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道门大门道-第3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性命相依,其中命为重。
  性和命的关系就如同马和车,性可喻为马,命可喻为车,车坏马即奔,屋坏人即走。
  如灯油是命,灯光泽是性。有灯无油,灯必不能发光;徒有灯油而不能发光,则不能显现油灯照明之用。
  修道之意在教人积足油量,并教以点灯之法。
  道经有云:“性靠自悟,命靠师传”。
  大部分修行只能靠自己体悟,为师者只能原则上掌握和指导,所以说“性靠自悟”。
  “悟”之一字,大有讲究,师传者不可将玄况说深说透,以免形成定格,修者难以突破和全面发展,只可释疑解惑,具体事上督促检查破解,或者以讲数事谈神话的方式举例,旁敲侧击地点化。
  至于炼形炼命涉及到方法,步骤,火候时机等因素,“差毫发不结丹”,所以称为“命靠师传”。
  因此,道家追求即世成道,所以更重视性命双修。佛家追求超脱、转世轮回,所以独重修性。
  在自在万象门中,长老陈履安是佛道双修,营造四子中的诸葛昀,则是先学佛后入道。
  有人会问了:那可以说道门比佛家或儒学等更高明吗?
  话也不是这样说的。
  佛理中有一句话——八万四千法门,皆可成佛。
  如果把目标定在山顶,那任何修行之道都好比爬山,所有正牌正派的法门就像是四面八方各个方向上地貌不同的路径,任何一条皆可登顶,有难易快慢之别,并无高下之分。
  选择修行路径,切忌有极重的分别心,认为只此一途,别法都不行,甚至为此互相倾轧打压。
  另外切忌昏沉。
  有些人分别心倒是不重,但又不是智慧很高后消除了,而是迷糊和昏沉,认为修习哪个门道都成,或者妄想尽量兼容并包。
  关键在于根据自身的根器选择适合的法门。
  以佛家为例,上根之人适合禅宗。
  禅宗讲求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当下顿悟、明心见性,对根器的要求极高,想当年六祖惠能大字不识一个,只听一遍《金刚经》即可开悟。
  对俗世众人,如果在红尘炼心的世俗中连人情世故都搞不掂、混不出模样的话,学禅不是开悟,而是自误。
  天性淳朴之人,可以选择净土宗。
  净土宗简单易行,只需念佛就行,但其“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只是提倡众生念佛的方便法门,如果真有普世之道,佛祖何必辛辛苦苦讲法四十九年,留下无数法门呢?
  通过念佛号收摄杂念,感应佛陀愿力,得进净土世界的,需要是生性敦厚之人,学识广博聪慧但“知见障”很深的就难以找到那种状态。
  密宗的修行极为复杂,喜欢神秘文化又对繁复事物有兴趣且不差钱的师兄比较适合修密。
  人的个性差别极大,改变几不可能,需要找对合适自己的缘法。
  而且,即便是普度众生的佛门,即便佛祖神通广大慈悲为怀,世上受苦之人仍多,仍有四件事是佛菩萨们“做不到”的。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别人不能代替。
  第二,智慧不可赐。任何人要开智慧,离不开自身的磨练。
  第三,真法不可说。语言最终是苍白的,只能靠实证。
  第四,无缘不能度。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儒家也是这个道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如果你很有能量、很有文化,向下是可以演的,可以兼容的,有时借由某些缘法,可以表现的不是那么有文化,反正大家都知道你在装哔哔。
  但是不懂装懂,就很容易露馅了。
  也就是说,大爷有时候可以装孙子,但孙子不容易装大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明明德的儒学是个由很多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
  “叮!启动规避模式——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该逃跑就脚底抹油。
  “叮!转换为道义模式——道之所在,虽万千人,吾往矣。该坚持就当仁不让。
  “叮!吃好喝好——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叮!安贫乐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做什么样的角色,就做什么样的功课。
  胸有沟壑时,这种自觉切换的状态,其实是一种在明明德的状态。
  道门各家所修之性命,往往又各有所指所长。
  自在万象门的性功为守印堂之法,为上丹田,命功为守脐轮之下的下丹田。
  两人的元素剥离大法需要修为相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如今风清隽和华澜庭的差距已经不小,华澜庭今晚要以自己体内的博山雷丹炉运转的命功助力风清隽的性功运行,帮她提升功力。
  直到子时已过,两人才收功。
  两人各自休息,只待第二天和众位同门商量后,决定如何对付北都罗酆帮。


第400章 稳如老狗

  转天清早,华澜庭先是去向带队长老汇报请示。
  带队长老这次的态度很明确——不过问、不干涉、不帮忙。
  临行时,周翕已经让人带话儿给这位长老,意思是六十代弟子已经初步成长起来,其中的华澜庭等人已经是门中七星北斗境的核心弟子了,是时候通过适当放养来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了,所以允许他们在返程路上可以自行处理遇到的问题。
  而且是充分放权,但是风险和后果自担——带队长老不到万不得已,顶多是出面震慑,而不会出手相助。
  得了这话,华澜庭回来考虑了一下,随后他和风清隽挨屋通知了林弦惊、易流年、诸葛昀以及宋霏霏、文茵、章晗蕴六人,约好半个时辰后碰头,他们八个要先商议一番。
  早饭过后,八人聚在了一个房间里。
  易流年率先发言:“还商量什么?马上抄家伙动手干啊。这事咱们不知道便罢了,既然碰到了,必须路见不平一声吼啊。”
  林弦惊道:“不妥、不好……”
  易流年打断了他的话头:“弦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要说是一般的门派争斗互殴,咱未必要管那个闲事,但这可是强抢童男童女啊,我可忍不了,戕害仙洲的花骨朵儿,罪不容诛!”
  林弦惊:“我的意思是……”
  易流年再次抢话道:“我知道你向来谨小慎微,我们又是大战之后的疲惫之师,但对方不过是乌合之众,就算有几个温养境的高手,还有一个瑶池大能,又能怎样?”
  “瑶池大能咱们也不是没见过。兄弟并不是鲁莽,以现在咱们这二三十号弟子,一拥而上的话,我看赢面居多。”
  林弦惊摇头:“流年,你先莫急。澜庭和我说过之后,我掐算卜了一卦,卦象非常凶险。再说,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话你应该是理解错了。”
  “它的意思其实提倡的不是冲动行事,而是遇到危险要保持适当的理性。遇到不平事,先吼一嗓子,吓吓敌人,顺带给自己壮壮胆,然后看看情况,根据情况再做决定。”
  “该出手时就出手,等于——不该出手时就不出手。这件事,我是这么考虑的……”
  易流年第三次插道:“哥哥鄙视你。我知道你一向自诩智者,一直以来都是看似稳如老狗,没想到你实则更加稳如老狗。你一算到有危险就避让,要当缩头乌龟我不管,我和其他师兄弟姐妹们去好了。”
  林弦惊想说的话几次三番被他打断,又被易流年老狗啊乌龟啊的说了一通,心头也是火起,愠道:”易流年,我看你是飘了!”
  “自从晋级七星北斗境后,你骄傲了,最近走路都是昂着头的,从来不肯低头,连文茵送你的储物香囊掉地上了都不带捡的,都是一路踢着回去的。”
  “你这是要干嘛?用你的大脸盘子吸收太阳光充能吗?”
  “你以为你晒黑了,就不是白痴了吗?”
  “瞧你现在这副样子,盘着腿坐着都不忘仰着头和大家说话——怎么着,今天用脸充能,还玩儿的是座充?”
  易流年也被抢白急了:“小林子,你说话也太损了吧。如果我的话不好听,招惹到你了,让你生气了,那在这里我真诚地和你说一声——哥哥我不在乎。”
  华澜庭在一旁偷笑,其他人听不下去了,文茵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你俩都别吵了。流年,你先听弦惊把话说完。”
  林弦惊压了压火:“首先,我要纠正一个观念。”
  “天机命理测算,是为了趋吉避凶。避凶是尽可能地有效规避凶险,规为人为谋划,而不是事事回回逃避躲避。规避是在更好地保全自己的前提下争取把风险危害降到最低。”
  “庄子说过,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
  “意思是,鸟儿通过振翅高飞来躲避捕猎者的箭矢伤害,鼹鼠会在神圣的宗庙祭坛下面挖深洞,来躲避人们的挖掘和烟熏火燎祸患。”
  “古时造箭不易,弋指带绳子的箭,人们怕射下鸟后找不到掉落的地方,也怕箭射飞后找不回来,因此在箭尾上系一根细小的绳子。鸟只要飞到比绳子更长的高度,就可以避开弋之害。”
  “小动物都知道本能地避开危险,何况人乎?恐惧并不丢人。”
  “孔子也曰过,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那种空手搏虎、赤足过河、盲目冒险,连死都不怕的人我是不屑与之交往的。遇见事情知道害怕是必然的,做事只有先谋划,然后才能成功。”
  “是人都会害怕,有惧才能敬畏,敬畏才会想办法,或者绕开,或者克服。”
  “你刚才不让我把话说完。我林弦惊是算出了危险,但不意味着害怕而逃避。恰恰相反,我说的不妥,是我建议不要带上其他的师兄弟了,就由我们八人结队,挑了北都罗酆帮。怎么样?比你还悍勇吧?”
  易流年啊了一声:“你上下嘴唇一碰,说得容易,轻描淡写,要对兄弟们的安危负责啊。”
  华澜庭笑道:“流年,看来你还是不真的了解弦惊。”
  “你只看到他的轻描淡写,其实背后全是艰辛努力和不为人知的付出。”
  “要知道,一切看上去的轻松潇洒和无所谓的状态,大都是以外人看不见的艰苦工作作为支撑的。”
  “你只有在很努力之后,才能慢慢地变成看上去不需要太努力就能成事的样子。”
  “我在俗世界的时候有个村里的同窗,岁数是比我大了些,他在私塾上课之外的时间总是在玩儿,很少看他做功课,但成绩却比我好。后来我才知道,他早就把四书五经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全部记诵下来了。”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料事如神、决胜千里。卧龙先生是头脑灵光,书读得多,上知天文,下肢瘫痪,出入都要坐轮椅。什么呀,错了错了,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却不知,人家在隆中的时候,就经常外出游历,广交朋友,了解周边地区地理风貌、风土民情和各方势力的情况,以及重要人物的脾气秉性等等,这才能做出天下三分的判断。”
  “出山以后,在魏国、吴国都有很多亲朋故交作为他的耳目内应,加上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共同为他提供情报信息,如此方可算无遗策、运筹帷幄。”
  “你像弦惊,我知会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