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佛系田园(重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者多劳嘛,比自己男人忙多了。
  为嘛不跟丈夫一起开饭馆?
  夫妻档是最常见的组合,可谷宁更喜欢自己的工作,对饮食生意完全没兴趣。幸亏她男人脾气好,并且深明大义,对经常忙得顾不上家的她从无怨言。
  “呵呵,小婷啊,幸亏有你帮忙,不然你姐夫顾前难顾后,多累啊!”王姨笑着说,“不如你在本地找个男孩嫁了吧?姐妹俩住得近,以后互相有照应。”
  虽然出来几年了,说起终身大事,姑娘家终究脸皮薄。
  谷婉婷微微羞红了脸,仍然硬着头皮,力竭平静地回了一句,“这哪儿说得准?得看缘分。您二老先坐着,我去厨房下单。”
  说罢,迅速避走厨房,让自己的脸蛋有时间散散热。
  王姨噗哧地笑了,低声对老伴揶揄说:“害羞了。”
  王叔则睨她一眼,“以后别说这话了,她志不在此,免得尴尬。”
  “啊?你怎么知道?”
  王叔微哼,严肃的表情有着一丝得意,因为自己比老伴聪明。
  “你没见她整天学粤语吗?心动了,早晚要飞走的。”
  他俩每一次来都听见她在哼粤语歌,有所欲,才有所动。目前西环市是一座未开发的小城市,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
  也难怪,年轻人志向高,那部电视剧对当地的女孩们影响可不小。尤其是那个一群洋气的姑娘们手挽着手,穿着套装,优雅大方地向镜头走来的场景。
  挑起姑娘们一颗向往远方的心,对未来充满期盼与渴望。
  “唉,年轻真好啊!换成我,我也走……”
  二老极为感慨,开始聊起天来。
  至于坐在店门口的那位智障,啊不,是小姑娘,同样目光呆滞般看着远方。双手托腮,谁也不知道她那颗小脑袋瓜到底在想什么。
  她姓罗,原名罗萱,后来改名罗青羽,就快三岁了。
  为嘛呢?因为她重生了,当然要改一个新名字。
  何德何能,那段糟糕的人生竟然重来一次,可能她临终前恰巧碰到老天爷出门日行一善吧。
  当然,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重生了,重返婴孩时期。同一对爹妈同一个她,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家。
  先是沉睡,待能睁开双眼看清楚物体时,父母那两张年轻的脸庞出现在眼前。不仅如此,她手里还捏着一把奇怪的小扇子,是小哥哥帮她改名的灵感。
  为嘛会有扇子?!
  不要问她,她和家人同样一脸懵。
  原来前世老妈说的话是真的,太让人惊讶了!她居然是怪异灵童。
  出生的前后她一直在沉睡,不晓得什么状况。
  一觉醒来,耳边听见老妈正被同事们取笑,说人家贾宝玉拿着宝玉出生,而她在孕期不知贪吃了什么,让闺女错把结石当宝贝,一直紧攥手中不肯放。
  年轻版的老妈不知说什么好,只能苦笑。
  后来,那块结石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逐渐成形。在罗青羽满一周岁时,石头原形微露。
  家人仔细瞧了又瞧,看了又看,发现那是小小的一枚翠绿扇子。扇子的边缘是羽毛,轮廓像是孔雀的一枚尾羽,而其它地方的材质却光滑细腻,像玉。
  很漂亮,也很诡异。
  罗爸罗妈忧心不已,直到有一天,它消失了。
  正如老妈所说,它不见了,大家都以为她把扇子弄丢了。
  而实际上,是她把扇子藏了起来。
  她是一名学渣,尤其是数理化,怎么教都学不会那种。为了逃避现实,前世的她在初中时期看过不少关于空间的小说。
  这不,学以致用了。
  当然了,为逃避学习而沉迷游戏与小说是不对的。前世的她个性倔强,尝遍低学历的苦楚,几乎每份工作都与体力有关。
  模样憔悴,老的比同龄人快。
  咳,歪楼了,说回正题——
  那把扇子被她在一个深夜收进意识里,啥叫意识?别问她,故且当作一个概念,里边的详细情况她尚不了解。
  她还小,没有私人空间。
  家人盯得太紧,时不时进来瞅瞅她在干嘛,找不到机会解惑。只知道,这把扇子可能跟了她两辈子,前世弄丢的扇子十有八九是被她无意中弄进意识里。
  前世的她是一名真正的小孩,什么都不懂,更别说空间了。


第3章 
  炎炎夏日,唯独凌晨较为清爽。
  凌晨的四点半,天还黑着。
  路灯之下,一辆环卫工人的车子停在路边,一道身影正在清扫街边的落叶与垃圾,开始枯燥无味日复一日的工作。
  西环市是一座普通的小城镇,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极少,在闹市中心才有。
  一般来说,最早开门营业的店多半在老街道或者偏僻的巷子里,各类早餐小摊、小馆子热气蒸腾,清晨的空气弥漫着餐点的浓香。
  其中一间名叫罗记饭馆,规模中等,是一间开了近十年的老店。谈不上客似云来,之前每天的客流量或多或少,直到近两年,店里的营业额持续上升。
  开饭馆的人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晚上十一点多才能歇下。
  老板叫罗宇生,今年36岁,一名立过多次三等功的退役军人。在一次抢险救灾中因公受伤致残,现在走路右脚一瘸一拐的。
  他是乡下孩子,学历不高,初中毕业就去参军谋出路。
  独子,父母在他当兵期间相继去世。那时候他在异地执行任务,不知情。
  等知道时,二老已经下入土为安。
  退役后,他被安排在县城单位工作,做不到一年便觉得无趣,辞职了,用全部家当在老城区盘了一间铺子开小饭馆。
  一楼做生意,二楼住人那种。
  开店不久,便与前来吃饭的护士谷宁认识,互相看对了眼,两人很快就结婚了。
  没有领证,一来,谷宁工作忙,迁户口的手续又很麻烦,索性先不领证,在双方的老家摆喜酒了事。
  如今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大儿子罗天佑今年10岁。原本取名罗大佑的,有个追星妈真的伤不起啊!
  可惜遭到罗宇生的强烈反对,于是成了罗天佑。
  小女儿原本取名罗萱,可每次父母喊她名字,她要么装睡,要么装死。害得爹妈一度以为她听力有问题,连滚带爬地把她抱去医院检查。
  经过多次的连猜带蒙,终于被聪明的亲大哥发现端倪,这才改成罗青羽。
  九零年代末,计划生育依旧严格。
  罗家小女的到来纯属意外,谷宁上环期间一直按规定孕检,结果还是怀了二胎。
  这次的意外相关部门有一定责任,夫妻俩也舍不得弄掉孩子,于是罗宇生找了很多关系,好不容易才保住孩子和谷宁的工作。
  一家四口齐齐整整,其乐融融。
  俗话说,独木难支,罗宇生盘下店铺后,找到一名退伍的老战友来帮忙。对方和妻子一起来的,熟悉环境之后,夫妻俩辞职在另一边城区开五金店。
  生意挺不错的,还把孩子接到身边来,和罗家一直有来往。
  这些年,罗记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战友夫妻走后,罗宇生又聘请了一对忠厚的夫妇。正好谷宁的妹妹谷婉婷想过来玩,索性也成了服务员兼职保姆。
  她的任务是一边看店,比如忙时搭把手;一边帮姐姐带孩子,那个意外的二胎孩。
  不过,她还年轻,早上起不来。偏偏罗青羽是一只早起的鸟儿,天天随父亲罗宇生晨运和准备开店事宜。
  当然,她是小奶娃,帮不上父亲的忙,只要乖乖坐一边就好。
  罗宇生是妻管严,媳妇谷宁读书时是学霸,工作时是御姐,在家是女王。孩子的文化教育一向由她负责,俩人从未吵过架,是外人眼里的模范夫妻。
  身为人父,他很有自知之明。
  大儿子学习忒好,哪怕天天在玩,考试时每门都是满分,完全不必家长担心,分明遗传了妈妈的良好基因。
  谷宁对儿子的作息管理严格,罗宇生本想训练儿子成为兵种接班人。但儿子不领情,动不动就喊累喊疼,做妈的一听,立马禁止丈夫的虐待儿童行为。
  少数服从多数,罗宇生没辙,只好放手让儿子舒服了几年。如今添了一名小闺女,生活习惯与他很合拍,总算有点小安慰。
  儿子不像他,至少还有个女儿是他的同盟,在这个家里不会太势单力薄。
  忙中偷闲地瞅一眼闺女,坐在门口收银台的罗宇生自我安慰着。
  虽然这位同盟还小,没有发言权……
  今天清早,罗记饭馆门口的风景一如既往。
  一枚秀气的小姑娘端着小板凳坐在门边,她身穿牛仔吊带童装裤,一件短袖小衫,脸蛋圆圆的。头上高高梳着两条小辫子,额前散落细软的刘海,微乱。
  发质太柔细,每天起床都是一头毛茸茸的,有些奶凶炸毛的感觉。瞧着顺眼,手感忒好,常有顾客不由自主地伸爪给她一个摸头杀。
  “唷,青青起得好早,”刚刚晨跑完的王叔王姨又来了,老太太笑眯眯地揉揉她的头顶,“不去帮爸爸做早餐?”
  罗青羽正在啃老爸给她买的白米糕,隔壁买的,闻言一阵心累。仍然要面带微笑地仰起小脸,奶声奶气道:“我太小,做不了。”
  能不能别每天早上骚扰她?这些老太太老大爷真的是……手欠。
  “噢对,你还小,”老太太一脸恍悟的表情,“那你哥呢?”
  “在家睡觉。”
  罗青羽说完不再理她,继续专注啃自己的米糕。渴了,伸爪握起凳上的一杯温开水喝了一口,然后继续啃。
  看得王家二老稀罕不已,满眼的笑意,心里还有一点小嫉妒。
  虽然过分安静,比起自家那个坐不到半秒钟的调皮猴,这样的孩子简直不要太舒心。
  娃儿好生,好养,是父母难得的福分。
  当了近三年的奶娃娃,罗青羽对街坊的挑逗完全麻木。尤其是眼前这对老人,每天一逗,她开始还能保持礼貌的态度,年复一年,她已经笑不出来了。
  小小年纪就要应酬人,忒累。
  还好,清晨的凉爽与寂静无人时的街道有安抚人心的功效,令她心情平静。
  很多人都认为童年可贵,唯独儿童不晓得,长大了再追悔莫及。人生就是如此微妙,不重活一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
  她安静地坐在门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路人。
  三年了,每看到一位熟人,每看到一幕熟悉的场景,心情莫名小激动。犹记得她前世五、六岁的时候也是这样坐在门口,一边吃饭,一边看人来人往。
  门前的马路边种了许多高高的柏树,夏天的时候,一阵凉风吹过,树梢枝条发出沙沙的声响,令人心旷神怡。
  可惜后来城市改造,把柏树砍了,改种矮矮的紫荆花树。
  由于相关部门养护不力,路边每十棵树只活一两棵。花儿漂亮,但树身矮,挡不了灰尘,路两旁的房屋被白日的太阳晒得像一口蒸锅,居民们叫苦不迭。
  绿化效果差,时日一长,路两边的房屋表面均被铺上一层厚灰,特别的难看。


第4章 
  那年代的人们一心想赚钱,图温饱,居住环境如何无人关心。
  直到个别人家先富起来,开始重视生活质量,这才逐渐关注自己门前的绿化问题。不指望政府了,各自买些喜欢的树木回来种。
  比如芒果树,龙眼、黄皮树等等。
  所以,目前她要好好珍惜时光,再过几年,眼前惬意怡人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