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侄子侄女,宁远也买了玩具,让这俩小家伙都高兴坏了。
当然,朱晓静他俩还没回家,都开始工作了,自然不像之前上学的时候。
为此姑妈还开玩笑:“你这老板回来了,也不知道把你姐带回来。”
朱志刚瞪了她一眼:“胡说八道什么你,小静早就跟你说了,小远让她一起回,她觉得现在回来那么早也没什么事,而且还有一些工作没做完,你说小远干啥。”
在一些琐事上面,朱志刚对宁大云都是言听计从,但在一些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倒是不含糊,生怕宁远心里有想法。
而宁大云也没有因此生气,笑哈哈道:“嗨,我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你跟我吆喝啥,走了走了,赶紧进屋,都在外面杵着干啥!”
她跟宁大强是姐弟,脾气性格都差不多,都是小事容易胡缠,但大事上还是拎得清的。
就算当初撵宁远他们走,更多也还是心疼宁大强。后来虽然宁远他们把她赶走了,她也发狠话,但过后还是悄摸摸的给宁大强塞钱。
而且宁远重回来之后,第一次来他们家拜年,亲眼看到宁大云对朱晓静姐弟俩发飙,才知道当初自己赶她走,她没有发飙,完全是看在宁大强的面子上忍着。
所以,她就是标准的刀子嘴豆腐心,心里很少有恶意,但嘴上总容易得罪人。
就像她刚刚的话,其实她也没想过责问宁远,就是开玩笑性质的随口一说,但如果碰到容易计较的,那就得罪人了。
好在宁远知道她脾性,也无所谓。
刚刚在外面,宁远也只是把玩具给了朱晓明的儿子和女儿,进屋后,宁远才把拎着的羽绒服袋子递给宁大云:“姑妈,你跟我姑父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宁大云一愣,接过来打开一看,立刻惊呼道:“哎哟乖乖咧,你怎么买这么好的衣服,来就来,瞎花什么钱啊真是的,给你给你,我不能要!”
宁远根本不接,笑道:“就是给你们的,一年到头也没来看望你们,现在过年回来,之前看你们也没有羽绒服,就想着给你们买一件,你就当是晚辈孝敬的。”
宁大强也在旁边跟着附和,宁雨、宁岩他们也都跟着说。
见这样,宁大云哭笑不得的只好收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很贵吧?”
站在旁边的朱晓明摸了摸:“这是羽绒服,肯定不便宜,小远真是破费了。”
“没事儿,咱们这样的关系,而且我爸也就姑妈一个亲姐姐,咱们不亲谁亲。”宁远说着,又把给朱晓明他们夫妇的礼物给了他,让朱晓明又一阵推让才收下。
听到宁远的话,宁大云满眼慈爱的看着他,感叹道:“小远真是长大了,是啊,咱们不亲谁亲啊,真好。”
第355章 没外人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亲情的一个形容,就是血浓于水。
但在宁远看来,这东西好像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又不是玄幻小说,哪有什么血脉之力。
就像很多被拐的孩子找到后,面对欣喜若狂的亲生父母都有些无措和茫然,如果不告诉孩子这是谁,在他们眼里还是陌生人。
当他们知道,这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才会在心理上有一个亲近的念头,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接受。
孩子亲近父母和那些亲戚,也都是有时间和感情的基础,而不是一蹴而就。
对于姑妈一家,宁远也是在上一世宁大强快要不行了,从他嘴里知道姑妈为自己家做的事情后,才有了这样一个基础。
否则没有这个‘知道’,就算重活一世,宁远也会像那时候一样,对她没有感情。
人都是相互的,除了极少数的白眼狼,大部分都是知道感恩的,有那些基础在,给姑妈姑父买件羽绒服也不算什么。
而且他们的性格,也不是‘升米恩斗米仇’那种,就算勉强接受了,也一直感觉不好意思,还不停的说感谢宁远的话。
在宁远把这个话题揭过后,她和姑父又开始感谢宁远把朱晓静拉到公司的事情。
当然,朱晓静也没有认为,在自己表弟的公司里上班,就可以趾高气昂,就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反而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否则也不会宁远让她一起回都没走。
宁大云他们夫妻俩没上过什么学,但对子女的教育还是合格的,不说培养的多优秀,至少价值观上面没问题。
当初宁远重生后,第一次来他们家拜年,虽然朱晓静和朱晓松有些冷嘲热讽,但站在他们的角度,其实也都是人之常情。
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舅舅,自己母亲经常接济他们家,那几个‘拖油瓶’不仅不感恩,反而还恩将仇报的拿笤帚把母亲赶走,更别说逢年过节来看望,谁心里都愤懑。
日积月累,能有好情绪才怪。
突然有一天,他们破天荒的来到家里,而且之前还听说宁远去考艺术类的表演系——普通人家供这样的艺术生都吃力,而他们家,一部分钱还是自己母亲给的,这种不考虑家境的‘好高骛远’,任谁都会心里不爽。
所以,见面后没有拿笤帚赶出去,已经很有素质了。
宁远他们是上午来的,吃过午饭也没走,就算想走宁大云也会阻拦,所以宁远他们来的时候,就计划着在这里玩一天。
开始的时候,宁远跟他们聊天,不过聊了一会儿后,就免不了玩起老家过年家家户户的娱乐项目——打牌。
九十年代,斗地主还没有流行过来的时候,大家都是打双扣,两副牌,四个人分两对玩。
打双扣是老家的称呼,全国范围更广泛的称呼,还是叫双升,或者打升级。
那时候在老家,大部分普通家庭玩这个就是纯粹的娱乐性质,并不带彩。
不过这两年,斗地主的风头完全盖过了双扣,而且似乎这种玩法天生就是为了赌博而生的,除了一些小孩子打着玩,成年人打,几乎没有不带彩的。
当然,也可能跟经济水平提高有关系,前些年,老家的绝大多数家庭只要不出去打工,留在本地的手里都没有多少钱,也没那些心里素质玩带钱的。
而现在,谁要说不带彩,立马就会被鄙视:“你多大了?要不你跟旁边那小孩去玩丁勾钓鱼吧?”
丁钩钓鱼,在老家是每个小孩都会玩的,就是把一副牌分成两半,每次两人各出一张比大小。
除了J最大外就是按顺序大小,大的就把小的吃了,然后两张牌都收入囊中,一轮轮的比下来,到最后可能一边寥寥无几,而另一边厚厚一沓。
因为规则是J最大,所以叫丁钩钓鱼,这种完全就比大小,根本不用动脑子,倒是跟未来那个‘斗牛’的玩法差不多。
再一个就是跑得快,小孩玩的也不少。
但有了斗地主后,简单又方便,三个人四个人都能玩,就成了老少皆宜的‘娱乐’项目。
每次无论家庭还是朋友聚会,饭前玩一会儿,饭后玩一会儿,就成了很多人乐此不彼的消遣,甚至有很多人沉迷于此,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用来玩,也有固定的赌友,当然这也是少数。
不过如果聚会人比较多的话,大家就会玩另外一种——炸鸡,这是凌山人的称呼,在外面大都叫炸金花。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多少人都能玩,少则两人,多则十来个都能玩。
围成一圈,一人发三张牌,但在发牌之前,就需要先往桌上放一定数额的钱,叫‘打底’。
一般对打底没有太多要求,这时候还是几毛钱,就算十来年后,也大都一块、五块的打底。
因为他们在意的并不是这个底,而是后面你来我往的往里面加注,那才是大头。
打底的金额,还有加注的金额都会在之前讲好,虽然最后也是亮牌比大小,但在大家都亮牌前,就是一种心理战。
心理素质好的,一个A都没也能走到最后甚至赢了,心理素质不好的,有对子的牌,也会在别人的‘吓唬’下,心有犹豫的给扔了。
当然,这种炸金花,宁远玩的少,流行的时候他已经去沙城了,在之后就很忙碌,根本没空。
包括斗地主,宁远玩的也不多,更不会像一些专业玩家那样算牌——记住别人出了哪些牌,再对照自己手里的,就能算出最后对方手里还剩哪几张牌。
这纯粹考验记忆力和用心,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不过有些人懒得记,就当个消遣,包括宁远也是。
就算现在,以宁远的记忆力,更是不在话下,但宁远也没有去做,否则的话,想赢他们的钱太轻松了。
因为宁远他们是客,宁大强不喜欢玩这个,自然就是宁远上阵,而朱志刚作为东道主,就得陪着,再加上朱晓明,他们仨凑手玩。
朱晓明跑运输的,到了地方等待卸货和装货的时候,他们这些司机就凑在一起玩着打发时间,自然而然,练就了一手还算精湛的牌技。
至于朱志刚,也就是偶尔跟邻居和亲戚玩两把,比起宁远强点。
说是他们父子俩陪宁远消遣,准确说,是宁远和朱志刚陪朱晓明消遣还差不多,因为这还是他提议的。
倒不是说朱晓明有瘾,而是这也算凌山人不算规矩的‘待客之道’,就跟客人来家了要端茶倒水递烟一样,你不主动提,客人也不好意思提出来,谁知道客人想不想呢,万一客人想你不提,岂不是怠慢了。
如果客人不想,自然会拒绝,想的话,就会立刻应和。
宁远没太多兴趣,但朱晓明既然提出来,宁远也没拂了他的面子,反正一年难得聚一次。
而宁远的答应,也让朱晓明松了口气,开始他提的时候,还担心宁远这知名人士又是大学生,看不上呢。
虽然还是亲戚,但现在的宁远太出名了,无形中也就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当然是有差距的那一方自我感觉更明显。
因为宁远不记牌,他又打的少,自然没什么经验,如果他当地主还好,如果跟朱晓明或者朱志刚一班的话,很容易就因为出错牌让他们下意思的叫道:
“哎你咋能出这个!”
“你别打我的牌啊,本来我都能走的……”
所以到最后,只要宁远有机会,不管他手里牌好牌坏,他都会把底牌抓起来自己当地主。
会斗地主的都知道,爱抓底牌当地主的,一般最后都是输得多,毕竟有好牌还好,有一次宁远手里只有一个小王,连个2都没有,也抓了起来,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当吃晚饭的时候,宁远一个人输了,不过也不多,就几十块钱,毕竟这时候的赌注不大,又是亲戚。
得知宁远一个人输了,让宁大云气得对朱志刚父子一顿数落:
“小远一年难得来一次,来了就是让你爷俩赢钱的是吧?”
朱志刚的性格用凌山话讲有点‘面’,就是不爱吭声的实在人,闻言有些讪讪,而朱晓明跟他弟朱晓松和朱晓静不一样,更像他爸。
被宁大云这么一数落,他俩都一脸的不好意思。
宁远则哭笑不得:“姑妈,玩牌有输有赢,不是很正常嘛,再说又没有多少钱,没事,就是打发时间消遣的。”
“那也不能他俩合伙……”
宁大云又叨叨几句,不过让宁远几句开玩笑的话给揭过去了。
过年家家户户都年货充足,而宁远他们来了,宁大云更是卯足了劲儿的做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让朱子璐和宁雪看得直流口水。
朱子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