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过淘汰旧产线,升级新产线的方式,全彩在冰城的职工总数会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准。
但是这个策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工人的问题解决了,管理干部的问题,再次浮现了出来。
由于这些产线需要部署到异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在本地扩张相比,它就要求更多的管理人员。
随着光电系的增长,对中层人员的需求开始减弱。随着企业的逐渐正规化,内部培养,监督,选拔机制慢慢健全了起来。很多中层干部,都可以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得到解决。
但与此同时,对高端人员的需求大了起来。
现在需要的都是丁经理这样,可以在一个新的城市,有能力独自打下一片江山的开国将军。
而领军人物,还不是现在的光电系可以培养的出来的,而且也没有时间来培养。
需要派人跟市府谈一下了,下次再派人,必须派有能力的领军人物了。现在派来的这几批人里面,有能力的人也有,但是能统揽全局的不多,多是各部门的边缘人士。
—————————
目前,急需领军人物,不仅仅是全彩,还有光电的其它业务部门。
这里面,第一个职位就是林液晶的总经理。
林液晶在严亮的驱动下,这一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先后有两条一代线量产,又建了一座大型厂房,准备上马二代线。
这个结果与《巨大高科》进行横向对比,十分醒目。林液晶这个后起之秀,不论在产值还是利润,都出现了赶超的趋势。
当然了,也是时势造英雄。一步先,步步先,《巨大高科》慢了一步,不得已自己去爬良品率,失去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在快速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一年的落后是致命的。
但林液晶疯狂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下了巨额债务。融资就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了。
林液晶需要一个正式的掌门人。
第二个就是《光电设备》总经理。
这个职位始终是一种空悬的状态。刘民学曾经兼任过这个职位一段时间,但只是挂名,《光电设备》始终是被成永兴直管的状态。
成永兴很快就要离开冰城,这个职位就有了实际的意义。
第三个就是全彩的滨城基地总经理。
由于通讯条件限制,异地管理始终是个困难的事情。冰城附近扩散出去的产线,还可以被冰城辐射管理得到,只需要设置车间/分厂一级的管理体系。但是滨城就不可以了。
由于两座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15个小时,导致这个分基地需要一套相对独立的管理架构。
滨城基地,算是全彩的一个全新尝试,它不仅仅是转移产能和人力这么简单。它会成为全彩的一个独立子公司,有独自发展的权利。
如果滨城基地可以成功,将来继续向南方扩展也就有了范本。
这些要人的信息,同时向市府和工大发了过去。
第570章 刘总
后勤部部长刘兴安最近比较烦,他需要尽快给学校以反馈。
这几年由于业绩斐然,年初有风声,他会在换届的时候,被任命为副校长。这半年以来,他也一直在为这个调动作准备。
但是前两天学校管理层开了一个扩大会议,他也列席,会议的主题是选拔光电仪器公司的总经理。
消息已经确定,光电系直接向市府发出要求,希望市府指派几个职位的管理岗位,光电系自身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这个消息被学校知道后,既有失落,也有着急。
失落是因为,工大的人力资源枯竭到被自己企业看轻的地步。光电系是学校的骄傲,与学校算是两位一体的关系。
小金库,后花园,大基地等等称呼都不足以形容光电系公司对学校的重要性。
着急,是因为学校真的没有人了。这两年,凡是有些能力的都被外放了。
工大虽然也从其它院校补充了些人马,但平均素质是下降的。有能力独立工作的人不多了。
其实不仅仅是学校面临这个问题,刘兴安自己都在为这个事情烦恼。后勤部一点小事情,都要让他一个大部长来解决,底下的人无能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开始后悔把白处长他们放走了。
这次会议的基调就是海选,无论如何要找出合适的人派过去。哪怕学校内部没有,外部找到也行,但要通过工大的渠道派过去,而不是市府那条路。
这次的岗位空缺里,有两个一级公司的总经理。
林液晶总经理的职位还好说,《光电仪器》总经理是这批职位的重点。
光电仪器的重要性,工大看得比外界清楚得多。
别看全彩风头正盛,前段时间还搞出冰城大停电的事件,震掉了一个电力局一把手。但是光电系的真正核心财产是仪器公司。
与仪器公司相比,全彩公司只不过是阳光下的冰雕,河边的沙堆,可以唬人,但没有根底。
光电的核心技术和资源,一直都在仪器公司手里。这是个比光电科研总经理都重要的职位。
另外,工大还没有在光电一级公司让出一把手的先例,这个口子决不能开。
————————
刘兴安会后一直在发动脑筋,在认识的人里寻找合适人选。结果前天,校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可以主动过去,把这副担子挑起来。
领导谈话,总是有足够理由的。
有些确实有些道理,
一,白,丁,钱等人以前都是他的属下,他去了就天然有话语权,不会出现白经理追着周经理要设备,不让对方回家的笑话。
二,他也算能力超强,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而且科班出身。
也许他年纪大了些,对于高度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不会很容易适应。但仪器公司不同,它的形态是标准的指令性公司形态,没有竞争,全都是按照计划工作。相对而言,他这种人更加合适。
刘部长虽然从事的是行政工作,但他起家还是技术出身,当初还是很有名的青年学者。
第三,下一步光电系将全面转向晶圆工程。已经有消息传过来,光电系的这个一号工程也许会被国家认可,至少会成为东三省的一号工程。
工大必须派强力人选进去,掌握主导权。
但刘兴安有自己的顾虑。
他虽然还算年富力强,但也50多了,眼前的副校长唾手可得。让他放弃这些年的奋斗目标,心里有些转不过弯来。
到了他这个层级,钱,待遇什么的,早就不看中了。
工大的级别摆在这里,副校长才是他奋斗的目标。光电企业的体量虽大,也很重要,但毕竟不是国企系列,还没有相应的行政级别。
虽然看着白经理他们分股票,也曾小小羡慕一下,但没有引起大的心理波动。到了他这个岁数和地位,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
他这两天就一直在思考,同时也是以拖待变,看看是否有更合适的人选会跳出来。
—————————
但孙副校长私下找他谈话,劝他尽快接下来,因为学校这边受到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一个是市府那边在全市范围内选人,另一个更重要的消息传来,有些系统开始质疑一个学校控制这么大笔财富的合理性了。
在这个时代,政企分开是个很时髦的话题。同样道理,校企是不是也要分开呢?
要求学校上缴光电系股份的声音,今年以来是越来越大。看上这笔财产的人和单位都不少。工大富可敌国谈不上,抵一个省,一点问题没有。
不算光电系其他系统的股份,仅仅持全彩一个公司的股票,以最新的传来的价格,接近了7。5亿美元,这还不算下面院系的持股。
刘兴安如果这次不去,校长肯定不要想了,能平安退休就算好的了。
孙校长把说的话很严重,但是刘兴安心里有数。想把股份从学校的手里拿走,哪是这么容易的。
一个是工大毕业的校友们,遍布各大部委,都是位高权重,能量不小。
其次是成永兴的忠诚,别的不讲,他同学一半以上都出国了,他一个人,老老实实把本科4年读完,安安稳稳的拿了一个本科毕业证走了。
有成永兴在,工大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这哪里是其他人想插手就能够插手的。
孙校长的话里头,有真有假,但如果这次自己不去,副校长真的恐怕是没有机会了。
刘兴安吃完午饭又睡了一觉,下午坐在办公室里想了很久。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后,5点的时候,他敲响了大校长的办公室门。
第571章 设备公司
成永兴接到了行政楼开会的通知,一头雾水,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
到了以后,几位主要的校长都在。以前学校派人或者是人事任免,都是刘兴安部长从后勤或者从人事那边传消息过来。
但这次是刘兴安本人,他直接给自己开了一封介绍信。
成永兴不太明白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但也没有问,这已经是惯例了。工大派来的人,不需要光电这边同意,虽然光电有权决定员工的工作。
今天这个权利显然不适用。刘兴安部长来以后,只有唯一的一个职位适合他。或者说是两个职位,一个职位就是自己这个总经理。另外一个就是仪器公司的总经理。
简单的客套一下,三个人就一起返回,刘部长就这样走马上任了。
—————————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不停的开会,先是光电科研公司管理层开会。。
接下来是设备集团及下属各分公司的扩大会议。
光电设备经过数年的发展,不论在是奉天还是冰城,都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
光电设备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有直属部门,直属子公司,还有参股公司。
所以第一轮的情况介绍,主要是这些外围的参股公司。
《精密光机》经过一轮轮的增资及技术入股,光电在精密光机的持股也一直在变化。目前光电在精密光机持股,下降到了5成左右。因为精密光机又引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投资人,春光机所。
经过多年的合纵连横,《精密光机》已经成了国内力量最雄厚的光刻机单位,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技术实力。0。8微米的光刻机已经完成设计制造工作,等待最后的产品验收。它很快就会被直接应用到林晶圆里。
随着光机所力量的加入,公司会在春城设立一个分支机构,依托春光机所的力量,专攻193纳米的下一代光刻机。
以后精密光机将会借鉴后世intel的Tick…Tock策略。就是一个子公司利用成熟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另一个子公司则钻研下一代技术。
在这个策略下,冰城分部沿用436纳米激光路线,攻关0。5微米节点,以及下一代的0。25微米节点。
在193纳米和436纳米之间,还存在几个过渡,例如365纳米和268纳米。但是这些波长的激光,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名气不大。
跳跃式升级的方式,也被ASML采用过,他们就跳过了157纳米,直接进军13。5纳米,花了十年时间,最后奠定了霸主的地位。
而此时,193纳米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都已经成熟,直接跳跃,风险不大。
多亏了LCD产业链的高利润,才使得光电能够启动晶圆光刻机的项目。而且,一启动,就是两个项目同时启动。
————————
光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