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接着,她们就看到宁远从自己提着的袋子里,分别拿出两个小袋子:
  “第一次来也没什么礼物准备的,就带了点茶,两位姐姐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尝尝。”
  “呀!”王峥惊讶道,一边道谢一边随手接了过来。
  孟欣也是如此。
  虽然她们的位置,接受礼物的机会太多,但作为《艺术人生》这档节目,过往请得都是有头有脸的艺术家或者大牌,给她们带礼物的,还真不多。
  不过她们也不介意,又不是等着收礼,只要有收视率就比什么都强。
  所以,她们不仅不会多想,反而觉得对方能来,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宁远也不存在巴结的心态,她们请自己上节目,即使自己不带礼物,难道问题就能胡乱问?后期胡乱剪?
  不存在的!
  只会好好剪,毕竟收视才是他们更看重的。
  更何况宁远的人气摆在这儿,要不是太年轻,之前水浒播出的时候,她们就在犹豫着要不要邀请他过来。
  而现在,宁远拿下了柏林戏剧节的大奖,分量就更重了。
  送礼物这件事,只是宁大强从小给宁远灌输的,他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
  “我有时候去办事,到门口那门卫冷着脸,但我给人家递根烟,态度立刻就不一样了,伸手不打笑脸人,你要学着点。”
  从小的潜移默化,一直保持到现在。
  话糙理不糙,此刻孟欣她俩对宁远的确更青睐了,感觉上也亲近了不少,忍不住夸了一番。
  宁远笑着把这件事揭过了,又不是特意拿来说事,办正事才是主要的。
  寒暄过后,孟欣说道:
  “录制在夜晚,之所以约你下午过来,主要是想先聊聊,把晚上的采访顺一顺。”孟欣说道。
  宁远点头表示明白,随后王峥递给宁远几页纸:
  “这是台本,你先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你直接划出来,等会儿朱君来了,我们一起商量着修改。”
  随后办公室里就陷入安静,宁远在那儿看台本,而她俩,在那儿泡茶。
  没一会儿功夫,办公室里就传来茶叶经过开水冲泡的清香。
  “什么味儿这是?哦,茶叶!”
  朱君推门进来,嗅了嗅鼻子,就注意到了孟欣她俩手中,随后,他眼神才掠过两人,投到宁远身上。


第453章 宁远粉丝的战斗力
  下午时分,窗外的太阳开始西斜,照进来的阳光把宁远的身影也拉得很长,脸上半明半暗,竟让朱君恍若觉得,有种浮雕打上柔光的细腻质感。
  他虽然学播音出身,但对美术也挺喜欢,为了打好基础,这些年闲暇时间他也画了不少石膏像,不同的光,在石膏像上的感觉是不同的。
  尽管朱君更喜欢国画,但到了现代,美术都是融会贯通的,吸收国外绘画的长处,比如透视,比如立体结构,以及那些从内而外的解构关系。
  这个透视,可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一种美术理论。
  最常见的就是近大远小,但在过去国画上面,并没有这种透视关系,比如一张桌子,古人的画里,两条相对的边一定是一样长的,虽然事实是这样,但如果反映在画上,就显得有些古怪。
  不过,国画也有它的意境美,乾隆曾经让郎世宁画自己,画完后,乾隆说了一句:“很像,但是不美。”
  用现代的话说,大概就是超清照片,和美颜相片的区别。
  关于东西方美术的区别,大概的概括就是……东方是线性唯美思维,而西方是三维立体思维,简而言之,一个平面一个3D。
  当然,随着时代发展,西方衍生出印象派,东方也有了写实派,这就是融合。
  而此时此刻,朱君从宁远这一个侧身坐姿,感觉到一种融合了意境和透视关系的美感。
  所以,当宁远转过头要跟他打招呼的时候,朱君赶紧一边把肩膀上挂着的相机包取下来,一边对宁远道:
  “别动,你还保持刚刚那个姿势,我拍个照先。”
  宁远一愣,注意到他手里已经打开的相机包,不由哭笑不得。
  虽然如此,宁远还是乖乖照做。
  而坐在两侧的孟欣和王峥,看了看朱君,又看了看宁远,感觉很有趣,最后目光停留在宁远身上,饶有兴致的上下打量。
  至于朱君,一会儿站着后仰的拍,一会儿往前弓步的拍,一会儿又把腰扭到左边,一会儿又扭到右边,最后直接蹲地上往上仰视着拍。
  手里的相机咔咔咔的不停,有时开了闪光,有时又没有,总之一通折腾下来,光听那声音,至少几十张。
  “好了没?”宁远嘴角抽了抽。
  如果不在意的时候倒不觉得,当有意识的刻意保持一个姿势,没一会儿就会觉得浑身不得劲儿。
  “好了好了。”朱君满意的在那儿翻看相机,头也不抬的道。
  片刻后,他才想起什么似的,连忙抬起头笑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最近迷上了摄影,让你久等了。”
  来到宁远跟前:“幸会幸会,欢迎你,宁远。”
  宁远握着他的手掌,感觉黏糊糊的,显然,刚刚那一通拍,让他也有些紧张。
  宁远倒是能理解,并不是害怕还是什么,而是那一会儿功夫的争分夺秒,心里给自己紧迫感。
  重新落座后,寒暄了一番,宁远再次从袋子里取出一个小袋子,递给朱君。
  “什么?”朱君诧异道。
  这次还不等宁远说,王峥就笑道:“宁远太客气了,还给我们带了礼物,他家乡的特产毛尖茶。”
  “呀,这真是,来就来吧,还带什么见面礼,真是的。”
  朱君嘴上说着,手却老实接了过来,连连道:“真是太客气了……”
  孟欣撇了撇嘴:“你看你这虚伪的,要不想要可以给我。”
  “那可不行,这是人家宁远不远千里带给我的,多贵重啊。”朱君身子一扭,连忙把东西放身后去了。
  宁远忍俊不禁,孟欣她俩则无语撇嘴,显然,他们的关系不错,才能开这种玩笑。
  “之前看春晚,朱哥打趣冯巩老师,现在我感觉,您也能跟他说一个节目,肯定差不了。”
  “哈哈,是吗?”朱君在那儿得意的笑。
  宁远看他笑得不对劲,心道难道他们已经合作过了?
  果不其然,孟欣就撇嘴道:“你看他那样子,就知道了,今年春节他们已经合作了。”
  但宁远遍搜脑海,并没有记得,02年之前,他俩合作过小品。
  随后还是王峥道:“看把他得意的,虽然过了二审,但最后还是被毙了。”
  宁远憋着笑,而朱君也不介意,昂了昂脖子:“好歹还能过二审,证明了哥的文艺天分,有些人,连一审都过不去呢。”
  说笑一会儿后,宁远继续看台本。
  看完后,宁远就把自己觉得不太合适的地方,说出来跟他们讨论。
  “比如说,既然是以话剧表演为中心,那其他的方面都可以淡化,着重讲在话剧院试镜、上戏的、排练的过程,和台前幕后的故事,还有在京城的戏剧节,以及霓虹国利贺的三国JingSeEdo戏剧节,和莫斯科戏剧节、柏林戏剧节的所见所闻。”
  他们仨对视一眼,随后都微微点头:
  “也是,这点倒是我们考虑不周。”
  讨论着讨论着,不知不觉就夕阳西下。
  当然,夏天天黑得晚,快七点的时候,盒饭送了过来,他们就在办公室里吃。
  “招待不周,不过时间比较紧,等明天我再做东,请你到外面去吃。”朱君笑道。
  孟欣也说了类似的话。
  宁远则摆了摆手,笑道:“这盒饭已经很不错了,有荤有素还有汤。之前我们在滇省农村拍戏,那盒饭,运过来就半温的,这还是夏天,要是冬天估计早就凉透了。”
  “哈哈哈哈。”他们被逗乐了,然后朱君笑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说吃苦,以前我们上学那会儿,比这更艰苦,至少现在还有肉,那时候最常见的就是萝卜白菜,而且我们自己还从家里带腌菜就着白米饭吃。”
  孟欣摆了摆手:“你这才哪儿跟哪儿啊,我们以前在农村劳动的时候,更艰苦。”
  王峥哭笑不得:“得了得了,你们就别忆苦思甜了,我知道你们走到今天不容易,赶紧把饭吃饭忙正事吧。”
  预计的录播时间是八点。
  这会儿他们在办公室的时候,演播厅那边已经开始放观众进场了。
  不仅是湘省卫视,在央视,也同样提前要录制掌声和笑声,而带掌的,宁远看到一个熟悉的人,一个从摄像做到当红主持,后来又被封杀的那位。
  对于他的话宁远不想评价什么,但宁远觉得,他这辈子也算经历过太多风浪,而且身处央视,更应该懂得祸从口出,可他却在饭局酒桌上,肆无忌惮的说了一通。
  周围坐着的,又不是你爹妈,有没有点脑子?
  说也就算了,还被录了视频,所以有时候宁远就会想,如果这事儿写到小说里,保证会被骂狗血:人家都到这位置上了,能不比你更谨慎?写的太脑残了吧?
  虽然都说小说比现实艺术夸张,但可惜,很多时候……现实比小说更离谱。
  连这种经历的人都能马失前蹄,何况很多娇生惯养的某某二代,就算百分之九十家教和严管让他们谨言慎行,但总有一些肆无忌惮的混账东西拉低下限。
  宁远一开始只是在后台,并没有露面。
  按照孟欣他们的嘱咐,如果一开始他出去,就算有工作人员阻拦,也控制不住一些人冲过来要签名。
  只要有人带头,其他人更会争先恐后往这边挤,那秩序就失控了。
  所以每一次开始前,嘉宾都不能露面,只有正式开录后,朱君先讲一些开场白,然后才欢迎嘉宾上场。
  这个时候,因为已经开始录制,在摄像机和聚光灯下,就没人敢造次了。
  当时间到,各个环节确认无误后,朱君在音乐声中和掌声中上场。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简短的问候,这是节目的风格。
  “今天做客《艺术人生》的嘉宾,是一位很年轻的演员。”
  顿了顿,朱君笑道:“虽然年轻,但他却演技精湛,甚至让老艺术家不惜破格推荐他进我们华夏话剧的最高殿堂——华夏话剧院担任演员,第一次排演话剧,就担纲主角,更拿下当年京城话剧节的十佳优秀奖,和观众投票大奖。”
  “不仅如此,他出演的第一部 电影,就拿下金雉奖最佳男配角奖,更在霓虹国创造了华语文艺电影的一个新的票房记录,也是那一年,他获得了由华、霓、高三国举办的JingSeEdo戏剧节的最佳男主角奖。” 
  “每一个作品,都是他进步的阶梯,也让他获得越来越多的观众支持,但我想说的是,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每一步,也是他努力的证明。”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宁远!”
  “哗啦啦啦~~”
  热烈的掌声,还有高亢的欢呼声瞬间响起——即使这时候宁远还没出来。
  而当宁远出来后,一边挥手一边上台,台下那些年轻人全都站了起来,欢呼声更大了,还有很多女粉丝幸福的尖叫。
  他们的行为和产生的氛围,也带动很多中年观众,跟着一起兴奋的站了起来。
  这一幕,让台上的朱君,台下的摄像,以及幕后的所有人,都震惊的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