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地精三岁半-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底,她跟绿真,是不一样的。
  “菲菲?”
  “嗯?绿真说啥?”胡菲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她居然出神了。
  “我说,我把海椰子挖出来了,就种在新房子的院子里。”地震后那家伙被埋在土里,她央求大伯和爷爷一定要把它挖出来。
  “海椰子?是不是你学前班那年捡到的那个,嗯像……像屁股的家伙?”小姑娘红着脸,不好意思提那两个字,感觉是不文明的行为。
  “对。”
  “可它都已经埋土里五年啦,还没发芽吗?”菲菲大惊失色,“这怕是已经坏了吧?”
  小地精很肯定的摇头,“不会坏,它种子的胚芽还在,胚芽蛋白现在属于休眠期,过几天或者几年蛋白被激活后就能发芽啦。”
  菲菲可听不懂什么蛋白什么激活的,她只觉着好朋友太棒太厉害啦,她的脑袋里装了好多好多东西呀!
  崔绿真已经习惯了她的星星眼,竖起耳朵听了会儿胡峥没有再哭了,这才嘻嘻笑着起身,“我给你拿好吃的去哦。”
  客厅里,吃饱喝足的胡峥正睡在沙发上,关键是,他居然过分地猖狂地盖着她的小熊猫被子!那可是她最爱的!
  崔绿真非常生气地问:“妈妈你怎么又把我的东西给他盖呀?”
  黄柔轻轻瞪她一眼,高元珍把小被子扯开,盖上她的衣服。小孩子嘛,总有自己的东西是不允许别人碰的,尤其是她本身就不喜欢的人。高玉强那小子就有这臭脾气,自个儿的玩具不让王满金王满玉家的孩子玩儿,哪怕碰一下他都要揍人家。
  幺妹这才打开柜子,拿出两个油纸包,抓了几颗果脯。
  黄柔把剩下的拿过来,让高元珍吃。
  一个个晶莹剔透黄橙橙黑漆漆的果干儿,被腌渍得酸酸甜甜,咬一口脆生生的还开胃。高元珍感慨着说:“上次小丫头就说食品厂可以做果脯,咱们去周边收果子,学会糖渍和盐渍的技术,这可是能赚大钱的?”
  黄柔忽然一愣,“她提过做果脯?”
  “可不是咋地,到时候咱们也不用费劲的做饼干,同样是收购果子来,一半做罐头,一半做果脯,那几套洗切去核的设备未必能将就着用……”
  话未说完,黄柔忽然“啪”一声拍在大腿上。
  “好,好主意,咱们刚起步,还没学会走,先别忙着跑,就从果子开始!”
  崔绿真这样脑袋里装着地球的小孩不会知道,她就出去拿点儿零食的工夫,就启发到她妈妈和姨妈了。忙着回家规划场地,高元珍也没时间留下吃饭,随便啃着两个热包子就蹬着自行车走了。
  他们在李家沟的院子虽然大,可排水系统是个问题,万一以后开展起生产的时候,雨天又内涝怎么办?那淹的可是原材料和成品,就差临门一脚带出去就能换钱的东西,她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做食品,第一重要的就是安全。
  内涝会把多少细菌病毒虫卵留在食品上,她不敢想象。所以第一步,先回去把这个问题解决。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她和王满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软(威)硬(逼)兼(利)施(诱),给大队部书记塞了二十块钱,这才在邻居的万般不配合之下,给他们的院子开了条排水沟。
  同时,又在厨房隔壁盖了两间更大的青砖房,特意把地面垫高,支上三口大铁锅两套设备,一口煮罐头,两口做紫果脯。当然,做这些准备他们也不是蒙着眼睛瞎搞,王满银求了舅妈,通过采购关系给他们介绍了一位果脯厂的老工人,两口子给他开着高工资,没日没夜的学习。
  村里人都觉着他俩是疯了,没厂子没执照不说,两个农民,在这之前身无长技的农民,居然也敢天马行空的瞎搞?他们凭啥?就凭那啥都敢想的脑袋吗?
  当然,为了不让人再半路截胡抢了生意,他们一直对外宣称的都是“煮罐头”,直到半个月后,顾学章给他们送来了营业执照和挂靠合同,李家沟的社员们才知道,这两口子又开始搞事情了!
  说来也巧,顾学章给他们挂靠的是一个叫“利民西瓜园”的集体企业,听名字谁都没听过是吧?可要说起黑皮西瓜,又大又甜水又多的黑皮大西瓜,整个红星县的老百姓都知道,那个地方叫牛屎沟!
  是的,在完成初步的重建家园工程,刚把一排排土坯茅草屋盖起来的第二天,远在北京的段书记就给他们支了个招儿。


第141章 
  段书记自从调回北京后; 现在已经升任农业部主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副部长,因为曾在大河口待过多年,对大河口公社老人家感情深厚; 经常关注这边的消息。
  七月份地震的时候上报纸; 他注意到了; 后来黄柔写的两篇关于震后重建的文章他也看过。说实话; 牛屎沟这个地方,他一直记着,可这几年形势不好,他人虽不在大河口,但也能猜到应该是跟其他生产队大同小异的。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 众人居然可以这么齐心,这么上进,而不是等着国家救济……他相信黄柔的文字。
  所以; 正好农业部有个“论如何在农村集体经济中推广优质经济作物种植”的课题; 他就提出将牛屎沟选作试点之一。
  论优质经济作物,他不由得又想到牛屎沟的黑皮西瓜; 他调回北京的时候也带回一把西瓜籽儿,种进农业部子种司实验室; 可不知道是气候还是土壤的问题,种出来的西瓜苗黄怏怏不说; 只长到二月龄的时候就虫害剧增,没熬到结果就全死光了。
  不得不说,牛屎沟这块地方,真是让人意外。
  谁能想到这么干旱的地方居然能种出西瓜?还是那么金贵的黑皮西瓜呢!
  有段部长牵头,这事就好办了; 直接给牛屎沟生产队挂牌“利民西瓜园”,开设村办企业,定量规定每年种一百亩黑皮西瓜,其他剩余土地面积可自行民主决议种植农作物,到丰收季节把西瓜卖出去,完成几张报告表格和总结就行。
  对于正在发愁怎么挣钱还贷款的社员们来说,“利民西花园”的牌子像一个香喷喷的大饼,正正砸在他们头上!
  这年代能办村办企业的,那得是多有钱的村子呐?就是李家沟的罐头厂那也不算“企业”,顶多就是个小作坊,他们可是国家农业部给批的!
  那么大个农业部啊,居然有人知道他们牛屎沟?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定是曾经的段书记的功劳,想他在那两年,牛屎沟也曾经风光过的。
  而这次还能让老人家想起他们,惦记他们的水深火热,那一定是黄老师的功劳,她的文章可是发表到全国性报纸上,天南海北几亿人都能看到的嘞!
  所以,当顾学章跟村里商量能不能把高元珍的食品加工厂挂靠在集体下时,所有人都同意了。毕竟,当初地震的时候,这两口子也是苦口婆心劝他们撤离的。
  这时候,农民的忠厚朴实显露得如此彻底,如此动人!
  当然,这个挂靠也不是白挂的,每年会给大队部二百块挂靠费。在这个年代,这样的运营模式是非常常见和普遍的。
  食品厂选址和小小的加工间盖起来后,挑个黄道吉日,“高氏老字号食品厂”开始正式挂牌生产,在一阵经久不息的爆竹声里,满满三大拖拉机水果开进了高家的大院子。
  今年橘子大丰收,可李家沟村办罐头厂为了防止他们抢生意,早早的把村里的橘子给预定了,就是想让他们没有原材料,起步就熄火!可王满银是什么人?他这么多年游荡不是白混的,拿上“利民西瓜园”的介绍信,去周边村镇和附近几个县市打听一圈,货比三家买到了既甜又大个儿的橘子不说,关键还比村里买的便宜!
  一斤便宜二分钱,一百斤就是两块,一吨他能省下四十块钱!
  李家沟的听说居然这么便宜,顿时后悔得直跺脚后跟,因为队上的他们已经交了定金,不可能退的。偏偏李家沟的橘子树今年追肥不及时,橘子长得不大,味道也不大甜,这得多放多少糖出去啊?
  可把抢厂子的人气坏了!
  他们压根没加工罐头的经验,看着王满银两口子挣钱容易,谁知道到他们手里,光剥橘子皮去橘子核就折腾得够呛,更别说煮的火候了,煮太大会把橘子瓣儿煮散,没了橘子味儿,煮不够又生,保存不住。
  你就说吧,这钱是那么好挣的?
  这才哪儿跟哪儿呢,万里长征才第一步就哭了,那接下来还不得跳大楼?
  王满银听说后,嘴都咧到耳后根了,呸!让你抢,没点金刚钻还想抢瓷器活,看把你能的!
  第二天,似乎是为了故意气死他们,他又从临县拉来满满一拖拉机柿子。
  幺妹忍着口水,金黄色甜丝丝的柿子可是小地精的最爱哟!她拿起一个,轻轻一捏,居然是硬的?!
  她不死心,又拿起一个通红的,摸着还是硬邦邦的,奇怪极了,“这硬的怎么吃呀叔叔?”
  王满银一乐,“咱们不吃,咱们卖。”
  “卖谁呀?傻子才会买硬柿子,也不嫌涩嘴啊……”邻居老太太在旁边阴阳怪气的说,“这有些人啊,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连基本的常识也没有……”
  王满银“呸”一口,“我没常识我至少不会让自己屙的屎淹到炕呀,你说有些半截身子都埋土里的人,咋就不晓得嘞?”
  “你!”老太太气得吐血,骂骂咧咧双手叉腰站门口,她还不信了,一定要看看他拿这些硬柿子怎么搞。
  然而,王满银可不是省油的灯,“啪”一声把门关得死死的,看你个大头鬼呀看!
  幺妹没忍住,嘻嘻笑起来,她满银叔叔可真厉害呀,让这些坏老太婆啥便宜也别想占,就是看一眼也别想!她以后也要像叔叔学习,当一只谁也别想占她便宜的小地精!
  对于柿子,红星县的人都习惯挑软的吃,甜丝丝的水分又多,入口即化,硬柿子只有实在嘴馋的农村娃会摘,摘下来也基本不可能吃,咬一口就扔的玩意儿。可王满银听以前认识的某一个狐朋狗友说过,广西朔州有种特产叫柿饼,价格还不便宜。
  他给果脯厂请来的老工人两口酒一灌,老头儿说起以前去广西的事来,他就随口一问,谁知还真问到了。最关键是这玩意儿一点也不难!他光听他说一遍就学会了,今儿就特意当着众人面买回来,特意让他们眼红的。
  为了厂子开张,黄柔特意请假来的,母女俩来新开业的食品厂帮忙,用水果刀把柿子皮削去,将柿蒂留下,再用开水将削出的柿子洗干净,放筛子里晒就行,时不时动手捏一下,捏个把星期,再晒半个多月,拳头大的柿子缩水,变成灰灰的硬硬的圆饼,再用柿子皮捂住,放箱子里发酵一个星期。
  再拿出来的时候,柿饼回软不说,还结了一层雪白的糖霜!
  “这不是发霉了吧?”高元珍不信丈夫有这本事,听老师傅说一遍就能做成功。
  幺妹早舔了一口,惊喜地说:“不是,是糖霜哟!”甜甜哒,量太少了,别人是尝不出甜味儿的,可小地精对甜味是最敏感的。
  “真的?”高元珍舔了一口,果然没尝出啥味道。但这软硬适中的小饼子,还挺吸引人的,她没忍住轻轻咬了一口,“呀!真甜!”
  比直接吃柿子好吃。因为火晶柿子太软了,又是剥皮又是吐核的,怪不方便,关键村里也没啥果子,就柿子不好卖,全部成熟以后挂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