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秦多元宇宙帝国-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尉缭子就伸出食中二指比划了一个二。
“第一个原因,魏王这么做,如果没有惩罚,未来仍旧是封魏侯,赏百里之地那么楚王会怎么想?齐王会怎么想?燕王会怎么想?甚至是已经投降了的赵侯、韩侯又会怎么想?”
“前者会坚决抵抗,反正即使抵抗到底也仍不失封侯之位,百里之地,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呢?万一要是赢了呢?”
“至于后者则是会内心不甘,他们会问一句凭什么?凭什么主动投降和抵抗到底是一样的待遇?”
“至于这第二个原因则是时代变了,当天下只是天下的时候,魏国很重要,大王也有必要亲自过去安稳人心。”
“然而当天下不止是天下的时候,魏国也就没有多么重要了,甚至说句大实话,在老臣看来那些魏国百姓的价值反而还要在魏王之上。”
“等到大秦征发其他世界的时候,大秦本土的力量就显得很重要了。那个时候,大秦百姓数目每多一位麻烦就少一些。”
第二十三章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大王前段时间刚刚乘龙飞天,游历诸夏,赫赫武力早已明示世人,赵王直接投降,魏王却拒不投降。所以老臣认为,此次魏国灭亡之后,大王就不必亲自去了。”
“直接下诏即可,然后让大将军带着魏王过来。到时候在咸阳公开处理,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抵抗的下场!”
虽然是丞相,可尉缭子此刻的杀机却反而比一旁的王翦还要严重。对于他的发言,王翦内心当然是赞成的。
虽然这里是战国时代,战争频发,举国之战更是家常便饭,但是实话实说屠城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少见的。
即使是号称人屠的白起,他杀的也是士兵而不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而像魏王这样近乎自暴自弃,鼓励军队抢劫国内百姓的举动,简直是拉低了战国七雄的下限!
“好!”
“这一战结束之后,不必顾忌贵族的脸面,也无论他们祖上是谁,将那些罪大恶极之辈直接拖到人多的地方,说明罪行之后,当场审判当场问斩!”
“我要这魏国的人心,以最快的速度归附帝国,丞相有没有问题?”嬴政直说道。
“没有。”尉缭子的回答也很简单。
“至于魏王一脉,将军负责押送他们送到咸阳,献俘之后魏王本人处死,从他的远支之中挑选一人成为魏伯,享三十里封地,祭祀历代魏国祖先。”
“唯!”王翦的回答更加简单。
有了嬴政交底,这一战怎么打就有把握了。
回归现实之后,一道道命令从中军大帐之中发布出去。第二天,三十门被伺候的好好的,保持巅峰状态的大将军炮被运到了大梁城下。
在王翦看到的其他世界史书之中,这一战秦军围困了大梁城很久都没有破城的法子,最终只能水淹大梁。
这个计策虽然攻下了大梁城,却也因此毁掉了魏国的膏腴之地,精华地区经过这一场水淹算是全完了。
不过还好,这个时候的黄河水还是清的,危害也不算太大。只能说有危害,但比起后世之时却要小的太多。
史书记载,宋朝之时文官杜大人为了防止北方的契丹南下,一声令下撅了黄河,然后老百姓就倒了血霉,至于契丹那是毛都没损失一根!
而这位杜大官人也没有因此而丢官去职,反而被文人们争相夸赞,这就是大送的作风!老百姓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人,实话实说这样的大送不必大秦好到哪里去!
只不过大秦读书人比较少,被黑了之后没法洗,就真的成黑的了,变成了暴秦。而大送的读书人比较多,他们洗白起来很有经验,你洗一把我洗一把,大送就变成了勤政爱民的国家。
想到这样的历史,王翦的心情顿时就不好了。内心之中默默的做了一个决定,等未来到了大送之后,一定要好好整治这些儒教的教徒!
“传令下去……”
一声令下,数百人就围着三十门大将军炮转了起来。每一门大将军炮都有着不下于三十人的幕僚团队。
这个团队的主要作用就是像伺候亲爹一样的伺候这些大爷,而今日就是大爷们发飙的日子。
史官记录:是日,大将军炮发威,声闻数十里,一发之下,天摇地动,大梁城破。
当大将军炮发威的时候,魏国就灭亡了。只不过这一次嬴政根本就没去,他在主持完了赵国的第一次科举之后,就回到了咸阳。
城破之后,等待贵族们的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大规模审查。王翦在占据大梁之后,直接就没有进城,留下一支军队维持治安之后,就将这里交给了御史大夫和廷尉。
他本人则是继续攻城略地,半个月后,魏国尽数归降。在大秦拿出了足够多的救济粮之后,魏国的人心就直接归附了。
说起来这都是魏王的功劳,也都是那群城内死不投降的贵族的功劳,只不过这些贵族们大都已经见了泰山府君!
不对,如今的世界之主是嬴政,没有他的准许,这些灵魂根本就没有见到泰山府君的机会,更何况如今的世界之中,是没有泰山府君的。
……
这一年冬天刚开始的时候,秦军出动,短短两个月内,赵国就成了秦国的一份子。接下来一个月内,大梁城就被攻了下来。
大军行军的时间是一个月,大梁城被攻下来用了两天,第一天围城、调试大将军炮,第二天攻城,城破!
当王翦最终带着十万战兵回归咸阳的时候,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悄悄的到来了,绿色回归大地,春满人间,到处都是一片磅礴生机。
今天的咸阳城很是热闹,旬报上面说了,今天就是大将军归来的日子,不仅仅有大将军本人,还有十万战兵以及已经是俘虏的魏王一脉。
“这就是魏王?看上去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对呀,比起大王差远了。”
“他好丑啊!”
“王后好漂亮!”
“他这么丑,儿子这么好看,莫不是别人的种?”
“该杀!希望大王能杀了他,旬报上面说,他竟然主动支持大军劫掠本国百姓,实在是该杀!”
“该杀!”
“该杀!”
咸阳城内的国人们议论纷纷,根本就不觉得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之处,可是对于那些刚刚来到秦国不久的六国人而言,实在是太劲爆了。
“无礼!”
一位青衣的儒家弟子,听着周围人点评货物一样的点评魏王,终于忍不住了,然后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无论魏王做了什么事,他都是魏王,你们的眼中可曾还有一丝敬畏?他是王!你们难道都不读书,不知礼吗?”
说到后来,读书人越发的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声音也响亮了很多。闻言周围的吃瓜群众直接围了过来,不知不觉的就把他给围住了。
看着眼前的这个膀大腰圆,身高九尺的壮汉,读书人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右手直接放在了腰间的宝剑上面。
这柄剑可不是后世读书人们佩戴起来用来装逼的,而是可以拔出来杀人的剑,可是看着他的模样,周围的人却没有一个害怕的,反而更有兴趣了。
第二十四章 :大王牛逼!帝国牛逼!俺也牛逼!
“我是高姓姬氏文,字亭岳,祖上是文王之子,算是正宗无比的姬氏后裔,八代之前祖先来到了秦国,如今是地地道道的老秦人,你又是哪个?”
“我姓旬名邑达字德燧,乃是子夏先生这一脉的儒生。”说起子夏二字的时候,旬邑达言语之间透漏着骄傲。
子夏是谁?竟然名字之中也有一个子字?难道很厉害吗?
这是许多围观群众的第一反应,不过围观群众之中也是有高人的,很快就有人说出了这位子夏先生的经历。
原来他是孔子的弟子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不是那种一味遵循孔子,孔子说啥他就说啥的复读机。
他有自己的独特理念,并且将孔子教授的知识吸收利用,真正的变成了自己的东西。主张做官取信于民,根本就不关心孔子心心念念的克己复礼,因为他认为这一套已经过时了。
而事实证明,孔子关心了一辈子的克己复礼真的过时了!
在孔子去世之后,子夏便前往魏国,收了李悝、吴起为弟子,魏文侯尊其为师父。后来更是与时俱进,提出了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理念。
可以说虽然儒家是孔子所创,但却是他的弟子发扬光大,而子夏更是其中功不可没的一位。
看看子夏的两位弟子,李悝、吴起,还有名义上的弟子魏文侯,他们三个联手之下,便有了魏国的改革。
战国初期,魏国最先改革,吴起更是率领五万魏武卒把秦国的河西之地给打了下来,说起来他也曾经差点儿让秦国灭亡。
形象一点的话,子夏先生的理念就是魏国当年改革的理念。
而正是魏国的改革,才掀起了七国的相继改革。
改革都是被逼出来的,魏国已经改革了,已经变法了而且还真的很有效果,称霸中原,威慑华夏。
魏国改革之后,韩国由于怕死也开始改革,有了劲韩的称呼,楚王更是请来了吴起主持改革大事,结果当楚王身死之后,吴起就被贵族们干掉了。
而秦国更是直接受到魏国影响,魏国太强大了,我们秦国快要灭亡了,赶紧改赶紧改!割肉也要改!
当吃瓜群众们了解子夏先生的本领之后,便纷纷赞扬了起来,这是一个真的有本事的家伙,和那些嘴炮们不一样。
“子夏先生我知道他,他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可是你学得了他的几分本领?”说话之时,身高九尺的高文又悄悄的往前踏了一步,和旬邑达的距离更近了。
对于这一切,旬邑达似乎一无所知,还沉浸在众人的赞扬中,听到了高文的询问,当即答道:“子夏先生那是何等高人?我能有其一分本领就足以光宗耀祖了。”
“哦,那你是哪国人呢?”
“我是齐国人。”
“如此说来,你还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也不是我大秦国人?”
说这话的时候,高文已经撸起了袖子,二人之间的距离又缩短了一步,这一回旬邑达终于发现了不妥之处。
他往后一退却发现动不了,除了正前方的高文之外,其余方向早就被堵死了!
“你们想干什么?”
“这里可是大秦国都,你们想要生事?我可不怕!”
铿锵一声,旬邑达就拔出了腰间的长剑。
话的尽头是刀剑,是拳脚,是以理服人。
然后在众人的围观下,高文便和旬邑达讲起了道理。当年孔子遇到了子路,便通过自己的拳头,让子路认识并理解自己的道理,今日二人也算是效仿先贤了。
片刻后结果就出来了,高文神清气爽的离开了,旬邑达看起来则是好不凄惨,眼圈都黑了,鼻梁也歪了,走路之时一翘一翘的,明显有一只脚跛了。
“高文,你的铁布衫又有进步了!”
“以前看你是个憨憨,如今你就是个天才!”
“是啊,以前他就是个赔钱货,干啥啥不行,吃饭抢第一,如今给他讨媳妇的媒婆都能排到屋外去。”
这一天挨打的不仅仅是旬邑达一人,也不仅仅是儒家的读书人挨打。
这一天咸阳百姓用自己的拳头,维护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他们发现,用拳头讲道理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