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入地眼-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无言以对,季云生就告诉我们,马帮典当了青铜盘,至于那个青铜盘的样式以及特征,估计连季云生都不清楚,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怎么向叶九卿描述。
“叶,叶掌柜。”薛心柔在旁边拘谨的喊了一声。
“这位是?”叶九卿没见过薛心柔,看向我问。
我把薛心柔的事告诉叶九卿,他望向薛心柔忽然感慨的笑了笑:“我是真记不起来了,既然四十年前,我同你爷爷一起去过昆仑金阙,那就是同舟共济过,说起来,你也算是故人之后,到了我这儿就放开点。”
“叶掌柜,这是我爷爷留在笔记中的一处图案,我们询问过知情的人,说这图案原本是镶嵌在青铜盘上的玉石,您给看看有没有印象。”薛心柔点头笑了笑,落落大方把笔记拿到叶九卿面前。
叶九卿接过手看了半天,等笔记从他眼前放下时,我发现他神情已经变的凝重,转头看我一眼。“去把你封叔和赵叔都叫来。”
一看叶九卿的神色就知道有戏,我连忙把赵阎和封承叫到房间,叶九卿一言不发把笔记递给他们,两人埋头仔细看了良久。
“哪儿来的?”赵阎双目如炯。
“心柔爷爷曾经卖过一块残玉,上面就是笔记中所绘的图案,据卖玉的人说,玉石拼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图腾,镶嵌在一个青铜盘上,而他把青铜盘典当给了咱们当铺。”我说。
赵阎听完转头就往外走,封承看向叶九卿一本正经说:“叶哥,你金盆洗手的日子,朝歌可是给你送了一份厚礼啊。”
“是啊,我一辈子只要被我盯上的东西,就没有找不到的,唯独这一件如鲠在喉,没想到退隐之前,还能把这件心事给办了。”叶九卿淡淡一笑。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我急不可耐来回看看叶九卿和封承。
叶九卿不慌不忙告诉我们,他一辈子只有两件事没做成,一件是没找到月宫九龙舫,可毕竟是流传几千年的东西,找不到也情有可原。
但还有另一件他没有找到东西,叶九卿回忆起往事,他刚开四方当铺没多久,在小关庙看见一个人卖青铜盘,问来历那人支支吾吾不说,不过叶九卿发现青铜盘的工艺以及上面的纹饰相当奇特,绝非是中原器物。
在青铜盘上铭刻的纹路,他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一座异于中原的城邦,由一条巨大的蛇环绕,而在古城上方的天空中,居然同时出现太阳和月亮。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宫爵脱口而出。
“看来你们已经知道灵山。”封承点点头接过叶九卿话说。“当时叶哥只是一时好奇,便让那人把青铜盘拿到当铺典当,看那人也不像是会回来赎取的人,就让他把东西签了断当,我对山海经还有些研究,叶哥把青铜盘交给我的时候,我万万没想到,居然和山海经中记载的灵山极其相似。”
赵阎从外面回来,关上门后把手里的盒子放在几案上,从里面拿出巴掌大一个青铜盘,我们连忙围上去,那青铜盘上铜锈斑斑,可依稀能辨认出上面铭刻的图案。
“我自认能一眼辨真假,可这东西还真难住了我。”赵阎指着青铜盘对我们说。“此物不是中原的器物,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推断出青铜盘的年代,应该在西晋前后五十年左右,可问题是青铜盘所采用的工艺,即便到现在有一部分还达不到。”
“山海经成书于先秦,可却出现在西晋时期的青铜盘上,而且此物又并非中原器物,在西晋时期异族对山海经不会感兴趣,更不会铭刻在青铜器上,唯一的解释,山海经中记载的灵山是真实存在的,而生活在灵山的人制造了这个青铜盘。”封承说。
“最开始我仅仅是对这东西好奇而已,没想到带回来后,封承却对我说,如果灵山真的存在的话,那就不是一座山那么简单,灵山是一个国家,而且还是一个你们意想不到的国家。”叶九卿心平气和说。
“一座用黄金修建的古城。”我笑着说。
“……”封承和赵阎还有叶九卿对视一眼,叶九卿淡淡一笑。“看来你们已经知道灵山的秘密。”
我把马帮告诉季云生和薛书桥,关于青铜盘的来历一五一十说出来,但很是好奇问:“马帮的人也是从青铜盘的主人嘴中得知,灵山是一座黄金古城,可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平日叫你多读点书,你就是充耳不闻。”封承又埋怨我一句,然后不慌不忙说。“你若仔细读阅过山海经便知,丰沮玉门乃是一座金山,山海经中有原文提及,灵山有采金建城的记载,既然灵山是真实存在的,那采金建城也并非空穴来风。”
“等到封承告诉我这些,我差点肠子没悔青,再回头去找典当青铜盘的人,已经不知所踪,单单一块青铜盘,又没有来历,我即便知道这世间还有一座金城,也不知如何下手。”
叶九卿苦笑一声对我们说,事后他一直念念不忘,那个时候叶九卿心高气傲,一心想要找到灵山金城,他们一起商议推测了很久,从青铜盘上的纹饰看,最为接近的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倘若灵山是存在的,那灵山的文化不会几千年来没有传承,应该有一部分被流传出来,因此叶九卿他们曾经多次前往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查探,但是能和青铜盘纹饰吻合的却没有。
“我到最后都打算放弃,命里有时终须有,或许这灵山金城和我叶九卿无缘,谁知道,在蜀中发现一处古蜀遗迹,从出土的器物中,我居然发现上面的图案风格和青铜盘相似。”叶九卿一本正经说。
“古蜀遗迹?”我眉头一皱有些疑惑。“灵山应该不在中原,但也不应该属于古蜀文化,青铜盘上的铭刻风格完全和古蜀文化不搭调啊。”
“这个并不重要,我不知道青铜盘的来历,但我却找到了古蜀遗迹的来历,顺藤摸瓜居然让我知道了青铜盘的来历。”叶九卿得意的笑了笑。
“你知道青铜盘的来历!”我们异口同声兴奋的问。
叶九卿对赵阎点点头,赵阎从之前的盒子里拿出一张折叠的纸张,缓缓在我们面前展开,纸上是一个奇异的图案,由很陌生的线条组成,那些线条介于蛇纹和龙纹之间,相互纠缠在一起,像是一条由很多线条组成的巨蛇。
薛心柔连忙把季云生交给她的那块残缺古玉拿出来,慢慢摆放在纸张的一角,古玉上残缺的纹路和纸上的图案相互重合在一起。
薛心柔欣喜若狂抬头看着我们,这张纸上的图案,想必就是镶嵌在青铜盘的纹饰。
第371章 船棺
我连忙追问这个图案是在什么遗迹发现的,旁边封承告诉我,好久以前的事了,那个时候我还没到四方当铺,有一批北边的侉瓢子来蜀中支锅,按规矩给叶九卿送了帖子拜山。
动土的地方距离城区不远,叶九卿也没放心上,让将军带人跟着,谁知道傍晚派人急匆匆回来,让叶九卿和其他人赶紧过去,赶到后,发现被挖出来的居然是一批腐朽的船。
“船?”我一怔,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挖墓挖出船的事。
“的确是墓葬,不过里面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被挖出来的船其实就是咱们说的棺椁,俗称船棺,这种葬制不是咱们中原的风俗。”叶九卿点点头说。
“船棺是船棺葬的葬具,是古代的一种独木舟形棺木葬具。”薛心柔一脸认真说。“土葬船棺在中国发现于四川境内,时代为战国至西汉前期,是巴蜀民族的葬俗,在成都发现船棺也挺正常啊。”
“书上学的吧。”赵阎看了看薛心柔笑呵呵说。“船棺是船棺,船棺葬是船棺葬,这两者可不能混为一谈,在郊区发现的这批船棺为土葬船棺,古巴蜀的确盛行船棺葬,但采用土葬船棺的并非是巴蜀原住民。”
薛心柔考古经验丰富,可这屋里站着的三个人,一辈子挖的墓估计比她从书上看的都要多,很多事是薛心柔在书上学不到的。
封承不慌不忙继续说,行当里一向认为挖到船棺是触霉头,因为大费周章千辛万苦挖出来的东西都不值钱,里面全是些破碎的陶器和大部分腐烂的漆器,还有少量零散的青铜残片,那些支锅的侉瓢子把船棺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一件中意的东西。
等侉瓢子走了之后,将军才把叶九卿他们带到船棺边,在独木舟的一侧绘有图案,便是如今我们在纸上看见的纹饰。
他们这才意识到发现的这个船棺葬不寻常,叶九卿重新对墓葬进行了探查,船棺墓为狭长方形土坑墓,下葬的时间为战国时期,墓地风格保持战国时候的特点,说明墓主可能接受并且融入了古蜀文化。
但从船棺墓中发现的陪葬品中,却又异于古蜀文化,说明在精神文化的核心领域,丧葬习俗方面仍保留着固有宗教信仰,这点能判断墓主非原住民、非蜀族墓葬。
“蜀地的船棺葬,一般认为船棺为最为载魂之舟,丧葬行为是在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观念影响下产生的。”封承郑重其事对我们说。“这和战国时期,古蜀丧葬有很大的出入,我们把船上的图案拓印下来,并且把墓里零散的陪葬品也带回来查看,在一些青铜器上,我们发现了介意图案和文字之间的符号。”
“巴蜀图语?!”薛心柔大吃一惊。
我听的云里雾里,说到探墓,居然还有我不知道的事:“什么是巴蜀图语?”
薛心柔连忙告诉我们,她在文献中看到过,巴蜀图语,又称巴蜀符号或巴蜀图形文字,主要分布在铜兵器、铜乐器、铜玺印等器物上。典型的巴蜀图语是虎纹、手心纹和花蒂纹等等。
由于其形状非常象装饰性的符号,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把它看作文字,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类似符号被发现。
考古界渐渐发现这是巴蜀古族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族徽、图腾或宗教符号,是一种象形文字,是巴蜀文字的雏形。
据推断巴蜀图语可能产生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已发现的巴蜀图语超过二百多种,九成以上是刻在铜兵器上的,年代在西周到西汉之间,前后延续长达八百年之久。
“可惜的是,巴蜀图语一直没有被破译,没有人知道这些符号所表达的意思。”薛心柔叹息一声。
我忽然发现旁边那三个老东西脸上似笑非笑的得意,我揉了揉下巴试探的问:“你们该不会破译了巴蜀图语吧?”
“后来蜀中出土了很多船棺和巴蜀图语,知秋回来问过我,这事我连知秋都没有说,就是因为关系灵山金城,我连自己亲生闺女都留了一手。”叶九卿笑意斐然的点点头,看向封承说。“你可是唯一破译巴蜀图语的人,这事憋心里也憋了几十年,估计也把你憋坏了,说出来给他们听听,也让他们长长见识。”
封承居然笑了,他一辈子钻研学问,从来没见过他持才傲物,可这一次他是真的得意,缓缓告诉我们,巴蜀图语和仙居蝌蚪文一样没有被破解,他也仅仅是破解了巴蜀图语其中一部分。
船棺的墓主并非是古蜀原住民,因为某种原因迁徙的蜀地,渐渐受古蜀文化影响,最终没慢慢同化并且融汇,但在宗教方面却保留着自己古族的文化。
这是一支来源于深山之中的古族,墓主生前远离故土,活着的时候回不去,在死后希望落叶归根,在这个古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