话。”正统帝一瞧了皇后的神色,也便是脸上带了自嘲的回道。
  “……”
  玉荣尴尬。
  “我不信了,原是一直知道的,圣上乃是明君。圣上是天子,天子不会错。”玉荣给了一个政治正确的答案。
  总归,这话搁哪儿都不会错。
  正统帝听后,点点头。
  他认同了玉荣的话,这话没毛病。
  搁这一个时代里,谁都不能说皇帝错了,一旦这么说的人,只能有一个结果,就是被打入了叛逆的名册。
  皇帝不会错。
  天子不会错。有错的,自然是皇帝身边的人。
  没毛病。
  “朕食素斋,是近日吃的药膳里,有些一些药材相冲。要素养一些日子。”正统帝给了真正的解释。
  “原来如此。”玉荣颔首,她理解了。这才对嘛,这才是她知道的那一个看性命,看自己的皇帝。
  没毛病,这才是坦坦荡荡的正统帝。
  “圣上必是福寿绵绵。”玉荣拍了一记话。
  在玉荣瞧来,皇帝这般看惜自己,活得寿数长了,一定没问题的。
  这一回。
  从通天阁离开,那是下午时分。
  玉荣回了乾清宫,她去料理了政务。
  至于皇帝,皇帝在修仙。
  皇帝也是挺忙碌的。
  就帝后目前的相处模式,搁了辅臣们的眼中,那完全就是搁反了。
  是的,很多的臣子眼中,帝后的相处模样,这真正的弄反了。
  在辅臣们的眼中。
  皇帝垂拱而治,皇后吃斋念佛的当了贤后,这才是帝后的理想模式。
  当然,这是辅臣们,又或者许多官老爷眼中的清明之相。
  可惜,目前正统年间的情况。
  是皇帝一门心思修仙,在长生大业上,那是前扑后继的努力。
  皇后嘛,在辅臣们眼中,就是牝鸡司晨,那一直在干了皇帝应该干的活。总归,让辅臣们那是心里不痛快的。
  可没人敢指责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皇帝一直忙碌了修仙,那兵权捏的紧紧的。
  皇帝的眼睛,绣衣卫、暗卫们一直在忙碌,总归也没有放松了对群臣的监视。谁要是以为了,皇帝光修仙,那是把皇权搁松了?
  一定是这人的错觉。
  乾清宫。
  雍郡王司马贤得了母后的召见。
  “儿子给母后请安。”
  “免礼。”玉荣搁了笔,瞧着进了殿内,行礼问安的老三。她笑道:“坐。”
  见着儿子落了座。
  玉荣说道:“本宫唤你来,是有一事要与你说说,也是寻问一下你的意见。”
  “给。”玉荣一伸手,把一份名册递给你身侧的沈德子。
  沈公公赶紧拿过,然后,在皇后的示意下,递给了雍郡王。
  雍郡王司马贤接过了。
  他打开看了,然后,目光回望了母后。他道:“母后,这是……”
  “这是辅臣们商议后,举荐了你的东宫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