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青春我作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比英国人更像我们。他们见了一个美国海军军官,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他看看帕格,又看看罗达,脸上露出一个奇怪的笑容,带点儿忧伤,也略有点儿沮丧。〃特别是一个像你这样的人。不等你到达那儿,他们早就把你了解得一清二楚了。也许我问得大率直了……要是这样,请告诉我……不过像你这样一个热衷于搞枪炮的人,怎么忽然干起这工作来了?〃  〃怪我把脖子伸得太长了,〃帕格抱怨似的说,〃你知道我在军械局的时候,曾研究过磁石鱼雷雷管……〃  〃他妈的,我当然知道。你不是还获得了奖状?〃  〃嗯,此后我就一直注意鱼雷的发展。我在作战计划处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注意有关武器和装备的最新情报。日本人正在制造一些很有威力的鱼雷,基普。一天晚上我拿出自己的旧计算尺来,计算一下数字,发现我们的军舰设备已经落伍到安全水平之下。我写了份报告,建议在'马里兰号'和'新墨西哥号'一级的军舰上加添或加厚防雷隔堵。今天海军作战部长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我的报告成了一个烫手的土豆。舰船局和军械局彼此指责,备忘录满天飞,防雷隔堵已决定加添或加厚……〃
《战争风云》第一章(5)
〃结果,老天爷,帕格,你又给自己弄到了一张奖状。干得好!〃托莱佛炯炯有神的蓝眼睛闪出光芒,他舔了舔嘴唇。  〃我给自己弄到了一个去柏林的命令,〃维克多·亨利说,〃除非我能提出足够的理由不服从这个命令。海军作战部长说,白宫已断定这个职位在目前极为重要。〃  〃不错,帕格,一点不错。〃  〃嗯,也许是不错,不过有利必有弊,基普,你干这种事很有办法。我可不成。我只会做机械工作。我不属于那个圈子。上头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我正好倒楣,给看中了,就是这么回事。我还凑巧懂得点儿德文。现在我骑虎难下了。〃  托莱佛看了看表。〃嗯,别放弃这个机会。这是我作为老朋友给你的忠告。希特勒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物,欧洲可能就要出什么大事。我该到大使馆去了。〃  维克多·亨利送他到门外,一直送到那辆崭新的灰色梅塞德斯汽车停着的地方。托莱佛走路的姿势有点晃晃悠悠,但讲话的声音很镇静清晰。〃帕格,你要是决定去,给我来个电话。我可以抄给你一本子电话号码,你好找一些合适的人谈谈。事实上……〃一个苦笑在他脸上一闪而过。〃不,用不着给你女人的电话号码,对不对?嗯,我一向非常钦佩你的为人。〃他拍了下亨利的肩膀。〃老天爷,我对这个酒会寄予很大的希望!自从离开柏林后,我一直没喝到过一杯地道的摩泽尔葡萄酒。〃  维克多·亨利重新进屋的时候,几乎给一只手提箱和一只帽盒绊了一跤。他女儿穿着一件绿色羊毛衣站在门廊的镜子旁边,拿了顶尺码非常合适的帽子往头上戴。罗达在看着她女儿打扮,华伦在一旁等着,他的军大衣搭在肩上,手里拿着一只旧的猪皮旅行包。〃怎么啦,梅德琳?你要到哪儿去?〃  她冲着他微微一笑,把她的黑眼睛睁得很大。〃哦,妈还没告诉您吗?华伦要带我到纽约去。〃  帕格严厉地瞅着罗达,罗达就说:〃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吗,亲爱的?华伦多买了几张戏票。她喜欢看戏,华盛顿又很少演戏。〃  〃可是大学停课了吗?已经放复活节假了吗?〃  女儿说:〃我的功课都准备好了。只去两天,两天里不考试。〃  〃你准备住在哪儿?〃  华伦插嘴说:〃可以住在巴比宗妇女旅馆里。〃  〃我不喜欢这样。〃维克多·亨利说。  梅德琳用恳求的目光望着她父亲,那目光就是铁石心肠的人见了也要软下心来。她今年十九岁,个儿矮小,身材苗条,皮肤很像罗达,但她的两只眼眶很深的棕色眼睛和那副果断神气,使她看上去很像她父亲。她试图朝着他皱一下她的小鼻子。她这个小动作往往能博得他一笑,使她如愿以偿。这一次,他的脸色一点没有变。梅德琳先瞅一眼她母亲,又瞅瞅她哥哥华伦,向他们求援,但他们都毫无表情。梅德琳的嘴弯成一个微笑,这是个撒娇的笑容,有时比发脾气、顶嘴更难对付。她脱下帽子。〃好吧!算啦。华伦,我希望你能把多余的票处理掉。什么时候吃晚饭?〃  〃马上。〃罗达说。  华伦穿上军大衣,拿起旅行包。〃喂,顺便问您一声,爸爸,我可曾跟您说过,约莫在两个月前我们副舰长曾提出要进行飞行训练?我递了一份申请书,不过想凑凑热闹。嗯,今天看见契特在海军人事局溜达。看来我们俩都有希望录取。〃  〃飞行训练?〃罗达显得很不高兴,〃你是说你要当航空母舰的飞行员了?就这样决定了?也不跟你父亲商量商量?〃  〃怎么啦,妈,这也不过是一种混资格的办法。我认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您说呢,爸爸?〃  亨利中校说:〃一点不错。海军的未来准是属于这班穿褐色皮鞋的。〃  〃这个我倒不知道,可彭萨科拉这地方一定挺有趣味,只要我不在头一个星期出丑就成。星期五回来。对不起,梅德琳。〃  她说:〃谢谢你的好意。祝你玩得痛快。〃  他吻了下他母亲,就离开了。  帕格·亨利绷着脸,一声不响,心不在焉地喝着法国式奶油汤,吃着伦敦式烤鸡和杨梅馅饼。基普·托莱佛那么热衷于这种平凡的间谍工作只有加深亨利的不快。梅德琳老想逃课总是叫他心烦。但最糟糕的还是华伦那个随便讲出来的消息。帕格既觉得骄傲,也觉得害怕。当航空母舰上的飞行员是海军中最危险的职务,虽然连像他这个年纪的军官都在申请到彭萨科拉去受飞行训练,以便将来可以到航空母舰上去服役。亨利是个忠心耿耿的海军人员,他一边吃饭,一边心里琢磨:华伦这样做究竟对不对,他自己要不要也提出参加飞行训练的申请,以便体面地(虽说有点穷凶极恶)逃避去柏林的使命。  梅德琳始终保持着兴高采烈的脸色,跟她母亲谈论乔治·华盛顿大学里的学生电台,这是她在学校里最感兴趣的东西。用人是个爱尔兰老人,天气暖和时也附带照料花园,他在这个点着蜡烛、陈设着罗达家古董的饭厅里走进走出,脚步很轻。罗达也出钱支付家庭费用,这样他们才能在华盛顿保持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她的那些老朋友在一起。维克多·亨利虽然满肚子不高兴,却有苦说不出。一个中校的薪水不多,而罗达是过惯比较好的生活的。
《战争风云》第一章(6)
梅德琳在她父亲的额上吻了一下,很早离开了饭厅。吃甜食时,席上依旧阴沉沉地一片寂静,只听见那个老用人轻轻的脚步声。罗达一句话也不说,等着她丈夫的心情逐渐好转。后来他清了下喉咙,说还是到廊子上去喝白兰地和咖啡吧,她就愉快地微笑着回答:〃好的,咱们去吧,帕格。〃  用人把银茶具放到廊子上,开亮假壁炉里一闪一闪的红灯。她耐心地等着,直到她丈夫在他喜爱的椅子上坐好,慢慢地喝着咖啡和白兰地。于是她说:〃你知道吗,拜伦来信了。〃  〃什么?他真还记得我们都活着?他身体可好?〃  他们有好几个月没收到他的信了。亨利常常做噩梦,梦见他儿子死在意大利一辆掉进水沟冒着烟的汽车里,或者梦见他死于其他方式或受伤。不过他从接到最后一封信以后,一直没提起过拜伦。  〃他身体挺好。他目前在锡耶纳。他已经不在佛罗伦萨学习,说他已对美术感到腻烦了。〃  〃我听了一点也不觉得奇怪。锡耶纳。那地方仍属于意大利,是不是?〃  〃是的,靠近佛罗伦萨。在托斯卡纳山区。他一直在托斯卡纳山区打转。他似乎对一个女孩子有了好感。〃  〃一个女孩子,嗯?什么样的女孩子?意大利姑娘?〃  〃不,不。一个纽约姑娘。娜塔丽·杰斯特罗。他说她叔父是个名人。〃  〃我明白了。她叔父是谁?〃  〃是个作家。他住在锡耶纳,名叫埃伦·杰斯特罗博士。勃拉尼说,他曾经在耶鲁大学教过历史。〃  〃信在哪儿?〃  〃在电话桌上。〃  几分钟后他拿着信回来了,还拿来一本有黑色包封的厚书,封面上印着一个白色十字架和一个蓝色六角星。〃这就是她叔父写的。〃  〃哦,不错。《一个犹太人的耶稣》。这本书是某个读书会寄来的。你看过没有?〃  〃我看了两遍。写得好极了。〃亨利映着黄色的灯光翻阅他儿子的信。〃嗯。事情看来进展得相当快呢。〃  〃她好像挺可爱,〃罗达说,〃不过他过去也曾有过这情况,九天的热恋。〃  亨利中校把信轻轻地扔在咖啡桌上,又给自己倒了杯白兰地。〃我过会儿再细看。他从来没有写过这样长的信。信里有什么重要的话吗?〃  〃他想要继续留在意大利。〃  〃真的吗?他打算怎样生活?〃  〃他跟杰斯特罗博士一起做点儿研究工作。那姑娘也在那儿工作。他认为靠他自己所挣的钱,加上从我母亲的信托财产里拿到的不多几块钱,就可以凑合了。〃  〃当真?〃亨利盯了她一眼。〃连拜伦·亨利也谈起自己养活自己了,这倒是自从你生下他以后从他那里听到的最大新闻。〃他喝完杯子里的咖啡和白兰地,站起来,砰的拍了下桌子,才把信拿在手里。  〃别生气,帕格。拜伦是个奇怪的孩子,不过他很有头脑。〃  〃我还有点儿工作要做。〃  亨利进了他的私室,点上一支雪茄,把拜伦的信仔细看了两遍。这个私室是女用人的房间改装而成。楼下原有一间漂亮的书室,装着落地窗,望出去可以看到花园。这间书室在理论上是属于他的。但这个房间实在太可爱了,罗达有时喜欢用它来接待客人,她丈夫要是留下一些文件和书籍在里面,她就要跟他唠叨个没完。这样过了几个月,亨利就把几个书架、…张小床、一张用旧了的小书桌搬到原来给女用人住的小房间里,自己也住在里面,他对这个小天地还感到很满意:过去住的驱逐舰舱房比这还要小呢!  亨利抽完雪茄,就向他那架旧手提打字机走去。他把两手放在键盘上,停了片刻,注视着桌上皮镜框里的三张像片:华伦,穿着军装,刺猬似的头发,严肃而孩子气的脸,他是海军将级军官的接班人;梅德琳,才十七岁,但看上去要比现在年轻得多;拜伦站在中间,挑衅似的大嘴,半闭着的、善于分析的眼睛,又浓又密的头发,有点像瓜子型的脸上奇特地混杂着温柔和桀骜不驯。拜伦的外貌既不像他父亲也不像他母亲。他只是他怪模怪样的自己。  亲爱的勃拉尼:  你母亲和我接到了你的长信。我打算认真地对待这封信。你母亲宁愿一笑置之,可是我记得你过去从来不曾写过这样长的信,也从来不曾用那样的言词形容过一个姑娘。我很高兴你身体很好,还找到了有收益的工作。这是个好消息。我从来不曾认真看待过你要学美术这件事。  现在谈谈娜塔丽·杰斯特罗。在这可悲的日子和时代,尤其考虑到德国目前发生的情况,我得首先表示,我对犹太民族没有一点偏见。我跟他们的交往不多,因为海军里很少犹太人。在海军学院学习的时候我班上有四个,在一九一一年这也是很罕见的现象。他们中间有一个毕了业,他名叫汉克·高尔德法伯,是个很好的军官。  在这儿华盛顿,对犹太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