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妹妹,你放心。本宫尽了全力,定会保了妹妹和腹中的皇嗣。”
  史妃的年岁渐长。
  今年又是大选年。
  史妃是盼着膝下有孩儿能承欢。
  是不是亲生的又怕什么?
  皇家是讲一个养恩的。
  上书房。
  三皇子、四皇子结束了一天的课业。
  二人没直接回了皇子所,而是一起去了寿康宫。
  等两位皇子到了时。
  这发现母后也在。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儿子给母后请安。”
  两位皇子一起行礼。
  玉荣瞧着; 心情甚好。
  皇太后还是虚扶了一下,说道:“哀家的好孙孙,你们哥俩起身,坐,都坐。”
  “谢皇祖母。”
  二人谢了话。
  “贤哥儿、礼哥儿,你们哥俩可得好好的哄一哄你们皇祖母。你们皇祖母可是候了你们许久,就等你们一起用晚膳。瞧瞧,你们今日比起往常可晚了一刻钟的时间。”
  玉荣还是递了话梯子。
  司马贤和司马礼对望了一眼。
  兄弟俩为什么会来晚了?
  当然是听了一些流言。
  不外乎,就是母后怀了皇嗣,太子哥哥可能会不高兴的。
  总之,在司马贤、司马礼聪慧哥俩交换了想法后,都觉得是有人在挑拔离间。
  “孙儿们来迟了,皇祖母,您可是受累了。”
  司马贤的语气里,带着一些晚辈的撒娇。
  少年郎,倒是在长辈跟前,那是不端了小大人的架子。
  司马贤可是有一说一。
  真是一个诚实小郎君。
  司马礼在旁边看着,哥哥说话时,他就跟着拱手作礼。
  让皇太后瞧了,也是乐呵呵。
  “你们都在上书房进学。皇祖母理解,哪会怪了你们。至于受累不受累的,皇祖母觉得你们两个孙孙陪着用饭,皇祖母都能多用一小碗。”
  皇太后说话时,语气开心的。
  晚膳后。
  消食时。
  玉荣笑着说了一话,道:“今个儿,母后诊出了喜讯。过上七个月,你们哥俩又要添了妹妹。贤哥儿、礼哥儿,可喜欢了妹妹?”
  玉荣会这般说,是因为她怀了这一胎,倒是有吃了甜食。
  这酸儿辣女。
  对于辣,玉荣倒有点儿小喜欢。
  至于酸味?玉荣不像是怀了贤哥儿、礼哥儿时那般馋了。
  这不,玉荣就想着,可能这一胎怀的是一位小公主?
  “妹妹?”
  司马贤的眼中有认真。
  “自然喜欢了妹妹。”
  司马贤答的认真。
  司马礼还是随着哥哥的答案,一起跟着点点头。
  “你们哥俩会当了哥哥,也是喜欢了妹妹,母后听着,心头欢喜了。贤哥儿、礼哥儿将来一定是好哥哥,会懂得疼了妹妹。”
  玉荣眼中欢喜。
  心情是好的冒泡泡。
  “皇后确定这一胎是皇女?”
  皇太后也是问了一句。
  “倒不像是怀了贤哥儿、礼哥儿时爱了酸味儿。想是这一胎是一位皇女。”
  玉荣点点头,回了她的猜想。
  “这一胎无论男女,哀家都喜欢。”
  皇太后的态度,还是不变的。
  她是支持了皇后,现在自然也是表达了喜欢了嫡嗣的。
  玉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倒真真清闲了一些。
  为了坐稳三个月的胎。
  玉荣都是松下了手头的一些事儿。
  至于大选?
  自然就是皇太后受了一回劳累。
  由得皇太后主持,四妃协理。
  刘妃、曹妃、李妃、史妃,这四人倒是各有心力,都是乐意的模样。
  对此,玉荣搁得开。
  怀了皇嗣。
  按说,正统帝是应该去忙碌了后宫里的嫔妃那儿歇一歇。
  可玉荣发现,她这儿正统帝还是来得勤快。
  坤宁宫。
  正统帝又来小坐。
  二人自然一起用些下午小食点心与饮品。
  “圣上好兴致。”
  玉荣也是好心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利。”
  正统帝回了话。
  玉荣听后,点点头。
  “后宫今年会添皇嗣。圣上又要添了新的嫔妃。这件件桩桩全是喜。”
  玉荣表示了,哪儿都是喜事。
  又添子嗣,又要添了美人儿,对于正统帝而言,没有不喜的。
  “与此无关。是前线有大喜。”
  正统帝的眼中,全是欢喜与高兴。
  这当然是跟江山社稷有关。
  对于美人儿?
  正统帝看的淡些。
  帝王的权柄在手。
  这真不缺了美人儿。
  没了权利,又哪来的美人与享受?
  “如此却是家国之幸。”
  玉荣也是态度认真的。
  如果是前线的大喜,那是真正的大喜。
  比起前线大胜利。
  后宫的这些事儿,又变成了小事。
  大事小事,是相对的嘛。
  “朕得了喜讯,这特意来与梓橦分享。”
  正统帝的态度表露出来。
  玉荣听后,满面笑容。
  “圣上乐意分享,我身为圣上的嫡妻,听后心中也是全然的欢喜。”
  玉荣是真心话。
  “江山社稷,万钧重担,全让圣上担于一身。圣上前些日子会头疾,我瞧来,一定是朝中政务,前线的军务,一切都要圣上操劳。圣上是太辛苦了。”
  玉荣的眼中,正统帝是一个不错的帝王。
  哪怕感情上渣得明明白白。
  可这不影响了,他是一位好君王。
  君王嘛,主要还是让四海升平,让老百姓能过了好日子。
  在青史之上,这就是好皇帝。
  至于其它的?
  四海都升平了。
  哪有不好的。
  一些其它的事情,可能在天下面前,都是小节。
  “还是梓橦了解朕。”
  正统帝表示他是真辛苦。
  可这一份辛苦,正统帝是自己乐意担起来的。
  “圣上,我也得了一桩喜事。本来还想过些日子,再说与圣上听的。今个儿凑巧,圣上讲了,我也添一桩喜,这算双喜临门。”
  玉荣笑了,还是捧了正统帝。
  “梓橦说说,又是何等喜事。”
  正统帝有好奇。
  “印刷一事,工匠们已经攻克了难关。造纸方面的成本,也是摊薄了不少。最新的报纸,还在规划中。不过,我让工匠们印的书籍,却已经有样品呈上来。”
  玉荣摆摆手。
  然后,不远处的秋兰走过来。
  玉荣吩咐了话。
  不肖片刻,秋兰拿木匣子,是递给了玉荣。
  玉荣打开了。
  里面是摆入的书籍。
  装订好的书籍,在封页上,还写了《随堂笔记》三个字。
  玉荣递到了正统帝的面前。
  正统帝拿出来,翻看了。
  《随堂笔记》这自然是读书学问。
  做书人是谁?
  真说起来,这是代笔的。
  正紧的原箸者,现在自然不会来指手划脚的。
  因为,这是太宗皇帝当年的读书随笔。
  正统帝有留本。
  玉荣就是让人重新编一编,划掉一些不好出现的。
  然后,使人重新汇编,再是印刷成册。
  “不错。”
  正统帝看了,这真的很好。
  “给父皇扬一扬文名,这很好。”
  正统帝是满意的。
  “圣上满意,我这便是放心了。”
  玉荣也是笑了,说道:“圣上不妨猜一猜,这一册书籍当多少钱?”
  玉荣这一问。
  正统帝也是心有猜测。
  瞧这纸张一般,印刷却是字迹清晰。
  那么,《随堂笔记》有两册。
  按着一般的书籍,这样厚实的,无论如何也应该要一两银子左右。
  这时代的书籍,就是如此的贵。
  官方的汇价,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
  实则随市的话,一般一两银子能值了一千一百文左右。
  扣了商家的利润。
  计算一下皇后说的下降成本。
  正统帝说道:“一册书籍七百文至八百文左右,应该要得。”
  玉荣听后,轻轻摇摇头。
  “两册书一共八钱银子,这是成本价。若是售卖的价钱,两册书一共一两银子才使得。”
  玉荣吐了实情。
  想要再降低?
  却是不容易了。
  毕竟,这时代的人工、原材料,这搁那儿呢。
  生产量有限。
  不容易再降低了。
  倒是报纸。
  因为有广告,玉荣琢磨了,可能还可以压一压成本。
  哪怕不挣钱呢。
  把舆论控制好,才更重要。
  毕竟,报纸控制了舆论。
  到时候,从别处也能把钱挣回来。
  “这成本价倒是低。”
  这是正统帝的看法。
  “圣上,书籍是好。”
  玉荣笑道:“这乃写了圣人言。可真是论了给内务府挣来了金娃娃,还要靠别的。”
  玉荣指了指木匣子。
  “这下面还有宝贝。”
  玉荣的语气里,也是有欢喜。
  工匠嘛,皇家不缺。
  玉荣做了后宫娘娘,早有培养势力的想法。
  至于入股其它商行。
  那只是挣了银子。
  那些银子,只能说小打小闹。
  真正的大钱。
  难。
  可册立皇后。
  这又不同。
  玉荣有了权,可是想过许多的大生意。
  只是有些生意,目前不能入行。
  到底只是皇后啊。
  这根基还不够的。
  耿氏一族的底蕴差远了。
  至于皇家?
  皇后的名声,可得注意着。
  玉荣需要的是团结更多的人,而不是钱没挣大把前,就把人给开罪了太多。
  所以,旧有的大利润行业,她没有进入。
  她能进入的,就是自己开辟了新路线。
  “哦。”
  正统帝挑眉。
  他拿开了下册的《随堂笔记》。
  正统帝发现,木匣子的下面,还有一个小匣子。
  正统帝拿起来。
  然后,打开。
  哪怕做了多年的帝王。
  正统帝的眼光不差。
  琉璃一直被誉为“宝玉”。
  这自然是得了世人的喜爱。
  现在这小匣子里,除了琉璃外,正统帝看到的还有一小块的玻璃,以及一小块的镜子。
  “巧夺天工。”
  几近透明的玻璃。
  以及照人见分毫的镜子。
  正统帝瞧了,那是赞叹不已。
  “圣上以为这可是宝贝?”
  玉荣笑问一句。
  “此是天赐之宝。”
  正统帝给了答案。
  “得了圣上之语,我这心中落了大石。”
  玉荣笑的开心。
  “想是内务府能否财源滚滚,这就要看了这宝贝的价值。”
  玉荣说的开心。
  “梓橦想是花了大心思。”
  正统帝倒底是帝王,享了天下供奉。
  哪怕这些东西是帝王眼中的好宝贝,可正统帝搁下时,还是淡然的。
  正统帝夸的是玉荣。
  对于这一位嫡妻,正统帝很满意。
  内务府的组建,皇后出了大力。
  可里面的人手,皇后还是主动的,让正统帝安插了心腹。
  这等光明的心思。
  这让正统帝更满意。
  于是,内务府的钱,在正统帝眼中,那自然便也是他的小金库。
  独立于内库之外的,皇帝一注大财源。
  做为一位帝王。
  那钱财也是重要的。
  特别是前线大战。
  一旦打胜了,如何赏?
  这还是要有分寸的。
  “目前还不算真正的完美。内务府的工匠继续钻研。想来日,必有更好的宝贝。”
  玉荣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