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免唏嘘。
真以为有点钱就能投资那些大船?人家精英玩起手段来,能神不知鬼不觉把你吃的骨头都不剩。腾讯能接受李泽楷的钱,何尝不是因为他是李嘉成的儿子。而且最后也有一百种方法把你挤出局。
相比较而言,反而是影视圈更简单一点,有实力又有钱,再有些地位,就能做主了。
聊完后,宁远跟马匀告辞离开,一路哼着小曲。
马匀也如此,心情愉快。
他觉得自己能得到宁远这样的名人支持赚大了,而宁远又何尝不是这么想。
接下来的两天,宁远除了话剧展演外,也在想这件事,他觉得自己除了投钱,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价投入进来,就看马匀到时候带谁来谈了。
第352章 回家过年
当宁远结束了三天在石省的演出回来后,马匀也带着两个人来找宁远了。
一个是蔡重信,另外一个是彭磊,都是马匀的左膀右臂,在未来,这两位一个是阿里董事会副手,一个是首席人才官,都是风云人物。
宁远之前还以为是那位老孙,不过一想也是,自己投资才多少,那位做风投现在都是千万美元起跳,估计也劳动不了他的大驾。
这时候他们公司还不大,连马匀都没太多气势,何况是他俩,见到宁远这位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的大明星,两人刚开始还有些好奇和拘谨,不过很快也就适应过来。
毕竟他们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尤其这位蔡重信,可是有耶鲁的经济学士和法学博士学位,99年入职阿里前,他就已经拥有七十万美元的年薪,绝对的高端人才,但他却毅然放弃选择相信前途未卜的阿里,结果证明,他眼光真的挺独到。
当然,这也是互相成就,因为他的到来,阿里才正式规范化运作,否则就算马匀再优秀,阿里也只能成长为一家家族企业,会一直以“感情”、“理想”和“义气”去维持团队。
但对于风投来说,除了好创意外,规范化的制度和卓越的晋升机制更受他们看重,而且实际上,阿里的第一笔天使投——来自高盛的五百万美元,也是蔡重信拉来的,因为这笔投资,阿里才受到孙正议的关注。
这位马匀的同龄人,今年都是三十八岁,说话不同于马匀的快人快语,而是声音温和,气质儒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更像一位学者,但他往往说的话,总充满犀利的画龙点睛之感。
甚至,最后起身握手,蔡重信欢迎宁远加入的时候,也带着蛊惑人心的味道:“成为一家人,代表着我们将成为未来华夏互联网事业的开创者,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
如果是一个后世来人,又不清楚他未来成就的话,没准就会当成一个搞传销的。
似乎,不会忽悠的老总不是一个好将军?
而彭磊,作为阿里十八罗汉里少有的女性高管,则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说话很少,但眼神一直没有离开宁远,倒不是对明星那种关注,而是一种宁远说不上来的审视。
尽管这时候的她,还不到三十一岁。
这顿饭宁远买单,马匀他们推辞了一番也没有多说什么,真让某些细节控知道,估计又是一番“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之类的理论。
但拿细节来权衡一个人,并不是不靠谱,而是只能作为参考之一,就像一个斯文学者会斤斤计较同父母家人歇斯底里,而一个纹身男会耐心的教儿女做某件事。
宁远不喜欢那些唯细节论的人,尤其是某些女人,曾经宁远就被“你连这种小事都能……可见你心里……”的话伤过,甚至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宁远前世没结婚,可不代表他没有感情经历,再说了,四十岁还没有感情经历,内心得多自闭或者多开放?
不过这种经历也不一定是坏事,就像他能教会宁远变得更成熟,考虑的更全面一些,当然有时候也会让他优柔寡断踟蹰不前。
“以后就是兄弟了。”马匀不忘跟宁远加深感情,然后在蔡重信和彭磊的注视下,跟宁远重重的拥抱了一下。
挥了挥手,宁远送他们上了前往机场的出租车。
至于宁远的想法,就是通过自己代言阿里的方式,抵作股权。
以宁远的名气和形象,他们仨都没有任何异议,反而非常兴奋。
又在京城演了几天的话剧后,宁远也开车回家,开始了第一次自驾的返乡之旅。
今年因为表演的《川省好人》是大型话剧,所以排的行程并没有那么满,宁远也比前几年回家早一些。
而且因为自己开车,所以宁远采购的比以往更多。
回去的路上,宁远想了很多,就像我们成年后走以前的老路,总会怀念年轻时的自己经过这条路的感觉。
以前上学的时候,宁远跟其他同学一样,总觉得假期过得很快。
当然,别的同学都是还没玩够,就要开始赶寒假作业了,但宁远却不一样,他们兄妹几人基本上刚发下来没多久就把作业做完了,剩下的时间,要么帮着宁大强干活,要么出去捡废品卖。
一般进入腊月后,宁大强的生意都会比平时好很多,他也会更辛苦。
八十年代末开始,凌山县就有不少人出外打工,到九十年代更多了,而一到年底,他们都会回来过年。
这种候鸟般的迁徙,也让老家的所有商家生意都比平时好很多,不单单是卖豆腐的。
除此之外,宁远和宁雨这俩大孩子,还会出去打零工——不是后世那种上班性质的,真的是闲散的零工。
因为平时很多人都在外打工,直到年底才回来,所以很多人为了图个热闹,婚嫁喜事都爱放到腊月办。
喜宴一般两到三天的流水席,大都在家附近搭棚垒灶做,虽然帮工的烧水、端盘、摘菜等是自家出人,但一般作为大厨的掌案师傅都会聘请。
烧几百人饭菜的掌案师傅,一般人还真玩不转。
而这些掌案师傅,都会带三四个人作为他的帮手,宁远打的零工就是这些帮手。
因为不是每天都有宴席,一般人家都会选择双日子,所以放假后,宁远他们能经营的时间也就那么几次,但总归能挣点钱,其他时间就是收废品,年底人多消耗量也不小,能捡不少。
那时候最快乐的日子,就是结束的时候,不仅能收到工钱,还有找东家要的剩菜——尽管那时候还没有打包的概念,但宁远早已经践行了。
一般东家看到这么帅气的小伙子竟然要剩菜,自然会了解宁远的家庭,同情之下,也会把没用完的材料送给他一些。
想到这些,宁远就觉得满满的怀念。
怀念,跟人们畅想未来一样,都支撑着他们一路前行,就像马匀的抱负和内心的怯懦,走出怯懦、接受过去,才能畅想未来,实现抱负。
不知不觉,从107国道北下,来到信义和312国道的交汇处,宁远转弯,一路向东。
第353章 软磨硬泡
回家的路上总是充满期待,想着父亲和宁雨他们看到自己的高兴模样,想着这个假期应该怎么过,要带家人去哪儿,太多太多了。
一旦回忆起来,思绪总难免放飞,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事情,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接一个的往下拓展。
当然,宁远也不是一路从京城开回家不停歇,一千多公里的路,就算宁远体质再好,也免不了吃饭上厕所。
更何况现在京珠高速也只是部分路段通车,全程贯通还得几年,更不要说从信义拐弯往东回凌山要走的沪陕高速,更没影呢。
所以宁远也不可能像未来,算上吃喝拉撒,全程高速开回去也就十一二个小时,这时候,至少得计划十六七个小时,等于早上六点天没亮出发,得开到晚上十点多。
即使这样,还没高速轻松,毕竟国道车多又没隔离带,时不时还会有摩托车突然窜出,更得全神贯注。
到家的时候,家里的灯还亮着,刚把车熄火,院门就打开,宁岩和宁雪就窜了出来。
“哈哈,我就说是咱哥吧你还不信!”宁岩兴奋叫道。
虽然宁远还没下车,但夏天他们在京城玩的时候,没少坐宁远的车,宁岩自然认识。
宁雪则哼道:“什么叫我不信,我只是说出来看看!”
宁远打开车门,他俩就围了过来,都笑嘻嘻的,宁雨和宁大强这时候也从院里走出来,看到宁远,眼神都一亮,咧起了嘴。
“哥,赶紧进屋烤火,我去热菜。”宁雨笑道。
说完她准备转身进去,宁远喊道:“哎——”
宁远刚准备说傍晚的时候在驻牛店吃过饭了,但转念一想,估计他们还给自己留了不少饭菜,如果不吃估计也会失望吧。
反正过了三个多小时,也消化得差不多了,就当宵夜好了。
所以在宁雨诧异转头问“怎么了”的时候,宁远笑道:“没事,你们吃了没?”
“吃过啦,要不吃等到这会儿不得饿死了!”
这句不是宁雨说的,是宁雪抢答的。
“就知道你是个小吃货。”宁远揉了揉她的脑袋。
宁雪现在也十三岁了,过完年就该十四岁,身高也窜了起来,虽然没有宁雨高,但至少也有一米六了,不过身形倒没有前两年的胖乎乎,而是也瘦了下来,倒不算太瘦,就是普通初中女生的模样。
大概是初中开始要跑操,早自习和夜自习,学习压力也大了,不像小学那么闲了。
宁远刚说完,宁岩也在旁边笑道:“她生怕自己饿着了,我们宁家第一吃货是也!”
宁岩会这个词,当然是从宁远那儿学来的。
宁远这么说,宁雪满不在乎,但宁岩就不行了,刚说完她就想去动手,结果一抬头看到宁大强瞪着自己,然后就朝她喝道:
“大过年的胡说八道啥啊你,什么饿死了,呸呸呸!”
宁雪这才恍然,刚刚她抢答的时候的确这么说的,缩了缩脖子,跟着呸呸两声,然后朝幸灾乐祸偷笑的宁岩瞪了两眼。
而宁岩也不以为意,反而朝她吐舌头做鬼脸。
当然,宁岩的小动作可是背着宁大强的,但却没躲过宁远,拽着他的衣领就提了过来:“欺负你妹妹干什么,没大没小的!”
这下,就轮到宁雪高兴了,哼道:“就是!”
“车停外面没事儿吧?”宁大强突然问道。
宁远知道他的意思,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就是小偷最猖獗的时候。
“没事儿,除非他能把车给背走,都有车锁的。”宁远笑道。
当然,真要是碰到一些执着的小偷,顶多也就是砸破车玻璃,但宁远也不会在车里放什么东西,大不了换块玻璃,毕竟除了门口也没地方停,院子倒是宽敞,但院门不大根本开不进去。
这种猜测宁远也不会跟宁大强说,否则他今晚铁定睡不着觉,说不定半夜还会跑出来看看。
把后备箱的东西分给他们抱着后,宁远锁了车,跟他们一起进屋了。
一进堂屋,一股暖融融的感觉扑面而来,正中间烧着火,开着电视,地上还有瓜子皮花生壳和糖果皮,显然正在烤火看电视吃东西,同时也等着自己。
现在不像以前,宁大强也舍得给他们买些零食吃,更不用说快过年了。
很快宁雨就把饭菜热好了,现在他们家厨房也改造了,土灶台倒是保留着,不过旁边的地方又砌了一个灶台,上面放着煤气灶,还有电饭煲。
赶时间的时候就用煤气灶和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