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花锦-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在襁褓里,被藏在背篓中逃离京城,直到阿娘被刺、凤花锦出现,才打破了她生活的平静。
回首只知泪迷蒙,皆因当初孽缘浓。
莫道漂泊几万里,夜色不染白头翁。
第117章 万国宴太孙诚相邀
花荞并不知道呼延锦心里的挣扎,却看得出他眼里深深的不舍。她暗暗叹了口气,真相不仅充满了可怕的未知,还让他如此为难,那她又何必去在意真相?
“说说你今天有没有遇到奇怪的使臣?”花荞脸上挂着笑,头靠在呼延锦肩上问。
呼延锦想想也笑了,说了一个:“你知道,东南夷上的日本,也是我们的藩属国,他们坐着大船,漂洋过海来朝拜,可是他们这一百多人的使团,却带着上千把兵器。”
“上千把?难道是要造反吗?”花荞吃惊的问。
“使臣是允许佩刀的。于是就请示了皇太孙,哪知皇太孙也没见过这架势,又飞鸽传书,请示了顺天府的皇太子。结果皇太子说:他们在海里漂了几个月才到,也不容易,说不定,武士刀就是他们的特产,准他们上岸吧!”
花荞笑了起来:这个皇太子,好像还不错嘛!
“既然太子殿下说是特产,今天我就带人去把他们带来的刀,除了佩戴在身上的以外,全都买了下来。”呼延锦看见花荞开心,他也笑了。
他下意识的握起了一只手,那里面,有个永远都擦不掉的“荞”。
马车回到府里,两人一进院子,就看见小高单膝跪在地上,耷拉着个脑袋,像个斗败了的公鸡一样。
呼延锦又气又好笑,拉着花荞的手走过去,问道:“为什么跪着?哪错了?”
“没保护好。”
“为什么会错?”
“男女授受不亲。”
“还有呢?”
“没想到会报复。”
“还有呢?”
“没了。”
“那你还接着干吗?”
“干。”
“干还不起来?”
呼延锦面带微笑,拉着忍俊不禁的花荞进了屋:“以后小高跟着你,他比你大一岁,家里已经没亲人了,让他就在府里住着,他有个安身之所,我也能放心些。”
“他没名字吗?就叫小高?”
“嗯,他爹给他起个名字叫’高兴’,他不爱别人叫他大名,就叫他小高,将来到了弱冠之年,我再给他取个字。”
“你的字是什么?从没听你说过。”花荞歪着头,笑吟吟的看着他。
“我的字……叫谨逸。我父亲让我谨慎放任自己,真是两个矛盾的字。”呼延锦苦笑道。
“我看伯父是让你郑重其事的去享受,没什么不好的。”花荞掩嘴笑道。
是啊,还是这两个字,换个角度就不一样了。花荞跟以往的每一次那样,总是能燃起他心里的小希望。
呼延锦豁然开朗。
来朝拜的外国使臣已经陆续到了应天府,离万国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皇太孙拿着礼部送来的接待人员名单,逐个审查,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来使几乎都是带着家眷来出席,但大明这边,除了皇太孙本人,是带着年轻的才人孙氏与何氏,其余的南都大臣虽众,老迈居多,家中眷属更是撑不了场面。
“李尚书,席中若无女眷,恐怕在来使家眷接待上,会有所怠慢,二位才人也没个帮手。这样吧,在三品以上大臣的女儿里,筛选一些召进宫,同二位才人一起接待来使女眷。”
礼部尚书自然没有意见,匆匆忙忙写邀约函去了。
皇太孙看着旁边站着的呼延锦说:“花荞精神恢复了没有?不如让她也来宫里散散心,还能让她心中少些愁苦。”
“我师妹母孝在身,恐怕不适宜出席这样的宴会。”呼延锦试着替花荞推脱。
“并不需要她浓妆艳抹,她素颜也很好看。这样吧,后面也没什么人要见,我们悄悄出宫去,孤亲自到你府上请她。”
呼延锦心里叫苦不迭,却又没法拒绝。
朱瞻基出了宫一路心情很好,这段时间他忙着和各国签发附属国国书,连最喜欢的孙才人也很少见面。现在出来放松放松,连吹到脸上的风都觉得亲切。
到了呼延锦府门口,呼延锦正要去推门,朱瞻基拦住了他。原来,他听见院子里有说话声和女子轻轻的笑声。
朱瞻基轻轻推了门往里一看,是花荞和几个下人在院子里摘石榴。她一身白色衣裙,长发松松挽起,一根白玉簪子簪在发髻上,皓白的腕上戴着一个白玉镯子,相映成趣。
还真是女要俏,一身孝!朱瞻基暗赞到。
“花荞!”呼延锦出声唤到。
花荞笑盈盈的回过身来,看见呼延锦前面的皇太孙,连忙放下手里的小篮子,给皇太孙行礼。
“免礼。给孤看看,你得了什么宝贝?”
花荞将篮子递过去,笑道:“哪有什么宝贝?看见石榴熟了,摘着玩。殿下若是喜欢,带回去给宫里的娘娘,那才成了真的宝贝。”
“哦?为什么在这里不是宝贝,带回宫里又成了宝贝?”朱瞻基拿起一个石榴左看右看,不明其意。
“在师兄这里,它是吃的石榴,去到娘娘手上,它便成了多子多福。您说,不是宝贝是什么?”花荞抿嘴笑道。
“那孤今天还真是来对了。你既献了宝,我也赏你一件宝贝,你说说,想要什么?”
花荞看了呼延锦一眼,笑道:“您就先赊着,将来我想到了再要。”
朱瞻基见到花荞还是初见时的俏皮自然,心中大悦,哈哈笑道:“好,孤金口玉言,不赖你账。不过,今天来,孤是有一事相求,也请姑娘一并答应了才好。”
“您说,花荞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辞。”
“再过七日,就是万国朝见的朝会,会后有一个万国宴。此次外国使臣带来的女眷不少,男女分席,宫里的女主人却很少,孤怕招待不周,有失国仪,想请姑娘进宫做为主人待客,还请姑娘不要推辞。”
见朱瞻基讲得恳切,花荞反倒不好推脱了,再加上自己朦朦胧胧中,已经把朱瞻基当成了哥哥,更是有一种想亲近亲人的冲动。
“可是,花荞正在孝中,不能穿红着绿……”花荞有些为难。
“你现在这样一身素装,才更是让人心动。”朱瞻基对美人从不吝啬赞美:
“那就这样说定了,万国宴那天,你和你师兄一同进宫。”
第118章 易呈锦擢升都察院
从呼延锦府上回去,朱瞻基一直都笑眯眯的,直到詹士府将一份邸报交到他手里。
朱瞻基看了两遍,将邸报“啪”的扔在地上,迁怒道:“你们詹士府就是这样送邸报的?十天前的事情,孤现在才看到!”
徐詹士吓得连忙跪在地上,他也冤啊,北詹士府把这件事和不紧急的事放在一起,送到时就晚了,他们也当不紧急的事处理,十天能看到,放平常,这都算是快的。
呼延锦也跪在地上,正猜测着邸报上写着什么,只听朱瞻基说:“呼延大人,你去看看,这个人,你也认识。”
他把邸报快速看了一遍,其他没什么特殊的,唯有一条,涉及到的人,他确实认识:刑部郎中易呈锦,擢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正四品。
呼延锦心中冷笑:师娘的死或许不是他亲手所为,但他却是行动的负责人、受益者……难道太子是此事的授意者?
“怎么?你也不觉得奇怪?”朱瞻基淡淡的问。
呼延锦将邸报折好,放回到皇太孙的龙案上,拱手道:“此事因呼延而起。”
朱瞻基有些意外。
只听呼延锦继续说:
“谋逆案论功行赏,刑部易呈锦与卑职因同一事擢升,却因太孙殿下一力推荐,使得卑职连升两级,品级在易大人之上。刑部掌握在皇太子手中,当时他略逊一筹,必定心中不满。
如今找了个封赏理由,将易大人擢升到太孙您手下的都察院,虽只是四品官阶,尚不足影响都察院,但却是对上次封赏之事的回应。不过,太孙殿下何必担心?”
朱瞻基刚才只是认为这是父王趁他离京,往他手下塞人,经呼延锦一提,果然还有与自己叫板的意思。他面色和缓了下来,点点头问:“爱卿何出此言?”
“右佥都御史,在都察院行五,上面都御史、副都御史,四人皆是殿下您的手下,或架空,或外派,或几时寻个错处贬了,皇太子还会为一个四品官,与您置气不成?”
呼延锦不紧不慢,句句说到朱瞻基心上,他不禁笑了起来:“徐詹士,看在呼延少詹士的份上,孤且不与你算账,你退下去吧。”
等到东宫正殿只剩他二人,朱瞻基笑道:“呼延,易呈锦如今再次与你比肩,就让孤看看,你有没有能力再次超过他。”
“多谢殿下栽培,锦必不负殿下厚望。”
同样这句话,在顺天府皇宫大殿上也同时响起。
易呈锦在大殿中抱拳向皇太子道:“多谢殿下栽培,锦必不负殿下厚望。”
“这次刑部到江南追凶,两名在京城作案的凶犯快速伏法,得以安了民心,易大人功不可没。如今你既是孤的人,都察院未必会善待你,有什么事,尽管来上报,不必理会官职级别。”
朱高炽这句话,连刑部左侍郎魏谦也吃了一惊:越级上报,这是要把锦儿当作心腹啊。
从宫里出来,父子俩一回到魏府的书房。
易呈锦是魏家从门口捡回来的弃婴。
但因为魏夫人只生了三个女儿,易呈锦在魏家一直很得夫人的疼爱,让他一直用生母给他取的名字,也是有个私心,她想把这个自己亲手养大的义子,将来招做上门女婿。
魏夫人是和姐姐一起被从民间选来,当作贡品送到大明来的,她们就叫做贡女。每年总会有不少漂亮的朝鲜姑娘,像她们一样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
永乐帝喜欢朝鲜妃子,不因她们是从属国来的就看不上她们,可赐给皇太子朱高炽的姐姐,就没有这种幸运。
有人私下里传,永乐帝自己就有朝鲜血统,所以朱高炽看见他这个朝鲜籍淑人,就心存不喜。
李氏姐妹进贡到大明那年,还是刑部郎中的魏谦立了功,永乐帝一高兴,便将一位朝鲜贡女赐给魏谦,就是后来的魏夫人。
魏谦很喜欢她,后来因为无子,母亲给他纳的妾,他连门都很少踏进去。
魏夫人因可怜自己的亲姐姐,经常到东宫里去看她,这也是魏谦趁着立功,向太子讨的赏赐。所以易呈锦十二岁以前,也常跟着义母去见李选侍。
李选侍机缘巧合,得太子临幸了一次。
说是机缘巧合,那是因为当时太子妃张氏和才人李氏,先后怀了老四和老五,皇太子身边没有喜欢的人伺候,有一天在大殿上被皇上当面斥责,回到宫里喝闷酒。
李淑人刚好过来请安,朱高炽就把他老子让他受的气,撒在这个赐给他的朝鲜妃子身上。
哪知李淑人因祸得福,凭着这一次临幸怀了孕。没有身孕想怀孕,有了身孕她又想要个儿子。
易呈锦那年五岁,跟着魏夫人和大姐进东宫给淑人请安,就听见李淑人对魏夫人叹气道:
“姐姐在东宫里本来就没有地位,你看大明的公主,经常被皇上随随便便就赐了人,我这肚子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只能生出个皇子皇孙来,才能保我宫中无虞。”
那时魏夫人已经生了三个女儿,遭尽婆婆白眼,更何况在这深宫之中?
“姐姐,这事我会和大人去安排,眼看孩子就要足月,四个奶娘也早已安排在府里,只等你这里一生产,就让她们进宫来。你放心,姐姐的愿望一定不会落空。”
易呈锦本是躲在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