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书后满朝文武都……-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息记得,父亲曾经长叹道:“如今,只能盼陛下早日亲政,肃清乱局。”
雍朝之所以还能维持表面的安稳,不过是时候未到。
一时兴起的外出,没想到还能得到这些信息,云姜垂眸,沉思不语。
她的神情,看上去有些低落,卫息想出声安慰,忽然听得周围动静。
“谁?!”卫息如闪电般拔地而起,迅速到了灌木丛旁,随着他的一声大喝,一个身形矮小的男子如惊兔般仓皇出逃,不出一丈就被卫息捉住了。
男子高喊着“壮士饶命”,跪地解释,“我只是附近村庄的村民,听到这里有动静就来看一看,绝无歹意啊!”
卫息扫过男子鞋履和腰间匕首,冷声道:“恐怕不只是好奇。”
他领兵四处巡逻时,就遇见过不少这样的人,看到哪里有动静就去探一探路,都是些不怀好意之徒,伺机打劫罢了。
好些过往的商旅,就是被这样害了。
男子埋伏在灌木丛中时,听到了那么几句二人的谈话,猜测他们身份不凡,且捉住他的人神情冷酷,面对他的百般求饶也无动于衷,目光像看死人一样,定是见惯了生死之辈。
他心知踢到了铁板,一味求饶也没有用处,干脆趁着对方不备使狠力一推,就抬头往对面看上去最弱小的少女身边奔去。
岂知这一眼,就叫他色授魂与,失去了神智,连脚步都慢了下来。
火光将少女的脸映成了淡红,她的面颊,如春花一般美丽,但她的眼神,却和那个男子看他时并无不同。
“扑通”一声,男子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脑袋和身体分了家。
血水兹声飞溅,足有丈高,避开了云姜所站的地面,将周围染得一片血红。
子扬收起碎星辰,面无表情地瞟了眼男子,冷酷的模样就像突然恢复了正常的神智,但也仅仅是那一瞬,很快他就高兴地向云姜求夸奖去了。
他杀人的方式总是这样利落而血腥,带着天真的残忍,卫息收拾残局时余光注意着这主仆二人,见陛下脸上并无不适,也就放心了。
“他们的据点应该不远罢。”云姜凝视着暗红的地面说,“反正也快到沧州了,不如先去看看这周边的风景。”
她指的风景,当然是这些敢对他们下手的匪徒。
卫息查探的手法很有一套,没过多久几人就知道了,男子的确来自于山下的小村庄,只是那个村里的所有人早就暗地成了劫匪,专门对一些过往的外地人下手。
借着作为村民的伪装,他们常常能够出其不意,不知有多少亡魂因此流落他乡。
知道了位置和大致的人数之后,卫息就回来了,脸色沉沉,说是不好打草惊蛇,只能明日一早就报到沧州刺史那儿。虽说县官不如现管,附近的县丞管起来更快,但谁也无法保证这些人是不是受了庇护。而那位沧州刺史,据卫息所知手段最是凌厉,治下严明,不可能会看得上这些乌合之众。
卫息所说的沧州刺史,名翁朝,由他的叔父翁翡一手提拔至此。
翁翡便是沧州前刺史,很得民心,在前朝时,还曾经有人想拥他为帝。
翁家是江南世家,翁翡又尚了当时梁帝的妹妹——娴敏长公主,风头一时无二。他看似和皇家联系紧密,但实际上众所周知的是,梁帝是为了抑制翁翡的野心才让长公主嫁去了沧州,当时许多人都劝翁翡不要领受,但翁翡不仅与长公主成了亲,还恩爱无比,诞下一女,奉为掌上明珠。
可惜,娴敏长公主在嫁给翁翡的第十年因病香逝,他们的女儿也在十五岁那年骤亡。世人言翁翡大受打击,辞退刺史一职,从此隐匿于人前,寻常人再也无法得知他的消息。
刺史一职,也不是那么轻松落到翁朝的手中的,若非凭着铁血手段和杰出将才,即使翁朝是翁翡的亲侄子,他也不可能坐得稳。
翁朝的传闻,卫息听说过不少,同为杀伐果断之辈,他对此人有着天然的好感。
翌日一早,卫息就带着他们入乐沧州。
凭借着卫氏亲印,卫息在刺史府上很快就见到了翁朝,近日因为朝廷派了人来调查舞弊一案,翁朝都没有外出。
“卫公子,久仰令尊大名。”甫一见面,翁朝就很客气,他肩阔腰挺,身高八尺,不似江南儿郎,像是塞外的那些粗犷大汉。但他的性格却很沉静,心细如发。
曾经,有人偷走了他的兵符,用途未知。当时刺史府人人自危,翁朝却很悠然,依然每日照常做公务。他对身边人说,“问心无愧者,这十日都无需做任何事,听从吩咐便是。”
结果才五日,偷兵符的人就按捺不住出逃出城,被抓了回来。
云姜头戴幂篱,安静地坐在椅上,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微微抬头,轻纱晃动,翁朝明朗的面容映入眼帘。
翁朝也注意到了她,只是一眼,就掠了过去,笑道:“还有娇客。”
“这是我族中堂妹。”卫息解释了句,就对翁朝说起村庄之事,言简意赅地交待了来龙去脉。
说到公事,翁朝正色起来,他是正气的相貌,长眉入鬓,面无表情时就很有凶相,威慑力十足。云姜侧眸望去,只看得到他专注的侧颜。
翁朝是她的堂弟,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一别十五年,如今,已然成了一位有魄力有手腕的男人。
翁朝从小就在刺史府长大,他母亲早亡,父亲宠爱姬妾忽视长子,父亲就把他接到了身边教养。云姜年长他两岁,就带着这个堂弟四处游玩,胡作非为。
但翁朝最依赖的,还是云姜的母亲。他是个乖巧的少年,在云姜母亲死后却红着眼第一次对翁翡拔剑,恶狠狠的模样如同痛失亲人的小狼。
翁朝曾对她说,阿姊,等我再大些,就带你离开这里。
那时候,他是那样坚决,话语千钧,将自己的誓言深深刻在了心中。可当时那么坚定的人,谁能想到,最终是他接替了曾经深恨的小叔的位置,成为沧州刺史。
阿朝,最后你还是留在了这里。云姜在心里,轻轻地说了这么一句。
翁朝似有所感,敏锐地朝云姜这里望了眼,看到的却只是少女低眸由人服侍着喝茶,露出的纤指葱白,只看体态气质,就知道是个出众的美人。
其实初入大厅时,他就注意到卫息和少女的相处方式不一般,肯定不是所谓的堂妹。
他没有在意,只当卫息并不是了解的那般清心寡欲,男儿红袖添香实为常事,所以稍微看了两眼,出于礼貌,就不再多瞄。
此刻听卫息说完,翁朝简单点了点头,唇角弯了下露出笑意,“巧了,卫校尉所言之事,与我们近日要去办的碰到了一块儿。”
翁朝说的我们,指的是最近留在刺史府的魏隐、秦致一行人。他们是为查舞弊案而来,数日来,查出那舞弊的答案竟是从一个小村庄中流出,正要把人传来问个究竟。
这会儿听说卫息发现村庄里的人都是匪徒,都颇为诧异。
大概由于他们出行时人数众多,并没有碰到过劫道之徒,也就错失了线索。
在翁朝的牵引下,卫息猝不及防地就和魏隐、秦致会面了,三人相对,都看到了彼此的惊讶。
“卫校尉这是……?”秦致看着他身边的云姜出声询问,他听说卫息有个表妹未婚妻,但是……卫奉宣并不像是会冲动到带着未婚的妻子到处游山玩水的人。
卫息仍是那套说辞,“这是我族中堂妹。”
秦致礼貌地笑了笑,唤了声“卫姑娘”,云姜隔着幂篱,对他微微颔首。
魏隐对此毫不关心,他直接出声询问了卫息匪徒村一事,听到他们是因为在山林留宿才发现的,不由多看了另外的二人一眼,冷淡的眼神瞟过,途中微不可察地多停留了一息,幂篱下模糊的容颜似有几分面熟。
秦致道:“不如让婢子带令妹去府中游玩一番。”
他这是让人回避的意思,岂知少女忽然开口,“不用,离开奉宣哥哥,我就不安心。”
其实是没甚么起伏的语调,但因了声音的轻柔悦耳,便有种娇气的韵味,寻常男子听了简直能酥一半骨头。
卫息:“……”
顶着对面二人奇怪的目光,他还是沉默地点了点头。
卫息知道,随手捉弄他是陛下的恶趣味之一,但他也不可能揭穿陛下身份。好在这句话后,陛下就没再有多余的动作,一直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玩着九连环。
匪徒村的事是他们几人共同经历,也不是甚么特别机密之事,索性魏隐他们就默认人留了下来。
议事之地选在了空旷的庭院,草木萧疏,四周一眼便可望尽,唯有井边的一簇海棠犹在绽放。
风轻,天碧如洗,这样的冬日在京城是少见的。
九连环解开后,云姜百般无聊,索性支颐看着面前四人议事。目光透过幂篱,竟也仿佛有了温度,在场都是五感敏锐之人,无不察觉到了她的视线,但都故作不知。
几人在讨论应对之法,魏隐主张先杀匪首震慑,余者不从再杀,不怕众人不服。秦致却以为太过残暴,一村为匪,必有隐情,还需先查明真相。
翁朝多为旁听,思索之余也在打量几人神色,主要多为观察魏隐。
这么多天以来,他还是第一次有机会这样近地目视这位名震朝野的长义王。
魏见微此人,他多有耳闻,淮南魏氏,在前朝也是名望深重的世家。魏见微年幼时,其父入宫觐见梁帝,见梁帝荒废朝野、嬉乐无度,不由破口大骂,被醉酒的梁帝怒而斩首。
梁帝清醒后,自知做了错事,但还是降下圣旨谴责了一番魏氏,又赐下一些赏赐,此事就算了了。
当时魏氏由魏见微叔父接替主持,其叔父无子,魏见微也就算养在了叔父膝下。
翁朝知道的是,自己的叔父翁翡就和魏见微私交甚好,叔父很看重他,还曾流露过想结亲的意愿。那时候翁朝年少,叔父外出剿匪从不带他,他和魏见微也就无从结识。
魏见微为人看着冷淡,交际手段却很有一套,不仅叔父,当初的谢宗也与他成了忘年交。
魏见微一路坐到这个位置,与谢宗的提携离不开干系。好些人说,若不是先帝于长义王有恩,以长义王如今的地位,便是拥兵自立也不算难事。
翁朝对这些不感兴趣,他只是单纯因叔父和阿姊而想多看此人几眼而已,有件事也令他颇为疑惑,魏见微和叔父的关系既然那样好,缘何到了沧州这些日子都不去拜访呢?
…………
少帝离京一事,很快就被伺候的宫人发现了。来喜等人起初不敢禀报,只是私下寻找,在傍晚还是被阴太后发现了。
阴太后想传儿子去说话,等了半个时辰也不见人,这才亲自来,发现了这一震惊的真相。
她命人把大明宫看管起来,着人给兄长阴寿传话,想了想,又不情不愿地告诉了仍在宫内的文相,这样大的动静,肯定瞒不了他。
不久,文相也在书房折子下方发现了一封留信,看完又笑又气,他知道陛下凡事率性而为,只不知潇洒到了这个地步。卫息纵然武艺高强,但一人难抵千军,如果陛下出了意外,谁也担不起。
文相当机立断,命人率兵乔装追去了,并忍不住骂了一声卫烈,“你的好儿子,胆大包天!”
卫烈没反驳,兀自沉思半晌,竟嘿嘿笑了出来,文相脸色黑沉。
云姜离京前,其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