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15章 旅途
冰城,火车站。
开往北京的特快,已经启动了。
车厢里,冯求远靠着车窗,向窗外挥着手。
随着列车的加速,爱人孙慧云离得已经越来越远,渐渐就看不到了。
“看来你的人缘不怎么样,你送了那么多人,结果你走的时候,一个送你的大学同学都没有。”
扭头看到女儿还挂着泪珠的脸,他开起了玩笑。
“哪有?!他们家都在外地,怎么可能跑回来送我?”
冯言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争辩了起来。
“而且来送我的人不算少啊!”站台上给冯言送行的高中同学来了不少。“建中哥也来送我了啊。”
“建中是个好孩子。”
冯求远说了一句无意义的话,女儿听懂了。两个人以后的机会不大了。
虽然常建中也很努力,也考上研究生了,但是两个人的差距在不断的拉大,而不是缩小。
短短的两年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仰视她了。
冯言会在父亲的陪同下去北京,在那里汇合林婷,再一起赴美。要不是需要签证,冯求远恨不得一起飞去美国,把孩子直接送到学校。
两个女孩都没有坐过飞机,也没有出过国,一起走是个伴。家里对她们自己出行倒不怎么担心,因为美国那边有同学接她们。
————————
被父亲三言两语转移了话题的冯言,收拾起了心情,转身从包里拿出小录音机,开始英语学习。
她是自己联系的留学,没有学校组织的英语加强训练,一切都需要靠自己。
听说南方有的学生,高中毕业去美国读本科,要花一年时间去学习语言,也不知道直接插班学习,能否跟得上。
由于奖学金跟成绩挂钩,如果有缺勤或者成绩太差,奖学金也就没有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过于高兴,没有人去想这些问题,现在事到临头,有些麻爪了。
不过冯言也是天然的学霸,信心是不缺的。她现在抓紧一切时间练习口语和听力,希望第一个学期不要搞得太惨,弄个下马威。
听郝云丽讲,最重要的是头几个月,熬过去就好了。
————————
冯求远看到孩子开始学习,也就不再说话,转身收拾起床铺。
他们的票是托人买的两张下铺。这几年政策放开,买卧铺不需要级别了,要是早几年,只有县团级才能买卧铺。
火车还没有提速,父女两人要在车上呆很长时间,所以一个舒适的环境,就很有必要。
他请假去送女儿出国留学的事情,在单位引起了轰动。本科生出国,是很少出现的,这让他在单位有了更多的关注度。
很多人都跟他打招呼,希望以后他女儿回来的时候,能捎点什么回来。
昨天晚上,夫妇两个人收拾行李收拾到半夜,最大的难点在于取舍。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想给孩子带很多东西。当初女儿在地读书,都带了两个大箱子。这次去异国他乡,应该带更多。
但女孩子一个人长途跋涉,根本拿不动。昨天晚上,不少新买的东西,又被从箱子里拿了出来。
好在女儿在那边有同学接应,日常用品,都是那边帮助准备。
收拾到最后,给女儿准备了一大,一小两个箱子。听说那边的气候比较暖和,不需要带太厚的冬天衣服,这也帮助省下了不少空间。
————————
火车是冰城始发,人不多。冯求远没有什么事情,就斜靠着被褥休息了起来。
这几天他一直都在忙,休息不好,不一会他就睡了过去。等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几点了?”
“七点半,爸,你是真能睡啊!说好的由你来照顾我,结果一上车就睡觉!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妈来送我了。”
冯言不满的抱怨。
列车在父女两个人的口角声中进站,座位下传来了不断的震动,冯求远就是被震醒的。
“是春城站啊!你们班有好几个是春城的吧?”
“两个,成永兴和袁帅。”
“他们会不会跑到这里来送站?”
“不可能吧!而且袁帅已经走了。”
冯言虽然觉得不可能,但还是不自觉的拉开窗帘,向外望去。但一个熟悉的面孔也没有发现。
春城也是省会大站,上来的人很多。很快的,空旷的车厢就差不多填满了。
包厢里,中铺和上铺也都上了人,人多了就开始互相问候。
在这个年代,能坐卧铺的人,非富即贵,素质都算不错。
————————
“你们这是去哪里?”
一位衣着时髦的少妇,把行李举上去以后,就坐到了冯言的铺边。跟无所事事的冯求远打招呼。
“去北京,你呢?”
“也是北京。我从去那里坐飞机,然后飞日本。我爱人在日本工作。”
少妇自豪的介绍着。在这个时代,能出国,不管是刷盘子还是扫地,在国内人眼里,都是大款。
“噢,那挺好的。”
“你们呢?你闺女是去北京念书的吗?这是去报到吧!暑假这才过一半把吧,哪个学校这么早就开学了?”
缩在下铺一角的女孩子,一直在看英文书,再加上年龄,一看就是个学生。
“我们也是去坐飞机。她这次是去美国读书。”
冯求远在美女面前,不自觉的就想炫耀,尽管炫耀的是自己的孩子。
“这孩子多大了?”少妇又回头,仔细打量了一下认真读书的女孩子。“她还不到二十吧。已经大学毕业了?这不像啊!”
“你眼神真好使,她就是二十。这次去美国是读本科,开学是三年级。”
“本科?她是怎么过去的?高中生现在可以直接报考美国学校了?”
周边的几个乘客,闻声来了兴趣,也都把脑袋伸了过来。听冯求远在那里介绍自己的育子经。
————————
冯言一直带着个耳机学习。
对于这次的美国之行,她是寄予厚望。
去年暑假,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同寝同学,郝云丽去了趟美国,于是丑小鸭变天鹅。
对于去年发生的事情,冯言始终耿耿于怀。
为什么仅仅过了一个假期,两个人之间就产生了如此大的差距?
她始终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小到大,冯言都是班级里的学霸,学校里的学霸,从没有过例外。正是这种对第一的不懈追求,不断的激励她前行。
在LED项目里,最开始的时候,由于不熟悉试验设备的缘故,冯言被几名外专业成员远远抛在了后面。但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她就后来居上。
到了这个学期,冯言在LED小组里的优势,差不多是统治性的。
今天,她也终于踏上了去美国的道路。
如果拿今天的冯言与去年的郝云丽做对比,冯言明显具有更高的起点。她现在手里的论文,仅第一作者就有四篇。在LED科技大会上,她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明星人物。
到了美国,会遇到什么?
冯言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
这次的旅行,冯求远准备充分,睡觉前父女两人把带来的茶叶蛋分吃了,算是夜宵。
冯言的行李里带着大量的现金,而且还是美元,根本不敢离开去餐车吃饭。冰城盛产红肠和大列巴面包,行李里吃的,是不缺的。
两父女一路吃吃喝喝,十分的惬意。
时间就这样,在车厢的摇晃中,慢慢过去。
第416章 PECVD
奉天
晚餐之后,客人们旅途劳累,被送到招待所休息去了。
第二天上午,宾主重新落座,继续进行昨天的会谈。
MOCVD的讨论,成永兴基本上没有怎么参与。这些LED生产上的事情,已经不怎么值得他投入精力。有III型设备,不错,没有,也没有关系。
一台III型,可以抵过四五台II型,那么就上五台II型就好了。
一切都可以对付,唯独不能对付的就是时间。
———————
成永兴这次来,是针对LCD计划的一台核心机。
在LCD的生产步骤中,有个跟MOCVD功能和地位都很接近的设备,只不过在液晶生产里,它的名字叫做 PECVD!
LCD产线升级的过程中,从一代到二代之中,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这台PECVD。
有了这台PECVD,就是第二代,没有,就是第一代!
PECVD (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的中文解释,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
它是借助微波或射频等使含有薄膜组成原子的气体电离,在局部形成等离子体。而等离子体化学活性很强,很容易发生反应,在基片上沉积出所期望的薄膜。
美国应材于1993年生产的AKT…1600型CVD,一经推出,就垄断了这个市场。
MOCVD,已经属于很昂贵的半导体设备了,一台量产型的价格在2000万左右。
可PECVD呢?AKT…55K PECVD,单台售价超过了一个亿!
什么是高利润率?这才是真正的高利润率!
贵倒不要紧,更重要的是,这种设备,注定与光电无缘,根本就别想买到。所以光电必须另想办法。
其实在MOCVD领域,科仪在后世的名气并不大。但是他们在 PECVD 领域名气很大!
———————
谈到PECVD,会议室里的一群人,都来了兴趣。这算是挠到了他们的痒痒肉了。
科仪作为中科院的一员干将,主要的职责就包括了PECVD的研制与开发。
这些年,整个科研体系的日子都不算太好过。中科院系统,相对其它部委下属科研院所,还算是好的,至少活下去没有问题。
虽然如此,但中科院体系里的国家级的项目,也都面临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在整个90年代,一大批重大工程先后下马,都是没有钱造成的。
随着奉天科仪的经济效益好转,在中科院系统内部,也迎来了更多的关注。既然科仪自谋出路,闯出了一条新路,那么一些准备放弃了的项目,是不是可以转到科仪厂这边进行?
给光电打工,生产MOCVD,固然不错,但谁也不想当一辈子的加工厂不是?
刘民学和科仪,这段时间也是异常繁忙。一方面是MOCVD的生产任务,异常的饱和,另一方面,有一些科研任务,也排到了计划里。
在MOCVD的生产上,科仪也遇到了麻烦,那就是订单太多,已经忙不过来了。尤其是简易版的订单,差不多是雪片般地飘了过来。
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产能。以工厂现有的设备和生产能力,根本就无法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
MOCVD生产带来的利润,混个温饱,甚至小康都没有问题。但想上个台阶,例如,换一批加工设备,买几台大型计算工作站,那是想都不要想。
MOCVD利润率高,那些大型机的利润,更高!
所有的这一切,都卡在了《钱》这个字上了。
———————
一群人高高兴兴的谈了一早晨,大家都很谈得很嗨,但是没有什么用。没有钱!
午饭过后,一老一少,单独坐在里一起。
“抽颗烟不?”
“不抽。你可不要毒害我,我还是祖国的花朵。”
这个时代,让成永兴最不适应的事情,就是这个抽烟。基本上,几个人坐在一起,第一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