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入地眼-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重见天日,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一直以来鲜有关于扬州十日受害者的遗迹被发现。”沈不悔环顾四周声音沉重。“估计向这样的垒尸及顶还有很多处地方。”
“就是说,当时攻入扬州城的清军在无意中发现了青铜宫,并且从中带走了九鼎。”叶九卿说。
“可如果是清军得到九鼎的话,我就想不明白另一件事。”叶知秋说。
“什么事?”我问。
“九鼎如此重要,象征着天下和正统,当时清军入关就是为了问鼎中原,不过大清并非有十足必胜的把握,当时的局势相当混乱和负责,各个势力之间相互牵制,但并非没有抗击清军的能力,一旦这些力量联合起来清军必败无疑。”叶知秋若有所思说。
“你的意思是说,清军既然得到了九鼎,为什么不用九鼎来号令天下,九鼎是国之重器,失传几千年,重新出现又被大清所到,古人相信天命所归,有九鼎在手更能让天下归心。”薛心柔反应过来。
“对,我就是这样想的,可奇怪的是纵观清朝历史,并没有关于九鼎的记载,如果九鼎落入清朝的手中,为什么对九鼎只字不提呢?”
“若是想用九州鼎让天下归心,最重要的就是民心所望,在扬州屠杀手无寸铁的居民八十万,大清此举早已失了民心,可见大清得到九鼎之后,根本没有想过利用这件国之重器。”叶九卿说。
“爸,您说的挺有道理,扬州十日之后,清兵还有嘉定三屠的暴行,由此可见大清根本没有想靠得民心得天下。”
“所以我才说,九鼎应该不在关内,否则的话,怎么也该有风闻传出来。”沈不悔说。
“姐,你是说,大清在得到九鼎后,秘密运回了关外。”
“那就奇怪了,大清不可能不知道九鼎的重要,干嘛要把九鼎重见天日的事秘而不宣呢?”宫爵喃喃自语。
我听完这些后,一直默不作声,望着青铜宫外的尸骸沉默了良久。
“你在想什么?”叶九卿走到我身边问。
我眉头微微一皱,疑惑不解的回答:“八十万,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清兵攻破扬州城之后,为什么要对一些毫无反抗之力的居民大开杀戒呢……”
第711章 掩人耳目
“虽说成王败寇,疆场生死与人无尤,但是屠戮平民而且还如此惨绝人寰,的确有些说不过去。”宫爵也有些想不明白。
“清军入关时最开始只是看到中原混战,仅仅想要抢掠城池,并没有问鼎中原之意,要知道大清虽然在当时强大,可中原毕竟疆域辽阔,真要打起来清军完全没有胜算,其他不说,当时吴三桂若不降清,引清军入关的话,估计清军连山海关都过不了。”叶知秋说。
“的确也是,即便后来大清入主中原后,最开始也没有想过长治久安,顺治帝还下诏给后世君王,说江山能守就守,守不住便放弃返回关外,可见那个时候大清自己都没想过坐稳江山。”薛心柔点点头说。“因此在清初,入关的八旗军除了征伐之外,做的最多的便是把从中原搜刮的财富大量运往关外。”
“既然是这样,岂不是很矛盾,一方面担心江山不稳,另一方面又大肆屠城,如此骇人听闻的杀戮一旦激起民怨,就大清入关那点兵力,估计会在很短的时间被围剿。”叶九卿说。
“所以我才奇怪,清军长途跋涉才入关,而且当时中原混战不断,局势不明,一旦这些势力联合起来,清军完全无法抵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清军能不惜担负天怒人怨的威胁,在扬州大开杀戒呢?”我说。
“关于扬州十日的原因后世的史学家也有过研究。”沈不悔对这方面最为熟悉,她对我们说。“满清入关之初,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矛盾、取消苛捐杂税的措施,使沿途百姓多未进行抵抗,像扬州十日这样的事绝无仅有,至于原因至今也众说纷纭。”
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前明降臣孙之獬因自己受到同僚排挤,向多尔衮建议重新采取剃发易服之策,多尔衮认为此时已占领北京,大势已定,便采纳了这个建议。
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强令汉人剃发易服,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满清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满洲之制,而此时恰逢兵临扬州,扬州人在史可法领导下对清朝的攻击下的顽强抵抗,惹恼了统帅多铎亲王。”叶知秋在旁边补充。“很多人史学家认为,清军在扬州屠城有威慑之意。”
“易服令虽然只是对着装要求和限制,但在统治层面上,这是满清要求汉人无条件的臣服,用这样的方法来试探汉人反抗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刚好扬州有战事,算是杀一儆百威慑中原所有汉人。”沈不悔点点头说。
“其他的说法呢?”我问。
“扬州地处南北交通枢纽位置,历来得漕运、盐运之利,向称富庶地区,商业繁荣,所以清军破城之后开始烧杀抢掠中饱私囊,估计是这个过程中遭遇反抗,从而引发了屠城。”沈不悔说。
“但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当时统军的是满清多铎,此人是镶白旗旗主,能征善战的猛将,但并非只是一介武夫,多铎在攻占南京时就颁布严令,勿杀无辜,勿掠财富,勿焚庐舍。”叶知秋在旁边想了想说。“多铎治军极严,说到富庶,南京远比扬州繁荣,南京都没有发生变故,为什么偏偏要抢掠扬州呢,何况多铎下达的是军令,清兵即便有烧杀抢掠的行为,但还不至于敢做出扬州十日这样骇人听闻的屠城。”
我来回走了几步,这两种说法都不足以让我信服,扬州十日屠杀的虽然是平民,可如此暴行传扬出去,或许的确能收到威慑的作用,但任何事都是有两面的。
清军如此残暴,降与不降结果都一样,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奋起抵抗,这无疑能让汉人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要知道当时的汉人若是联合起来,大清入关的那些兵马完全不足为惧。
多铎既然知道颁布三勿法令,可见此人心知肚明却不可失了民心,一个如此文韬武略的帅才,又怎么会在扬州干出这样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清军是什么时候攻入扬州城?”我转头问沈不悔。
“清世祖顺治二年的五月二十日。”
“屠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五月二十三日。”
“三天之后”我揉了揉额头深思熟虑说。“所谓一鼓作气,若是清军杀意难平,宣泄在扬州平民身上,屠城应该在扬州破城之日开始,为什么却发生在三天之后呢?”
“不悔,扬州被清军包围时,如今我们所在的青铜宫这片区域是什么时候被清军占领的?”叶九卿好像想到了什么。
“青铜宫的上面是文津桥,是当时扬州一条很重要的桥梁,和清军对持的时候,南明守军曾想凿断文津桥,但挖掘到一半时,清军就占领了这里,并且在此加固文津桥以便大军通过。”
“清军在这里驻扎过”叶九卿忽然眼睛一亮,看着我说。“有没有这个可能,清军驻扎在这里的时候,发现了文津桥下的青铜宫。”
我眉头微微一皱,至少时间是吻合的,清军先发现的青铜宫,然后在攻破扬州城,三日后清军开始屠城
“对!这才是扬州十日的真正原因!”我终于把疑惑想明白。
“扬州十日和青铜宫有什么关系?”沈不悔一脸疑惑。
我走后到青铜宫之中,指着青铜上的纹路说:“这些是饕餮纹,在殷商之前,这种纹路代表着神,再看看这里,这是夔龙纹,是从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演化而来,但比玉猪龙更为逼真,并非像玉猪龙那样抽象,而是很生动的表现出羽龙的模样,南明守军即便发现这里,顶多以为是一处不为人知的遗迹,但清军看到这个,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你是说清军认识这些纹饰?”沈不悔大吃一惊。
“何止是认识,大清的龙纹就是从羽龙演化而来,大清之所以能入关是受到神人指点,多铎是亲王,不可能不知道大清这个秘密,我敢肯定他一定到过这里。”我斩钉切铁说。
“是白叔的先祖,在王恭厂被伏击后,乘龙抵达辽东的那个人!”田鸡也反应过来。“此人协助大清快速崛起,被皇室供奉为神,皇室肯定见过羽龙,知道那是神的标志,如今在青铜宫中看见相同的标志,一定大感震惊。”
“青铜宫之中,除了九鼎之外还有另一样东西。”我向后退了几步,用手指指着地面,这是唯一一处没有被重棘之壁镶嵌的地方。
“棺椁!”叶九卿一看就认出来。
“对,朱家先祖曾经长眠于此,我相信清军发现这里的时候,朱家先祖和凌璇一样还活着。”我点点头看着其他人问。“多铎在青铜宫看见神人,如果你们是他,会怎么做?”
“当然是膜拜。”田鸡说。
“是害怕!”叶九卿一语中的。“大清因为有神人指点才强势崛起,如今清兵竟然惊扰了神人宫殿,这个秘密其他清军未必知晓,所以最开始哄抢了青铜宫中的重棘之壁,想必后来惊动多铎,他是亲王肯定知晓大清和神人的事,来到这里多铎才知道事态严重。”
“爸,您是说,多铎担心受到神的责罚?”
“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神能指点大清,同样也可以指点任何人,多铎不能让这个秘密泄露出去,所以才会将九鼎和神人一同运送回关外。”
“神人的存在关系大清国运和命脉,这个秘密绝对不能让外人知晓,清军能在文津桥下发现青铜宫,这就意味着扬州城中的南明守军也可能看到,只不过仓皇撤退才没有带走青铜宫中的东西,退回扬州城后,关于青铜宫的消息相信已经传开。”我深吸一口气说。
“所以才会屠城”叶知秋恍然大悟。“是为了保守青铜宫中的秘密!”
“我们虽然来晚了,不过至少线索还没有断,九鼎如今应该在关外。”叶九卿说。
“可是关于扬州的文史中,并没有提及清军在扬州有这么重大的发现啊,而且即便知道九鼎运到关外,也不知道如今九鼎的确切下落。”沈不悔说。
“姐,文史上怎么可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多铎根本不清楚扬州城里的人到底有没有看见青铜宫,为了掩人耳目不惜屠城灭口,如此重要的秘密,知道的人恐怕只有大清皇族。”田鸡说。
“那线索还是断了啊,你们都说这个秘密对于大清至关重要,即便皇族知道,也不可能告诉你们。”沈不悔说。
“大清皇族肯定不会,而且我估计这些皇族知道的未必有我们多,真正知晓这些秘密的我们刚巧认识。”我拍拍身上的泥土,原本打算找到九鼎之后再去辽东,现在看起来九鼎应该也在辽东才对。“是时候去关外了,指不定九鼎和那艘船这一次可以一起找到。”
第712章 重返辽东
沈阳的冬天让我想起了雪域,虽不及雪域严寒冰冷,但呼啸的风雪在耳边是那样的熟悉和怀念,白近从他四合院里迎出来,浑身上下裹的严严实实,我只能看见他一双露在外面的眼睛。
只是笑声依旧豪气干云,辽东汉子打招呼都是那样粗狂,他和叶九卿是老相识,上前一拳打在叶九卿胸口,这样再年轻五岁,我相信叶九卿腰板都不会闪一下,可如今他踉跄向后退了一小步,若不是我搀扶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