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炮灰奋斗史[清]-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在金陵有府宅,听说在苏州还有一座园林,原来已经荒废了,后来被买下,改造成大型园林,一部分开放给百姓,另一部分被用来当做办公之所,不过她只见过地契还没见过实物。
  一来到金陵,敏宁只在府邸里歇息了两天,派人看守住元宝,之后她就马停蹄的前往工厂巡视。
  工厂里早早有人在等待了,敏宁事先不让这些人打扰工人,随后让人带着她在工厂内部巡视。
  看了一圈之后,对工厂的负责人说,“防火之物还需要多准备,这里的木质建筑有点多。”
  那负责人回答,“回东家的话,已经有一部分再改造成砖瓦房,只是互市那边急需人手,一部分工匠就被调到了蒙古那边。”
  敏宁想了想说,“水泥不是研究出来了吗?派人取了水泥的配方,在江南这一带开一个水泥厂,也不要用青砖,使用普通的红砖烧出来就可。”青砖跟红砖就差不多材料和烧子方法,只是红砖省却了浇水这个步骤,不仅可以节省一大笔钱,烧出来的红砖也不像青春那样一窑子得裂开一部分。
  虽然这时候的审美是青砖青瓦,但完全使用红砖盖一座红房子也是别具一格的一种美。
  金陵这边的负责人听了后领命。
  查看了一圈后,敏宁觉得织布厂整体来说没什么大问题,又问起造纸厂的事情来。
  最近造纸厂关系着未来新城使用的纸钞,之前绘制了几个版本的纸钞图案给敏宁。
  敏宁将百元纸钞的图案选成了蒙古新城的模型,其他几张纸币图案也是大清几座闻名的山川河流。
  皇帝还在位,她不能搞太离谱,不然直接就选择皇帝的头像。
  可惜皇帝肯定忌讳这种事,忌讳将自己的头像印在人人都可以接触的纸币上。
  “造纸厂原厂在太仓,后来怕会发现,就将厂子迁移到一个深山中。印刷的地点设在京城,纸造出来后就会经过船运入京城,在京城中印刷成钱之后,再通过咱们的商队运往外蒙,在外蒙银行盖最后一道章再起用。”盖章也是防伪的手段之一,不盖章的纸币,就算拿出来也无法使用。
  敏宁点头。
  造纸厂事关重大,藏起来也好,省得被人发现弄出了纸的配方,造假对于纸钱来说伤害太大。
  巡查完工厂后,敏宁又下乡去查看田地。
  田地中的粮食,对于她和大清来说极其重要,有了粮食丰产,还能够有底气向工业化社会转变。
  二月里江南一代已经开始种植,巡视过田地,免了一部分人租子后,敏宁才跑回了城里。
  江南虽然说温度比京城高,但京城是干冷有炕和地热在倒是好过,到了江南没了炕,反而觉得这边比京城还要冷。
  地面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泥烂的,敏宁这几天奔波在田地里脚基本上就没干过。
  心想还是尽快将水泥厂造出来,铺路是大事,她已经想念前世水泥路都通到农村的便利。
  对了,郑钧这家伙带着船队也不知道跑哪去了,有没有通过白令海峡找到美洲?
  最好找到亚马逊森林将橡胶树弄回来,少了橡胶干觉得有许多事情都费劲多了。
  比如之前奶瓶上的奶嘴,因为没有橡胶,只能够用羔羊皮来替代,那触感能跟橡胶相比吗?
  还有罐头改用了木塞,储存时间也大大缩减。
  自行车没有气轮胎骑起来也费力得多,最最重要的是这个时代路都是黄土路,黄土呀,青天白日还好,一下雨就泥烂不堪,她急需橡胶做成的胶鞋。
  上回四爷跑河工,那烂脚好几年才养好,这回又不知道会不会复发?
  没有胶鞋,真是太不方便了。
  想了想,敏宁突然想起另一种中国原产的胶——杜仲胶和橡胶草。
  这两种现在还没有人发现用途,敏宁之所以想起这两个来,是因为前世她学校就关于这两种如何替代天然橡胶的研究申请过国家经费,她同寝室的一个学霸室友也加入到这个研究当中,还给她和另外几个室友普及过这两种的用途。
  对了,当初那位学霸室友是怎么说来着?
  好像杜仲胶得用油或碱液来提取。
  等等,碱是不是已经被她给弄出来了?真是太好了,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那个橡胶草在哪里来着?怎么想不起来了,算了,这个先别管以后再研究,先考虑杜仲胶的事。
  杜仲是一味药,可以在我和一家药铺找到。
  但是她要的是杜仲胶,得靠新鲜的枝叶才能够提取。
  将这件事传到亳州那边,亳州那边自然会有人加快研究。不过一个月时间里敏宁就收到了两双胶鞋。
  一双是四爷的尺码,一双是皇帝的尺码。
  胶鞋到敏宁手里的时候,恰好皇帝巡视来到了金陵,敏宁带着元宝去跟四爷汇合,一同住进了曹家。
  对于这个大名鼎鼎的曹家,想必后世只要是了解过红楼梦的,就没有一个人不知道。
  这个时候那位大名鼎鼎的曹公还未出生,每年也只见识到曹家的富贵。
  不过她觉得有些错乱,这个世界不仅有曹家还有红楼梦的几大家族,她感觉红楼梦的世界是硬生生嵌入的原来的历史当中。
  红楼梦中好像是有神仙,有道僧二人,那么这个世界上会不会也有神奇的法术?
  胡思乱想中,四爷领着敏宁来到了后院。
  如今的曹府让了住处,所以这个院子都被禁卫军包围,曹家是另居别院。
  元宝一个多月没见到阿玛,这时候正抱着四爷不住撒娇,“阿玛,你这么多天都上哪去了?元宝一直找一直找都没找到你?”
  四爷将他的手拉下来,将她的小身板扶正,“坐好了,好好说话。”
  虽然说四爷已经尽量板着脸,不过元宝却一点也不将阿玛的冷脸色放在心里,仍然扭着小身子撒娇,“阿玛,额娘坏,天天不管元宝,自己跑到在外面玩。”
  敏宁正指挥人收拾行李,一听到他说这句话顿时走了过来,手指戳了戳他的脑袋,“你这个没良心的小东西,都忘了之前是谁带你出门吃好吃的来着?”
  元宝嘟着嘴不说话。
  四爷瞥了敏宁一眼,敏宁干笑道,“别听元宝瞎说,我也没有经常出门。只是偶尔巡视了一下在金陵开的工厂。”
  “对了!”敏宁像是想起什么,越过几个丫鬟忙去翻找包裹,“爷,这是我让人给你做的胶鞋,穿上以后就不用再怕被水泡的烂脚了。”
  四爷接了过去,看着浑身于一体毫无缝隙的胶鞋,问道,“这是用何材质制成?”
  “是用杜仲胶,爷您试一试,下一次要是亲自跑到河边,也不用怕脚会湿了。”
  四爷当即脱了鞋子,敏宁看了看他脚趾之间有些脱皮,忙让人去打水来。
  “元宝,跟墨兰姐姐去读书好不好?”敏宁又想打发走元宝。
  墨兰是新提到敏宁身边的丫鬟,碧影第一次没跟来,敏宁提拔几个其他的小丫头在身边伺候,尽量习惯没有碧影在身边的日子。
  墨兰是孤儿院中的一个女孩,读书识字样样能行,敏宁让人到孤儿院招几个伺候的丫鬟,墨兰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敏宁发现她有一个特质,声音好听,每每读书的时候,元宝都能够认真听。所以就将她提到元宝身边,专门教他读书。
  元宝看了一眼墨兰姐姐,然后又看着额娘,张开手,“我要三块糕糕。”
  敏宁没好气的将两个手指头又给他按了下去,“行,回头就让人给你准备。”这小子明明会数手指头,偏偏屡教不改,不论说几个数字都举起一只手。
  敏宁猜到大概是他自己觉得好玩才会一直这样。
  四爷看着母子两个打机锋,心里有些暖意,很希望这种氛围能一直持续下去。
  总算将元宝给哄走,水也送来了。
  敏宁四爷的脚放入水中泼了泼水在他脚踝上,语气中满是庆幸,“幸好爷的脚这回没有烂,只是脱了皮。”
  帮助四爷烫了脚后,脚已经变成通红的样子,敏宁帮他擦干脚,又涂抹上药。
  “爷,这几天可不要忘了抹药,不然脚气一上来,回头脚丫子又要烂。”
  四爷哼了一声。“行了,爷知道了。”
  敏宁又掏出新的羊毛袜子给他套上,自打京城里出现羊毛袜子这种神奇之物后,原来需要绑在脚上的袜子就没人肯穿了,四爷自然也换成了羊毛。
  不过敏宁准备的袜子上面确是有图案的,是一匹扬蹄的小马,这是她的恶趣味,家里谁属相是什么,袜子上就准备什么动物的图案。
  四爷平日里不爱穿这种带幼稚的袜子,只穿纯白或者纯黑色的,没想到这次被敏宁给逮住硬是套上了。
  他也没说什么,羊毛外套上脚上后,立刻感觉到脚暖烘烘的,原先烫过脚后,血管被通开,脚自然暖和起来。
  四爷穿上了胶鞋起身走了两步,开口说,“有些大。”
  敏宁当即说,“大就对了,特意让人做了大一码号的,爷你把鞋脱下来。”
  说着她又转身去翻行李,翻出两块羊皮鞋垫来。
  将带细绒的一面朝上放入胶鞋内,“爷,你再试试,要是还大的话再添一块。”
  四爷脚踩了踩,下方有了羊皮,确实暖融融的,而且也合脚,不像刚才觉得空荡荡的。
  “还有没有这种鞋子?别忘了孝敬汗阿玛。”
  敏宁听了后转身又拿了一双过来,“怎么能忘掉万岁爷的,上回不是跟爷问过万岁爷的尺码吗?这是专门为万岁爷定制的,这里面已经放上了鞋垫。”
  四爷接过后满意的点头,然后踩着胶鞋问,“还有吗?小十三的脚也被泡烂了。”
  敏宁忙接话,“有,只是不知道十三阿哥是什么尺码?之前收到鞋子后,我有令手下尽快做出其他尺码的胶鞋来,不过得晚几天才能够送达。”
  四爷想了想回道:“正好要在江宁这边呆上一段时间,汗阿玛得接近一些江南官场上的人,可以等等那些鞋子,鞋子到了就立马送过来,多余的可以让汗阿玛用来赏人。”
  得,还真是为你爹着想!
  敏宁心里吐槽了一句,就应道:“是,我会让人多加准备。”
  四爷又看了看日头,“行了,趁着现在天还早,我去求见一下汗阿玛,你在这里歇着吧。”
  他说着就要拿着给皇帝的那双胶鞋离开,敏宁拉住了他,“爷,钮钴禄格格跟耿格格呢?怎么没看见她俩?”因为敏宁有私事要办,所以没有随同四爷一同来,只两个年轻的格格伺候四爷。
  这回按说两人应该一起来向敏宁见礼,没想到现在也没个动静,敏宁就知道不对了。
  四爷拍了一下脑袋说,“我都忘了,之前行程太赶,这两个格格劳累过度,被我留在舟山修养,你派人将在二人接过来。”
  敏宁汗了,这两人存在感得多弱,才能被四爷给忘了?
  四爷又像是想到什么说,“对了,这次在舟山汗阿玛第一次召见一位叫做梅文鼎的人,此人在算学跟历法上面有独特的见解,还跟汗阿玛推崇你所提倡的洋文数字,并且将这些数字跟古代历法相结合。你不是一向喜欢收集这些稀奇古怪的人吗?可以派人接触一下。”
  梅文鼎?
  这可是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牛顿齐名世界科学巨擘,她都忘了这一位也是活跃在康熙年间。
  对此敏宁又有些痛心,这么多大拿全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竟然没有一个跟牛顿一样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