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愿得展眉 完结+番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来——”傅老爷欲言又止,再未说下去,转而听他叹罢:“你也有个可靠之人。”
  傅老爷为傅渊筹谋至此,叫傅渊想起先时老爷子临终之前,命他兄弟二人来至塌前,老爷子将家中尽数财产商铺留个傅琮,却只拿手中翡翠扳指传于傅渊,愿借这掌家之物可保幼子一生无忧,以此见其父爱子之深,已无需多言。
  傅渊摩挲着白玉佩,伸手握住了老爷子满是褶皱的手背,垂首低声应道:“多谢父亲。”
  那天傅渊留在西院,独坐了一整夜,直到第二日午时才出来。
  傅家老太太在春和舞台包了两个厢,叫着一大家子陪她听戏吃馆子,老爷子前些天往杭州赴书会去了,傅渊便也托词要去学校拿东西,转头便去了南街的荣顺斋,借买糖果子之名,去瞧阮家少爷为真。
  谁知今日不巧,阮家少爷没在店里,铺子里的小子和傅渊说,这入了秋小少爷定是要病一场,如今不能吹风,正在家中将养着呢。
  傅渊从铺子里出来吩咐傅全去百庆堂叫上相熟的史大夫,再取些上等的燕窝、人参、云苓来,自己倒着急着先去了阮家看望人。
  这头傅渊刚进了院子,被仆从一路领着走过廊下,远远瞧见阮聿宁坐在半掩的毡帘后边,正和底下小子说着话。
  走进了傅渊才看见阮聿宁手里捧着只白瓷小碗,那小子就蹲在一旁,苦口婆心地与他说:“少爷,您就再吃一口行吗?”
  说着恰好看见傅渊走过来,那小子也只在店里见过他一回,这会儿竟像见着真佛似地高兴起来:“您看,四爷也来瞧您了。”
  阮聿宁坐在门后看不见傅渊,闻言惊诧地站起身来,傅渊此时走进门,见阮聿宁手里一个打颤,险些砸了碗。
  傅渊笑着接过那只白瓷碗,见碗中不过四五只野菌小饺,便问那小子:“你家少爷刚吃了几个?”
  那小子看傅四爷话语和气,并不摆主子架子,便也俯身应道:“回四爷的话,这碗里统共七只小饺,我们家少爷才吃了两个就饱了,您说说,他本就病着,再不吃些东西进去,如何调养精神气血。”
  傅渊转头便见阮聿宁低低地咳起来,他一手拍着阮聿宁的后背心,笑着说:“阮少爷多大了?怎么还挑嘴?”
  阮聿宁经不得傅渊调笑,一下咳的厉害起来,连腮旁都染上了浅红。傅渊给阮聿宁倒了水,再将碗递给那小子,嘱咐道:“去,给熬些粳米粥来,再做一道莲蓬豆腐,你速端来,我看着他吃,他碍于面子,必要吃完的。”
  那小子得了令,立马就下去办,傅渊回头看着阮少爷小口喝了水,面上红晕未消,便笑着说道:“四爷见笑了。”
  傅渊自顾自地坐下与阮聿宁说话:“今日本是去铺子里看你,没成想那里的伙计和我说你病了,这不,礼都还未送来,人就先到了,还望聿宁不要见怪才是。”
  阮聿宁见着傅渊本就开心,现在更是笑得眉眼弯弯,他瞳色生得浅,像两颗琥珀珠子落在一双圆眼里,纤长的睫羽在眼尾微翘,倒延出一段儿清艳绝尘的风情来。
  “四爷来了便好,来了我就高兴。”阮聿宁嘴角旋出一个深深的笑窝,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傅渊。
  那副软和的模样,看得傅渊心里头蓦地一软,心道这小少爷也太乖了。
  傅渊道:“你这病什么时候起的?可喝了药没有?”
  阮聿宁想起刚才苦到舌根的药,便皱起眉头说:“这病没大碍的,天气不好时才发出来,刚才已经喝了药,所以才吃不下饭的。”
  傅渊问什么阮聿宁便答什么,又带了些小心思为自己开脱,傅渊岂有不知的,却还是愿意顺着他说,“原来如此,是下人们的不是了。”
  阮聿宁分明不是这个意思,刚要解释又被傅渊打断。
  傅渊安抚似地拍了拍阮聿宁细瘦的手背,便道:“你别急,待会儿大夫就来了,那位史先生几代行医,老太爷曾是宫里太医院的院首,想来他的医术也不会差,叫他给你看看,开了方子养着,治好了岂不好?”
  傅渊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阮聿宁反倒不好推脱。等史大夫急匆匆地赶来时,阮聿宁刚刚喝完一小碗粳米粥,傅渊又给他加了一筷子鱼茸制的豆腐,总是想他多吃些。
  待那阮少爷饭后漱了口,史大夫便请他略坐了一会儿,静了心神,才拿出脉枕诊察起来。
  史大夫近观这阮少爷面色灰白,似有病容,指尖探他脉息也是沉伏滞怠,右关虚而无力,是为脾胃不和,皆因心肺生火,气滞郁结而成。
  史大夫收了号脉的手,又问了阮少爷几样事,平日睡得如何,可吃得下,阮少爷依言皆如实答了。一旁傅渊却听着不好,耐不住地问道:“先生看他怎么样?这病要不要紧?”
  那史大夫看着傅渊长大,什么时候见过他如此心焦着急的样子,一时笑道:“四爷稍安,小少爷这病不打紧,您莫要太过担心。”
  这一句给傅渊定了心神,他想着这一世总要将阮聿宁好好地护在身后,养的健健康康,长命百岁才好。他一直站在阮聿宁身旁,伸手虚拢着小少爷的肩侧,朝史大夫说道:“他是我的至交好友,如今他病了,我不紧张谁紧张?先生医术高明,若将他治好了,您就是我的大恩人了。”
  傅渊这话说得极重,直哄得史大夫笑说不敢当。
  史大夫说:“阮少爷是胎里带出来的不足,所以虚着身子,缠绵病榻断不了根。咳疾因此作怪,春秋之节愈盛,这肝阴亏损,少食多梦,虽不至年少咯血,若是拖久了血气衰耗,一并牵连出其他恶症来,终究不能长久。”
  “何不现在精细地养着,药也无需多吃,小少爷按我的方子好生用餐,以膳食调理五脏肺腑,防寒保暖,也要心静气和,再勿惊惧劳累,保着半年不病不咳的,之后也就都好了。”
  屋里的人都听见史大夫说的话,面色亦多是喜忧参半。这时阮家的老管家走上来,谦顺地与史大夫说道:“正是先生说的,我们家这少爷旧疾难断,焉知不是饮食上的难症,他素来也是爱吃肉的,偏喜甜糯之物,可每回吃到嘴里,身上就不好了,从此吓得不敢再吃。我年纪大了,见他瘦的这副模样,也是心疼的。”
  史大夫笑说:“我知道您的心,日后也不必不敢给他吃,荤腥要沾,只是要慢慢的加进去。我与你说,自明日起,每日辰时前你拿五鼎芝掺了槐蜜,熬出水粥来给他喝,比人参血燕都强些。”
  “若再有一味胭脂稻,以泉水炖煮的稠润,待浮出了米油,便是最为金贵养人的。”
  那胭脂稻是何等难得之物,先不说这原是御田上供的精米,便是此时要买,也是有价无市的,加之今年年景不好,寻常白米都是贵价,又往何处去寻来这胭脂稻。
  老管家叹着气又摇了摇头,刚想去问有什么东西可代替这胭脂米,那头傅渊便吩咐傅全说家里正好还有两三袋胭脂红米,现去开了库房都送来阮府就是。
  阮聿宁听了哪里肯承情,他最不喜欢给人添麻烦,只想着站起来婉言谢绝。傅渊却拍着他的肩膀,摇头以示无妨。
  傅渊朝史大夫略欠了欠身,道:“此番多谢先生了。”
  “四爷哪里的话,所谓医者仁心,都是应该的。”史大夫拱手还礼,客气地应道。一时将他二人的举动都看在眼里,细想着这阮家少爷不过是先天弱症,却能叫傅渊开了傅家的库房将好东西都送出来,这般依顺护持,想必也是傅渊放在心尖上的人了。他受傅家恩惠自懂得顺水行舟的道理,他转身好生与阮家的老管家说,若是小少爷身体有了什么病痛,务必去百庆堂遣他过来,都是自己人,他自尽心的。


第4章 
  正逢中秋佳节,傅老爷还未归家,傅渊便拿着一木匣子往城东赵府去了。今日他未坐车,也不骑马,只身前去,只为拜候那位素未蒙面的舅父。
  冷秋日短,如今风急霜浓,前来应门的门房小子冻的缩手缩脚,老神在在地瞥了一眼来人,接过帖子转身又入了府中。
  傅渊在外只见赵府高墙朗阔,沿着围檐院中松柏都还挺拔葱郁,山石清奇尤佳,也是兴旺之象。
  那门房小子不久折返,又是换了一副面孔,点头哈腰的直请四爷进门来。
  傅渊跟着那小子走过长廊,进到后重的屋子,这会儿还未进门,梁上便先略下个人影,其势动如游蛇,一掌经过直击傅渊命门,傅渊手中持物,并不能相抗,极快地闪身一撤,单手架住那人横扫过来的劈拳,顺势卸了他刁钻的巧劲儿。
  “呦!我从前还以为是个草包呢!”那人收势返身,拍了拍手掌,挑眉看着傅渊。
  这猛得一下,竟吓得那小子一跳,他赶忙拦在傅渊身前道:“我的大少爷,您别来这一套,打伤了人可怎么好?!这有客呢!您别处玩会儿?”
  说是大少爷,傅渊略扫一眼这身着青缎褂子的少年郎,见他耳垂上分明有环痕,虽是眉眼英利,但亦不失柔韧婉秀,分明是个女孩儿,下人们却叫做大少爷,真是有趣极了。
  那人抱着双手,对着下头小子做了个怪样子,直道:“偏不!走!一同见我阿爹去。”
  小子们见劝不动这尊大佛,便赔笑对傅渊道:“您见谅,她向来这样,老爷也是管不住的。”
  傅渊颔首直道是不碍的。这便几人一同进了屋子,见堂中无人,竟是窗沿后头站着一人,那人单穿一件驼绒长袍,外罩靛蓝色细丝马褂,正抬手逗弄着雕笼中的凤尾鹦鹉。
  仆从在帘后回话,道:“老爷,客来了。”
  “进。”赵老爷应声,傅渊和那假小子这才绕过一座大理石屏风走到偏厅里。
  赵老爷回头见了傅渊,盯着他看了半晌,好似想要在傅渊身上寻见半点故人的影子,结果气冲冲地说道:“看你眉宇间满是阴鸷,一副凶戾之相,竟与你父亲十成十的相像!”
  傅渊垂眼敛眉,心中更无波澜,只道:“傅渊年幼失恃,阴阳相隔二十载,今闻赵先生此言,竟无半点肖似母亲,实在是惭愧。”
  一旁那位‘大少爷’倒端详起傅渊来,扭头便与赵老爷说:“我瞧着他不错,丰神俊朗,昂藏七尺,招来咱家做女婿如何?”
  “胡闹!还不快滚出去!”赵老爷吹胡瞪眼,抬手作势要打人,那位大少爷探手极快地摸了桌上的一盒子蛤蟆酥,一溜烟便跑没了影。
  傅渊看着厅堂外半晃的帘子,不由失笑,想着这孩子进到这里来,怕就是为了桌上那盒吃食。
  待傅渊回转过来,却见赵老爷看着他手中的匣子微微出神。
  那木胎漆器螺钿盒子是他母亲的遗物,其上镶嵌玉山仙人,蕉叶形边描有金线珠饰,上铸圆扣铜锁,细细看下来是个精巧稀罕的物件。
  这赵家境况原是不俗,论其旧世也是世家子弟,先祖曾赴京应试,进得三甲一举中魁,钦点的武状元。赵家受祖上庇荫,如今盘踞城东,更有数家武馆商铺作为营生,便是金陵城中的警司长和地方副将也都和赵家颇有渊源,家主赵宗裕门下子弟众多,虽是鱼龙混杂,倒也多是真心愿意跟着赵家做事的。
  那时赵家小姐嫁入傅家给人做偏房,赵宗裕苦劝不成,一气之下与亲妹断绝来往,自此兄妹二人在未见过一面,直至傅家二姨奶奶去世,赵宗裕至傅家为其妹扶灵挽丧,送亡者最后一程。期间守灵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