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成反派渣爹-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福王死了,还是死在粪坑里的,这消息传到楚州之后,康王吓得连厕所都不敢上了。
  康王性格胆小懦弱,但他智商在正常范围之内,堂堂藩王竟会溺毙在粪坑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事有蹊跷。
  先是长乐王,再是福王,他怕下一个会轮到自己,这种钝刀子割肉成天提心吊胆的日子太煎熬了,于是在把自己关进书房想了一天一夜之后,他终于接过长青王递过来的橄榄枝。
  兵力整合完毕,造反的理由亦是光明正大,万事俱备,东风也刮来了,长青王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造反之路。
  自光帝亲政以来,重文轻武,几十年下来,朝廷早已成了文人的天下,以往得用的武将不是被排挤就是被治罪,为了仕途和家族的传承,不少武将都让后辈走文官的路子,这就致使在朝廷用人之际形成了一种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汴京的守备军以及护城军皆掌控在光帝手中,然而,这些年军队早已没了军人的风骨,不少将领均是世袭得来的位置,真正上过战场的几乎没有,平日里积攒的功劳都是打打山匪平平民乱,就这,还多是底下士兵拼了命换来的,他们只需把功劳揽过来即可。
  故而,指望这些将领领兵出战,是一点胜算也没有的。
  另外,五千护城军需驻守汴京,能动的也只有守备军,守备军说是有十万,实际上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谎报的人数,为的只是贪昧军饷,长青王叛乱,集结近七万大军,而汴京这边最多只能出六万余人,且这六万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临时抓来的壮丁。
  下臣欺上瞒下,光帝震怒却毫无办法,即便将那些将领打入天牢也解不了眼下的困局。
  整个大庆,除了汴京的十万守备军,各个藩王均有储蓄兵力,登记在册的共有十二万人,其中已经身死的长乐王与福王的府兵在其死后已经被收编到了汴京的守备军与护城军中,长青王与康王均造反,他们手里的兵力自然不能再用,剩下的唯有一个凉王。
  眼看着长青王与康王来势汹汹,汴京这边的守备军又不得用,光帝赶忙紧急下令让凉王改道去青州平叛。
  至于白荻入侵?没事,不是还有函裕关的一万士兵在驻守嘛,而且各个城池都有护城军,白荻没那么快攻入大庆的。
  还是顾着长青王的叛军要紧,若不然,一旦被他攻入汴京,皇帝宝座不保,朝中的官员说不定也会成为其刀下亡魂。
  实际上,汴京守备军有六万余人,而长青王与康王的联军不到七万,在人数上大家都是不相上下,守备军有近一万人是临时抓来的壮丁,真正得用的有五万兵力,叛军虽说声势浩大,实际上这些士兵大多没有真正上过战场,战斗力最多能发挥出七八成。
  所以,若是启用以前的老将,让他们率领守备军前去抗敌,未必不能将叛乱平息,即使暂时平息不了,也能阻挡叛军进攻的步伐,压根无需调动去抵御外敌的凉王军队。
  然,朝廷官员均下意识的忽略了老将,那些武将是好不容易排挤出去的,哪能再给他们立功的机会,况且当初也是光帝亲自下令贬斥这些人,若是再启用他们岂不是让光帝自打嘴巴?
  还是让凉王回援比较好,据说凉王麾下那个叫沈宁的武将曾经率兵前赴边关击退过敌军,他的军事才能肯定不低,赶紧让他领军前去平叛,等叛乱平息后再去抵抗外敌。
  凉王接到光帝的诏令,不是没有犹豫过的,他身边的谋士魏昌延劝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正值外敌入侵之际,首先应该击退白荻再考虑其他,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白荻攻入大庆腹地,到时国将不存哪还有什么皇位之争?”
  可凉王不这么想,一来父皇下令,他若是违背诏令就是抗旨,抗旨不尊就会被降罪,说不定父皇还以为他是故意不去回援,朝中之人亦会以此来攻讦他,二来,长青王若是先一步攻入汴京登基为皇,而他辛辛苦苦在前线抵抗外敌,这不就相当于白白将辛苦守卫的江山拱手相让吗?
  魏昌延见凉王似乎并未听进自己的劝诫,便换了一个角度说话,“叛军与朝廷大军实际上的军力旗鼓相当,没个三两年是不会结束战争的,二者长期消耗兵力,王爷也可做收渔翁之利。”
  “可若是父皇对我起了疑心……”
  “即便皇上对王爷起了疑心,在如今的形势下皇帝自顾不暇,根本无暇治罪于您,等将来王爷起兵攻入汴京成就大事,自然也无需惧怕了。”
  周文重深思熟虑,计较得失,最终还是决定让沈宁去平叛,“以往白荻也不是没有与大庆起过战事,次次均无功而返,由此可见其战力低下,根本不足为惧,反倒是青州,若是周文雍打到了汴京夺得皇位,那我岂不是为他人枉做嫁衣?再说,我们去攻打白荻也是需要消耗兵力的,周文雍若是趁着我军最是疲弱之际攻打过来,那我这么些年的努力岂不都会付诸东流?”
  “王爷……”魏昌延还想再劝,然而凉王主意已定已经听不进劝言,“先生不必多说,本王心中有数。”
  魏昌延看着油盐不进的凉王,最终只能咽下心中要说的话,他全身发寒,冷入骨髓,这样的凉王值得他全心辅佐吗?
  这个大庆上至皇帝藩王,下至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真正为百姓,为天下考虑的,个个忙着争权夺利互相算计,从根子上就烂掉的国家注定有灭亡的那一天。
  魏昌延倍感无奈,他是文人,手底下无一兵一卒,想要揭竿起义亦是有心无力,他原以为藩王之中唯有凉王最适合登顶皇位,至少在皇帝的几个儿子之中,只有凉王所管辖的凉州境,百姓安居乐业,甚少起过民乱,凉王亦是礼贤下士,仁善谦和之人。
  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假的,以前他就感觉凉王的仁义是装出来的,可若是凉王愿意一直戴着仁义的面具,对于百姓而言未必不是一种福气,毕竟,其余几个藩王包括太子均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享乐的人。
  凉王,这是装不下去了?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还紧抓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不放,心性狭隘,鼠目寸光,当真是难堪大任!
  难道这大庆终究会落入白荻手中?而大庆的子民皆要受家国灭亡之苦?
  魏昌延眼中的明光一点一点的熄灭,直至最后他微微弯着腰,迈着步子缓慢的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朝廷六万守备军倾巢而出,加上沈宁所率领的一万五千士兵,足以抵抗叛军,按理说,沈宁作为主帅,一般而言都是在大后方坐镇指挥,怎么又会重伤昏迷呢?
  一切都是猪队友惹的祸。
  朝廷出兵,皇帝要点一名主将,吃一堑长一智,光帝先前被臣子糊弄,这一次挑选主将由他亲自出题,是的,出题!像科举考试一样直接出个卷子,让有志于当主将的候选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答题。
  这规格是不是很熟悉?科举取士最后一关就是殿试,由皇帝出题,会试中选者答题,只不过如今这个殿试是为了挑选武将,所出的卷子当然不会考诗词歌赋四书五经,而是由光帝翻阅了大量的兵书精心挑选出来的题目,最终定国公家的小儿子齐怀远夺得第一,被光帝封为定国大将军率兵平叛。
  齐怀远是定国公的老来子,定国公祖上是军功起家,传到如今的定国公手里早已失了祖上的荣光,齐怀远从小到大听说了不少祖上的光荣事迹,他成日里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先辈一样驰骋沙场,重现定国公府的荣光,故而他最是爱看各类兵书。
  定国公是老牌公府,底蕴自然不差,府中书籍种类繁多,齐怀远又备受定国公的宠爱,自然任其予取予求。
  定国公见自己从未上过战场的小儿子竟会被圣上封为定国大将军,原本是想劝光帝收回成命的,但仔细一想,光帝还调了沈宁去平叛,沈宁是具有丰富行军经验的老将,此战应该十拿九稳,不如就让自家小儿子去战场走一趟,也好借此揽揽军功,说不定皇帝龙颜大悦破例将国公府变成郡王府。
  他千叮咛万嘱咐让齐怀远务必不要亲身涉险,有战事就吩咐底下士兵在前面挡着,最好就呆在大后方不要出去,调兵遣将的事都交给沈宁,他只要走个过场就行了。
  定国公想的挺美,可奈不住齐怀远是个有雄心壮志立誓要闯下不世之功的人。
  一开始齐怀远确实牢记定国公的话,乖乖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实在耐不住性子了就出去逛一逛。
  当他头一次看见死人时吓得半死,常常半夜里被噩梦惊醒,后来他就尽量减少外出的次数,至于战场,他是更不可能去的了。
  沈宁不愧是老将,他整合兵力,让一万多个被抓来的壮丁充当后勤,抓紧时间训练士兵提高他们之间的默契,又挑选精锐士兵组成先锋部队,一路稳扎稳打,将叛军打回了老巢,正待最后决战之际,齐怀远不甘寂寞了。
  齐怀远寻思着他也是将军,代表着朝廷的脸面,不能总让沈宁出风头啊,再说沈宁会的那些他也会啊,甚至他所看的兵法还不止这些呢,加上身边小厮的加油鼓劲,齐怀远果断作妖了。
  齐怀远好歹也是光帝亲自任命的主将,自然具有调兵遣将的权利,他自认为自己的作战方针比沈宁制定的计划更加严密有效,在被沈宁否定后深觉对方是因为害怕自己一战成名故而才不让他出头,因此,在沈宁已经排兵布阵后擅自下令更改作战计划,导致底下的士兵压根不明白到底该听谁的。
  士兵不明就里,有的按照原计划进行,有的则按照齐怀远的命令行事,导致原本稳操胜券的决战败得一败涂地,沈宁眼看着士兵被围无法撤退,只有亲自率兵上战场救援,若只是如此沈宁也不会重伤昏迷。
  齐怀远见敌军势如破竹吓得屁滚尿流,他生怕沈宁抵挡不住,立马下令封闭城门将敌军阻挡在外,沈宁好不容易率领部下突破敌军的包围,正打算回城之时眼睁睁的看着城门关闭,于是他们一大堆人都被堵在了城门外,身后的敌军一拥而上。
  好了,这下城门是彻底开不得了,沈宁带领士兵与叛军在城门外展开了激烈的殊死搏斗,虽然最终惨胜,但此战中士兵死伤无数,折损两员大将,更糟的是主帅昏迷不醒,平叛大军群龙无首。
  主帅昏迷,齐怀远就是最高统领,他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然而他却是空有理论而无半点实战经验,真正的战场瞬息万变,哪能照着书本生搬硬套,就这样,平叛大军节节败退,沈宁好不容易打下的大好形势被齐怀远败坏得一塌糊涂。
  沈宁重伤昏迷,凉王算是损失了一个臂膀,也不知他是否后悔将人派到青州平叛。
  苏锦楼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的赶至青州边城天水城,刚表明了身份,就见一个满身脂粉气的小白脸迎面走了过来。
  “你就是百姓口中的战神?”齐怀远目光中满是失落,“也没见你多长一只眼或是一条腿嘛!长相普通,满身尘土,压根毫无出色之处,你这战□□号打哪来的?”
  苏锦楼本来就因为凉王的调令心里憋了一肚子气,临到阵前还遇到个不知世事对自己评头论足的愣头青,顿时怒气冲天。
  他飞起一脚就把这个碍眼的小白脸踹飞了开去,在齐怀远小厮的尖叫声中抽出随身长刀毫不犹豫一举挥下。
  齐怀远感觉腹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