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秦多元宇宙帝国-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刻之后,当此次投降仪式结束之时,由先天高手临时雕刻的雕版便出现了,一刻钟之后,刚刚印刷出来的大秦旬报新郑篇就迅速的充满了都城新郑的大街小巷。
上面的内容并不说多,但是却有着每一位贵族都感兴趣的内容。详细的记载了诏书内容,韩侯,百里封地,求取韩国淑女的内容也有。
新郑人心立刻就安稳了,许多贵族也都松了口气。
“这是大仁,不愧是大王,在我看来如今的秦王政才是一统天下的最好人选。”头戴斗篷的六指黑侠笑呵呵的道。
“天下定于一,相比起大王,相比起秦国来,其他的五国实在是不够看,差距太大了。”天宗掌教赤松子附和道。
这几年墨家已经将一半以上的身家都投入了帝国,天宗更是举宗投靠,二者也都得到了回报。
听着二人的对话,坐在他们对面的老夫子却无奈的叹了口气。
“秦王开了个好头,没有杀光韩国宗室,也没有杀光韩国贵族,至此一举便可抵得上十万大军。从此以后,其他五国的贵族都不会继续抵抗了,至少不会很坚决的抵抗。”
“平心而论,老夫本人也是很看好大秦的。然而儒家的大本营在小圣贤庄,那里是齐国的地盘。一旦公开投靠帝国……”
说到这里,老夫子便摇了摇头:“不过虽然不能直接投靠,但是派遣一些得力弟子还是没问题的。”
第二十三章 :你是韩侯的忠臣还是帝国的忠臣?
当天晚上,韩侯安便把七个女儿之中最漂亮资质也最好的十五女儿送了过来。
这个女儿今年才十五岁,一直养在王宫之中,吃好喝好,还自幼炼气,目前已经是先天高手一位。
即使在王室子弟之中,十五六岁的先天高手,也能当得起一句人才。尽管比不上十六岁炼神的东君,但看得出来也算努力。
第二天众目睽睽之下,嬴政举行了婚礼。从此以后,这位十五公主便成了嬴政后宫的一员,前来观礼的韩国贵族这回是真的放心了。
尽管此刻城内物资缺乏,但贵族们还是争先恐后的在第一时间内拿出家底,隆重的举办了这场婚礼。
大婚之后,嬴政宣布开科取士。不论出身,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亦或者是私生子,甚至是奴隶之子,都可以参加科举。
科举的内容也很简单,第一轮考的就是秦国文字,会写秦国文字的就可以通过第一轮考试,然后当一名令吏。
第二轮考的是秦国律法,能够熟知秦国法律就可以通过。经过培训之后,立刻就可以当官,当九品官。
这其实就是一个选择,韩国本土人士的选择。选择忠于帝国的,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中不中是能力问题,可参不参加那就是态度问题。
你是继续当韩侯的忠臣,还是当帝国的忠臣!
当科举考试结束之后,韩国的人心就归附了。
至于没有参与科举,也没有提前当带路党的,都会被强制迁徙。
……
看着手里的报纸,风逸很是羡慕。
这是今天的大秦旬报特别篇,上面很是记录了几位英雄豪杰的事迹。有先登之功的曲大,哦,对了,如今已经不叫曲大了,人家有名字了,叫做曲物。
这位曲物兄弟第一个登上了边境坚城,极大的鼓舞了当时秦军的士气,最后一波流就将边境坚城打了下来。
然后他就成了五百主,后来得到上官赏识,又立下了一些功劳,本人更是福临心至的突破先天,如今已经是一名二五百主了,麾下有着千人战兵。
前途广大不说,此人还不忘本,没有富贵了就抛弃妻子,直接和家乡的秀姑摆了整整五十桌,此事传为佳话甚至都上报纸了。
一声叹息之后便是羡慕,什么时候我风逸也能像他这样,上大秦旬报呢?哪怕是特别篇也行啊,哪怕是角落里给我一个名字,就像陈老二这样也行啊!
这份特别篇之中,按照士兵、基层军官、中层军官的顺序报道了三位大秦军中的英雄豪杰。
其中士兵就是陈老二,此人是一名斥候,据说侦查到了很重要的情报,如今已经获得了进入讲武堂的名额,到时候一出来起码也是百人长,运气好一点就是五百主。
基层军官便是百人长曲大,如今已经是二五百主,统领千人的校尉了,妥妥的人生赢家。
至于中层军官,则是原本的千人校尉风无泪,看他名字就知道,祖上肯定阔过,不过名字竟然是两个字,真是惹人笑话。
哎
又是一声叹息,大家都姓风,为啥人家都已经是未来的将军了,而自己却还只是一个代乡长呢?
这一刻风逸想起了自己的大哥,想起了自己的弟弟,三兄弟的名字联在一起便是风水逸山,风是他们的姓,后面的三个字则是他们的名字。
大哥在军队之中从军,小弟在家里种地侍奉父母,三兄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奋斗。
想了想,风逸决定搞个大新闻出来。
踏踏踏
伴随着整齐的脚步声,风逸带着一队申请过来的士兵,从村东边跑到了村西边,然后从村南边跑到了村北边,最后直接绕着村子跑了十圈。
十圈之中,士兵们都是穿着铠甲,手持武器。虽然风逸这个代乡长什么都没说,但是村里的村民却都被吸引了过来。
看着这一幕,风逸便在村口架起了六口大铁锅。大铁锅特别大,每一口直径都在一米以上。其中有四锅都是香喷喷的大米,还有两口铁锅则分别是咸鱼和骨头汤。
回想起当年商君变法旧事,风逸的勇气便充足了一些。
“我是林乡的代乡长,如果不出意外,三个月后我就会成为林乡的乡长,简而言之,你们的一切都归我管。”
说到这里,风逸挥了挥手,后方的一队士兵纷纷举起了手里的长刀,在阳光反射之下耀眼无比。
许多村民更是吓得直接跪了下来,不敢言语,慌慌张张。看着这一幕,风逸点了点头。
“接下来我问,你们答,谁先回答我的问题,谁就可以过来吃饭,喝汤,吃肉!”
“第一个问题,本村最有本事的人是谁?回答之前先举手。”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人想回答但是不敢说,有的人敢说但是不确定自己说的对不对,还有的人就是直接不敢说。
片刻后,终于有一名百姓颤颤巍巍的举起了右手:“是高老头,他虽然是个老头,但是很能打。”
“好,赏,过来吃饭,喝汤,吃肉!”
风逸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家伙说的是真是假,重要的是他回答了问题,然后获得了赏赐!这就是一个树立形象,建立人设,给朝廷带来威望的举动。
在其他村民的注视下,这家伙盛了满满的一大碗,上面铺满了鱼肉,一旁还有一碗飘着香气表面散发油珠的骨头汤,看的许多百姓不断吞吐口水。
“第二个问题,村里最有钱的谁?”
“我知道,是……”
到了后来,每当风逸提出一个问题,村民们都疯狂抢答,甚至主动地说出了许多风逸没有询问的问题。
大量的隐秘信息,不经意间就说了出来。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这个村子对于朝廷而言也就没有了秘密。
甚至百姓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信任朝廷,至少他们初步信任风逸,知道新来的乡长是个遵守诺言的家伙。
只要你听他的话,就可以获得好处。有的时候是几斤白米,有的时候是一瓶半斤的果酒,还有的时候是一匹粗布。
居所之内,风逸正在努力的写着自己的调查报告,从开始到现在,取得了村民们信任之后的种种举动。
写到这里,风逸抬头看了看天,咬了咬牙便接着写道:臣发现了一个大规模反秦集团……
能不能上报纸,就看这一回了!
只要上了报纸,俺风逸也能升官!
第二十四章 :诸夏
韩王宫之中,嬴政正在观看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正是风逸写的,原本是没有机会来到嬴政面前的。但是由于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赞同的人很多,反对的人也很多。所以兜兜转转的就来到了嬴政的面前。
奏折的大意也很简单,那就是风逸发现了一个反秦反贼集团。这个团伙数目众多,每个村子都有他们的人,至少一个。
建议朝廷在划分国人、野人、奴隶的基础上,在划分一个新的团伙,即反秦反贼团伙。哪怕某个村子之中没有,也要想办法找出至少一个来!
找到这个反贼后,要公开处理,将之吊死在村口挂起来。
风逸认为,光是恩德是不足以让韩国的百姓迅速归心的。必须配合反贼集团,才能让韩国的百姓们,认识到秦法的威严,认识到他们此刻还能好好的坐在这里,完全是大秦的恩典。
畏威而不怀德,光有德是不行的!
在风逸这份奏折的基础上,有人建议成立一个旨在肃清反秦反贼的机构,有人建议掀起一场大案进行大清洗。有人建议,借助着大案,把韩国贵族们在搞一遍,这是看上了他们的财富。
至于这么做会食言,会导致朝廷信用破产,这又不关他们的事儿?朝廷信用破产对于一般的官员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而一旦掀起大案,这些官员立刻就可以升官发财。
风逸的看法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都是这么想的。
我大秦百姓数百年来为大秦拼命,又遇上了如今的大王,才获得了一天三顿饭的梦想待遇。你们韩国的百姓凭什么一上来就可以享受这么好的待遇?
就因为你们投降了?那我们秦国百姓数百年来的奋斗努力,又成了什么?笑话吗?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便导致这份奏折直接送到了嬴政的面前,这直接关乎到日后如何处理六国百姓,甚至是如何处理其他世界老百姓,事情本身虽然很小但性质却很严重。
“六国百姓也是诸夏之后。”
闻言,李斯迅速的记录嬴政的话语。心理却知道,这就是定基调,这就是最大的原则,大家都是诸夏之后是一家人!
“但他们终究不是老秦人,所以在六国之地,实施国野制度,划分国人野人。原大秦子民皆为国人,国人可以做官,可以参军,可以参加科举,还可以享受朝廷即将推出的种种好处。”
国人野人的称呼,让李斯有了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在二百年前,这片大地之上实施的正是国人野人制度。
所谓的国人,差不多就是居住在城市之中的有产者,包括手工业人,包括城里各行各业的百姓。
至于野人,就是居住在城市之外的无产者。有的居住在乡村,有的居住在山里,他们不受朝廷军队保护,但也享受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庇护,需要交税。
那个时候国人的权利非常大,可以随意点评朝廷政策,甚至是面见某个贵族乃至于国君。
曹刿论战之中的曹刿,便是以国人的身份面见了当时的鲁国国君。那个时候他还不是贵族,只不过他祖宗是鲁国的大贵族。
春秋年间,大权臣发动政变争权夺利,国君妄图诛杀权臣夺回权利之时,国人都是他们必须要争取的对象。
只不过随着战争的烈度不断加强,国人野人制度彻底破产。在七国的眼里,管你是国人还是野人,只要朝廷需要,统统征发到军队之中。
“至于野人,可以参军,但最多只能成为十人长。可以参加科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