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您还有大皇子,您的膝下还养了大皇子。”
  甄嬷嬷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那是吐露了她的救命良方,她说道:“娘娘,若是大皇子立为太子的话,一切就会不一样的。”
  正统帝二十岁整,正是丰华正茂,青年气盛时。
  他的膝下,目前有两儿两女。
  大皇子养在皇后膝下,生母是宫人出身的傅才人。
  二皇子是丽嫔所出。
  至于两位公主,长公主是惠妃所出;二公主的生母,是宫人出身的刘才人。
  当然,实际上,正统帝出生的儿女,并不止这四个孩子。
  还有生下来后,夭折掉的孩子。
  比如:生了二公主的刘才人,还夭折了一个小皇子,一个比大皇子还年长的孩子。
  又或是在二皇子之后,贤妃还生了一个小皇子,同样,亦是夭折了。
  这没满了周岁,没取了大名的两个小皇子,自然就没有上了皇家玉碟的排序。
  想是过些年,后宫中,除了两位皇子的生母,许也是没甚人记得了。
  永寿宫,东配殿。
  皇帝来了,自然是一派的繁华光景。
  玉荣陪着皇帝,还是手谈了棋局。
  当然,玉荣算不得高手,皇帝嘛?
  在玉荣的眼中,也跟她半斤八两,都算得两个臭棋篓子。
  那搁一堆,这是你来我往里,算得一团热闹。
  这等杀得自在,杀个痛快。
  棋局里自然是有些乐趣的。
  毕竟,若是寻常的臣子,那是跟皇帝博奕,还真没甚的胆大者,真敢赢了皇帝?
  倒是玉荣啊,她有胆子,想赢了皇帝的。
  可惜,十局里,能赢了二三局,就算得有神助。
  一般的情况下,十局里,她能赢一局,才是常态。
  这等博奕,皇帝自然下得欢喜。
  这真心的赢,还是别人故意的相让?
  皇帝心中门儿清。
  只是,揣着明白,装了糊涂,皇帝还是偶有需要为之的。
  下棋嘛,只是乐趣,皇帝自然不会太计较了。
  “这一局,朕赢了。”
  正统帝落了子。
  “怎么会?”
  玉荣手中还捏了白子,她不想投棋认输。
  可惜,再是仔细一瞧。
  这输了,到底就是输了。
  “圣上,您的棋艺比妾高,就不能让妾一子吗?”
  玉荣的眸中带笑,有些狡黠的语气,说道:“妾也是想赢一赢圣上的。”
  “哈哈哈……”
  正统帝开怀大笑,笑后,收敛了笑容。
  “想赢朕?”
  正统帝说道:“那你得努力努力。”
  “至于让你一子?”
  正统帝干脆的回道:“不能。”
  “棋场如战场,哪有相让的道理。”正统帝的话,说的理直气壮。
  “不下了,不下了。”
  玉荣搁了棋子,那是投子认输后,带些假意的伤心,实则就是跟皇帝讨了趣话。
  她说道:“妾赢不了,心头堵得慌。”
  “圣上,今个儿,可不奕棋了。”
  玉荣又说道:“唉呀,瞧瞧,时辰差不多了,应该摆晚膳。”
  “圣上,要不妾陪您用晚膳吧?”
  玉荣提议了。
  “这是拿吃的,要堵了朕的嘴?”
  正统帝瞧着乐了。
  这会子,倒没有拒绝。
  在永寿宫,在耿婕妤这儿,他能舒坦舒坦,这是落一个轻省。
  正统帝也是愿意的。
  在朝堂上,有了烦心的政务。
  政务嘛,关乎国家大事,正统帝是天子,自然得一一谨慎,处处小心。
  那是一丝一毫的,不敢懈怠了。
  可在后宫,这些嫔妃就是正统帝的解语花。
  正统帝自认了,还是一个惜花人,若不是真惹了他的憎恶,他还是乐意让后宫的嫔妃们,都是给了一些体面的。
  后宫嫔妃的体面?
  在正统帝看来,无外乎就是位份、赏赐。
  玉荣得了皇帝的话,自然侍候的秋兰使了眼色,让摆了晚膳。
  有皇帝的到来。
  这晚膳自然是添了皇帝的份例。
  侍候的太监宫人们,这不能缺的。
  入皇帝口中的食物,那一食一水,都得试膳的太监,先是试了,以保安全。
  当然,玉荣这儿,今个晚,这应该唱的戏。
  到底还是安排上了。
  一道鱼羹,玉荣没入口。
  她就是拿了帕子,干呕了起来。
  好一小会子后,玉荣才是止了呕意。
  玉荣起身,给正统帝行了礼,她道:“妾失仪了,请圣上恕罪。”
  “平身,不必多礼。”正统帝说道:“坐吧,你可是身体不舒服?”
  皇帝还是表示了关心。
  正统帝自认为,他没那么苛刻。
  这会子,正统帝的态度,还是颇和善的。
  “……”
  玉荣在此刻,脸上有些迟疑,她说道:“圣上体恤,妾是突然闻了腥味儿,一时没受住。”
  “李善,传太医。”
  正统帝听了答复,就跟贴身的大伴李公公吩咐了一句。


第4章 
  皇帝一声吩咐,太医那边速度够快。
  玉荣瞧着来了永寿宫的,还是正统帝常使唤了的白太医。
  这一位是太医院的院判,一身的本事自然令人信服。
  “臣参见圣上,圣上万寿无疆。”
  “平身吧。”
  正统帝对于行礼的白太医,摆手示意一下其谢恩后。正统帝说道:“耿婕妤身体不适,你给请一个平安脉。”
  正统帝一指了玉荣。
  白太医自然应承了此差事。
  白太医给玉荣脉了平安脉。
  这隔了贡缎的手帕子,白太医听了脉相,那也是仔细着。
  在给玉荣的右手把了脉后,又请玉荣换了左手。
  稍片刻后,白太医起身,行了礼。
  “臣恭喜圣上,恭喜小主,小主是身怀龙种。”
  白太医说这话时,脸带笑意,估摸着请出了喜脉,他这一位太医也是高兴。
  “不过,小主的喜脉,约是一月余。眼下尚浅,脉息稍弱一二。”
  白太医又是加了一句话。
  “……”
  玉荣哪怕心中有数,在此时,也是捂了嘴,一脸惊喜交集的模样。
  演员的自我修养,玉荣还是知道的。
  她嘛,做戏,自然还要做了一整套的。
  “好,甚好。”
  正统帝也是高兴的赞了话。
  “赏,今日永寿宫诸人,皆赏。”
  正统帝是天子,他一高兴,自然就是给赏,这算得永寿宫上下所有人,一同享受了喜讯。
  “恭喜圣上,恭喜小主。”
  李公公在此时,应下了正统帝要给赏赐的话。
  同时,也是贺喜了话。
  永寿宫的气氛,在此时,那是欢颜浮现在了殿中的每一个人脸上。
  “这,这真是太好了。”
  在白太医给写了安脉需要注意的手稿,又是得了赏赐,这是告辞后。玉荣还是没从惊喜里恢复过来的样子。
  她这会子,把欢喜还是挂在脸上。
  哪怕面对着正统帝,玉荣也是我很高兴,我太高兴,我高兴到六神无主了。
  “圣上,妾怀了您的子嗣。”
  “妾太欢喜了。”
  玉荣借着这一个机会,她是往正统帝的怀中,那是依偎了过去。
  亲亲爱爱,你我粘糊。
  玉荣不介意的,毕竟,此刻的正统帝也是在高兴要添了子嗣的事情。
  这等时候,正统帝更乐于跟玉荣一起享受了这等喜讯的。
  皇家嘛,不缺了养儿女的那点子禄米钱。
  正统帝的膝下,目前儿女的数量并不算多。所以,他还是稀罕了孩子的。
  谁让这个时代,小孩子的夭折率,还是挺高的。
  只要没长大,没结婚生子,这有一个万一……还是可能夭折掉的。
  天子的屁股下面,那是一把龙椅。
  皇帝是有皇位,需要儿子继承的。
  这不,正统帝不例外,也是跟这时代的所有人一样,那是需要香火的继承人。
  同时,亦是越多越好。
  多子多福?
  不,只是多些儿子,更能挑了合心意的储君。
  “朕也高兴。”
  正统帝说了心底话。
  “甚好,甚好。”
  正统帝不介意了,这时候,依偎进他怀里的玉荣。
  “你这一胎是朕登基后,怀上的头一个孩子。朕高兴,朕想,母后也会为朕高兴。皇家子嗣绵延,也可告慰祖宗们在天之灵。”
  正统帝这话说的顺其自然。
  听了玉荣耳里,却是觉得份量过重了。
  她这一个小胳膊小腿儿的,能承受的住吗?
  后宫的嫔妃,不是怀上了孩子,就是万事大吉。
  怀上了,能不能平安的生下来?
  生下来了,能不能平安的养大?
  一切一切,可是千头万绪的,没那么的简单。
  晚膳后,帝妃二人是沐浴一翻。
  然后,倒不曾早早的歇下。
  春日,这等时候,二人还是一起听了一出戏。
  就是永寿宫的宫人,那是排的皮影戏。
  这等民间的技艺,正统帝看的有趣。
  至于玉荣?
  玉荣懂一些。
  这是原身留下来的记忆,这也是原身的回忆中,非常深刻的一些存在。
  原身的生母,只是一个妾。
  原身的父亲耿鹏一共娶过两任妻子。
  元配耿安氏出身商贾之家,能嫁给原身的父亲,只能说是安氏一族是投资,投资当初还是寒家子的耿鹏。
  这等行为,商贾中的有识之士,肯定都是干过不止一回。
  目的吗?
  也简单的。
  历朝历代的皇家,都重农抑商。
  这是时代的需要,百业农为本,人嘛,都需要吃饭的。
  古代的皇朝,真要倒台了,那一定是土地兼并到了,没给底层的人们留下活路。
  若不然,有一口吃的,黎民百姓就会老实的,当了草芥,当了庶民。
  要玉荣为看,安氏一族的投资,那是很有眼光的。
  原身的父亲耿鹏,也确实考中了进士,如愿的做了官老爷。
  只不过嘛,对于一个成功的官老爷而言,升官、发财,死了糟糠妻,这是人生三大喜。
  是的,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说好的,夫妻同苦,以期未来?
  事实呢,夫妻共患难了,未必能共甘甜。
  耿家的老太太,耿鹏的亲娘,并不满意了耿安氏这一个儿媳。
  她老人家认为,这一个商贾出身的儿媳,配不上她的儿子。
  耿老太太是一个寡妇,一个能供了寒家子的儿子考上了科举的老太太,那能是简单的人物吗?
  翻脸?
  肯定不能明着来。
  耿家也是要脸面的。
  不过,当初耿安氏嫁进耿家,这中间就有猫腻儿。
  那过六礼,入祖谱,祭祖宗。
  这里面入祖谱一事,就是猫腻的所在。
  耿安氏的名儿,没记上。
  是落下了吗?
  还是有心人的算计?
  总之,耿安氏嫁进耿家,跟耿老太太之间,颇多的恩怨。
  耿老太太在儿子考中进士后,就以安氏无子为由,要让儿子与儿媳和离。
  耿安氏无子,这是事实。
  若说原由?
  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可在这一个时代,女子总是弱势的。
  耿安氏是没生下一儿半女的,可她也做了这一个时代里,大妇的贤惠事儿。
  耿安氏嫁进耿家,三年未生育,就给耿鹏这一位夫君挑了两个妾,以此来堵了耿老太太的嘴。
  这两个妾,一个就是玉荣的原身的生母月姨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