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成反派渣爹-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衷心为主的名号与苏锦楼做对了。
  王学宗对苏锦楼是欣赏中夹杂着戒备,本来还想找个机会主动与苏锦楼拉拉关系,可现在张氏犯了忌讳,只能等嫡子回京后再借机将这事圆过去了。
  其实苏锦楼的想法并没有外人臆想的那么复杂,他只是讨厌株连而已,俗话说的好,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周汉生以及其余被打发出去的臣子均是文臣,他们手底下无一兵一卒,最多只在嘴上声讨几句,实际上对苏锦楼造不成半点伤害,既然如此他就没必要将人全部杀了,只要他牢牢掌控军权,且为平民百姓造福,这天下就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苏锦楼处置了一批权贵和文臣,又忙着整顿政务,不知不觉就到了登基大典的这一天。
  这一天是钦天监测算的吉日,风和日暖,天朗气清,阳光化作万道霞光照耀在黄色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随着一声高亢的鸣叫,一只雄鹰展开强健有力的翅膀,在皇宫上空飞掠而过。
  “咚!咚!咚!”
  钟声洪亮,一连敲了九声,九声过后稍有停顿,钟声再次响起,又是九声,就这样整整八十一声钟响传遍了整个汴京城的角落,亦是昭示,新皇登基,天下易主。
  苏锦楼身着金黄色的衮服,龙袍上绣着九条五爪金龙,衬得他越发尊贵而威严,他目不斜视,步伐均匀,沉着镇定的穿过百官登上宣和殿里那个至高无上的尊位。
  宣和殿内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进入,三品以下的官员只能站在宣和殿外的广场上,除了这些文臣武官,后方还站立着披坚执锐的虎狼之师,这些兵是苏锦楼的亲信,只听命于他一人之令。
  在礼官的唱和声中,群臣拜服,三跪九叩,山呼万岁,苏锦楼面上古井无波,端坐在皇位之上稳如泰山,威仪天成,居高临下,俯视着底下的群臣。
  这一刻,那个市井出身的农家小子,终于君临天下。


第134章 百态
  历朝历代但凡新帝登基必会大赦天下; 以此拉拢人心昭示自己乃是仁和之君。
  当然,这里的大赦天下并不是指把所有的罪犯都无罪释放,仅是将犯了鸡毛蒜皮的小错者释放回家; 让其与家人团聚。
  而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者均不赦;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恶不赦。
  如三大国公以及部分被抄家流放的官员均是以谋逆之罪论处; 他们就不在大赦范围之内,另外,苏锦楼添加了一点; 凡以贪渎罪下狱的罪臣亦不在大赦范围之内。
  大赦天下后,苏锦楼尊苏顺安为太上皇,尊刘氏为太后,追封祖父及高祖为帝,又将苏氏家谱请入太庙供奉起来; 然后就是加恩宗族。
  苏锦楼并未像以前的开国皇帝一样把宗族牵到汴京; 而是将河西村以及临近的上溪村云中村并在一起定为祖祭之地,赏赐族人黄金千两良田百亩; 且给了苏氏族长一个安乐公的称号,发俸禄,却不能世袭。
  又在村里建了一座私塾以及藏书馆; 聘请名师坐堂; 藏书馆内放有宫中部分藏书的手抄本,凡苏氏后人均可在私塾里免费读书。
  除此之外; 原河西村村民终身免除赋税,后人亦可在私塾中进学; 上溪村与云中村的村民免除十年赋税,缴纳一定银钱后亦可进私塾读书。
  苏锦楼的这番做法对于宗族来说显得颇为苛刻,古语有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听着难听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按理说,苏锦楼都当皇帝了,怎么的也该把族人接到汴京感受一番贵族老爷的滋味,可苏锦楼一来无传统的宗族意识,二来以周氏皇族的下场引以为戒,三来他考虑到族人都是平头百姓,若是加恩太过对于他们来说是祸不是福。
  在古代,田地是根本,苏锦楼给了银钱和田地保障族人过上富足宽裕的生活,又封族长为安乐公,虽无实权,但有了这个封号足以震慑宵小,连普通的地方官亦不敢轻易得罪族人。
  开设学堂是为了给族人一个努力奋进的机会,想要高官厚禄就得自己努力争取,他们生活无忧,又有名师辅导,再者有苏锦楼当靠山,他们无需担心在科举或是为官的路上被上官穿小鞋,比之他人而言,人生之路平坦的太多了,若是在此前提下他们仍然烂泥扶不上墙,苏锦楼宁愿族人没落下去。
  苏锦楼不知道的是,苏氏族人比他想象的还要知趣守礼,族长苏祈兆以安乐公的身份召开家族会议,重新制定了族规,其中第一条就是但凡发现有打着皇族旗号包揽讼事收受贿赂者一律逐出宗族,并且将人琐拿送进官府。
  苏祈兆目光威严的扫视在场众人,“我知道你们中有人对圣上颇有微词,但你们也不想想,若是没有圣上隆恩你们今日哪有闲情逸致聊天听曲吃酒喝茶,圣上仁厚,你们也要知道感恩,莫要人心不足,自今日起,若是被我知道有人打着圣上的名号为非作歹的,亦或是在背后非议圣上的,老夫定然不会饶他!想要荣华富贵,就回家督促儿子孙子,让他们好好的跟着先生学习,难道你们就不想成为状元的爹,朝廷大官的娘?”
  此话一出,个别生出小心思的族人羞愧不已,同时警醒自己千万别犯错误,如今的日子舒适无忧,他们可不想失去现在优渥的生活还要遭受牢狱之灾。
  今天过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苏氏族里的小辈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每天被爹娘盯着看书稍有不慎就是一顿胖揍,以往最是疼爱自己的祖父祖母也像变了一个人,不仅没有为他们做主还帮着爹娘一起督促他们读书,这日子,没法过了!
  苏祈兆召开家族会议一事并不私密,不到一天的时间,河西村的其他村民均得知了新的族规内容,一时间,有不少孩子也被家长来了一顿竹笋炒肉,更有甚者,有那些个调皮无赖的孩子被亲爹亲娘亲爷亲奶来了一场群殴,惨叫声传遍了半个村子。
  孩子们不懂爹娘祖父祖母性情大变的原因,他们只知道再不能爬树掏鸟窝,上山逮兔子,连下河摸鱼都成了奢望,有压迫就有反抗,河西村的孩子们自发组成了一支反抗大军,誓要与封建家长斗争到底,一天后,轰轰烈烈的童子军被家长组成的联盟强势镇压,当晚,哀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几家欢喜几家愁,苏氏族人督促小辈努力上进,上溪村的严知敬在儿子儿媳的请求下终于答应分家,在农家,一般而言都是父母在不分家,而今严知敬还活的好好的,却被晚辈逼上门来。
  当初严知敬偏心闺女,与苏家彻底断了姻亲,亦失去了苏环这个亲外孙,随着苏锦楼盛名渐显严家的儿媳越发埋怨严知敬这个公公,直到苏锦楼登基称帝,一跃成为天下之主,严家的矛盾彻底爆发。
  “爹,为了孩子们恳请您允许我们分家,圣上加恩宗族,不仅免除我们上溪村十年赋税还允许孩子们去河西村的私塾读书,我们不想因为陈年旧事影响孩子的前程,如今我们已不奢望和圣上攀亲,只求能够被圣上平常相待,不被记恨。”
  严知敬的坚持在这一番话后立马塌陷,他闭了闭眼,一个“好”字就这么说出了口,原本他是圣上的岳父,是皇亲国戚,还有一个皇子外孙,严家也能平步青云一跃成为权贵阶族,如今……悔吗?
  严知敬睁开眼睛,看着面前如释重负的儿子儿媳,他想,若是可以重来,他必定以世上最严苛的规矩管教闺女,可人生不能重来,世上没有后悔药吃,悔之……晚矣。
  与严知敬一般,同样感到后悔的还有云中村的张苏氏,当初因为元宵节苏家孩子被人贩子抢走,张苏氏认为苏锦楼与自家闺女八字不合,两家约定相看的事自然不了了之,可她做梦都没料到苏锦楼竟成皇帝了。
  “闺女啊,”张苏氏哭天抹地嚎,“是为娘的耽误了你啊,你若是当初嫁给了苏锦楼,现在你就是皇后啊。”
  相较于张苏氏的激动不能自已,张明萱却是淡然一笑,“娘,你这是在做啥子?什么耽误不耽误的?我家男人疼我,儿子闺女可爱又懂事,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舒坦,何必去宵想不该属于我的东西?”
  “闺女,你当真不怪我?”张苏氏擦了擦眼角不存在的泪水,见闺女当真是不介意这事,立马恢复正常,“嗨!早知道你不介意我就不干嚎了。”
  要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但闺女到底是嫁给了别人,事情已成定局,日子还是要往前看,不能因为以前的事把自己给困住了,只要闺女不因为这事与自己离心她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其他,多思无益。
  相较于这对心宽的母女,棠柳镇的楚罗氏与闺女楚瑶正发生激烈的争吵。
  “当初是你死活要退了苏家这门亲,为此不惜自污名声,如今的女婿也是你自个儿选的,这几年你膝下只得一个闺女,女婿既无怨言又未纳人进门,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似着了魔一般胡闹,你这是在逼着女婿将你休了吗?”
  楚瑶既后悔又不甘,“这能一样吗?夫君对我再好,我也成不了皇后!”
  楚罗氏不想再费心相劝了,对于眼前这个左了性子的闺女她是真的没辙了。
  “你要是真不想和女婿过下去了,我就和你爹商量让你和女婿和离,省的女婿那么好的一个人被你耽搁了,我也想明白了,是我没教好自己的闺女,这份苦果不能让别人替我承担,你若是和离就安安分分的在家里呆着,我养着你,至于去找圣上,你想都别想,若是再被我发现你胡闹,我就打断你的腿,省的让你召来灭门之祸。”
  除了严明珠、张明萱以及楚瑶这三个女人与苏锦楼有关外,红秀坊的翠翠和莹莹作为苏三曾经的相好,因着苏锦楼登基称帝,她俩的身价立马飙升了十倍,地位比红秀坊的招牌锦瑟姑娘还要高上一筹。
  翠翠和莹莹本想借着苏锦楼的这股东风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可令她们倍感意外的是竟没一人敢进她们的房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苏锦楼。
  她俩是皇帝享用过的女人,外人谁还敢碰?嫌命长了吗?就在她俩心生绝望之际一个大官竟然给她俩赎了身,还将她们安置在一个华丽的院子里好吃好喝的供着她们。
  翠翠和莹莹本以为这个大官会纳她俩为妾,结果一个多月过去了,大官一次都没来院子里,似把她们遗忘了一样。
  直到有一天,大官终于踏进了院子,“你们俩收拾收拾,本官带你们进京。”
  二女相视一眼,均有了不好的预感,“官人,进京做什么?”
  那官员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是带你们去见圣上,让你们享福去的。”
  二女一听,如遭晴天霹雳,她们最不想去的就是汴京,最不想见的人就是苏锦楼,要知道,以前她俩可没少哄骗苏锦楼往外掏银子,还背着他找了不少相好,这事要是被苏锦楼知道,她俩焉有命在?
  然而面对大官的笑脸,翠翠和莹莹均不敢反抗,若是现在实话实说,不会惹得这个官人恼羞成怒把她俩当场打杀了吧!
  就这样,二女在忐忑不安中跟着这个不知姓名的大官一起向京城赶去。
  远在凉州城的苏顺安与刘氏原本一直提心吊胆,夜不能寐,度日如年,突然有一天两个身着玉带紫衣骑着高头大马的大官,带领浩浩荡荡的随从来到了他们面前,一到地就下了马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