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花锦-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子一转,人就到了王斌的右侧,左手对着他的肘关节一顶,右手顺着按住他的腕关节,王斌手上的刀就被轻松卸了下来。
  他冷冷一笑:“殿下面前,也敢拔刀?这是谁教你的规矩。”
  王斌不服,继续伸手直抓他的面门。
  呼延锦手肘一挡,顺势钳制他的手臂,一个背摔将他四脚朝天摔在地上。
  汉王一直沉默着没有出言阻止,他内心也想搞清楚呼延锦的来头,这下看到他在殿内不大的空间里,能将王斌玩弄于股掌之间,心中大为震撼。
  忽然门口有亲兵来报:
  “启禀殿下,东、北两城门守军有人暴动,说是要打开城门迎接皇上……”
  “什么?”王斌从地上爬了起来,顾不上再管呼延锦,对汉王说了声,便带着人匆匆忙忙走了。
  汉王颓然的坐回到椅子上,呼延锦笑道:
  “这还只是开始,长夜漫漫,今晚还不知有多少人,想擒了您出城去投诚。”
  汉王想起呼延锦还在屋里,抬头看着他问道:“阁下刚才说,给本王留了台阶?”
  “您是指本尊替你射杀了……煽动您造反的枚青?”
  汉王心中一动:这确实是个顺水推舟的路,枚青已死,他是去京城拉拢朝中大将的人,又是自己的亲戚、亲信……
  他再次将那张劝降诏书拿起来看了看,艰难问道:
  “本王已经下了战书,难道要本王明日在城墙上,宣布招降吗?”
  “不,您必须今夜便去。”
  呼延锦继续诱导他道:
  “您今夜放下面子,出城招降,皇上才没有理由对您和您这一族痛下杀手。但若是在两军对垒的城墙上,那就难说了。”
  这……
  呼延锦劝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活着就有希望,全军覆没,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汉王点点头,大丈夫能屈能伸,围城之战,必死无疑,还不如像银面郎君说的那样,以退为进。
  他刚走到门口,王斌、韦达正好过来,看见汉王手里拿着那份劝降书往外走,连忙上前拦道:
  “殿下,您不能去啊!我们宁可战死,也不愿意被抓。您难道忘了?永乐帝是如何对待招降的将领?左右一死,还不如做个枭雄!”
  汉王犹豫了,呼延锦在他背后说道:
  “您与那些人不同,您是皇叔,何况,您为的是身后的十位王子。”
  汉王抬腿出了王府。
  王斌、韦达见死在眼前,又要冲上前去拖住汉王,呼延锦腿一跨,拦在了他们的面前。
  汉王边回头边一路小跑,忽见有几队士兵,正举着火把往王府方向跑:
  “快!我们抢在前面,抓了汉王出去,戴罪立功,总比等死好!”
  汉王一听,才信了呼延锦的话,加快脚步,向没有暴乱的西门跑去。
  冲到王府要抓汉王的士兵们,无意中替呼延锦解了围,他跳上墙头跟在汉王后面,亲眼见他从西门出了城。
  皇上安坐在大帐中,锦衣卫来报,汉王只身来了大营。
  “参见皇上……罪臣朱高煦前来领罪。”
  皇上点头问道:“皇叔,您有什么罪?”
  汉王不知道皇上想要他说什么,讷讷的,什么也没说。
  皇上对王振说:“去,把于谦叫进来。”
  这次伴驾的大臣中,有位年轻的御史叫做于谦。
  皇上决定御驾亲征那日,遭到众大臣的反对,连杨荣都还没说说话,于谦站出来,把那些大臣数落了一遍。
  当时皇上还真是龙心大悦,就将他也带了出来。
  “于谦,汉王来认罪,却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你替他数数。”
  于谦也不谦虚,上前一步,站在汉王前面,不带脏字的骂了起来。
  反正呼延锦是听不到了,接替他的都御史叫顾佐,他和呼延锦不同,对手下管理得很严,唯独对于谦网开一面。
  就是于谦这人刚正不阿,不怕自己只是个七品御史,谁都敢怼。他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呼延锦早让徐之锦拿了一叠案宗给他,将汉王的几十条罪状罗列在上面。至于发挥……
  他以自己对于谦的了解,那是绝对在自己的水平之上。
  于谦从永乐帝数到洪熙帝,再到当今皇上,条条件件,有理有据。最后不带脏字的把汉王骂了个狗血淋头。
  汉王痛哭流涕,差点没以头抢地,投胎重新做人。
  朱瞻基高兴得想当场提拔这个厉害的御史,让自己来骂,肯定没他那么痛快。
  汉王伏法,当晚就扣押在大营中。
  天一亮,他便叫开北门,让王军和平收了乐安城。
  除了汉王与他的妻儿,其余追随者全部砍了头。
  皇上又让汉王写信,让他在外的四个儿子都回乐安城,皇上在乐安等到他的几位堂弟都到齐了,才带着汉王一家,班师回朝。
  临走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城门,似乎看见一个玄衣黑马的青年,正策马出了乐安城。
  朱瞻基放下车窗帘,轻轻叹了口气:
  回不去了,可惜……




第463章 济世医馆师徒加盟

  回京之后,汉王一家被圈禁。
  朱瞻基和平打赢了朝廷上下的“收心之役”。
  皇上让萧忠悄悄去撤了呼延锦的通缉令,但对旁人,他连呼延锦的名字都没有提起。
  通缉令的事,很快传到了宋庄,花荞拍手笑到:
  “是不是不用再装瘫子了?”
  呼延锦摇头道:“皇上只是默许,并没有直接为我平反。今后做隐秘的事,还得让银面郎君去。”
  黑豆:难道不是因为,你觉得坐轮椅被人推着很舒服?
  花荣接回宋庄一段时间了,可他仍然没有醒来。请了不少大夫来看,也找不到昏迷不醒的原因。
  在请大夫治疗的过程中,花荞遇到一位,游方行医的老郎中和他的徒弟,便动员他们留下来,跟她一起办医馆。
  花荣的奇病,是吸引老郎中留下来研究的理由,还有一个,就是花荞的那张人体内部结构图。
  这真是太罕见了!
  “令弟的病……实在罕见,气息平稳、脉象正常,既非中毒,又无外力重击迹象……老夫曾见古医案有记,说数十年不醒,身体毛发皆继续生长……”
  老郎中撅着自己的白胡子,慢慢回忆,最后摇头道:
  “看来,只有长期观测,再尝试结合针灸、汤药多管齐下,看看能否有效。姑娘若是信得过老夫,老夫愿意一试。”
  “师傅,我们只是路经此地,不是要去京城的吗?留在此处不进京,您如何推荐我进太医院?”
  那位年轻郎中着急道。
  他们此次从苏州到通州,就是为了去京城。可下船以后走错了路,走到了相反方向的三河县。
  正好遇到宋庄在招医看病,就上门来挣些盘缠再走。
  “你进太医院是为了什么?”
  “治……治病救人啊。”
  “那为师留在这里是为了什么?”
  “治病……救人……”
  陈立业不再理会他,转头对花荞说:“老夫留下,只想研究病例,无心开医馆,只求一饭一宿足矣。”
  “小女看得出,陈大夫是医德高尚之人,研究病例与医馆坐堂行医并无冲突。若你们加入济世医馆,我可以把人体构成,还有外科医术都交给你们,唯一的条件就是……”
  “果然不会白白传授,还要附带条件。”那徒弟撇嘴说到。
  花荞轻轻一笑:“条件就是,医馆也要收女弟子。”
  “这……”
  “这绝对不行!师傅,女子就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绣花纺线、相夫教子。若是人人都像这位姑娘,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那徒弟不满师傅要留下来,气呼呼的一顿数落。
  花荞只看着陈大夫道:“女子不是人吗?女子是人,也会生病,尤其女子还担负着繁衍后代的责任,更易对生命造成威胁。
  可世上为女子看病的人,只有稳婆、药婆,她们都是只凭经验,没有系统学习过医术。
  男子医病在人,女子医病在天,陈大夫,您说,这能算是医者仁心吗?”
  须发皆白的老郎中陈立业,见花荞说得诚恳,当即点头道:“好!这个条件我答应。老夫就留下来为你坐堂行医。”
  医馆就开在三河县城,陈立业和他的徒弟留了下来,刘仕波是陈大夫的入室弟子,师傅留下来,他虽不屑留在这个小地方,可也不得不委曲求全。
  好在宋庄开的条件很诱人,医馆土地产业,以及医病报酬,宋庄和他们五五分成,刘仕波看在钱的份上,顿时没了意见。
  海平结束了食铺,开起了济世药铺,就在济世医馆的隔壁。在医馆看病,凭方子到隔壁抓药,药费还能便宜三成。
  医馆需要人手,陈大夫就要开门收弟子。行医一行是家学,普通平民有机会学习的不多。陈大夫在积极应招的年轻人中,挑了三个有些悟性的做医士。
  花荞不是正式拜师,所以按照之前的约定,她把蕊儿、小七拉了进来,做了医馆的女医士。
  刘仕波见花荞不入门,大大松了口气,只要不威胁到他的大师兄位置,他就没什么意见。
  医馆开张之后,免费看病三天。这么好的事,什么小病小痛、陈年旧病,都找上门来了。
  陈大夫觉得是好事,病例多、病情简单、药方成熟,这正是教徒弟的好机会。
  刘仕波已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夫,师傅便让他带两个师弟。自己则带了两个男弟子,两个女弟子。
  “师妹,你抄的这是什么?”
  跟刘师兄的马炎,看小七坐在桌前好半天了,过来问道。
  小七甩甩手说:“这是今天诊病的医案啊,师傅说,这全都要记下来,蕊儿姐姐背完就回去了,我没记住,师傅就叫我每个抄三遍才能走……”
  “啊!师傅这么严格?师兄对我们什么要求也没有……医案也没让我们碰……”马炎灵机一动,笑到:
  “师妹,不如我替你抄,我不懂的地方再问问你,如何?”
  “好啊好啊!”
  马炎刚坐下来拿起笔,刘师兄进来了,他皱皱眉,板着脸说到:
  “这么简单的病例,就算不学也会,有必要抄吗?师妹是女人,她蠢,你也蠢?”
  “大师兄!你怎么骂人呢?女人怎么就蠢了?难道你不是女人生出来的?”小七气呼呼的,把医案一卷,带回庄里抄去了。
  花荞听说这事,笑到:“你是去跟师傅学医的,刘仕波就是故意要把你气走,你若是生气走了,不是正合他意?你开开心心的学下去,那生气的人就是他。”
  “还是姑娘厉害!”
  小七高兴的回房抄医案去了。
  呼延锦从山东回来以后,就闲着没事,花荞又天天忙着医馆的事,也没空搭理他。
  米雷便每天到庄子里来接呼延锦,几个男人,在马场里切磋武艺上了瘾。
  “家主,您这近身格斗看上去没什么招式,可拆解开来,还真是恰到好处。”
  “对,格斗术就是实用派,最适合我们在狭窄地方单打独斗。”
  米雷最积极学,因为他们以前在军营,讲的是阵法,招式更合适群战。而呼延锦的格斗术,刚好弥补了他,马下单打独斗的不足。
  他们还自己琢磨出,更多配合匕首使用的招术,乐不疲此。
  海明这次也回了宋庄,京城的点,换了海英、海安过去负责。那些影卫也一起并入马场。
  马场人手多了,除了坐人的骑马以外,他们还养了一些拉车、驮东西用的挽马和驮马。
  眼看着马场慢慢壮大了。




第464章 断指再植医名雀起

  乌云在马场交了不少朋友。
  它是大宛马,品质也不错,米青给它找了个四岁的蒙古母马,乌云很喜欢它,天天黏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