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远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只要他不再像以前那么熬夜磨豆腐就行,于是也就没再劝了。
  因为宁远出了名,渐渐的宁大强也出了名,开始人们都对他指指点点:
  “看,这就是那个宁远他爸!”
  那段时间,还有风言风语传出来,什么都当大明星了,还让他老子继续卖豆腐之类的话,主要是抨击宁远不孝顺。
  宁大强也不是善茬,当时就骂道:
  “老子家里的事儿,让你们瞎说你麻辣隔壁,真说孝顺,你们家的那些王八羔子哪个能比得上我儿子?不服就来比比,再让老子听到谁胡说八道,老子敲了他的牙巴骨!”
  在那之后,尽管有些言语,也没人敢当面议论了。
  再然后,因为宁远不时回家的新闻传出,一副家庭和谐的现象,还有后来宁远带宁大强他们出门旅游,还去了香江、澳城这些地方,也让那些发酸的人再也没吭声了。
  对于一些过得比自己好的人,总有些酸的,希望他们家有点什么事,这样心里也能平衡点,但时间长了,发现没有那回事,也只能眼不见心不烦了。
  就像宁远劝宁大强那样,时间会告诉他们一切。
  那时候宁远还想把宁大强他们都接到京城住,远离这些纷扰,但宁大强又不愿意:
  “那大城市的,住隔壁都不知道谁是谁,出了门两眼一抹黑,到处都是车,不习惯,哪有家里得劲。”
  因为宁大强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不管认不认识的,都来菜市场买他的豆腐,再加上他做的也没以前那么多了,往往不到上午九点,豆腐就卖光了。
  这让宁大强有时候也挺郁闷,以前可是能在市场待到十一点多,有时候还卖不完,现在倒好,直接提前了仨小时。
  不过,他就算卖完了也留在那儿跟别人聊天打发时间,然后十点多回家,给宁岩和宁雪做午饭,宁雨则在学校吃。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宁雨回来了,看到宁远,顿时惊喜不已。
  “你怎么现在回来了?”
  “你这马上都要高考了,我能不回来看看嘛。”宁远笑道。
  宁雨哭笑不得:“一个高考而已,哪有那么隆重,反而你这么一弄,倒让我有点紧张了。”
  宁远听她这么说,心里还真有点咯噔,不过当看到宁雨嘴角那抹促狭的笑意时,顿时反应过来:
  “好你个小丫头片子,连我都敢忽悠了,皮痒了是吧!”
  去年春晚的卖拐,带红了不少流行语,忽悠这个词瞬间从东北推向全国,就算没有这个小品,重活一世的宁远当然知道,但宁雨他们,都是通过这个小品知道了忽悠的意思。
  宁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好大学考不上,普通的大学又不是上不了,反正有你这个明星大哥,难道以后还没有我的饭吃呀!”
  宁远哈哈大笑:“行行行,就算以后你没工作不嫁人,哥也养着你!”
  结果门口就传来宁大强的声音:“放你的狗屁,这叫什么话,不嫁人……不嫁人估计到时候你就该急了。”
  宁远一噎,随后无奈的摇了摇头,这老头,总是连自己一起骂,怎么想的?
  而宁雨则缩了缩脖子,然后又捂嘴偷笑。
  她在外人面前,都是文静恬淡的模样,也就是在家人面前,偶尔会有这种小女儿面目。
  然后,宁大强就走了进来,肩膀上扛着一大袋黄豆。
  以前做的多,他都是骑三轮自行车去进货,但现在做少了,尽管也有了摩托三轮,但进货基本都是骑自行车去,他说就当锻炼身体了。
  宁远过去帮他把黄豆抱下来,然后毛巾递过去给他擦汗,宁大强斜眼瞥着他:
  “你也放暑假了?”
  宁远点了点头。
  “这个暑假还拍戏不?”宁大强问道。
  “暂时不拍了,不过我公司两个演员都在拍戏,我会去看看,然后再回京城演话剧。”宁远道,看到宁大强眼神里流露出一丝郁闷,宁远笑道:
  “不过这次会在家待的时间长一些,多陪陪你们。”
  “搞得我多稀罕你似的!”宁大强哼道,然后拍了拍手:“行了,你们先歇会儿,我去做饭。”
  宁远拦住他:“菜我都配好了,饭也煮了,就等你回来炒菜。”
  说完,宁远就过去炒菜了,而宁雨则连忙跟过去烧火。
  其实家里也有宁远买的煤气灶,但宁大强不喜欢用,包括电饭煲也有,但他们都喜欢柴火灶煮的饭、炒的菜。
  当菜端上桌,见宁远也坐了下来,宁大强愣了愣,朝后望了望,见宁雨就端着两碗饭进来,迟疑的指着桌上的三盘菜道:
  “就……就这?”
  “是啊。”宁远笑道。
  宁大强恼火道:“你这搞得什么玩意儿,这几盘菜还不够这俩小东西吃的,我们吃啥?”
  “别急啊,先吃,吃完了还有别的。”宁远把他扯到椅子上坐下。
  “嗯嗯,快吃快吃。”宁岩和宁雪也喊道,挤眉弄眼的,一看就是有情况。
  宁大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包括宁雨也是,一脸茫然,虽然她刚刚也问了宁远,但宁远并没说。
  直到吃完了,宁岩和宁雪迅速把碗盘收到厨房洗过之后,回到堂屋,他俩就把灯给关了。
  再然后,宁远把卧室门打开,端着点上蜡烛的蛋糕出来了。
  “小雨,这是哥给你补过的生日,生日快乐!”宁远笑道。
  “哦!!!”宁岩和宁雪都鼓着掌叫着,然后唱起了生日歌。
  这个时候,烛光中,宁大强愣愣的,而宁雨,眼里印出烛光的影子,晶莹闪烁。


第298章 探班(二合一)
  宁远不像那时候的陆易,靠《永不瞑目》一炮而红,因为现在的他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但将近半年的各家电视台播放,也让宁远的名气再上一个台阶。
  虽然还达不到上至八十岁下到八岁的地步,但如果再被称呼为著名演员,大概没人会质疑什么。
  当然,宁远自己听了怎么尴尬,那就是他个人的问题了。
  除了永不瞑目,《游园惊梦》也将在八月底上映,不过因为剧情和内容的关系,内地不在其列。
  但这部片的属性,注定它的票房不会太高。
  不过现在已经收到通知,在第二十三届莫斯科电影节,这部电影拿到最佳女主角和影评人大奖的提名。
  两个奖的分量都很重。
  不过,六个陪审团评委中,有一个是在华夏大名鼎鼎的姜闻,所以出现一部华语影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也得影片自身过硬,否则硬抬上去也是贻笑大方,更何况姜闻一向有自己的主见。
  本来宁远没打算去的,毕竟他在里面就是个打酱油的,而且还那么远,但让他改变想法的,还是孟辉。
  “今年的第十二届留比莫夫卡戏剧节向咱们发出邀请了。”
  “卧车?真的假的?”宁远惊了。
  留比莫夫在外界不被人熟知,包括宁远进华戏前,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直到进了大学,学了戏剧史,宁远才知道这家伙在俄罗斯、欧洲,乃至国际戏剧界的名气都挺大。
  而且他差一点就活到一百岁了。
  不过,他前半生的老师更出名,就是那位写出《演员的自我修养》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体验派的开创者之一,也是留比莫夫的老师之一,但随着自己的成长和看到的越多,越让留比莫夫对这种方式感到无比讨厌——在当时的苏联剧院中,可以说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
  留比莫夫觉得,这就像“修建得整齐可爱的英国式庭院”一样,但是却“绝不适合剧院”,于是,他毫不犹豫的站到了表现派的立场,将表现派发扬光大。
  其实宁远并不喜欢详细的区分这些,不管那种方法,都有适合它的场景,在最合适的地方用最合适的方法,而不是拘泥于其中一种,不适合也生搬硬造,那就更不合适了。
  这一点,颇有点像《笑傲江湖》里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之争,当年看的时候,宁远就在想,有毛线好争的,一个内一个外,各有各的长处,都吸收加以综合不是更好。
  当然,这只是就事论事,无关金庸在其中的一些隐喻,
  但在很多时候,无论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夸夸其谈,还是真的沉迷其中,总有人把自己标榜为哪一派,让宁远好气又好笑,在笑傲里,就算当年气宗赢了剑宗,不也没能在五岳剑派称雄,反而还被嵩山派骑在头上?
  就算当年是因为把风清扬这位剑宗高手骗走,气宗才赢了,但除了风清扬一个,其他人没有内功作为支撑,谁不是后继无力?
  把相辅相成的两者进行人为的割开,无论哪一派赢了,也不可能在五岳剑派里称雄,更遑论在江湖上。
  如果真要划分派别的话,宁远觉得自己是实用派,哪个实用用哪个。
  就像体验派,虽然把自己代入角色,很多时候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但如果那个角色的经历自己没有怎么办?凭空想象终究还是差一步。
  比如被阉割的绝望和痛苦,怎么体验?
  总不能自己来一刀试试吧……
  这个时候,就需要方法派,用自身相似的经历来塑造,比如脑海中一直回忆当年宁大强去世的场景,或者曾经被人欺辱又无法反抗的经历,都很绝望。
  至于疼痛,人这一辈子,难免会受伤,那种感觉也有经历。
  而且因为这是自己的直观感受,演起来更有感觉。
  这种方式,在方法派里叫做情绪的“代替法”——演员同样在表达这一听到噩耗的信息时,可以不用去感同身受自己失去亲人的感觉,而是可以用相似的情绪去代替。
  比如早晨出门时钥匙丢在楼梯上,此时一想,小偷有可能已经把家里的万贯家产洗劫一空了,再想到这些场景和幻想出画面时,演员脸上所呈现的表情也会很真实自然,甚至会比真正的去想象噩耗的状态更加令人信服。
  就像那个笑话: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出来吗?愿意。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吗?不愿意。为什么?因为我真有一头牛。
  感同身受的,才具有表现力。
  吴秀波就不拘泥于此,在拍《赵氏孤儿》摔孩子那场戏的时候,他是努力让自己进入到程婴角色里去,感受自己就是程婴,眼前的一切斗争,自己手中的孩子,都是真真实实的存在。
  所以,在吴秀波抱起孩子摔下的一刻,他觉得他在摔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悲从中来,完美演绎。
  而到了《黎明之前》的时候,其中有一场戏是要拍他心情沉痛,趴在车里,情绪悲愤至极,用尽全身的力气不停的敲打方向盘以发泄悲愤。
  据他自己事后描述,他当时在拍的时候,是通过调用自身情感经历,联想生活中的压抑和不满,将自身真实内心爆发出的情感带回人物,从而表现戏中人物的悲愤情绪。
  他并不是直接让自己进入人物去揣摩人物应有的心情,而是通过调用自身的内在情感表现爆发带回到人物,不局限在人物的机械化演绎上,由自身情感,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一系列极具创造力的表现。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色戒》中的汤维,《无间道》中的梁超伟,很多时候都是体验派。
  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后半段中的汤维,和《阿飞正传》中的梁超伟,又用了方法派。
  好的演员,都能‘因地制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