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继统罗国而已,当更剖符大邦,为始封之君。陛下大军,金鼓以震,当转都宛、
邓;若二敌不平,军无还期。足下宜因此时早定良计。易有‘利见大人’,诗有
‘自求多福’,行矣。今足下勉之,无使狐突闭门不出。封不从达言。
申仪叛封,封破走还成都。申耽降魏,魏假耽怀集将军,徙居南阳,仪魏兴
太守,封【真乡侯】员乡侯,屯洵口。【魏略曰:申仪兄名耽,字义举。初在西
平、上庸间聚众数千家,后与张鲁通,又遣使诣曹公,曹公加其号为将军,因使
领上庸都尉。至建安末,为蜀所攻,以其郡西属。黄初中,仪复来还,诏即以兄
故号加仪,因拜魏兴太守,封列侯。太和中,仪与孟达不和,数上言达有贰心於
蜀,及达反,仪绝蜀道,使救不到。达死后,仪诣宛见司马宣王,宣王劝使来朝。
仪至京师,诏转拜仪楼船将军,在礼请中。】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
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
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达本字子敬,避先主叔
父敬,改之。【封子林为牙门将,咸熙元年内移河东。达子兴为议督军,是岁徙
还扶风。】
彭羕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姿性骄傲,多所轻忽,惟敬同
郡秦子敕,荐之於太守许靖曰:“昔高宗梦傅说,周文求吕尚,爰及汉祖,纳食
其於布衣,此乃帝王之所以倡业垂统,缉熙厥功也。今明府稽古皇极,允执神灵,
体公刘之德,行勿翦之惠,清庙之作於是乎始,褒贬之义於是乎兴,然而六翮未
之备也。伏见处士绵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
偃息於仁义之途,恬淡於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
旃。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谠落落之誉,丰功厚利,建迹立勋,然后纪功於
王府,飞声於来世,不亦美哉!”
羕仕州,不过书佐,后又为众人所谤毁於州牧刘璋,璋髡钳羕为徒隶。会先
主入蜀,溯流北行。羕欲纳说先主,乃往见庞统。统与羕非故人,又適有宾客,
羕径上统床卧,谓统曰:“须客罢当与卿善谈。”统客既罢,往就羕坐,羕又先
责统食,然后共语,因留信宿,至于经日。统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羕,遂并致
之先主。先主亦以为奇,数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成
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拔羕为治中从事。羕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
然,自矜得遇滋甚。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
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
羕闻当远出,私情不悦,往诣马超。超问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
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
“老革荒悖,可复道邪!”【扬雄方言曰:悈、鰓、乾、都、耇、革,老也。
郭璞注曰:皆老者皮毛枯瘁之形也。臣松之以为皮去毛曰革。古者以革为兵,故
语称兵革,革犹兵也。羕骂备为老革,犹言老兵也。】又谓超曰:“卿为其外,
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
羕退,具表羕辞,於是收羕付有司。
羕於狱中与诸葛亮书曰:“仆昔有事於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
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会公来西,
仆因法孝直自衒鬻,庞统斟酌其间,遂得诣公於葭萌,指掌而谭,论治世之务,
讲霸王之义,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虑明定,即相然赞,遂举事焉。仆於故州不
免凡庸,忧於罪罔,得遭风云激矢之中,求君得君,志行名显,从布衣之中擢为
国士,盗窃茂才。分子之厚,谁复过此。【臣松之以为“分子之厚”者,羕言刘
主分儿子厚恩,施之於己,故其书后语云“负我慈父,罪有百死”也。】羕一朝
狂悖,自求菹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先民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咽喉,
愚夫不为也。况仆颇别菽麦者哉!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为首兴事业,
而有投江阳之论,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颇以被酒,侻失‘老’语。此仆
之下愚薄虑所致,主公实未老也。且夫立业,岂在老少,西伯九十,宁有衰志,
负我慈父,罪有百死。至於内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讨曹操
耳,宁敢有他志邪?孟起说之是也,但不分别其间,痛人心耳。昔每与庞统共相
誓约,庶讬足下末踪,尽心於主公之业,追名古人,载勋竹帛。统不幸而死,仆
败以取祸。自我堕之,将复谁怨!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
大猷。天明地察,神祇有灵,复何言哉!贵使足下明仆本心耳。行矣努力,自爱,
自爱!”羕竟诛死,时年三十七。
廖立【廖音理救反。】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
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於亮,因问士
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建安
二十年,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
以为巴郡太守。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徵立为侍中。后主袭位,徙长水校尉。
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后丞
相掾【李郃】李邵、蒋琬至,立计曰:“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
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
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
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
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
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
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郃】邵、琬具白其言於诸葛亮。亮表立曰:“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
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
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
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讬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
【亮集有亮表曰:“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
闟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於梓宫之侧。陛下即位之
后,普增职号,立随比为将军,面语臣曰:‘我何宜在诸将军中!不表我为卿,
上当在五校!’臣答:‘将军者,随大比耳。至於卿者,正方亦未为卿也。且宜
处五校。’自是之后,怏怏怀恨。”诏曰:“三苗乱政,有虞流宥,廖立狂惑,
朕不忍刑,亟徙不毛之地。”】於是废立为民,徙汶山郡。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
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后监军姜维率偏军经汶山、诣立,
称立意气不衰,言论自若。立遂终徙所。妻子还蜀。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少为郡职吏,以才幹称。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
曹公入荆州时,严宰秭归,遂西诣蜀,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能名。建安十八年,
署严为护军,拒先主於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成都既定,为犍
为太守、兴业将军。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音凄。】合聚
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
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帯穆矢叨ㄇ簿碌老兀铣弁
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徵严诣永安宫,拜尚书
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
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严与孟
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亮亦与达书曰:“部分
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其见贵重如此。【诸葛亮集有严与亮书,劝亮宜
受九锡,进爵称王。亮答书曰:“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
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於先帝,位极人臣,
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
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八年,迁骠骑将
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
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
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
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
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
首谢罪负。於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
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
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
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
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
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於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
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亮公文上尚书曰:“平为大臣,受
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
【狭情】情狭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闻军临至,西向讬疾还沮、
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今篡贼未灭,社稷多难,国事
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业。辄与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
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綝、左将
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安乐
亭侯臣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行前监
军征南将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