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宫外面,玉荣也是关心了一二。
等着过了夏,过了秋。
天凉了,一场雪后。
孝仁恭慧皇后的国孝期过了。
玉荣等到宫外的消息。
楚婉婉与徐宜州的婚事,已经妥了。
两家换了更贴,等六礼过,就会正式的大婚。
继续如此妥了。
玉荣的心思就搁下了,她的目光,更多的还注意到宫里。
膝下两子,玉荣知道她惹眼。
所以,她需要更小心谨慎。
一场小雪后,天放了晴。
玉荣听了小桂子禀了最新的消息。
“册立储君的事情,又是在朝堂上起了风声吗?”
玉荣是知道的,孝仁恭慧皇后的国孝期一过,这是风声渐起。
大皇子生母、养母皆不在了。
若是这一位成了皇太子,于谁有利?
玉荣心头有些琢磨的心思。
当然,她不会对人言。
“算了,这事情本宫掺合不起。小桂子,打探消息即可,本宫不想当了聋子瞎子。可其它的多余事儿,咱们就不能做了。”
玉荣吩咐了话,她说的认真。
小桂子听后,应了话。
玉荣不准备掺合。
可有人想掺合的。
长春宫。
昭贵妃知道了朝堂上的风声,她是怒了。
大皇子做什么皇太子?
一个没娘的孤儿。
有那命吗?
这是昭贵妃的看法。
“走,本宫要去寿康宫,本宫要去给皇太后请安。”
昭贵妃的想法,万事不决问姑母。
昭贵妃自然想请皇太后给她做主。
寿康宫。
皇太后见着了昭贵妃,她是头开始疼起来。
“立不立储君,那要看天子的意思,你不满什么?这又与你有会干系?”皇太后对昭贵妃怒而说道。
“你膝下无子,你着什么急?”
皇太后的话,那是戳中了昭贵妃的死穴。
这若是别人讲的,昭贵妃铁定饶不了。
可皇太后说了,昭贵妃就跟鹌鹑似乎的,那是老实的听着。
“姑母,孝仁恭慧皇后的国孝,已经过了。”
昭贵妃提醒了一句。
“姑母,坤宁宫缺了一位女主人。”
昭贵妃说这话时,真觉得除了她以外,谁还可以入主了了坤宁宫。
皇太后的目光,盯紧了昭贵妃。
“哀家当然想你入主坤宁宫。可天子的意愿呢?”
皇太后也着急。
在孝仁恭慧皇后的国孝期后,正统帝一来了寿康宫问安。
皇太后当然不会明说了,让皇帝立新后,册立了昭贵妃为中宫娘娘。
皇太后就是夸了昭贵妃的贤惠。
然后,旁敲侧击了两回。
正统帝没拒绝,可也没应了。
这打太极的,就是转了话题。
皇帝没拒绝,在皇太后看来就是有机会。
只不过,皇太后没琢磨明白的,是不是皇帝还有旁的心思?
那么,宫里能给昭贵妃一点小障碍的人,有哪些呢?
惠妃?
这一位不得宠,哪怕有一个大公主。这皇家的公主,哪有皇子重要。
至于裕妃?
裕妃生了两个儿子,这一个当然地位不一样。
可要说皇帝多宠爱了。
裕妃真不算,只能说平平无奇。
至于再是开了大选,选了家世好的秀女入宫为继后?
这才是皇太后担忧的。
这朝堂上的大臣们,若是知道府上的闺秀有机会做继后。
那么,武氏一族又算什么?
武氏一族给不了那般的阻力。
所以,在皇太后看来,还要看皇帝的心思。
乾清宫。
正统帝在批了奏章。
正统帝心很静。
对于朝臣们呈上来的,关于册立储君的事情,正统帝早有打算。
至于皇太后提的继后一事?
正统帝也是有一些想法。
太子,东宫储君,国之根基。
正统帝对于册立皇长子为太子,他是愿意的。
既然在去年时,他就有此打算了,如今自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特别是这些日子里,正统帝考查了大皇子,发现长子是沉得住气的模样,这等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表现。
正统帝很满意这一个儿子。
那么,长子立了太子。
再立继后?
为了太子的位置安稳,正统帝都暂时没心思立了继后的。
若不然,继后生下嫡子,那置太子于何地?
正统五年,冬。
腊月时,正统帝下了圣旨,正式册立长子为东宫储君。
大皇子入主东宫,这对于朝堂上而言,这当然是大事。
正式的储君册封大典,可不简单。
合了吉日,祭祀天地祖宗,这是要昭告天下。
永寿宫。
玉荣很淡定,对于储君名份定了,她看得开。
她的儿子们还小,便是大皇子不上位,前面还有一位二皇子嘛。
“娘娘,昭贵妃娘娘下了贴子,说要在长春宫举办了赏梅宴。”
小桂子来禀了话。
说完话后,呈上了一张贴子。
那贴子倒是雅致着,玉荣拿了手上,还是闻着了一股的熏香味儿。
“嗯。”
玉荣闻出来了,是寒梅的香气。
“既然是昭贵妃的意思,本宫当然去了。”
玉荣也想看看,昭贵妃的赏梅宴,是如何的赏了?
只是,玉荣的好心情,在当晚的晚膳后,就是结束了。
在偏殿。
玉荣守了小四的榻上,她是着急着。
太医来了,一来,就是来了两位。
这给四皇子诊了脉,太医们的神色也是凝重的。
小儿发了热,这当然是坏事。
要知道,这等小婴儿年岁小,一旦治不好,万一夭折了……总之,怎么看都不是一桩善事。
“娘娘,臣等开了方子,有内服,有外敷的。”
两位太医商量后,一提笔,就写了两张方子,说道:“内服的,还让奶嬷嬷服了,渡奶水给四皇子殿下服用。外敷的,是想法子给四皇子降了温度。”
“好,依太医之言。”
玉荣没异议。
“至于皇儿为何发热,本宫会细细查了。至于奶嬷嬷……”
玉荣看着照顾了儿子的奶嬷嬷们,说道:“还请太医给奶嬷嬷们也诊了平安脉。本宫要确诊了奶嬷嬷们是不是用过什么不洁之物?”
“诺。”
太医当然不会拒绝。
四个奶嬷嬷,这是配在四皇子身边照顾的,以及专门给四皇子喂奶的。
这会子,太医一一诊了平安脉。
然后,太医就是神色变了。
“这两位奶嬷嬷近日当时用过不洁之物。”
太医指证了二人。
玉荣一瞧了二人两眼,她的目光这时候冷冷的,冷的跟冰刀子一样。
“小桂子,看好了两位奶嬷嬷,本宫稍后要审问了。”
玉荣吩咐了一句。
“诺。”
小桂子应了话,一挥手,自然让永寿宫里的小黄门上前,把两个奶嬷嬷给押送到耳房去。
审了奶嬷嬷们,那是后头的事情。
玉荣的心神,这会子全在小四的身上。
看着小儿哭闹,那哭的利害,一声一声的跟割了玉荣的心一样。一刀一刀的,疼了入了骨子里。
第54章
乾清宫。
正统帝还在翻看了新的奏章。眼睛有些乏了时; 就是搁开奏章,又是小饮一些茶水解解乏。
“圣上,永寿宫请了太医去; 四皇子发了高烧。”李公公肯定不敢瞒了这事情。于是,一得了消息,赶紧就是禀了话。
“摆驾永寿宫。”
正统帝是关心了儿子的。
听着小儿子司马礼出事了; 正统帝没心思再看了奏章。
永寿宫。
玉荣知道皇帝来了,她的一颗心依然是悬着。
“妾参见圣上,圣上万寿无疆。”
玉荣行礼时,姿态是一分一毫的没问题。就是语气里,带了一些鼻音。
“平身。”正统帝搀扶了玉荣。
“礼哥儿情况如何?”
正统帝关心的问了话。
“太医说; 若能快速退了烧; 尚无大碍。”玉荣眼中含了泪,她没说的; 就是太医含糊的讲了一些。
礼哥儿年岁太小; 刚满周岁的小婴儿。
这哪能随意用了药?
内服的药汤; 要奶嬷嬷用了; 让礼哥儿通过喂了奶水来慢慢的渡化。
至于外敷的药方,这才是见效快的。如今就要看了效果究竟如何?
这会子,跟正统帝没讲了几句话,玉荣就是纠了心。
她此时的目光,全是落在了礼哥儿的身上。
司马礼; 正统五年满周岁时,正统帝给四皇子赐的大名。
这一个名是要记到皇家的玉碟上。
“一定会无事的。”正统帝的儿子少,这当然稀罕了。
此时,正统帝也是满面的关心,宽慰了玉荣一二。
正统帝的目光; 是望向了在永寿宫这儿候着的太医。
正统帝跟太医们又是寻问了一二。
其时,情况跟玉荣讲的一样。
是一个明白人就知道小婴儿这发了高热,最怕的就是这烧退不下去。
小婴儿在那儿哭的利害。
正统帝亲眼瞧了,瞧着后,正统帝也是叹息一声。
除了交待太医仔细盯紧了,也只能让人好好的照顾了孩子。
若不然,还能如何?
正统帝是帝王,当然不可能在这里守一夜。
倒是玉荣这一晚没睡觉,她是真个儿守了一夜。
半宿时,四皇子司马礼的高烧是退下去了。
太医们也是非常高兴的,那是会诊后,又是开了新的方子。
总之,那是时时诊脉,细细的琢磨了如何调整一下药方。
天亮了,又是新的一天。
四皇子司马礼的情况瞧着是安稳了下来。
玉荣一口心气落下来。
此时,她才觉得自己乏的利害。
从照顾小儿子的榻边上起身,她身子都是愰忽了一下。
“娘娘,小心。”
秋菊在旁边侍候了,此时,还是吓了一跳。
玉荣让秋菊扶住了。
这一刻,玉荣也是感到了,她整个人许是坐太久,都有些坐得麻木了。
“本宫无事。”
真没事,就是一个晚上没睡觉。
玉荣摆摆手,说道:“秋菊,你昨个晚值了夜。今个儿白天你与秋兰换一换人。让秋兰盯紧了,本宫先去小睡些时辰。”
“诺。”
秋菊应了话。
真困得利害。
早膳,玉荣都没用。
她是一躺了榻上,整个人沾了被子就入眠。
睡得不算安稳。
她总是被偶尔的惊醒,等着真醒来时,玉荣还是眨了眨眼睛,好片刻后,才是回过神来。
“嗯。”
玉荣想起了一切。
“咕噜”,肚子是叫唤出了声。
玉荣却没急着享用什么美食。
玉荣去了偏殿,她去看望了小儿子礼哥儿。
“礼哥儿怎么样?”
玉荣瞧着在屋中候了的秋兰,她问了话道。
“娘娘,您放心,四皇子没出现太医们担忧的反复情况。”
秋兰赶紧的回了话。
她知道,她家主子一定关心了这情况。
“嗯,这就好。”
玉荣松了一口气。
她的目光落了小榻上。
玉荣看见了小儿子睡着了,小小的一个人儿睡那里,让玉荣瞧了,心里跟塞着一团绵花似的。
许是心情放松了。
玉荣觉得天更明亮了,心更开阔了。
“咕噜”“咕噜”,肚子饿了的声音又响起。
“娘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