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武侠巅峰之上-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座信得过贵派,便由贵派直接交出抄本吧。”
  “本座会尽快赶到天启山,一探天君虚实。告辞。”
  目的既已达到,秦旸也不再留在此地惹人嫌,机关人的身躯霎时分解成数颗断云石,直直飞向观外。
  不一会儿,急骤的马蹄声响起,却是黑色马车再度启动,向着山谷之外急奔。
  等到马蹄声远去,宣文真人挥手拂过玄通的手臂,只见那创口处当即就有生机蠕动,去腐生肌,让手臂创口快速痊愈。
  仅仅是数息间,玄通手臂伤势就基本恢复。宣文真人再看向还未离开的太素,道:“太素师侄,你等可是找了个相当强悍的凶人作为助力啊。”
  太素淡淡道:“这种时候不是越凶越好吗?若是不凶,真人岂会那般容易交出典籍。也正是因为此人强大,能成为不小的助力,真人才会满意地交出筹码,不是吗?”
  “被太素师侄看出来了。”宣文真人笑笑,却是对自己的用意被人看出不感到意外。
  不只是太素,还有那位殇旸君,他们都看出了自己想要见识实力的打算,所以秦旸才会在最后时刻留手。
  否则以秦旸的狠辣性子,玄通就算不残也要脱层皮,这样才算是教训。
  “见过秦旸这具机关人之躯发挥的实力后,贫道对他的真身实力也有了大概的估计,他的确有着足堪与炼虚一战的可能。如此一来,我等也算是有了一个强力臂助,也不枉玄通师弟冒险一试了。”宣文真人满意道。
  但太素却是有些惊疑,她问道:“萧冕都被逼得离开天启山了,真人还认为我等没多大胜算吗?”
  宣文真人身为楼观道之主,最善卜算吉凶,他既然对如今情况抱以悲观态度,那就说明胜算当真不算大。
  但萧冕先是被逼着从玄京到了天启山,后又从经营多年的道场突然离开,定是有其原因,如此还不能让这位真人对如今情况有着必胜把握吗?
  对于太素的问题,正殿中的其他人也是十分好奇,连被宣文真人吩咐试探的玄通也不解自己师兄为何如此悲观。
  “你等随贫道来。”
  宣文真人带着众人出了道观,在已经降临的夜幕下指着星空中问道:“尔等可知,那是何星?”
  在那星空之中,有一颗星辰的星光显得极为凶险,星光明暗不定,时而有凶煞之气萦绕。
  满天星辰中,也属此星最为醒目,其星体比起其他星辰都大了几分。
  “凶相外现,劫气不断,耀时如明阳,弱时如阴月,”玄通看着那颗星辰道,“若是所料无物,那应该是映照萧冕此时命途的命星。”
  “错了,那不是星辰,”宣文真人摇头道,“那就是萧冕,此时距离星空只差一线的萧冕。”


第四百六十五章 环境变化
  那夜空中的星辰忽明忽暗,闪烁不定,充满了多变和凶险,但又有一股伟力镇压着一切变化。
  这颗星辰在若干天前突然出现在夜空中,当时宣文真人认为这是萧冕的命星,反映着萧冕此时的状况。
  但现在……
  “蝼蚁观天,难知天之广。炼虚合道的境界不是亲身经历者难以知晓其神妙,更不知这境界有多强。”
  宣文真人叹道:“萧冕是毫无争议地绝世强人,他虽然没经历过天一山之争,但贫道毫不怀疑他能进入合道境界。从目前情况看来,他应当是已经度过炼虚,进入合道了。想来紫阳天师便是察觉了这一点,才会在萧冕失踪的情况下都一直按兵不动。”
  镇压大玄朝野三十年的萧冕,没人知道他究竟从朝廷和道门这边得到了什么,也不会有人知道萧冕在这几十年间到了怎样的地步。
  新生代都对萧冕缺少一些认知,他们在道门的时代落幕时都还太年轻,不了解萧冕的恐怖。
  也唯有真正经历过三十年前道门最后辉煌的人,才会了解自己要对付的是怎样的一个敌人。
  三十年前,萧冕能够镇压道门,三十年后,他只会更强。
  “在这颗星辰落下之前,我等最好不好妄动,还是让秦旸去试探天宫吧。”宣文真人道。
  “若天君当真是萧冕的劫奴,那么天君遇难,也许会影响到萧冕。哪怕只是一丝影响,都可能让萧冕的劫数爆发,让星辰坠落。我等就看秦旸有多大能耐,也看看萧冕到底是否是气数已尽。”
  其他人皆是默然不语。
  今夜这短短一番话,让他们遭受到了生平最大的冲击。人,竟然能强到这种地步。
  不,这应该已经不算人了,这甚至可以说是仙神,毫无疑问的仙神。
  萧冕这一次若不败,那大玄道门怕是永无再起之日了。
  众人皆是遭受了不小的冲击,唯有太素仅仅握住手中剑鞘,心中生出无穷的向往。
  仙神,这不就是修道之人最大目标吗?
  仙神,她太素也想要成仙啊!
  ……………………
  “踢踏踢踏踢踏……”
  夜空中,黑色马车在狂野中奔驰。
  在宣文真人带人观星之时,这驾马车的车厢顶端也在机关的作用下打开,露出其内的造化金光。
  秦旸闭目困在茧内,躺在金棺之中,但他却似能看见夜空中的星辰一般,心中相当的不平静。
  秦旸的目力还无法强到直接看到萧冕的存在,但他却能从那极为显眼的星辰中感知到极大的灾劫和危机。
  这股危机感,甚至要超过当日他和郭纯阳真身一战。
  当日秦旸和郭纯阳一战,收获了七万劫力,让他在事后补全了《太上丹经》,甚至还有不少剩余。而今次感知到的危机却是比上一战还要强大,这让秦旸既期待又戒备。
  期待这一次的劫力收获,戒备这一次的巨大危机。
  ‘这一次,却是无法用什么计策进行算计了,镇压大玄三十年的萧冕不是那么好算计的,且算计也无法让萧冕受到一点影响。’
  和矩子他们不同,萧冕这个人无亲无故,孑然一身,哪怕是他一手创建的天宫,也只是他的工具。
  这是一个伟力归于自身的人,也是一个毫无顾忌之人,想要击败萧冕,唯有以力取之,所谓的计划只能更好统筹己方力量,让团体的力量发挥到极限,以此来对付拥有伟力的萧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可说是个体伟力和集体力量的对拼。
  马车依然在疾驰,直直向着天启山方向而去。遇山上山,遇水过水,在越来越强大的天地元气环境中,让马车沿着峭壁向上疾驰,在水面上直接驶过都不需要太大的消耗,以秦旸的能力完全能做到让它一路直行到天启山。
  ‘自从元邪皇进入天一山之后,这世界的变化是越来越大了,也不知道到最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秦旸想道。
  元邪皇进入天一山已经超过一年了,这一年来,一股润物细无声的变化在不断运作。
  初始还不明显,到现在,已是初现端倪。
  要是有人能有一年前的元气环境数据,再将其和一年后的今天做出环境状况做出比对,就能发现虽然微小却极为明显的变化。
  元气在变得浓郁,环境也在一点一点开始变化。
  ‘古籍上有记载,上古之时有异兽奔腾,那时连龙凤神兽都偶尔出现,风云阁那只火麒麟应该就是上古遗留。但到如今,休说什么神兽了,连只异兽都难寻,并且如今的天地元气浓度也是远远不如古代。也许,元邪皇就是在通过调整地脉,让世界重回上古那种环境吧。’
  ‘重回上古,这会让这个世界渐渐出现极大的变化,也许会有不少人以为适应不了环境会死去,也许会有更多人因为环境变化而变得更为强大。而最大的受益人,无疑就是武道高手,站在个人伟力顶峰的那群人。’
  ‘元邪皇,还有独孤天意,他们的举动可能会带来一个新的时代。’
  车厢顶端再度合拢,将造化金棺再度遮盖在车厢之内。马车继续前行,向着天启山不断前进。
  而在次日,这一驾横行无忌的马车,也渐渐被目睹之人传播开来。很多人都看到黑色马车伏波而行,飞檐走壁,就如一个武林高手一般,一路向西行去。
  这横行的姿态让各方皆是第一时间收到了信息,六扇门的叶长庚更是知晓这大概就是那位老五的座驾。
  向西行,去天启山,很多人都猜出了黑色马车的目的地,并且为此一路跟随,要去天启山目睹很有可能发生的一场大战。
  七日后,不眠不休的黑马拉着马车踏进天启山,遥遥已是能看见天宫那座如山岳般高耸的山门耸立在两山之间。
  天宫已是近在眼前,黑色马车的目的地,到了。


第四百六十六章 前进的马车
  天启山,天宫山门之前。
  黑色马车静静驻足,漆黑车厢内似有两道实质般的目光,穿透车厢,直直射向那无人的天宫山门。
  和上一次不同,此次在这山门之处既无山侯,也无天君,连一个把守之人都没有,好似随时欢迎外人进入一般。
  黑色马车静静停立良久,终于在远处一些人的紧张注视下,缓缓开始前进。
  漆黑机关马的蹄声中,马车缓缓靠近山门,紧接着,就如进入一层水幕,微微荡开的涟漪中,马车消失在山门之内。
  “怎样一回事?”
  在三里之外,一个披甲壮汉眼见马车消失,微微眯眼,道:“是阵法?还是其他什么缘故?”
  在他身边,与悍勇披甲壮汉格格不入的儒服老者捋着长须,道:“应该是山侯启动了阵法,借用了天启山的山势。国师虽常年不在天启山,但这独属于他的道场却是被天宫八部经营多年,山侯本人精通《连山易》,能够布下这等大阵也属正常。”
  “天启山本就是大玄祖脉之一,山侯若是能活用阵法借用山之势,再加上天宫八部的人手,哪怕炼虚强者都无法纵横,炼神返虚之境的高手,基本是有一个死一个。”
  老者骈指在空中虚划,真气萦绕于指尖,化出道道玄妙的轨迹,“不过传闻殇旸君曾化身‘秦羽’入了丐帮,在丐帮中获得了郭纯阳的栽培,服下了返真龙气丸还得传了《数返真经》,在易道上也算是成就不凡。他应当是有把握脱身,方才会直接入山门的。”
  道道轨迹在老者的操使下,最终组成了一副八卦图,在空中缓缓转动。但在下一刻,八卦图的卦象互相冲击,最后直接溃散。
  “老夫虽会的《周易》属于后天八卦,且为儒家之易,和《连山易》只有大致类同,也只能勉强算出此阵的大概威力了。”儒服老者叹道。
  自易道三分以来,易术大致也分为三种,象征古老旧学的筮术易,道家之属的道家易,以及被列为儒门圣典的《周易》所属的儒家易。
  三支易学的主要代表,便是《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老者来自儒门圣地衍圣崖,所修所练是儒门易道之学《十翼》。此经学据说是儒门祖师参研《周易》所得,乃是儒门对《易经》的最强注释之作,在易学上也算是一代大家。
  但是可惜他还没到学贯先天后天,道通易学的地步,完全看不出这古老之易的具体运行。
  “连黄公也看不出吗?看来这天宫当真是底蕴不浅啊,即便没了萧冕,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可惜都是忤逆之辈,眼中无君无父,只有萧冕,再大本事也只能算是祸害。”披甲壮汉冷声道。
  “无君无父,委实该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