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花锦-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医院仅有御医十人,平时是由高院判和周院使两人,直接负责给皇上请脉和医治,皇上这次病发,既是预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
“洪熙帝虚胖,其实是体内阴阳不能调和所致,而阴阳不和,又会引起多方面的病症,所以说是预料之中。
可这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突然病情加重,这一定需要个诱因。至于这个诱因是什么……下官就不敢妄自揣测了。”
高院判的话,与花荞的判断相符。
在南京城的时候,她曾和阿爹说过父皇的痛风症,阿爹就说,父皇这样的综合征,就要心平气和的好好养着,未必就会致命。
等高院判出去了,徐之锦才笑着说:
“公主从南京城回来,学会偷听了?”
花荞扁扁嘴道:“冯寺正都看到我了,我光明正大的听呢。徐三哥,你们问那些内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
“内侍?先皇身边的内侍,就是那几个跟了他多年的福成、福禧几个,没什么特别的。”冯云成上次是见识过花荞本事的,见她开口问,就知道她有了怀疑。
花荞叹了口气,这确实是太渺茫了,谁进去说句话就走,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
“你们就留意一下,夏尚书见到我父皇之前,还见过什么人……”
徐之锦追问道:“你也注意到夏大人说的那句话了?是有人对先皇说了什么,就是刚才高院判说的‘诱因’对不对?可我还以为……”
“你以为什么?”花荞着急的问。
“我以为是先帝进食了丹药。”徐之锦皱着眉说。
“什么时候的事?父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食丹药的?”
丹药里多含有微量毒性,这些毒性在短时间内能使人亢奋,造成很有药效的假象,日积月累,毒素在体内沉着,便会中毒身亡。
这个道理,花荞知道,徐之锦也知道。
小时候阿娘生病,她让阿爹去道士那里买丹药,阿爹就告诉过她。
那次,徐之锦也在。
第330章 两种可能一个答案
大理寺和刑部,很快向朱瞻基提交了第一轮审讯结果。
从各人口供上看,先帝病情突然恶化那两日,并没有太大的疑点。两份奏呈,同时提到了天禄道人敬献的金丹。
朱瞻基脑袋突然“嗡”的一声响:
天禄道人是他让李福找回来的,当时是为了迎合太宗皇帝,谁知皇祖父吃了他的金丹,说是效果很好,不但人很精神,还能止疼。
后来,父皇足疾发作,疼痛难忍,太子朱瞻基便将天禄道人推荐给父皇,父皇曾一度依靠他的金丹止疼。
直到花荞替他从控制饮食来调理,足疾发作频率小了许多。
可恨的是,今年正旦节献贺礼,天禄道人又敬献了金丹,而洪熙帝吃了之后,倍感精神,将之视为神药,还在宫中,给天禄道人设了专门炼丹药的地方。
更可怕的是,太宗皇帝也吃过天禄道人的丹药……若是这样翻查下去,出现什么结果就更无法控制了。
“既无疑点,此时就到此为止,先皇体弱,暴毙也是无奈的事。只恨朕远在应天府,未能在床前尽孝,还是让先皇早日入土为安吧。”
徐之锦和王璋离开之后,朱瞻基抽出一份先皇嫔妃名单,朱笔勾出几个名字后,将笔扔在龙案上。
可到了翌日早朝,汉王又再次提出,要追查先皇死因,朱瞻基装作没听见,他不搭话,朝臣也不敢附和。
呼延锦出列向皇上行礼,侧过身去看着汉王,似笑非笑道:“当前首要事情一是先皇的葬礼,二是陛下的登基大典,其余的事情,都在这二事之下。
汉王若是要追究,陛下还可以追究去年正旦节之前,太子宝船途经山东,却为何无缘无故沉船漕河?陛下仁慈,却不是不知。汉王您又何必逼着陛下追究呢?
还有,南京城造反案,自缢身亡的废齐王,临死前嘴里还叫着一个人的名字,您猜,此人是谁?”
呼延锦所说二事,北京师里的大臣鲜有听说,他虽未点名,可都是看着汉王说的,这还不等于揭了谜底?一时议论纷纷。
汉王没料到呼延锦会反将他一军,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朱瞻基大喜,对呼延锦点头道:“爱卿所言甚是,这几日上朝,若是与大典于大葬无关之事,暂缓奏禀。”
蹇义、夏元吉等人纷纷响应,朝堂上更是没有了公开支持汉王的人。
退朝之后,朱瞻基刚走进干清宫,就看见呼延锦、徐之锦和花荞在宫门外等着他。
“你们有事?”
“皇兄,花荞已经找到父皇的死因了。您先敕花荞无罪,花荞方能说。”
朱瞻基忽然觉得,她口中这句话如熟悉,就像曾经听她说过一般。
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到:
“你当然无罪,有罪的都是他们两个。说说吧,你这个神探公主,又发现了什么。”
徐之锦先说道:“我们最后锁定的是两种可能,一是金丹中毒,二是先帝痼疾被激发,导致身体无法承受。但是,陛下您请看。”
花荞打开手上拿着的木盒子,里面豁然出现了几十粒,杨梅大小的丹药。她说到:
“这是福全公公拿出来的,他说不知我们再找丹药,天禄道人敬献的丹药,大多都在这里,父王服下的数量不超过五粒。照此说法,丹药的微量毒性,还不至于让父王毒发身亡。”
朱瞻基接过那一盒丹药,深深叹了口气。他的内疚之心,这才算是真的放下。
花荞又道:
“花荞今日……悄悄去了灵堂。”
“你!……这也能看玩笑的吗?他是你父皇,更是君王……有没有被人看见?”
朱瞻基知道花荞胆大包天,就没想到她连皇帝的棺材也敢开!
“没有没有……张樾替我把人都支开了……”
“张樾?他竟然也卷在里面!你是要把皇兄的大臣都祸害进去?”
呼延锦暗笑道:开棺材您就气成这样,不是我们拦着,她还要把内脏都剖开来看看,才肯罢休!
“您看您……都说了无罪我才说的……”
“你无罪,他们三个,统统去边关充军!”
“皇兄……那你也把我罚到边关去吧,去边关之前,您要先准许我出宫,把害死我父皇的人给杀了!”花荞笃定的说。
“杀……你是说,父皇是被人害死的?”朱瞻基没料到花荞得出的是这个结论。
“不错。高院判和花荞的看法都是,需要一个诱因,才能将先皇的旧疾,激发起来,成为致命的疾病。而这需要对先皇的病非常了解才做得到,我们就将目标放在太医院上。”
呼延锦解释道:“为了不让凶手觉察,徐大人在明,臣在暗,明着只关注丹药,暗地里,我们查了他们接触的人。
先皇最后两天,太医院的高院判和周院使,频繁出入干清宫,所以一直被忽略。这个周院使,竟然与朱文至有联系。”
“我仔细观察了父皇的遗体,虽然时间比较长了,但因为外面有冰块,棺材里面又有防腐香料,父皇的容貌、皮肤和指甲都还保持原样。
你就当……我去见了父皇最后一面……因为不能看到体内,我也只是排除了父皇中毒的可能,从他死前的症状,可以判断他就是心痹发作猝死。”
花荞垂着头,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兰才人。
“我们审了周广年,他已经招认,是他趁进去给先皇请脉之机,一再向先皇提起,李时勉李大人对他的谏言,又说朝野都因此时指责皇上。皇上这才气急攻心,只三个时辰便咽了气。
周广年还说,顺妃娘娘其实是被骗到先皇寝宫,又故意让起居内侍看到,这才有了李时勉的谏言。”
呼延锦审出这些内容也很是诧异,他这才相信,生气都能将人气死。
朱瞻基沉默了好一会,才说:“朕不会放过朱文至,周广年立即处死!不过为了父皇的颜面,此时不必公开。
今天在朝堂上,呼延为朕解了围,正准备将你升至督察院右都御史,和刘观一起,在督察院为朕把好关。”
升不升官,对呼延锦来说实在是无关紧要,他云淡风轻的一笑:
“谢陛下!”
第331章 花有财袖箭开外挂
按照先皇遗言,先皇俭朴下葬。
已经登基的朱瞻基,封胡氏为后,孙氏为贵妃,几位公主也都册封了长公主,但只有花荞,是金册金银与嫔妃一般,其余长公主均为银册无印,俸禄也少了几成。
因丧父是重孝,三年不得嫁娶,长公主们也还住在宫里。除了嘉兴长公主和母后住在寿康宫,其余的长公主,都住到了西六宫后的漱芳斋。
只有花荞,她作为正一品的长公主,皇上特赐了重华宫给她一人居住。
“唉!住在后宫里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像兰溪那样,自己有套小宅子,自由自在。东宫也比这里方便啊。”
花荞蹲在地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摸着黑豆的狗头。黑豆已经完全成了一只大狗,它的尾巴像条鞭子一样,不停左右摆着。
灿儿也进了宫,和小七一起,成了宝应长公主的贴身女官。她笑道:
“天下不知有多少姑娘,羡慕住在宫里的女子,不是娘娘,就是公主,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您还身在福中不知福。”
“没意思!”
花荞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黑豆见她抬手,还以为她要扔石头让它捡,赶紧站起来跺着脚,盯着她的手。
花荞笑了,还真摸出一颗石子,朝墙边扔了过去。
黑豆还没把石子捡回来,小高从外面走了回来,他脸上带着笑,凑到花荞面前小声说到:
“长公主想不想出去看宋大夫?”
“想!”
“就知道你是这个反应……走吧,张大人这就从寿安宫出来了。”小高笑着将手里的包袱递给灿儿,不用看,这是张大人给花荞准备的衣服。
换了锦衣卫的衣服,花荞上下打量说:
“这衣服还真合适,真有和我个子一般的锦衣卫?”
“这是张大人特意为你做的。重华宫离西北角门更近了,又是你自己的宫,连翻墙都省了。”
小高也已经换了锦衣卫的服饰,带着花荞在宫门外与张樾汇合,照样走羽林卫的角门,出了皇宫。
“今天你怎么有空过来看太皇太后?”
“你忘了?太宗皇帝的忌日快到了。因为仁宗皇帝在孝中,太皇太后打算从简,只到庙里去做场法事,斋戒七日。”
张樾说完,斜着眼睛瞟了一眼花荞,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这回不行。”
“啊?为什么这次不行?上次又可以?”花荞失望的嘟囔着。
“你要是好好叫我一声,我就告诉你。”
张樾好长时间没见到花荞了,忍不住想逗逗她。
“好舅公?……好师兄?哎呀,你就告诉我吧!”
“因为太后也要带着长公主们一起去,所以,你不能跟着太皇太后。”
花荞只想一脚踹在这个大师兄的屁股上!小高是撑不住了,使劲咳了两声。只有张樾,得意洋洋的背着手,大步走在前面。
又转了两个弯,北京师花花绿绿的大街就呈现在眼前。
迁都顺天府已经四年了,这里虽比不上南京城的繁华,但它有它的大气磅礴。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商贾往北京师聚集,在这里住惯的王公贵族们,也不再整天嚷嚷着回南京去了。
大明门到正阳门之间的朝前市,是目前最繁华的地区。
呼延锦府邸所在的胡同,就在这一带。
回到北京之后,他将东、西两院之间,开了个月亮门,在两门外加砌了影壁,从外面看,就是一个藏在巷子底的大宅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