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炮灰奋斗史[清]-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大清越来越像现代,若是忽略每个人的发型,只呆在屋里还真的就如同在现代时没什么区别。
  李氏这一怀孕,以前跟敏宁联盟的事立即不提了,就连投入出海的银子都收了回来。
  碧影在背后暗骂了几句小人,不过敏宁却无所谓,这段时间李氏确实帮她挡了不少麻烦,这些银子就当是给她的报酬好了。
  她现在开始烦恼碧影的婚事,这丫头可是敏宁年龄还要大上两岁,如今敏宁的都二十了,儿子也有了,可这丫头还是没想过婚事是事。
  之前也让四爷帮忙介绍过,可那几个门人这丫头一个都没有看上,让敏宁也是伤透了脑筋。
  只得多教给她一些事,让她出门去办。只希望在外面见的人多了,能看上合心意的。
  前些年受到墨玉的背叛,敏宁身边一直只有碧影侍候,忽略了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可这下不行了,再将她留在身边,就是耽误她。
  所以这几个月她可以开始寻摸人,先放在碧影手下调教着,等调教好后再提上来。
  碧影大概是明白了敏宁的心思,却当作不知,只能寄希望能过一天是一天。
  敏宁开始扒拉手下的人,手下也有资助一些学子,既然碧影的愿望是将来做诰命夫人。
  那么夫家势必要走上官途,除了四爷手下的门人,那只能从学子中间走。
  敏宁有连忙资助了几个京中的学堂,专门让碧影去处理,在学堂中总能够碰到那些学子。
  就在敏宁为碧影的婚姻大事操碎了心的时候,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是羊毛大赛总算落下了帷幕。
  那中奖的头十名当中,除了女人以外竟然还参杂了一个男人,倒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说起来这个男人在京城也挺有名,是京城有名的一个花旦,特别是反串《二进宫》的李艳妃,比女人还妖媚。
  没想到这次在织毛衣大赛当中还拔得前筹,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颁发奖金的时候,那大桌子上只有一个盘子用红布头盖着,没人能看清里面到底有没有银子。
  许多人觉得这是个噱头,很有可能因此根本就不会兑付,还有一些人觉得《颜报》家大业大,哪里会短缺这几千两银子?
  是得几千两,除了头名能独得一千两以外,第二名八百两,第三名五百两,第四名三百两,第五名二百两。第六名到第十名各一百两,这算一算不得好几千两?
  可这么多银子要堆出来,还真是太显眼。
  敏宁就给出了一个主意,全都给不记名的银票,拿着定额的银票可以到银行换去。
  当然,要是不愿意,怕不记名的银票会被人抢走,可以直接在现场银行工作人员那里转到自己户头上。
  敲锣打鼓之后,公园内原本嘈杂的声音慢慢小了下来,长惠郡主领着一个看起来高贵的妇人一同上了台。
  敏宁抱着儿子坐在远处一个亭子里,亭子四周都被封住,下方烧起了地暖,她拿起手边的望远镜对着高台望过去,忍不住倒抽一口气。
  宜、宜妃,怎么还在场?她之前不是已经回宫了吗?
  宜妃毕竟是后宫妃子,哪里能够经常出宫,之前禀告皇太后跟皇帝之后,才能得到两日出宫的机会。
  没想到这一日最终颁奖的机会,她又跟着来了。
  这样一想,敏宁心里就有了不好的念头,这皇室可是有凑热闹的习惯。
  果然,她拿着望远镜又四处望了望,在那台子旁边的一个帐子里,那门口坐着的一排不就是宫里的娘娘吗?数一数,除了生病的太子妃以外,后宫几位有数的嫔妃都来了!
  所以,这是集体出游吗?
  不过转念一想,这些妃子已经在宫里呆了几十年,也不用在乎那些男女大防,相比那些年轻的妃子,自然更随性一些。
  好不容易京城里出了一项盛事,在经过宜妃那一宣传,肯定有不少人跟着心动,想要出来见识一下。
  大概这才是嫔妃集体出游的原因之一!
  敏宁又拿着望远镜不经意的往旁边一扫,顿时倒抽了一口气。
  那站在人群乐呵呵的不正是那位万岁爷吗?怎么把这位也引了出来?敏宁又拿着望远镜往皇帝身边看,果然穿着便服的四爷就站在皇帝旁边正一脸严肃的扫着四周,就像是在警戒一样。
  坏菜了,敏宁真没有想到,一下子来了那么多重要的人,这要是混进了一些反武动份子该怎么办?
  当今敏宁连忙喊来了人。
  阿林很快跑过来。
  敏宁催促他,“快点,再让顺天府多派一些人,便衣在人群中巡视,若是稍稍有不对劲的人悄悄拿下。回头抓错了,大不了多补贴点银子。”
  阿林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也不再问快速的跑去找顺天府接头的人。
  顺天府也收到了暗卫的告知,天子在场,正在加紧调派人手将公园拦住,这时候听到阿林的消息,顿时醒悟过来。又安排一些武艺高强的衙役,换上便衣在园子内四处巡逻。
  只要有不对劲的人,就将人拿下,务必不要扰了贵人出行。


第69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69)
  一队队穿着便衣的八旗士兵; 穿梭在人群中。
  那高台上长惠郡主按了按手,旁边的鼓声响起来; 从左右两边个个串出来一队舞狮,分为红队跟黄队; 跟着争夺同一个一条板凳; 两队舞狮你争我斗,惹得下方不少人喝起彩来。
  最后还是那红色的队伍取胜,跳上板凳; 将半空中的一根绳子咬下来。瞬间那柱子上卷起的对联落了下来; 一旁砰砰响起了烟花声。
  敏宁惊讶的不行; 这些可不是她准备的。
  很快那红色狮子头掀开露出了九阿哥对牙列嘴的脸; 敏宁又看向旁边的黄狮子; 打头的竟然是十四阿哥。
  她有些错乱了; 这两位阿哥又是在搞什么鬼?紧张的看向皇帝; 敏宁发现皇帝似乎也不知情,脸上明显流露出惊愕; 不过很快合掌笑了起来。
  敏宁这才放下心来,又转头看向半空中。
  大白日放烟花有些可惜; 看不见辉煌的烟火,只能看见在半空中火光闪过很快又熄灭。
  元宝倒是头一次听到震耳欲聋的声响,第一次响起时被吓得一懵; 第二声时才像是惊醒过来哇哇大哭起来。
  敏宁只顾的哄他; 也没有来得及看那高台上发生的事情。
  等烟花停止后; 长惠郡主再一次按了按手; 不管是嘈杂的人声还是一旁的敲锣打鼓声全都停止。
  她这才看了看手里的牌子,边看边念道:“感谢今日各位的到来,本次织毛线大赛由《颜报》特约赞助,蒙古牌羊毛线鼎力支持,买蒙古牌羊毛线,给家人织一片温暖。我宣布第一届织毛线大赛颁奖典礼开始。”
  长惠郡主一拍手,下方夹杂在人群中的托带着拍手,其余的百姓有一样学一样跟着拍手。
  很快台下一大片拍掌声。
  掌声很快停下,长惠郡主继续拿着牌子念,“邀请十位获奖者上台。”
  旁边,早已经准备好的十位获奖者或穿或披着自己所做的毛线制品依次上了台,按顺序排成一列。
  长惠郡主开始一一询问每个人的获奖感想。
  长惠郡主玩的不亦乐乎,一旁的宜妃捂着嘴笑个不停,觉得这回的颁奖典礼真是太好玩了。
  不仅台上玩得开心,下方的百姓也看的得开心。
  宜妃拿着上面印了票额的银票交到每一个人的手中。
  下面来取经的有些商家若有所思,这样的活动也可以办上几场。花少少一点银子,就能扩大名声,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事。还有刚才台上那句广告台词,想必蒙古牌羊毛线这个名字很快在百姓口中传开,人家要是买毛线肯定先挑蒙古牌。
  有些盯不上这种大活动的,就盯上了羊毛,心知羊毛线是个大市场,京城虽然被蒙古牌羊毛线占据,但整个大清地盘大着呢,这个时候介入完全不晚,很有可能抢下一块肉来。
  有些消息灵通的知道朝廷在下过羊毛纺织机的单子,原本不敢抢朝廷的肉,可是一听朝廷不是蒙古交易,而是选择了土伯特,一些人心思顿时活了。这就是把这块肥肉抛给了他们,不咬上一口,谁都不甘心。这段时间不少人已经派人偷偷的前往蒙古,跟各个部落联络,加价收购羊毛。
  可惜许多部落都不愿意这个时候剪羊毛,有些是因为剪过一次,羊毛才刚刚发出来。有些是怕羊毛剪掉后羊无法过冬,现在一只羊可金贵着呢,所以就算拒绝也不可惜。
  除了少许宰羊后留下来的羊毛外,大部分都打算等到春天天气暖和的时候再剪羊毛。
  有些那精明之人察觉一部分部落,因为之前卖羊毛富裕了起来,就拉了几十车货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跑,在年前也赚了一笔。
  过完年后,可以发现京城里有了很大变化,基本上家里有条件的,都是身上套着一件羊毛外衫。
  这种羊毛衫穿上之后,再裹上羽绒服,完全可以抵御寒冷的冬天。
  羽绒服的发明跟羊毛衫的出现,冬天已经很少出现有人冻死。
  流落街头的老人和孩子都被收到孤儿院和老人院,这里虽然说条件好不到哪去,但是却能给人一片遮身的砖瓦,让人不会饿着肚子。
  偶尔朝廷和义商还会捐一批物资过来,有粮有被有衣服,足可以让这些人舒舒服服的过冬。
  有些人感叹自己遇上了好时候,这要是在前些年,冻死街头都没人管。
  除了一些手脚不灵活的老人以外,大部分老人都会给他们安排一些手工活,比如说粘灯笼、编竹筐等等在家里就可以做的活。
  这些做好的会统一收上去,然后发一些工钱给这些老人当私房钱,总的来说每一位老人都觉得自己还能挣钱养活自己,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有信心。
  四爷知道敏宁赚钱养活了一批老人,特意悄悄的过来看了看,发现这里老人的精神跟济养院的格外不同。若是说济养院那边的老人是混吃等死的话,这边的老人完全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更加有精神。
  四爷问敏宁,“为何两者有如此大的区别?”
  敏宁回答,“这些老人都是鳏寡孤独无人照应,区别大概在于,养老院会给老人安排工作,不让他们闲在一旁胡思乱想。老人都是孤独的,没有儿女需要,他们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自然没什么生存的欲望。眼下给了他们一份工作,哪怕连糊口都不能,但是他们感觉到自己被这个世界需要,就能够增加他们活下去的欲望。”
  四爷若有所思,随即问敏宁,“我若是将济养院并到你那养老院去,你觉得如何?”济养院是朝廷开办的官方收养弃婴孤寡老人的地方,但是因为朝廷的贪污风气,逐渐蔓延到济养院。经过几家报纸偷偷报道过后,整个济养院都成了笑话,都说里面养的不是老人,而是硕鼠!
  四爷管着户部自然对这种情况很恼火,每年拨给济养院的银子,最后没用老人身上反而被贪污掉。好好一个朝廷的济养院,竟然还没有民间的养老院、孤儿院来的账务透明。
  济养院是朝廷的施恩政策,是不可能被轻易取缔,更何况贪污问题只是个别地方,有些地方有官府看管,还是能救治不少老人。
  四爷才想到让敏宁接手,至少她看不上朝廷拨的这点银子。
  敏宁干笑一声,“爷,你要说让我多接收一些孩子老人还行,但是接收济养院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