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花锦-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动刀,就已经是当产妇是死人了,又是为了活孩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七出之条,无子首当。所以官府仅对此类剖腹,会网开一面,睁只眼闭只眼。
  花荞微笑道:“既是选择保小,就写下契书,到时我也不必担罪责。”
  杨宁一听这话,知道娘子不能活命,抱着头蹲在地上,无声的哭了起来。
  杨父拿来笔墨,很快写了保小契书,大人生死由命,与接生者无关。
  稳婆见立好字据,便掏出自己带来的剪刀,要动手去剪杨娘子的肚子,花荞拦住了她。
  “字据是我签的,自然由我动手,接生喜钱归你。这是一个药方,你让杨宁赶紧去抓药。”
  稳婆只关心给的喜钱,笑嘻嘻的接过麻醉药“睡圣散”的方子出去了。
  “蕊儿姑娘,麻烦帮我准备油灯、烈酒。”花荞已经打开带来的藤篓,她的手术刀、剪刀、针线,都在里面。
  最关键的是,她们配了不少曹大夫家传的止血消炎药,那两次手术,这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杨娘子喝了麻醉汤也沉沉睡去了,一切就绪。
  花荞拿起泡在烈酒里的手术刀,又在火上烤了烤,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是蕊儿烧草药消毒的味道。
  她朝蕊儿点点头,伸出手,向杨娘子的肚子上划去。
  最后剪开子宫后,她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抱出来,剪断脐带,递给稳婆。
  稳婆熟练的把孩子倒提起来,在他屁股上打了两板,孩子“哇哇”的哭起来。
  “大喜了,是个哥儿!”
  她笑眯眯的包起孩子,抱出去报喜去了。
  花荞清除腹中胎盘、积液之后,开始一层层缝合,用药。
  杨娘子其实已经痛醒了,她迷迷糊糊的想着孩子,有感觉有只温暖的手扶在她的伤口上……
  稳婆在外面领了喜钱,想进来看看产妇死了没有。
  没想到,却看见花荞正在认真的将表皮做最后缝合。她揉了揉眼睛,没错,表姑娘正在用针线,将剖开的肚子缝起来。
  真是个善良的人!她叹到,连对死人也那么温柔。
  可表姑娘不但缝起来,还撒了很多药粉,最后将伤口用布包了起来。
  杨娘子的眼角落下了两颗泪,她现在已经醒了,因为伤口刚刚撒上了局部麻醉的药,她竟感觉不到有多痛。
  “表姑娘……孩子……我想看看孩子……”
  蕊儿笑着出去叫杨宁去了。正在外面垂头丧气的杨宁一听,娘子竟然还活着?她……要看孩子!
  他一把抢过母亲手里,自己刚才看都不想看的孩子,冲了进去。
  站在床边,他却胆怯得止步不前。
  “夫君,我想看看我们的孩子。”杨娘子笑着说道,大滴的泪水,伴着劫后余生的喜悦滚了下来。
  “娘子……你……”
  他紧张的看了看她的肚子,那里包着纱布,纱布上有一点红点,那是血浸了一点点出来。
  花荞笑道:“消炎的汤药一日三次,三碗水一碗药。若是发现有发热情况,到药房去抓退热消炎药。其余的,就要靠你娘子自身恢复了。”
  “杨大哥,明天我会过来替杨娘子换药。”
  蕊儿把姑娘拉过来,现在见化险为夷,心里不知多高兴。这是医者,才能体会的喜悦。
  包括稳婆在内的其他人,全都瞠目结舌的站在那里:
  难产,大小都保住了,闻所未闻。表姑娘一定是会巫术!
  很快,三河县就传遍了。
  没大婚的表姑娘会接生,会医术,还会巫术。
  坐在游廊下,抱着小云逸玩的花荞,跟刘嫂她们说了实话:
  “我这也是头一次,借着签了‘保小’的契,我才敢动手做,若是一开始就说好,要大人、小孩同时保,我可能就没那个胆子了。”
  云逸望着花荞开心的笑着,将自己吃得全是口水的手,塞在花荞的嘴里。
  娘一定是个仙女。
  云逸高兴的想。




第461章 城墙对决恩怨两讫

  经过杨娘子这件事,花荞把开医馆的事放在了心上。
  自己的优势,是懂得人体的内部构造。这使得很多大夫觉得不理解的事,阿爹都能深入浅出的,用医理来解释。
  外科,是她最大的优势。
  大明有好很多大夫,可女子得病,却只能听天由命。
  他们的医馆,不但要有好大夫,还要有外科大夫,有为女人医病的女大夫。
  等师兄回来,就和他说说医馆的事。可是,师兄什么时候才回来……想他……
  乐安城里的呼延锦,突然打了两个喷嚏。
  “家主,要不要关窗?中秋都过了,晚上有些凉。”
  海明说着,就要走过去关窗。
  “别关。我有那么娇弱吗?一定是姑娘在庄子里想我了。明日,皇上的大军就该到了,办完了事,咱们早点回去。”
  正在检查弓的呼延锦,说到姑娘,眼里闪着光。
  海明:我错了。
  呼延锦把弓举起来,拉满空弦,对着窗外比了比,一松手,只听见弓弦发出沉稳的一声“嗡——”。
  一听就知道,这是把硬弓。
  墨枷在离开之前,将这把弓送给了他。
  他说,此弓名“破风”,是他偶然所得,可墨家用不上有如此杀伤力的弓。
  大明用的弓,弓把大多是竹子制成,轻巧、耐用,且材料易得。
  而这把弓,却是用黄金木做的,牛筋弓弦也比明军的要宽厚得多,需要臂力大的人开弓,才能保证精准。
  硬弓的强项就是,射程远、杀伤力大。
  呼延锦要用这张弓,让朱瞻基明白他的心意。
  汉王本以为皇帝会派大将来,不管是薛禄还是张献,他都不怕,可没料到是皇帝御驾亲征,这意义就不同了。
  他对呼延锦说出自己的担心:
  “朱瞻基亲临,本王变得很被动啊,最主要的是军心难定。若下面的千户效忠的是大明皇帝,都指挥使也未必能指挥得动。”
  “现在说这话,您以为您还有退路吗?您不必担心,届时,本尊会随您一起登上城楼。”
  岂止是汉王,他手下的那些亲信,人人都知道没有退路。
  前军王斌尤为坚决:“殿下,您盼了那么多年,难道您以为。可以和平坐到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不成功则成仁,属下宁愿血洒乐安,报答殿下知遇之恩!”
  王斌、韦达,本就是汉王的家将,说出此话理所应当。
  可乐安知州、都指挥使,这些是因为任职在汉王藩地,而不得不与之联手的朝廷命官,心里的忐忑就不言而喻。
  而此时,前锋阳武侯薛禄,已带领前锋军到达乐安城外,汉王等上城楼,将系有宣战书的箭,射在薛禄脚下:
  “去告诉朱瞻基,本王也是太宗皇帝的嫡子,没有本王,他父亲如何做得上太子?他又如何做得上皇太孙?
  永乐朝的旗帜,本王用命,替太宗皇帝插上城头,这个位置,轮也该轮到本王坐了!”
  薛禄见汉王一意孤行,只好在北门扎寨,等皇上大军到来。
  皇上看了他的“宣战书”摇头道:
  “到了这个时候,皇叔还执迷不悔,难道血洗乐安城,才是他的心愿吗?”
  此时清平伯吴成来回:“四门皆已被包围,是否立即攻城?”
  皇上挥了挥手里的宣战书笑道:“皇叔既已下了战书,朕等他一夜又如何?尔等与朕到阵前,朕有话对他说。”
  “皇上……刀箭无眼,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您还是……”张献还想劝劝,皇上已经起身向大帐外走去:
  “朕是没有见过刀箭的人吗?他有太宗皇帝的铮铮骨血,朕又何尝没有?”
  皇上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现在阵前,薛禄、吴成命神机铳箭齐发,直射城头反军,一时间火炮声此起彼伏,有如神兵天降。
  硝烟中,呼延锦与汉王一起登上北门城楼。
  汉王对着城下的朱瞻基大声道:
  “永乐年中,父皇听信谗言,削除本王护卫,迁至乐安。仁宗也仅以黄金、丝帛对本王加以引诱,若不是父皇食言,本王岂能这样郁郁不乐,蜗居此地?”
  朱瞻基不屑答话,伸手要弓。
  张献忙递上事先准备好的,箭杆上系着劝降诏书的弓箭。
  “皇上!您看!城楼上……”
  朱瞻基抬头一看,也是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银面魔君竟然是汉王的人!
  此时,站在汉王身边的他,同时也拿起了弓。
  “皇上快往后退,这里在他的射程之内,汉王已是瓮中之鳖,我们何必与他争一箭之先。”
  张献并非怯懦之人,此时面对这身份不明、深不可测的银面魔君,心里也没有十分把握。
  在旁边保护皇上的张樾却说:“皇上放心,若银面魔君的箭是对准皇上,臣必以命相保。”
  皇上看了一眼张樾,缓缓的抬起了手。
  “咻!”皇上的箭射上了城楼,牢牢钉在离朱高煦不远的柱子上。
  “咻……”
  呼延锦的箭破风而来,从皇上头顶飞过,像长了眼睛一样,一箭将几个军士中间的那个矮个子,射倒在地。
  皇上身边的大臣们,保护皇上的锦衣卫,各种人站了一堆,银面魔君竟能在人群中,将被擒后,也带到阵前的枚青射死。
  这支箭,若瞄准的是皇上,那真不堪设想!
  “皇上,箭上有字!”军士将箭拔出来,呈给皇上。
  朱瞻基一看,上面仅有八字:
  “今夜献贼,恩怨两讫。”
  朱瞻基心里蒙着的那层纱,终于被“恩怨两讫”四个字掀开:果然如我所猜,他是呼延锦!
  之前有次照面,朱瞻基都觉得银面魔君举手投足间,有几分熟悉。他试探过张樾几次,张樾装痴卖傻。
  萧忠不置可否,但他心中也偏向此人就是呼延锦。
  朱瞻基心头一松,笑道:“安城,乐见其安。”
  呼延锦若是能将汉王送到他面前,乐安城不攻自破,城中百姓也能逃过战火,这正是朱瞻基迟迟不想攻城的原因。
  他,还是这么与朕心意相通。
  他的罪,罪在身为罪臣之子,可他早已用一次次对朕的帮助,赎了这胁从罔治之罪。他……何罪之有?
  朱瞻基哈哈大笑,将箭往张樾手里一塞,转身朝大帐走去。




第462章 反王自首圈虎入京

  汉王拿着朱瞻基射到城楼上的劝降诏书,看了两遍。
  “朕今六师压境,命你即刻交出首倡谋反之人,朕可免你过失,恩礼如初。”
  汉王忽然抬头看着呼延锦问道:“阁下今日射杀的是何人?”
  “是让你有台阶保命之人。”
  以城墙的高度和距离,要在人群里看清一个人的脸不容易,但今日枚青的帽子上,却被张樾的人放了一面小镜子。
  城楼上其他人看到那个有些刺眼的,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只有呼延锦知道,那是花荞送给张樾的双面镜。
  那就是他要杀的人。
  “有台阶……阁下是否可以明说?”汉王不解其意。
  呼延锦问到:“皇上是否还在劝你投降?而且,他明白告诉你,他要的只是煽动殿下谋反之人。”
  “正是如此。”
  汉王觉得呼延锦能猜到这个内容也不奇怪,但旁边的王斌就火了:
  “殿下,休要听他胡言!他今天射死的人是枚青!此人来历不明,说不定,他就是皇上派来的探子!”
  他将手搭在身侧的刀把上,怒气冲冲盯着呼延锦道:
  “若不是,现在就将你的面具卸下来!”
  说着,他将刀“噌”的一下拔出来,对着呼延锦脸上的面具劈了过去。呼延锦哪会等他近身?
  身子一转,人就到了王斌的右侧,左手对着他的肘关节一顶,右手顺着按住他的腕关节,王斌手上的刀就被轻松卸了下来。
  他冷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