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花锦-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娘娘顺手放下大公主床边的帐子,转身走了出去。
  “可……太后不是点了您去吗?就算是怀皇子,您也应该是头一个。”梨花不解的问:“为什么您不去?”
  “真有那么灵验,本宫就看看,去的人,有几个能诞下皇子。现在咱们先别说不去,出发那天再说身体不适,那个情况,也不适合去寺里,跟太后也说得过去。”
  皇后在外殿坐下,莲花递过来一个册子道:“娘娘,这是您要的进香人员名单。”
  张皇后接过册子一看,后妃嫔妾六人,长公主四人,随从及护卫一百四十人。
  比起皇上出行,人是少了点,可也得考虑人家寺庙是建在山上,一百来人从山道上山已是不易。
  “想不到,几位长公主也有这么大兴致。人大心大,小小后宫关不住了。”皇后看着宝应、嘉兴的名字笑道:
  “上次嘉兴帮了我们,这次我们也帮帮她。梨花,你去拿那个鸂鶒(音:奚翅)匣子过来。”
  梨花连忙到柜子顶上翻了一个木匣子,这木匣的木纹非常漂亮,像是水鸟鸂鶒的翅膀,所以广东人又把这种木头叫做鸂鶒木。
  她用钥匙将小锁打开,里面放着几个小瓶子。
  皇后挑出一个玉色瓷瓶,拔出盖子闻了闻,盖好递给梨花:
  “就是这个迷魂散。你告诉嘉兴,此药能让人产生幻觉,药效过后,记不得之前做过什么,而且,药力散于无形,就算是大夫,也查不出病因。怎么用,那是她的事,本宫一概不知。”
  “娘娘,嘉兴长公主嘴不严,咱们不能直接给她,小的去想办法。”
  梨花接过瓶子藏进怀里,又将盒子锁起来,重新放回柜子顶。
  皇后赞许的点点头,叹了口气道:“本宫只恨不能亲手为杏花报仇,这次若是嘉兴争气,能让宝应吃点苦头,本宫才算是略微解恨!”
  玉色瓷瓶两天后,到了嘉兴的手里,本来还在恼怒,花荞也要跟着出门的嘉兴,得了这宝贝,高兴得跳起来:
  你非要去,我就让你回不来!
  皇后、贵妃出行,也不是件简单的事,还包括目的地红螺寺的食宿打点安排,礼部终于将出行时间定了下来:三月十四,五更出发。
  三月十三日,皇后向太后告假,癸水来了,去寺里,恐冲撞了菩萨。
  太后只好临时改为孙贵妃带队,按计划出发。
  孙贵妃不敢怠慢,赶紧将路程、流程熟悉了两遍,正看着,皇上进了宫门。
  “明天就要出门了,今天才来看流程?”皇上笑道,将她手里的册子拿开,顺势把她拉进怀里。
  孙柔撒娇道:“那可不是,说好了是皇后娘娘主持,臣妾就是跟着走路的,今儿才说让臣妾带队,那还不是两眼一抹黑?”
  “你聪明,没事。礼部大臣领着去的,他们怎么说,你便怎么做就行了。你好好去许愿,等我们有了儿子,朕陪你去还愿。”
  皇上心里确实也惦着这事。
  “那我可记着了。”孙柔把头抵在皇上怀里,娇羞哼哼道。
  皇上笑了,使劲搂了她一把,手顺势在她腰上捏了两下:“朕就不能往你这来,来了就要忍不住。”
  “这不只剩两个月了?忍了一年,也不在乎这几天。”
  孙柔搂着他的脖子亲了一下,说到:“这次去的护卫全是不认识的,宫里那些眼熟的,你也不给我派几个?”
  “嗯,确实,府前卫和旗手卫平时见得少。因为朕和皇后都还在宫里,宫里的禁卫没动……”
  朱瞻基想了想说:“井源在殿前,本来叫他去最好,但又要避讳嘉兴……另叫一队金吾卫跟着去,朕日前新提拔了位佥事,滕定滕将军的儿子滕子俊,你看着应该脸熟。”
  “臣妾这足不出户的,就只看着三公主脸熟!”孙柔腻在他怀里撒娇:
  “不行,臣妾管不了那么多,还要让花荞来帮忙。”
  “那不由着你?她陪在你身边,朕也放心。”
  皇上并未留宿,坐坐便起身要回干清宫。
  出了万安宫正殿,只见门外站了两排万安宫宫人在送驾,其中不少新面孔,都长得水葱水灵的。
  皇上回头对孙柔道:
  “你宫里来了不少人,让姑姑好好教导,别叫没了规矩。敢犯错的,问也别问,都打出去。”
  孙柔笑着点头应允。
  皇上余光中看到众人低头,偏一个宫女抬起了头,便顺着望过去,那姑娘见皇上看过来,眼眸里波光一闪,娇羞的垂下眼睑。
  这是个会来事的。
  皇上什么也没说,背着手出了后宫。
  得了消息的皇后,摩挲着手里的一把玉壶,叹了口气道:“这要是让她再生个儿子,后宫哪里还有本宫的位置?”
  梨花安慰道:“听说,今天皇上看了徐氏一眼,说不定,哪天徐氏就得宠了。
  这次分到万安宫的,全都是样貌拔尖的。教坊司培养的人,除了徐氏,另三个也都在里边。”
  皇后沉默了半晌才说:
  “女人要多无奈,才会往自己男人身边,塞其他女人啊……”




第408章 上红螺小高交新友

  三月十四,天还没亮,后宫里便忙碌起来。
  九辆马车在宫门外一字排开,各宫的内侍、宫女,都在忙着往自家的车上搬东西。
  虽然只是在红螺寺住一夜,可都是女眷,穿的、带的、吃的,要带的东西却不少。
  花荞反而很轻松,她们是要跑路的,什么都不带最好。再说,自己的东西早就都送出宫去了,等的就是这一天。
  皇后娘娘也起了个大早,听到外面隐隐传来声音,问道:
  “她们准备走了吗?”
  “是,娘娘。每个宫里都跟三个人,一车五人,走的速度不快,所以得赶早。您又不必去送,怎么不多睡会?”
  “东西……拿去了吗?”
  “昨晚您不是问过了?小的亲手交给旗手卫指挥使元大人,没问题。您都说了,元大人是您的青梅竹马,现在您又是皇后娘娘,他怎么敢拒绝?”
  张皇后愣愣的,她的元哥哥,竟然被自己拉来做这样的事情:
  “他心里一定会怪我……”
  梨花不敢问,元大人是怪张皇后嫁给了朱瞻基,还是怪她,要自己去给朱瞻基的五位妃嫔下药。
  “不,元大人没怪您,他说,您的孩子没了一个……心也是苦的……”
  梨花正替皇后梳头,手里梳着一绺头发,没提防皇后猛的俯下身去,趴在梳妆台上默默的抽泣起来。
  那绺头发,不知拽得她有多疼……她竟也没有觉察。
  梨花不知该说什么,若是杏花姑姑在,应该更会安慰皇后娘娘吧?
  “皇后娘娘!外面的车队已经走了。”莲花急急忙忙跑进来。
  皇后已经直起了身子,拍拍梨花的手背,示意她继续梳头,吩咐道:
  “走了好,走了就清净了。莲花,你去给我打盆水,一会,带大公主去给皇太后请安。”
  花荞坐在车里忍不住有些兴奋,她掀开一角窗帘,贪婪的看着仍然空荡荡的街道。
  虽然道路上人少,可两旁的食寮铺子,已经开始准备要售卖的食物,不时猛的冒起一大团热腾腾的蒸汽,白白的、暖暖的,让人觉得,这就是生活。
  “谨逸,我来了!”
  花荞脱口而出这个名字,眼眶再也管不住泪水,争先恐后的落了下来。
  “长公主,您怎么还哭上了?咱们这不是都出宫了吗?”灿儿连忙小声问。
  她的声音虽小,小高还是听见了,他打起帘子,从车辕上起身钻进了车厢里。
  看见花荞梨花带雨的,他似笑非笑低声道:
  “剩下的事更需要谨慎,昨晚跟你们说的计划都记在心里。刚才宫门外有锦衣卫,张大人也过来了。
  他跟我说,都安排好了,回来的路上,有人打劫,我们就趁乱走。这两天……您就好好拜神,将来,为大人多生几个胖小子。”
  大家前面几句听得严肃认真,最后小高突然来这么一句,几张凑的很近的脸面面相觑,灿儿和小七都忍不住憋着笑,脸也扭曲成了怪样子。
  “小高,你跟大师兄学坏了!”花荞瞪着眼睛……努力不让自己笑出来。
  马车外,已是黎明,青草嫩叶泥土,混合而成的春天气息,从一张一翕的窗帘里渗了进来,沁人心脾。
  张樾会在城门外就拦住呼延锦,呼延锦会到通州和他们汇合,他们会和阿爹、花荣一起,在乡下隐形埋名的生活。
  生活,会如花团锦簇。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九辆双马车走得并不慢,周围是一圈禁卫。
  花荞听到外面有清嗓子的声音:“嗯哼!”
  她掀开窗帘,就看见滕子俊骑马走在她的马车旁。
  “参见宝应长公主!”滕子俊看看前后没有部下,露出了他的两颗小虎牙。
  花荞也笑到:“不错嘛!这么快就升职了。听说你在金吾卫射箭比赛得了第一,怎么不去羽林卫?”
  “羽林卫有啥好,天天端着把弓在宫墙上,还不能出来游山玩水。”他凑近了车窗小声说:“而且,去了羽林卫,我的箭术就得不了第一了!”
  花荞抿嘴一笑,问道:
  “前面还有多久才到?”
  “快了,这些拉车的都是蒙古马,耐力特别好,前面就快到山脚下了。一会你们得坐软轿上山。”
  “哦……”花荞向四周看了看,只听小高在旁边说:
  “看,旁边有条小河,回来的时候就是在这里,等我们淌过河,就找不到踪迹了。”
  花荞点了点头,放下窗帘对高兴他们说:“今天出来的时候,我看见嘉兴在对面不怀好意的对我笑,大家留意一点。希望是我多心了。”
  “还有,皇后娘娘到了昨日下午才说,她不能来,这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小七最怕皇后娘娘,每次看见她,都觉得,她那张不笑的脸会吃人。
  皇上还是太孙的时候,妃子就这几个,太宗皇帝的孝没守完,又到了仁宗皇帝,连续两年都没添新人。
  所以别看才来了五位,可这已经算是来得齐,四妃一贵妃,位份有限的全都到了。反正皇上又不去后宫,闲着也是闲着,谁还不想早日诞下皇子呢?
  花荞原来没想到这一点,小七这么一说,感觉是有些奇怪。
  “管她们怎么斗,我们只要平安下山,到了刚才那个位置,我们就自由了。”
  小高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护着花荞走,将她平安交到大人手里。
  花荞点点头,闭上眼睛晃啊晃的,就到了红螺山下。
  下了车,花荞坐轿子,宫女、内侍就管搬东西。他们的东西少,可其他宫里的内侍就辛苦得多了。
  小高刚想跟着花荞的轿子走,旁边一个扛着两个大包的内侍,看不到脚下,脚下一闪,差点从梯阶梯上滚下来,还好被小高挡住了。
  “谢谢,谢谢……我东西多,您走前边吧。”
  小高接过他手里的一个包裹,笑到:“都是宫里当差的,客气什么?我东西少,替你拿一个。”
  那内侍自然亲恩万谢,少了一个包袱,好歹他能看得到脚下的路了。
  他和小高错开半个身子,一前一后边走边聊:“您哪个宫里的?怎么从没见过您?”
  “我叫小高,重华宫的,不在东西六宫里,自然见得少了。”
  “哦!宝应长公主宫里的,难怪,你们靠后边,走动少了……我叫董括,他们都叫我冬瓜,是赵贤妃永和宫里的。”
  贤妃长得特别瘦,在东宫的时候,太医就说过她难生养,她难过得哭了三天,结果更瘦了。
  大明朝的殉葬制度,让妃嫔胆战心惊,尤其是生不出儿子的妃嫔,那才真是“寿与天齐”。
  她们的“天”没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