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芳-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继安有问有答,问一答十,对这一路的风土、地理、人情全数如数家珍,并不似那等掉书袋的死板背书,倒像是自己是花了大力气跑出来的一般。
许是见沈念禾一脸的吃惊,郑氏就同她道:“别看你三哥只在宣县做吏员,其实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他爹在这一路到处跑,四处都熟悉得很!”
沈念禾顿时想起自己住的裴继安的房间里那许多裴六郎从前手书,里头有一排都是江南东路屯田、圩田、水利之事,里头那引言也自述,说自己自来宣县,见得民生多艰,一遇得灾年,往往饿殍遍野,偏偏咸保、万春一带多有荒地并零散小湖,却不能为人所用,十分可惜,就想要屯田辟地,造福于民云云。
至于引言后头,全是他勘测出来的地形图,记下来的各处地势、地理、水文,另有各种治水、屯田笔记。
沈念禾不懂水利之事,是以只略翻了翻,没有细看,可见得那厚厚的手札,也晓得那一位定是花了大心血才能有这许多结果。
做实事又记挂百姓的官员实在难得,怨不得哪怕被天子厌弃至此,裴家还能过得好好的,而那裴六郎虽然官做得不大,可是直到现在在宣县都依旧饱有民望。
她还在想着,一旁郑氏已是指着远处一大片杂草丛生的荒地,问道:“这就是咸保了罢?”
裴继安手中抖着缰绳,足跟轻轻点了点马腹,转头看了一眼,应声道:“正是。”
又对着沈念禾解释道:“往那一片走,东吴时唤作‘丹阳湖田’,原是江北十万流民开垦出来的,后头做了晋时宫中妃嫔的胭脂费,只是燕太宗时为保漕运,禁用湖水灌溉,那湖田因此而废,后来虽有恢复,可到得太平兴国年间,此处发了大水,将又被冲毁,就成了这幅模样。”
此处官道正好在高地,自上往下看去,远处杂树丛生,又有浅水深水或大片,或小片,纵横交错,毫不规整,虽说作风景看,别有一番意境,可一想到裴六郎写的屯田手札,便是沈念禾这般不通政务的人,也深觉可惜,不由得问道:“这地如此抛荒,竟无人去管吗?”
裴继安便道:“原来也有不少人递折子上去,说想要发举重修,只是此处年年水灾,朝中讨论了多次,最后还是不敢擅动,生怕会倒灌农田,反而因小失大。”
他虽然这般说,口气里头却也隐隐有不以为然之意。
郑氏也跟着同沈念禾道:“你裴六伯为着这丹阳田递上去的折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能做车载斗量,只是毕竟人微言轻,比不得那些个官人说话有分量。”
一个县丞说能修,虽是当地的,可官品那样小,挤都不能从人群里挤出来,却哪里比得上京中诸多重臣?
这话题说了都要影响心情,况且又左右不了,只会剩得难受,说不得还要叫婶娘回忆一番从前事,越发叫人心疼,沈念禾索性岔得开去,问道:“也不晓得那些个池塘里有没有鱼……”
又道:“春天当要吃鳜鱼罢?不是说桃花流水鳜鱼肥?”
正说着,前头不远处路边招幡轻飘,上头写了一个大大的“茶”字,原是开了一家茶铺,铺子边上栽着一树桃花,只是那树上只有小小的花苞,并未到开的时候。
郑氏见了那桃花,笑道:“你这嘴巴,怎的这样灵?”
又对侄儿道:“你妹妹想吃鳜鱼了,倒是体贴,寻了个好买的——你不是总说我做鱼有腥味?等回去了你自家去做,叫我也饱一回口福,看看你这鱼做得同我做的有什么不同。”
裴继安随口应了,到得那茶铺边上就停了下来,叫沈念禾同郑氏下车休整片刻,自己则是把车上的各色器皿灌满了水,待要走的时候,他去寻了那茶肆主人,算了茶水钱之外,又另掏了几个钱出来。
那人笑呵呵的,从后头搬了个小梯子出来,架在桃树边上,给折了两枝花苞最多的下来。
裴继安道了谢,接了那桃枝,这才回得车上,一枝给了郑氏,一枝则是递与沈念禾,道:“闲坐无趣,在车上养上几天,等回得家,这花就开了。”
又同沈念禾道:“桃花有了,回去再给你寻鳜鱼。”
沈念禾不过信口说说,不想叫郑氏再去沉溺往事而已,没想到这裴三哥如此雷厉风行,偏他还做得一点都不刻意,全是由心而发的关切,叫人心中十分熨帖。
这人一举一动,实在是恰到好处,也不过分亲昵,又无半点生疏,果然是君子才有的风范。
沈念禾不由得暗暗自省,只觉得自己先前在路上还在揣测三哥是别有心机,在偷偷算牌,果然是想太多了,肖极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嘴脸。
三人就这般说说笑笑,转眼过得宣州,到了宣县。
出发时还满天风雪,回来时街头春芽早绽,只到的时候是夜间,路上并无几个行人。
这一来一回走了小两个月,重回宣县,明明只是个客,可沈念禾竟是有了一种回家的归属感。
她下得马车,跟着郑氏就要去开门,谁知手一碰,还未来得及掏钥匙,那门就直接被推开了。
——大半夜的,竟是没上锁。
第139章 母子
裴家于宣县扎根久矣,四处都是熟人,方才在街口还遇到衙门的巡铺上来打招呼,是以郑氏见得门没有锁,倒是没有害怕,只转头同沈念禾抱怨道:“定是你谢二哥又忘了关门,他回回都这般丢三落四的!”
一面说着,一面推门往里走,口中不忘念叨道:“也不晓得这懒家伙睡了没,要叫他出来帮你三哥卸行李才是。”
沈念禾举着灯笼跟在后面,转头见裴继安正牵着马儿往院子里走,因怕他绊了脚,便拉着郑氏道:“婶娘略等一等,叫我照着三哥进门。”
她声音并不大,却被后头的裴继安听了个正着,还特地抬起头,冲着她笑了笑,温声道:“外头冷得紧,你同婶娘先进去,我这一处看得清路。”
郑氏便站定了等他们两个你推我让,半点也不着急,若不是此时才到家,灶冷火黑的,甚至想要进厨房煮锅毛豆来边剥边看。
正说话间,忽听得里头一阵吵闹,似乎还夹着女子的隐隐哭声。
郑氏唬了一跳,也不知出了什么事,不敢再等,忙吩咐道:“你看着你三哥,我进去瞧瞧。”
裴继安却是回头把门关了,伸手接过沈念禾手中的灯笼,虚扶着她的背往屋里带,道:“先进去看看,好似有你谢二哥的声音。”
又提醒道:“小心脚下,别绊了门槛。”
许是怕吵到旁人,裴继安的声音压得很低,大冬天的,又因两人挨得近,正是低头说话,语气十分温柔,呼吸间带着几分热气,被那灯笼里昏黄的烛光映得眉眼如玉,十分好看。
沈念禾被他这么一带,莫名地脸上一红,也不知道为什么,跟他挨着竟是生出几许局促的感觉,忙把那灯笼提了回来,上前几步,口中笑道:“三哥也要留心,我先去给婶娘看路。”
果然连忙追上了前头的郑氏,还特地越前七八步,手中高举着灯笼,做头一个领路的。
裴继安见她一路迈着小碎步,毛氅在后头左左右右一摆一摆的,本身个子又不高,还要甚是卖力地伸手举那灯笼,仿佛做的是什么郑重其事的要紧差使一般,十分可爱,面上就忍不住带出笑来,慢悠悠跟在后头看她在前边跑啊跑。
沈念禾当先进得院子,只走了一小截路,便见中堂门大开着,都不用走进,立时就能看到里头谢处耘同他那生母远远对立,其母廖容娘坐在椅子上,手中捏着帕子,哭得涕泪横流,谢处耘则是攥着拳头,一副正在气头上的模样。
她走在前头,手中举着灯笼,有些进退不能。
那廖容娘犹以为无外人在,放声哭诉道:“你说你要留在此处做那劳什子小吏,虽是个拿不出手的差事,因你喜欢,我也没再拦,只叫你得空时过来瞧一眼你这老娘,难道竟也不成?我生你养你,到你嘴里,怎的最后竟落到半点好都没有?怀你九个月,肚子大得动都动不了,生出来又是个多病的,头那四五个月,没睡过一天整觉,见你手细脚细,只忧心你长不成人,不知四处寻了多少大夫,为你哭得眼睛都坏了,此时仍旧不能见风……”
她还在诉苦,谢处耘的眼睛也红了,打断道:“你说够了没有?”
廖容娘一时哽住。
谢处耘喝道:“你给我滚!”
廖容娘眼泪不停,哭道:“这是什么话!我哪一处做得不对了?世间都说儿不嫌母丑,你瞧你这样子,哪里像个为人子女的,你究竟哪里养出来这样大的脾气,人家通判夫人正同你说话,你甩脸子就走,你小时候又懂事又知礼,怎的跟在裴家才几年,就变得教养全无?”
又试泪道:“叫你爹泉下有知,不晓得会几多伤心。”
听得廖容娘这一席话,谢处耘简直暴跳如雷,抬手指着中堂的大开的门,怒道:“都叫你滚了,你是不长耳朵吗?”
他手中指着,头便自然而然地转了过去,正正对着走在当先,举着灯笼的沈念禾,一时面上神情都变了,显然十分吃惊。
里头廖容娘也察觉到什么似的,跟着看了过来,见得门口处站着一名身批鹤氅的少女,手中提着灯笼,虽是一身素袍,可眉目如画,仪态如竹,比之大家闺秀又多几分灵气,此时正微微蹙着眉。
“谁在外头?!”廖容娘见得门外不远处站了一个生人,也不知道对方听得自己同儿子说了多少话,又会不会往外传,登时紧张得不行,连忙把眼泪一收,厉声喝道。
谢处耘却是比她更为紧张,面上涨得通红,不悦地道:“你鬼鬼祟祟站在那一处作甚!甚时回来的?还不快进来,被风吹成傻子了不成!”
说话之间,后头郑氏也跟了上来。
她不过慢了五六步而已,其实已经把方才里头说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此时却做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问道:“容娘什么时候来的?这样晚了,今夜就在此处住下罢?”
廖容娘见得郑氏,心中更有些着慌,又看向一旁的沈念禾,有心问她这少女身份,却又碍于儿子就在边上,只好把话咽了回去,想了想,道:“正念着你同裴三什么时候能回来,不想如此凑巧,今日就遇得——你这一处才到家,忙得很,我便不在这里添乱了,等过几日再请你吃席。”
又转头向着谢处耘道:“小耘,你送娘回去罢?”
谢处耘眼皮一翻,一口就要拒绝,然而看到边上站着的沈念禾,又是熟悉,又是陌生,只觉得心中恼羞异常,从未如此丢脸过,不愿再当着她丢人现眼,便一言不发出得门去。
廖容娘急忙跟了上去,还能笑着同郑氏告辞,道:“改日我叫人送帖子过来!”
两人一前一后,很快走得出门。
等人走得远了,沈念禾复才小声问道:“婶娘,这个时辰不好回宣州城罢?”
郑氏解释道:“谢家原本在隔壁巷子有个宅子,只是被族人收了去,后头你谢二哥他娘回来,特地找了你三哥帮着给要了回来。”
第140章 自夸
谢父走了之后,廖容娘改嫁,剩得一个谢处耘本是托付给族中叔伯,四处吃百家饭。
饭也不是能白吃的,廖容娘改嫁时虽然给儿子留了些东西,奈何谢家本身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为着自己将来,自然要把金银细软都带走,是以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