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都知道好奇心杀死猫,但人类的本能是很难抑制的,文岚也不例外。
  文岚屏气凝神,侧身观察了许久,也没有听到异常动静,更没有感知到一丝人类的气息。于是,文岚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缓缓靠近铁架。一丛丛白色蘑菇从黑色的泥土中探出头来,矮矮胖胖的,菇盖像铜钱一样,肥厚结实。
  “这,不是双孢蘑菇吗?”看见它们的第一眼,文岚便小声惊呼道。
  双孢蘑菇,又叫做口蘑,是一种世界上商业养殖最广的食用菌。双孢蘑菇整体呈银白色,生长速度偏快,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菌盖厚而不易开伞。所以,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也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用菌。
  双孢蘑菇属于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在文岚那个时代是食品市场常见的食用菌之一,也是各大西餐厅几乎必备的菌种。
  双孢蘑菇,虽然人工栽培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来在欧美各地进行广泛栽培,但从21世纪后期华国开始大量生产并出口至欧美国家,后来更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国。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后来的国际贸易中,我国一直是双孢蘑菇的重要出口国,其中双孢蘑菇罐头更是全世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按照这种产量回推,我国稻草、麦草资源丰富,气候非常适宜双孢蘑菇的生长,应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啪!”文岚忍住来了个双击掌。
  清脆的巴掌声,在这个夜深人静的蘑菇车间里面,显得十分突兀。
  文岚被自己弄出的巨大响声吓了一跳,下意识直接蹲起来,缩在一旁的蘑菇培养架后面,瑟瑟发抖。良久,没有听到任何脚步声,文岚终于放下心头大石,缓缓吐出一口闷气,一边拍着胸口安抚自己,一边在蘑菇车间走动。
  蘑菇车间很大,应该至少有2、300平方米宽,密密麻麻地整齐摆放着同一规格的蘑菇培养架。蘑菇架上的的双孢蘑菇大小近乎一致,长势及其一致,貌似一个车间里面所有的蘑菇都是同一批次栽植的。
  文岚稍微一扒拉,一颗大白胖子掉进文岚的手掌中。轻轻一掰,熟悉的香味直冲鼻腔,让人感动得想落泪。不知不觉,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闻到过这种香气了。
  文岚把那半边双孢蘑菇一嗅再嗅,舍不得放手。
  如果不是还有一丝理性,文岚恨不得立刻伸出罪恶之手,把面前所有的双孢蘑菇全部塞进自己的背包里面。
  克制住自己的贪欲,文岚摘了几个已经开花的双孢蘑菇,便收了手。
  绕着蘑菇培养架一路走,文岚就一路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华国也尽快科学生产蘑菇。
  的确,人们数千年前就开始采摘食用蘑菇,华国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也是绝大多数食用菌栽培的发祥地,其中还包括人们熟悉的香菇、金针菇和草菇。但是,华国传统上只是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产量低而品质不定。人工栽培种的菌丝,才是加快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的基础。
  在这方面,华国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也落后于菊刀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从法国引进菌砖,最近开始尝试用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
  在70年代以前,世界食用菌产业主要集中在荷兰、德国等欧美国家,而且几乎是单一的双孢蘑菇。70年代,菊刀国推出香菇、平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及其产品,一举打破世界菌类格局。
  而我国则远远落后于此,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迎头赶上。
  嗯,当然,以前没有往这方面想,不等于没有这个实力,更不代表做不到。
  文岚在蘑菇车间里面转圈圈,一边仔细回想历史文献中关于蘑菇种植的点点滴滴,一边琢磨要如何获取科学栽培的资料以及在国内推广这门技艺面临的难点。
  在转到第三圈,文岚看到蘑菇栽培腐土里的草屑,想起以前偶尔看过的一部关于上海农业的纪录片。那部记录片里面曾经提到,我国食用菌代料栽培,始于57年上海市农业试验站用锯屑压块栽培香菇。接着,河南开始用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使食用菌代料栽培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来,全国各地开始相继尝试用各种工农业下脚料和野草、树桩等栽培食用菌,取得很大成功。
  现在已经是1961年,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此刻的上海农业试验站的香菇栽培试验应该已经成功了。如此一来,食用菌栽培难度等于下降了一级。
  只是,如何获得有效的培训资料和相关工艺,这是个大难题。
  虽然文岚拥有如意门能够顺利到达境外,但是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语言沟通,都远超文岚现有的能力。况且,那些大型设备也很难通过正常途径运回国内。
  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事情得一步一步来!
  文岚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试图让自己更清醒一点。
  文岚觉得难题应该逐一攻破,现在既然找到努力的方向,那么总有成功的一天。再说,即便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食用菌,也可以使用较为原始的方法先行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积攒经验。
  也许是这间工厂实在太大,也许是因为刚好不是巡逻的时间,总之,文岚没有听到任何疑似脚步声的响声。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文岚觉得自己起码应该多看看现代工业化蘑菇工厂的现状。当然,如果能够得到更多,那就太棒了。
  脱了鞋子,文岚在室内走了几步,果然没有发出什么声响。于是,安下心来的文岚双手贴在门上,尝试左右移动,不出所料,轻轻一推,门果然滑开了。出了蘑菇车间,文岚穿着袜子在楼里穿梭,开始自己的秘密参观之旅。
  轻轻推开旁边的大门,走进一看,里面也种满了双孢蘑菇。接下来几个大房间里面,满满都是同样规模的蘑菇培养架,区别只在于里面的双孢蘑菇正处于不同的生长状态。蘑菇虽好,可惜不是文岚所需要的,此刻,她更想要找到一份蘑菇培养手册或者种植指南。可惜,遍寻不着。
  找了一圈,凡是没有锁门的房间,文岚都进去看了一圈,都没有发现有价值的资料。不过,倒是确定这里应该是一个大型的蘑菇工厂,因为除了生产蘑菇的专用菌房外,还有满是瓶瓶罐罐的菌种生产室和培养料配置车间。虽然不能进去,但透过玻璃窗户和门缝等看到的场景,也能猜得出来。况且,从楼上往下看,外面似乎还有很大的专业生产设备,和更远处应该是极其宽广的覆土生产场地,隐隐约约看倒层层叠叠的大堆露天堆砌的块状物。
  下了两楼后,办公室内多了许多文字资料,可惜撰写资料的文字不是英文,文岚一个字都不认识。倒是画满各种宣传画的手册,让文岚连猜带蒙看明白这里是专业的蘑菇生产和推广场所。出于某种不可明说的理由,文岚把那一叠叠的资料大概翻看了一遍,在成叠不同类型的资料中,各抽了两份,默默放入自己的背包中。
  走在走廊上,文岚看着楼下大型的叉车和数层楼高的机械轨道,不由地心生羡慕。这些在后世的华国已经见怪不怪,而此时的华国估计能够拥有如此多的机械化作业的地方屈指可数吧。
  当年的华国先辈们是一步步走出这条通天之类,在满目疮痍的白地上,以肩挑人抬的方式让华国一步步旧貌换新颜。当时的他们是如何想的,后人已经没有办法推测,可也后世有些人更无法理解他们当年的坚持。毕竟,当时的他们,一定吃过非常多的苦,受过数不清的罪,说不定也有后悔,也有犹豫,也曾有过怀疑。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且取得了胜利。
  所以,文岚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只有给华国人们机会,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此刻,文岚想做的就是,尽量提供他们更多的资料和更多机会,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减少不必要的错漏。
  每个时代必定有其局限性,但文岚觉得只要少走弯路,华国的复兴之路就能走得更为顺畅一点。
  哪怕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在现实生活中,便能改变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轨迹。
  文岚小时候看过一个寓言故事,里面说小男孩在海边,把退潮滞留在沙滩的小鱼一条一条抛回海里。路人看见了,便笑话他说,海边的鱼如此多,你又能救得了几条?小男孩说,也许大海不在乎,我们不在乎,但是那条鱼在乎。即便多救一条鱼也好,因为,那条鱼在乎。
  文岚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能不能帮到世人,但是她相信,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获得更好的人生。
  那,便足够了。
  因为,鱼在乎。
  
    
    ☆、热闹元宵

  第二天,江镜明一到李家,便被小文岚缠住了。
  文岚问完好,立刻一脸期待地看着江镜明:“舅舅,您听过上海市农业试验站吗?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叫做这个名字。您听过这个地方吗?”
  “哦,农业试验站,我知道,我同事的哥哥在那里工作。小文岚,怎么了,你怎么会突然想起腰问这个?”江镜明一边脱手套,一边回答道。
  “那舅舅你可不可以帮我一个忙?”文岚跟着江镜明身边,像只欢快的小狗,绕着他们转来转去。
  文雅把八仙桌上的攒盒打开,挑了几颗糖果,分给弟弟妹妹。然后,她一面招呼舅舅舅妈,一面小声训斥文岚:“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别像还像个小娃娃一样。客人进门,你不先招呼好他们,反而在这问三问四的,实在太没礼貌了。乖,去把连环画拿出来,招呼表哥表姐们玩。”
  文岚没有办法,嘟囔着小嘴,噼里啪啦跑进里屋,帮忙招呼同辈的小朋友。待他们安顿好后,文岚又回到外屋,开始端茶倒水献殷勤。
  江镜明抢过茶叶罐:“这大冬天的,喝不了多少水,就别专门泡茶叶了。再说,专门去老虎灶那边打水,实在太麻烦了。我们都是自家人,就别瞎客气了,随便喝开水就好。好了,文岚,你究竟想知道什么?你尽管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文岚看了一眼文雅的脸色,猴了过去,靠在江氏夫妻中间,大眼睛眨巴眨巴地趁机卖萌。
  何雅清忍俊不禁,揽过文岚,笑着说:“说吧,你想要什么,舅妈给你买。”
  文雅连忙打断:“舅妈,你可别惯着她。她可精了,总提些稀奇古怪的要求,让家里人没少麻烦。我们家的浴帘和木头洒水器,都是为了她才弄的。为了满足她的要求,舅舅和我妈没少费力气。”
  “哦,原来那浴帘是文岚想出来的,哇哦,文岚,你实在太聪明了。有了浴帘,我在给玉琼他们洗澡的时候,即便先放好一盆热水,只要笼上浴帘,热气都被圈在里面,再也不用怕他们冷着了。那套东西真好用,等我回去也要弄上一套。”何雅清揽着文岚,又是亲又是揉,喜爱得不得了。
  江镜明望着文岚:“那你想要什么?一套新衣物,还是一个布娃娃,还是好吃的零食?”
  文岚被揉得两眼水汪汪:“都不是,我要问得不是那些。舅舅舅妈,您们在上海有没有买到过新鲜的香菇?”
  江镜明听到这个问题,愣了一下,也许是因为完全没有想到一个五岁的孩子会关心这类问题:“我去市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