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仙秦多元宇宙帝国-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夫妻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就是舍不得分开,一直快到时间之时曲大才念念不舍的离开了家。
  此去一定要立下军功,博出一个前程来!
  这一天像曲大这样下定决心,杀出一个未来的并不在少数。报纸上已经将功劳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先登之功,破城之功,斩将之功……
  ……
  短短七天,秦国便动员了十五万战兵,三十万民兵,对外号称百万大军!
  今天便是先锋一万战兵,两万民兵动身的时刻!
  秦国边境,嬴政此刻一身戎装,黑色铠甲黑色头盔头上还插着一根火红色的羽毛,显眼极了。
  如今的他就站在关口之上最高最显眼的位置,亲自招呼着这些即将离开边境攻打韩国的军队。
  “风!”
  “大风!”
  “风!”
  “大风!”


第十四章 :时代又变了!
  韩国王宫之中,卫庄、张良、韩非三巨头再次聚首。
  这四年以来,三人联手改革韩国,主要以抄袭为主。不过韩非也不是笨蛋,他也懂得本土化的道理,许多政策都根据韩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改变。
  至于军功爵制度和科举制,他倒是想抄,但是国内的贵族不让,阻力太大,尝试了一次之后,面对着可能举国皆反的后果之后,三人退缩了。
  根本制度不改,这四年来不过是在缝缝补补罢了。要说最大的变化在哪里,估计就是穷兵黩武,以王室掌控的三百二十万人口,强行供养四十万大军。
  原本人口就少,只有三百二十万,去掉四十万大军也就只剩下了二百八十万,平均每七名百姓就要供养一名士兵。
  结果便是,短短四年百姓几乎快要活不下去了。每个月都有庶民揭竿而起,只不过大都被镇压了。
  甚至即使是所谓的四十万大军,也都面有菜色,一天两顿而已。不过即使如此,各种待遇也比四年前要好了一些。
  四年前的时候,军队的待遇是沙土里面掺点米,如今是大米里面掺点沙土,所以军心还在,军队也还在掌握之中,这也是为何如此穷兵黩武,韩国还能继续维持下去的原因。
  “此次秦国是动真格的了,这一回他们根本就没有遮掩,十五万战兵,三十万民兵,已经集结完毕。”张良率先说道。
  此刻乃是冬天,按照春秋时代流传下来的规矩,冬天是不会发生战争的。此时棉花可没有大规模普及,不是每一名士兵都能像少司命那么有钱,穿得起丝袜的,他们连一件棉衣都穿不起!
  天寒地冻,身上没有棉衣,强行出兵光是天气便能让军队的战力减弱一半,甚至冻死的士兵比战死的士兵还要多。
  迄今为止,除了白起这家伙曾经利用这一点在冬天出兵并取得大胜之外,再无其他将领这么做。
  “秦国如今是真有钱,根据情报显示,即使是民兵也都发了纸甲,还发了好几套新衣裳,如果野外长期对峙,恐怕还没到决战,我们的士兵就已经冻死了。”说到这里张良就看向了卫庄。
  实话实说,卫庄的心情也是比较沉重的。
  尤其是这四年改革下来,他已经不复当初的天真。虽然当初的他也不算天真,甚至还很残酷,但远远没有如今这么残酷。
  “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过韩国国力太弱,一旦陷入持久战必败无疑,大王需要早做准备。”卫庄认真地道。
  “至于秦军提前出兵我也早有预料,这几年来我这个大将军可不是白做的。韩国上下都做了很多准备,许多地方都从泥墙换成了石墙。”
  “而边境的那座小城,地理位置关键,更是早早的布置了石墙,内部还有一支精兵以防万一。即使秦军举国而来,也可防守半月时间。”
  在这个没有大炮的年代里,一座坚固的城墙,外加足够的民心、粮食,哪怕面对十倍之地也可以轻松防守数年之久。
  如今没有抗生素,也没有大规模的医生,生命极其脆弱,士兵一旦受伤便有死亡的可能,而攻城战想要不受伤实在是太难了。
  赵国的老祖宗赵无恤时代,晋国的大权臣大贵族率领国内的其他贵族外加国内的军队主力,围攻赵无恤老巢,硬是围了好几年也没打下来,结果还失败了,甚至他本人也因此失去人心,死无葬身之地!
  坚城难攻,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强攻,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共识。即使是后来的三国时代,诸葛亮面对郝昭防守的陈仓,也是十万大军强攻,可结果却一点收获都没有。
  在卫庄想来,即使秦军的先锋全力投入也肯定打不下来。唯有秦军主力到来之时,才有望破城。
  可到了那个时候,他早就集结好大军以逸待劳了。等到秦军即将破城或者秦军师老兵疲之时,便是韩国大军出征的时刻。
  到那时即使不胜,也不会大败!
  卫庄想的很好,张良和韩非也觉得他的策略没问题。这已经很稳健了,并不冲动。等到秦国败了这一场之后,六国的援军差不多也该来了,到时候秦国就只能退兵了。
  他们的想法很好,然而事实和想象的差距总是有些大!
  ……
  “先登者曲大是也!”
  一声怒吼之下,曲大从云梯之上运起轻功,一跃便是三丈之遥。手中的长刀用力挥舞一圈,便死了一圈人。
  这一刻曲大就像是黑夜之中的启明星一样,耀眼无比。在他大声喊出这句话之后,秦军的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起来。
  “放箭,放箭!弓箭手保持频率不要乱,其他人随我围杀此人!”
  城墙之上,韩国军中好手围了过来,曲大的压力顿时就变大了。不过他也不怕,他身上的铠甲是百人长级别的特制钢甲。
  寻常战兵身上的钢甲不过二十五斤重,他身上的足有五十斤重,刀枪不入是起码的!
  啊!
  怒吼一声,他就冲了上去,主动地朝着弓箭手密集的地方冲了过去。在下方,其他的秦军则是低着头顶着箭雨往前冲。
  叮叮当当的声音,是箭矢射在铠甲之上的结果。韩军很努力,然而就是不破防!最大的结果,充其量便是在铠甲之上留下一道痕迹或者直接插在铠甲上面。
  这是钢对铁的碾压!
  往常之时,城池下方百米距离是一条死亡线,在箭雨的笼罩下,想通过这百米距离需要付出大量的伤亡。
  而今天,一大群身上插着箭矢像刺猬一样的士兵疯狂的涌了上来。
  看到了曲大的例子,其他士兵也纷纷反应了过来,老子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我了,如今俺也修炼了武功!
  “曲大莫慌,李二来也!”
  “俺刘三也来了!”
  一位位军中好手,纷纷一跃而上。五米高的城墙,在他们的轻功之下不值一提。这些好手们个个刀枪不入,力大无穷,手中舞着长刀就像是阎王一样,收割着韩军的生命,也收割着韩军的士气。
  片刻之后,韩军之中的敢战之士就被杀完了,秦军也彻底的占据了城墙。伴随着咔嚓一声,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当第一个扔掉兵器的人出现之后,就像是被推到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其他的韩军也相继扔掉手中的兵器。
  边境坚城一日而下!


第十五章 :不是我军太弱,而是秦军太强!
  一天时间,原本卫庄计划之内可以守半个月之久的边境坚城便在秦军的第一轮尝试性进攻之下直接告破。
  真的只是尝试性进攻,当时城内有五千守军还都是有经验的老兵,不是最近四年才征召的新兵。
  五千老兵外加边境坚城,当时秦军先锋的想法不过是打一打试试?看看效果如何,就当做是收集情报了。
  可谁能想到是这结果?
  曲大一马当先,先登之后,无数大秦战兵嗷嗷叫的冲了上去,然后一轮冲锋就打了下来。
  城池刚破的时候,先锋大将还以为城市之中有着陷阱,不敢直接进去,先让小股部队进城,里里外外的检查了三遍之后才放心。
  四年没打仗了,这韩军的战斗力竟然已经衰落成这样了?
  究竟是韩军太弱,还是秦军太强?
  这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军中不少将领都在讨论。不只是他们,连卫庄在接到接连不断的情报之后,也不止一次的询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第一天边境坚城告破,卫庄劝说自己,这是秦军提前收买了内奸,在内奸的出卖下城池才会被攻破。
  第三天之时,边境的一座郡城告破!
  郡城是一郡之首,在历史上嬴政一统天下之后,划分天下地盘为三十六郡。那个时候天下已经统一了,七国的地盘加在一起也就才三十六郡。
  如今的郡虽然没有后来的郡那么大,但韩国本身就是个弟中弟面积狭小,一个郡丢失这是动摇全国的大事,这是真正的伤筋动骨。
  到了这时候,即使是卫庄也坐不住了。但是他也没办法,军队还在集结之中,大冬天的军队集结速度也受到了明显影响。
  第七天之时,秦军便已经深入韩国边境五百里。
  韩国虽然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地盘真的不大。
  如果是楚国,别说是五百里,就是一千里、两千里也不当回事儿!七国之中就数楚国地盘最大,战略纵深无人能敌,整个南方都是他们的!
  楚国都城被吴王阖闾攻陷过一次,如果是其他国家大概已经亡国了,但楚国不怕,别的不多就是地盘够大。后来楚国从秦国借兵,复国成功。
  后来在白起时代,楚国都城又被攻陷过一次,当时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就投了汨罗江自尽而亡。
  可谁知楚国却再度光复了!
  论起这一点来,没有哪个国家不羡慕的。所以燕国在一边挨打的时候,还在一边努力的往北边开垦领土,百年之内硬是攻占了千里之地。
  七天深入韩国五百里,韩国上下已经不是愤怒了,他们开始了惧怕。无穷的恐惧充满了每一位有识之士的心头,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至于卫庄、韩非、张良三人,只感觉自己脑子好像被撞了一下,怎么可能呢?难道前线的军队都是纸糊的不成?
  就是几万头猪在山林之中四散开来,秦军想抓七天七夜也不一定抓的完啊!
  七天五百里,一般的军队一日行军不过三十里,哪怕是精锐,一日五十里、七十里也到极限了,他们究竟是在打仗还是在武装前进?
  那个时候即使是卫庄也扛不住上上下下的压力了,就在他打算带着临时集结的十五万大军出征之时,秦军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虽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是卫庄却抓紧一切时间武装军队,做好大战的准备。韩非也以韩王的身份,朝着其他五个国家发送了一份份求援令。
  半月之后,秦军再次动了起来,这一回卫庄带着集结完毕的三十万大军迎了上去。
  谁也没有想到,决战会来的这么急这么快这么猛!
  此战之前,即使是最乐观的蒙恬,也认为这一战可能要打三个月甚至是半年之久,他还因为这个观点被一些保守的将领各种嘲笑。
  一些悲观的老将军,则是认为如果不能在一年之内速灭韩国的话,此次战争甚至可能会因为其他国家的干预而无功而返。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
  决战在所有人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开始了!
  枣庄,这里原本以枣子树闻名。
  在这个生产力极其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