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影帝重回十八岁-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远打车去百货大楼,这会儿像后世的新玛特、西亚和美还早着呢。
  他要买台DVD播放机。
  男人买东西,快准狠,进去不到二十分钟,宁远就提着出门了,箱子上面醒目的SAST标志。
  坐车,回家!
  ————————


第82章 明星泡的茶
  车到凌山县城的时候,已经六点了,宁远没直接回家,饿得够呛的他跑到李老太这家老店,要了大份的大肠汤。
  大肠汤听着可能上不了台面,但却是凌山人的最爱,即使是早饭,很多人也喜欢吃。
  一般主料是猪大肠,配上猪血、豆腐,用特制的香料煮制,盛出来的时候,上面撒上荆芥和香葱,香气扑鼻。
  大肠肥而不腻,没有一点腥膻,猪血和豆腐都非常入味,吃起来非常过瘾,而且每份都配一碗米饭,不够可以继续盛。
  总之作为凌山人,宁远喜欢吃。
  一边吃,宁远一边看着墙上贴的广告画,不由有些好笑。
  “大肠汤,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巡查到……”
  似乎每个小吃,总喜欢引到名人身上,反正去世几百年了,又不会爬起来否认,最出名的除了朱元璋,就是康熙和乾隆了。
  尤其是乾隆,似乎什么好吃的都能跟他挂上钩,也是难为他了,不过他去的地方太多,名气也大,当然是金牌代言人。
  要不是朱元璋跟凌山县有不小的渊源,没准也会扯到乾隆身上,而这渊源,就是灵山寺。
  曾经老朱当和尚的时候就来寺里避难被救,登基后又来了两次,赐下‘圣寿禅寺’的牌匾,所以就有了朱元璋三上灵山的渊源,至今那牌匾还在,山上也有他的雕像。
  不过事实上,宁远知道大肠汤的真正历史到现在也不过十来年,而发明人,就是坐在里面的那个老太太——李老太。
  现在她还挂着这个广告纸,但未来,宁远再来的时候,就没有了,因为要不了几年,有大人物过来吃,一举扬名,她也不需要攀附古人来宣传了。
  一边喝着冰镇健力宝,一边吃着大肠汤,宁远爽得不要不要的。
  吃饱喝足,宁远打了个港田回家了。
  因为提前打电话说过,宁大强晚上没做宁远的饭。
  进门的时候看到他们正在吃饭,三菜一汤,两盘荤的,还有盘凉拍黄瓜,汤是番茄鸡蛋汤。
  宁远笑道:“吃的不错嘛。”
  宁岩和宁雪立刻跑了过来,看到宁远手里提的东西,立刻叫道:“这是什么?”
  “这是臭豆腐和辣子鸡,这边是我买的DVD机,连着电视可以看电影、看电视剧。”
  结果,俩人竟然对好吃的视而不见,全都盯向DVD机:
  “真的吗?哎呀太好了,我同学家就有VCD,他爸经常从外面买碟回家看,看过好多电影呢。”
  “我也是,我一个同学……”
  两个小家伙七嘴八舌的,一边兴奋一边就拆包装了,而宁雨则问道:“哥你还吃点吗?”
  “不了,刚吃饱了。”
  宁大强这才插上话:“在外面吃哪有家里干净。”
  “这不是好长时间没吃过了,欠得慌。”宁远笑道。
  在两小孩拆开后,宁远抱到电视上装上。
  打开后,宁远对宁岩和宁雪道:“平时不许看啊,除非写完作业后才能看。”
  宁远知道他们都很懂事,不过还是嘱咐了一句。
  “知道啦。”
  “对了,哥你没买碟,我们看什么?”宁岩看着调出来的画面,啥都没有。
  宁远这时候已经从包里拿出昨晚的节目拷贝光盘:“这个。”
  说着,他放了进去。
  “这是什么?”宁雪好奇道。
  “昨天跟你们说的,我跟钱薇他们一起在湘省上节目的录像。”
  “真的呀,太好了太好了!”宁岩宁雪鼓掌欢呼,宁雨也充满期待。
  “砰!”
  桌子一拍,宁大强没好气道:“好个屁好,你俩饭吃完了?”
  一瞬间,宁岩俩吐了吐舌头,赶紧乖乖的坐了回去,宁远也哭笑不得的按下暂停键。
  直到他们吃完后,宁雪抢着去洗碗,宁岩则赶紧擦桌子,做完这些后,宁远才再次播放。
  看到首先出场的钱薇唱歌,宁雪和宁岩也坐不住了,站起来跟着跳,即使宁雨,也目不转睛的看着。
  再转头,宁远发现宁大强也看得津津有味,嘴还跟着哼哼,不由哑然失笑。
  当宁远跟他们一起出场的时候,宁岩宁雪,包括宁雨都激动的叫起来:
  “哥、哥,是你,是你,你出来了!”
  宁远无语:“什么叫出来了……”
  而他们已经顾不上宁远的话,全神贯注的看着电视,连宁大强也把椅子往前挪了挪。
  “老憨,吃饭了没啊。”
  这时,一道声音从外面传来,然后一个中年人走进了堂屋。
  这是他们的邻居,王志力,在街头卖鱼的。
  看到宁远,王志力立刻笑了起来:“小远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王叔你坐。”宁远给他搬了把椅子。
  王志力坐下后,也没在意电视里演的,转头看向正在给他倒茶的宁远:
  “听你爸说,你现在都当明星了?还去拍了还珠格格?”
  说的时候,他表情带着好奇,还有些不相信。
  尽管宁大强还给他看过照片,但普通人的思维,总觉得离那些太过遥远。
  “是的。”宁远笑道。
  “真的假的啊,听说你学都没上了,别跑出去被人给骗了,我听说南街那边有个学生就被人骗去挣钱,结果是传肖。”
  宁远哭笑不得,指着电视道:“王叔你看。”
  “什么?”王志力愕然看向电视,就看到——这是……宁远?他旁边的那是……卧槽!
  王志力窜起来就跑到电视跟前,眼睛都快钻里面去了。
  “你你你你……这这这……我我我我……”
  王志力说话都打着囫囵,看了看电视又转头看了看宁远。
  “这是小燕子尔康?”终于他说了句完整的话,却像是吃饭噎着了似的。
  “王叔,你挡着我了!”宁岩叫道。
  王志力嘿嘿笑着,走回来,一脸不可思议的望着宁远:“嘿,你小子,这……这真是……我没做梦吧?”
  宁远好笑:“要不我掐一下你?”
  王志力哈哈大笑,拍了拍宁远的肩膀:“哎呀,哎呀,真是……真是想不到呀,浓眉大眼的你……哈哈,叔没看错你。”
  宁远也不在意他的前言不搭后语,这都是人之常情,也没什么好计较的,笑着把茶端到他面前:
  “王叔,喝茶。”
  王志力赶紧站起来,双手做了个虚托的手势:
  “哎好好,不用客气,大明星给我泡的茶,必须得喝,必须得喝哈哈!”
  ————————


第83章 恭喜施主
  “哥,这儿有条大河!”
  “哥,好多茶叶啊!”
  “哥,那儿有好多鸭子!”
  “哥,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
  坐在前往灵山寺的车上,跟宁远隔着过道的宁岩和宁雪,激动的发出各种惊呼。
  同车的其他人都好笑的看着两孩子,也没人多说什么。
  宁远笑道:“你们小点声。”
  “哦。”宁雪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
  宁远心里有些感叹,这好像是三个孩子第一次坐汽车。
  家里除了宁大云没有别的亲戚,又能去哪儿呢。
  而宁大云离得不远,去她那儿要么走路要么骑三轮,连港田都没坐过。
  在宁远交代过后,两孩子就老实多了,但眉眼间依然惊喜不断,似乎宁远带他们坐的不是普通的中巴车,而是宇宙飞船。
  孩子们的快乐,真的好简单。
  比如昨晚上,宁远在家热得差点吐舌头了,而宁岩在外面跟他的小伙伴疯闹,汗流浃背也依然没喊过热。
  成年人得个感冒就觉得自己要死了,做什么都有气无力,而小孩子哪怕发烧38、9度,只要不影响行动,依然活蹦乱跳。
  现在县城还没有到灵山寺的旅游班车,必须先到涩港镇,然后坐上从市里开过来的旅游班车。
  随着进入山区,空气似乎一下子清凉起来,跟进了空调间差不多,再看着满眼的葱葱郁郁,还有不时经过的溪流池塘,只觉得心旷神怡,整个身心都舒爽愉悦。
  路是新修的柏油双车道,车在上面跑几乎没有声音,即使偶尔高低起伏,也像是过山车一样的感觉。
  “呕~”
  就在这时,坐在宁远旁边的宁雨捂着嘴发出一道闷声,宁远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塑料袋递给她:
  “要是想吐就吐这里面。”
  宁雨虽然好奇为什么大哥有这个准备,但还是赶紧接了过来。
  这个年龄的宁远当然不清楚宁雨会晕车,但从四十岁回来的宁远知道。
  自己这个妹妹外柔内刚,做什么都不会让人操心,但唯有一点,晕车。
  当初宁雨第一次坐车,就是00年暑假,宁远带他们去沙城。
  宁雨坐火车还好,但从县城到市里的班车,宁雨吐得稀里哗啦,当时还赔了人家司机一百块钱。
  直到后来,坐车的机会多了,宁雨才好很多,当她自己拿到驾照,可以开车了,咦,晕车的毛病不治而愈。
  正因为晕车的历史过去了好多年,这次出门的时候,宁远还真没想到这点,上车出发后宁远才后知后觉,但车都开了,也没地方买晕车药。
  不过好在涩港镇到灵山也就二十多里路,很快就到了。
  现在的灵山,还没有后世规模宏大的山门,自然也不用掏钱,更没有遍地拉你买香火的小贩。
  只有上山后到寺门口,才有一些卖香火的,想进寺才需要买票,十块钱。
  上山的路,基本是无开发状态,不过自然风光也小景怡情,宁远和宁雨、宁大强边走边说边笑,而宁岩和宁雪一路追逐着打闹着,同样兴奋不已。
  暂时时间短,宁远也只能郊游,他想着等以后时间充足了,就可以带他们去更远的地方。
  上辈子宁大强没享过福,现在宁远自然尽量弥补。
  “这就是朱元璋的像,当初他还是一个和尚的时候……”
  宁远给他们讲后来看到的典故,而旁边来游玩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甚至还有人说:“小伙子,你要是在这儿当导游,就凭你这长相你这口条,一个月绝对能挣一千块钱。”
  宁远哈哈大笑:“我还没毕业呢。”
  这时,宁雪在旁边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问道:“哥,什么是导游呀?”
  宁远一怔,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起来。
  在妹妹还不知道什么是导游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被父母带到各种名胜古迹,追,怎么追?
  可能只剩下努力学习,才能跟他们拉近距离。
  好在,还有这样一条路,让寒门学子有鱼跃龙门的机会。
  宁远笑着解释了一番,又跟他们保证,以后每年至少都带他们出去一次。
  这让宁雪宁岩更加兴奋了,上山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颇像后世的六亲不认步。
  这时候虽然灵山景区还没有形成规模,但上千年的历史,又位于大别山麓,也让它在三省交界的几个地市颇有名气,所以灵山寺的香火也非常旺盛。
  即使现在盛夏时节,来游玩的人也不少,大多都是带着孩子。
  不过因为一些忌讳,基本上带来的都是超过12岁的大孩子,小孩子过来也行,不进寺庙就可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