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有一株大树分身-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攀爬十五米高的草莓王,想象都觉得可怕。
  人家忙工作,徐磊没敢打扰,索性把徐父以前用的躺椅搬到树下。
  而后他掏出手机,登录今日首条消磨时间。
  不出意外,刚打开个人主页,私信显示99+。徐磊即使不看也能够猜到,绝大部分是求购信息。
  随着源源不断有网友购买到变异薄荷,这种奇特的植物也逐渐被更多人知晓。
  尤其对那些饱受蚊虫叮咬的人来说,它简直是驱蚊神器!
  如果拥有一盆,可以保一夏无忧。
  可惜小农夫网店出售的数量太少……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徐磊已经把薄荷种苗数量提高到每天一百五十盆。
  饶是如此,仍然无法满足广大网友的需求。不断有人在特品草莓评价页面刷好评留言,提出想要购买变异薄荷。
  甚至众网友还顺藤摸瓜找到徐磊的今日首条号,发私信求购。
  这也是他首条号粉丝数量不断增加的一个原因:上次直播结束时,大概有四万六千多粉丝,昨天正式突破五万。
  对于变异薄荷的销售数量问题,徐磊很无奈。
  没办法,薄荷德鲁伊虫迟迟没有升级的迹象,现在依然只能控制百十个平方。
  这玩意儿又不像草莓,可以短时间内利用种子大量种植。
  只有等秋后收获薄荷种子,明年也许能够成规模供应。
  所以虽然不断被网友催促,徐磊也属于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家里有客人,徐妈收工比往常要早。
  刚六点多点,她便急冲冲回家做饭。
  进院子,见儿子坐在树下玩手机。
  徐妈走过去,小声问:“菲菲呢?”
  “哦,她在楼上忙工作”徐磊回答一句,继续埋头看手机。
  “这么热的天,你不会上楼给人家送点水。”
  “没事,楼上有空调,不热。再说我之前摘了一兜草莓,既能解渴又可以抵饿”
  “你……”徐妈不知道该说啥好,指着儿子脑袋,“我怎么生你这个玩意儿,就是根木头!”
  看着母亲气鼓鼓离开,徐磊极其无语。
  他又不是真傻,那能不明白老太太的意思。
  关键母亲这样热情,不会把人家吓跑吧。
  坐电脑前忙了两个多小时,张菲菲才起身结束工作。
  大概换新环境的原因,倒没有那种身心疲惫的感觉,只是脖子和腰椎有点酸。
  她伸了个懒腰下楼,发现院里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院外有说话声传来。
  张菲菲忙走出院门,给众人打招呼。
  旁边一个不认识的老太太笑道:“这就是磊子从城里请的大设计师,个子真高。”
  “你好”张菲菲不失礼貌,笑了笑。
  “菲菲,这是我们邻居,磊子的二娘。”徐妈起身道,“你忙完了,洗洗手咱们吃饭吧。”。
  张菲菲才醒悟过来,原来大家怕打扰她工作,特意坐到院外聊天。
  “阿姨,实在不好意思,耽误你们吃饭了。我就这样,干起活经常忘记时间。以后你们可以先吃,别等我。”
  “农村吃饭有个啥早晚,二嫂,你饭做好没?没做的话一起吃……”
  “才七点多,你们就要吃饭?我不慌,去村口转转,回来再做”老太太说着拎起小板凳,慢吞吞朝远处走去。
  听到这话,徐妈几人都习以为常。
  徐晋他妈属于慢性子,不但做饭喜欢拖拖拉拉,干啥事儿都如此。
  两个孙子在镇上读小学,从来没有按时到校过。
  经常学校都上第一节 课了,她才把孩子送到教室。
  为此,老师交代过好多次要早到。
  老太太口中答应挺好,坚持不改。
  而且这人特别喜欢和人闲聊,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搭上腔,各种话题都能找到,永远不会让你冷场。
  村里人聚一起闲聊时,她经常说起来没头,聊天对象能换几茬。
  最经典是这老太太上街买东西,也能站摊位前聊两个小时,最后摊主都不好意思收钱。
  徐妈今天做饭比往常早点,三菜一汤。
  中午红烧鱼块剩不少,下午在冰箱里存着,刚才拿出来热了下。
  另有西红柿鸡蛋、豆角肉丝、丝瓜蛋花汤。
  吃过饭,天还没黑。
  张菲菲本想帮着收拾碗筷,被徐妈制止,让徐磊陪着她出去凉快凉快。
  徐妈说的是实话,农村吃饭真没啥早晚。
  现在村子上空依然袅袅炊烟,不少人家刚开始做晚饭。
  两人沿着土路缓行,傍晚凉风习习,送来阵阵花香。
  门前水沟里,青蛙呱呱声响。等人靠近后,立刻销声匿迹。稍走远些,它们又开始放肆起来。
  树上鸣蝉同样不肯认输,“知了……知了……”叫个不停。
  不知什么时候,隐藏在黑暗处的蝙蝠也活跃起来,围绕村子上方不断盘旋,划出一道道痕迹。
  农村风景和城市有很大不同,少几分繁华和躁动,却多了恬淡宁静。
  处在其中,张菲菲感觉整个人变得很轻松。
  走到村口,远远就看到村民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围在一起吃饭闲聊。
  还有些吃过饭的,支起桌子打牌、下象棋。
  路边一株大杨树下,有位满头花白,身穿大褂子,摇着蒲扇的老爷子,正给几个孩子讲故事。
  这群熊孩子平时一个比一个皮,此刻却规规矩矩坐着,听得无比认真。
  张菲菲走近听了几句,觉得挺有意思。
  “这是帮助光武帝刘秀重兴汉室江山、建立东汉过程中功劳最大、能耐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其中岑彭、马武老家就距离青山镇不远,以前我们村盖房子的老砖,还叫马武砖……”
  他就是现在村里的调解人徐家德老爷子,所讲故事是青山镇广为流传的“王莽撵刘秀”。
  这老爷子擅长寓教于乐,能把一些历史知识、民俗文化揉碎了加入故事当中,让人不知不觉学到很多东西。
  听到背后有动静,徐家德扭过头。
  “老爷,吃饭没?”徐磊忙打招呼
  “刚吃过,你三爷家做饭早……来了也不吭一声。”
  “想听你讲故事呢”徐磊笑道,“村里这帮熊孩子就在你跟前老实……”
  “我也是闲着没事”徐家德回答一句,冲张菲菲点点头问,“这丫头是谁?”
  “老爷,她叫张菲菲,上次来过徐家沟,帮我做绿植造型的”
  “老爷子好”张菲菲忙回应道。
  “你好,磊子那个采摘园我前些日子去看过,设计很新颖,充满童趣。尤其中国风格的绿植造型,构图层次丰富,方寸之间有大智慧。”
  “谢谢老爷子夸奖”闻言,张菲菲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没想到有人对自己的作品评价这么高。
  又聊几句,两人继续前行。
  “他是谁呀?”走出一段距离,张菲菲好奇问。
  那老爷子穿着打扮和其他农村人没啥区别,说话也带着浓浓的豫阳口音。但是整个人坐在那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看透世事沧桑一样。
  “哦,他是徐家沟村辈分最高的人,我叫老爷。这老爷子一肚子学问,一肚子能耐,也一肚子不合时宜。”
  “啥意思?”张菲菲追问道。
  “不可说也,都是些陈年往事。”
  “你直播和人对暗语行话,说跟村里老人学的,就是他?”
  “没错”徐磊点头,反问一句:“是不是觉得那次直播很无聊”
  “挺有意思的,没想到你还懂这些”
  “我懂得只属于皮毛,人家才是真懂,真正的大学问。不是给你吹,老爷子上可讲两周秦汉,下可谈唐宋明清。他尤其对豫阳市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研究很深,建国后第一版《唐桐县志》就是他主持编纂的。
  另外老爷子书画造诣也很高,以前县里很多商铺店名,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还拉一手好二胡……”
  “民间多奇人”听完,张菲菲只能如此感慨。
  两人边说边聊,不知不觉,走到村边石坝上。
  这会儿功夫,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


第107章 偷草莓的小贼
  远远的,就见水面亮起不少夜光漂。甚至还有人早早打开夜钓灯,看形势应该是准备决战到天亮了。
  这才是真正的钓鱼人……
  网上一首打油诗形容的挺好:一根鱼竿一包烟,鱼塘面前坐一天。一个馒头一瓶水,一顿干粮吃一天。
  和人家这种精神相比,徐磊觉得自己只能算伪钓鱼爱好者。
  他这边正看着,忽然听到石坝下边传来略微熟悉的声音:“徐老板,你们出来散步呀。”
  扭头,就见周南带着头灯在一株弯腰柳树下站着。
  徐磊好奇的开口:“周哥,你没钓鱼……现在正是上鱼时间”
  经常野钓的人都知道,鱼类觅食也分时间段。
  一般傍晚7点到九点多,鲫鲤开始游到近岸浅水处觅食,这是一波上鱼小高峰。
  接下来凌晨四点到起点,这个时间段水体含氧量高,鱼类觅食十分积极,容易斩获大个体青鱼和草鱼。
  “别提了,媳妇非拉着我捉知了,早知道不带她……”周南懊恼回答。
  “周南,你磨蹭啥呢,赶紧过来”前方传来一个声音。
  “不说,我过去了”得到召唤,周南吓得跟蝎子一样,急冲冲离开。
  “徐磊,要不我们也捉知了吧。”等对方离开后,张菲菲略带着兴奋开口道。
  她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居住时,晚上自然捉过知了。
  不过年代太久远,记忆早模糊。
  现在看到别人这么做,立刻勾起兴致。
  这个简单要求,徐磊肯定满足。
  张菲菲将手机灯打开,沿着路边挨个树上寻摸。
  徐磊根本没开灯,全凭一双肉眼。
  对农村孩子而言,天黑摸知了算是基本技能。要不怎么叫摸呢……尤其晴朗的月夜,不用开灯,树上爬知了能看的清清楚楚。
  更何况徐磊现在视力超常,捉知了更不在话下。
  两人从水库边往村里找,半个小时捉了十来只。
  对这个成果,徐磊相当不满意。没办法,现在还不到出知了的高峰期。
  等再过几天,下一场透墒雨,那才叫多呢。
  有时一晚上,树下能多出十几个洞。甚至人们夏夜在外边乘凉,也不时遇见知了爬脚背上的。还有早晨起床,看到知了在窗户上脱壳……总之一句话,这玩意儿到处都是。
  早些年人们不知道知了能卖钱,基本都是捉了自家吃。
  油炸知了,滋味能让人直吞舌头,这也是令很多农村孩子回味无穷的美食。
  后来镇上有专人收购,一只2毛钱。
  随着吃货队伍不断壮大,知了猴价格也一直攀升。
  从两毛涨到两毛五,再到三毛……前两天徐磊上街时看过收购价,已经涨到四毛一只了。
  知道知了能卖钱后,最近几年每到夏季晚上,村里男女老少全部出动捉知了。河坝上、村边、树林里……到处都是灯光,甚至有人能捉到天亮。
  没办法,农村来钱的门路太少了。
  捉知了如果运气好的话,一晚上挣二三百块钱不在话下,抵得上镇上建筑工干三天活。
  把人送到家门口,徐磊也没多留,早早返回果园。
  张菲菲陪着徐妈聊了两句,看时间不早,匆匆洗了个澡,上楼休息。
  她原本打算开空调睡觉,打开后窗发现竹林凉风习习,屋内并不觉得闷热。
  想了想,张菲菲决定晚上开着窗子。
  反正窗户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