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成反派渣爹-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小儿子身子弱,孙大夫又说这一次大伤了元气,如果再紧逼着孩子读书,若真读出个好歹来,他可没地方后悔去,一旦小儿子再来这么一出,不说他自己不会原谅自己,就单单妻子那一关他就过不了。
  “三郎!”刘氏紧握着苏锦楼的手,“你饿不饿?娘给你煮面吃,好不好?”
  刘氏年轻的时候做面的手艺就是一绝,她娘家搭的小面摊在十里八乡打出那么大的名气靠的就是刘氏的手艺。
  说也奇怪,也不是没有人想来偷师学艺,但其他人做出的面条总感觉差些什么,就连刘家本家人一板一眼的跟着刘氏学做面也做不成那种独有的口味。
  刘氏底下还有两个弟弟,她娘为了给家里多攒点钱一直拖着刘氏不给相看人家,大庆朝律法明文规定男二十女十八必须婚配,刘氏直到十八岁才被她娘用半贯钱打发到了苏家。
  和这么些年刘氏给刘家挣的钱相比,半贯钱简直不值一提,就算是一般人家嫁闺女,也要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压箱底的银子至少为一两之数,刘家家境富裕,给女儿办的嫁妆寒酸的不能看,当时哪家人不在背后笑话刘家。
  刘氏投胎技术不咋地,但她命中姻缘好,嫁了苏顺安这个会疼人的相公,肚子又争气连生三个带把的,哄的公婆眉开眼笑,刘氏做姑娘时吃苦受累还不得家人待见,嫁了人反倒有人疼宠,自在逍遥。
  她所出三个孩子,大郎苏锦河性子敦厚又不失圆滑,二郎苏锦山做事稍显急躁但大事上从不出错,三郎苏锦楼自小聪慧伶俐明理守信,当然,对于苏三郎的评价不管外人怎么看,至少苏家人都是这么个印象。
  又因为兄弟三人中就数三郎最俊美,全挑苏家老两口的优点长,还自带美颜效果,平日里贯会逗巧卖乖,深知哄死人不尝命的精髓,把苏家老两口的心完全笼络了过去。
  刘氏自打当了婆婆就很少下厨,除非逢年过节的时候露一手,平日里只当个含饴弄孙的老太太,这一次怕小儿子大病初愈没有胃口吃饭,主动提出要亲自下厨做最拿手的汤面,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可是对于苏锦楼来说刘氏只是个陌生人,她的心疼,她的眼泪,她一切的悲欢都是冲着原主苏三来的,苏锦楼看着刘氏就好像是在看影片中的人物,要说让他因刘氏的慈母之心而深受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末世十年让苏锦楼尝遍世间冷暖,看尽人间善恶,他曾被人踩到泥里,也曾统帅众多异能者站在最顶层的高度,经历的多了再大的事情也无法让他动容,要说他内心唯一的柔软无非是生他养他前二十年为他遮风挡雨的母上大人了。
  至于刘氏,不管将来如何,至少在当下苏锦楼是不会把她当做亲生母亲看待的,也就自然体会不到对方的爱子之情。
  内心毫无波动但并不妨碍他扮演苏三的人生,苏锦楼面上有愧疚亦有感动,“儿这次生病累的娘担心了,是儿不孝,等儿痊愈了定要好好孝顺您,再不让您受累。”
  刘氏鼻下一酸又是笑又是哭,“我家三郎一向孝顺,娘又怎会不懂你的孝心?你不要多想,只要你身体养好了,娘就是受些累心里也是开心的。”擦了擦眼泪,平复了心情,“娘这就去给你做面吃,你稍微等一下啊……”
  苏锦楼目送刘氏离去,转眼又看向屋里剩下的三人,“爹,大哥,二哥,你们快去休息吧!我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你们不用担心。”
  苏顺安见小儿子精神确实还不错,又瞅见大儿子和二儿子眼底下的青黑,心下一叹,“大郎,二郎,你们今天不用做事,早些回去休息吧!”
  为了小儿子的事,大郎和二郎忙了一宿没睡,虽然平日里最是宠爱小儿子,但眼看着大儿子和二儿子受累,他也是心疼的。
  转眼又见三郎听了自己的话后越加愧疚的神情,苏顺安摸了摸苏锦楼的额头,安慰道,“你也别多想,好好休息。”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三郎生了病家里人为他操心也是应该,现下反倒因着这个而愧疚起来,哎……这孩子就是太过纯孝善良了。


第3章 弱鸡
  苏家不讲究男女分桌而食,一大家子人除了病号苏锦楼以外全都围在一张长桌边吃饭。
  苏顺安老两口端坐主位,苏大郎和苏二郎带着各自的老婆孩子分坐两旁,苏环作为苏三郎唯一的儿子,近期深受刘氏的关爱,被安排在刘氏身边吃饭。
  苏环看着碗里明显比其他人都多的饭菜,很懂事的把菜夹给苏顺安老两口,奶声奶气的说道,“爷爷!奶奶!你们忙了一天肯定饿了,酯儿没有做事肚子并不饿,这些菜留给你们吃。”
  五岁的小包子操着一口萌萌的小奶音,说着体贴人心的话,还主动把自己的食物分给长辈,苏顺安和刘氏两人的心顿时软成了一汪春水。
  刘氏把苏环搂在怀里好一顿揉搓,“我的乖孙儿,奶奶和爷爷碗里够吃的,你自己多吃点,吃得多身体才长的好。”
  不愧是三郎的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孝顺长辈了,看来这孩子还是像三郎多一点,以前真不该因为三儿媳的事而不待见酯儿,以后一定要多关心酯儿,弥补这几年对他的忽视。
  苏环乖乖点头,见奶奶和爷爷看自己的眼神更加柔和,心里十分满意自己的表现,他虽是个五岁奶娃娃,但天生无师自通学会争宠,以前刘氏当他不存在自然没机会表现,如今因着他爹差点归天刘氏陡然对他重视起来,他可不就逮着机会拼命刷刘氏的好感嘛。
  不得不说,苏三和苏环是一脉相承的父子,两人都是一样的善于算计人心,尤其对待最亲近的家人更显得自私凉薄,就是不知道已经换了芯子的苏锦楼以后和这个便宜儿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苏顺安见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放下手中的筷子把昨晚与妻子做出的决定说了出来。
  “三郎这一次生病伤了元气,大夫也说过近一两年需要精心照料着,明年的科考我不打算让他下场,读书太费精气神,三郎本就因为先前几次的失利愧疚不安,再让他拖着病弱的身子去科考,我担心他承受不了。”
  这话一出,苏锦河和苏锦山两兄弟都表示赞同,他们的想法和自家亲爹一个样,认为前程都是虚的,家人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苏大郎的媳妇林氏听到自家公爹和丈夫的话后眼神一暗,但她什么也没说只隐晦的瞧了二弟妹一眼。
  二儿媳王氏脸色骤变,她是个藏不住话的,向来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的性子,“爹,那这两年还要出钱让小叔子去书院吗?”
  “老二家的,你什么意思?”没等苏顺安开口,李氏首先炸毛了,“三郎身体不好,不出钱让他去书院读书,难道你是想让他回来伺候田地?你爹只说明年不让三郎下场,怎么听你的意思是干脆不要让三郎读书了?”
  刘氏唬着一张脸,颇为严厉的瞪着王氏,明年不下场并不代表一辈子不去参加科举,在刘氏的心里自家三郎千好万好迟早是要中举的,王氏的话无异于触了她的逆鳞,直往她的肺管子上戳。
  哼!这个搅家精!二郎都没反对,她这个当媳妇的反倒越过自家男人出头,还有没有规矩了?还是大郎家的有眼色,就算心里再不满,只要大郎没有意见,大儿媳就不会当众出言反对,打了大郎的脸面。
  苏二郎见老娘被媳妇气着了,连忙疾言呵斥王氏,“你怎么和娘说话的?别以为娘平日里待你好你就可以得寸进尺了,还不赶快向娘道歉?”
  唉……吃了这么多次亏,这娘们咋还不长记性!在这个当口撞上去,不摆明了找骂嘛!没看见大嫂也没说什么吗?就她最多话!什么时候改改嘴上没个把门的毛病,他可就谢天谢地了。
  再说,不出钱给小弟读书,难道还真让小弟回来种地啊?就小弟那细胳膊细腿风一吹就倒的身板,别还没到田里就又倒下了,到时候寻医用药哪个不用钱?与其把钱花在看病上还不如花钱把小弟送去书院呢。
  小弟是个知恩图报的,大家对他的好他都记着呢!小弟自幼聪慧过人,若不是前几次发挥失常早该考上童生了,说不定秀才的名头都弄到手了,要他说,过两年再考也好,多读两年的书肚子里货更多,考的把握也更大。
  “娘,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不会说话,您就别生气了,小叔自小就被先生夸赞有灵气,读书肯定不成问题。”
  王氏赶紧捡着好话说给婆婆听,小叔子就是婆婆的命,夸赞小叔子准能搔到婆婆的痒处。
  果然,这话一出,刘氏的脸顿时乌云转晴。
  “不是我自夸,三郎读书的天分是人家夫子亲口说的,我哪能埋没了他的天赋?你们心里也别有什么不平,现在苦是苦了点,但等以后三郎成了举人老爷,我们一大家子还不都跟着享福?”
  还举人?婆婆可真敢想!小叔子连童生都考的这么艰难,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命等他考上举人呢!婆婆总是说小叔子被夫子夸赞读书有灵气,可那都是哪一年的老黄历了?
  心里嘀咕了半天,嘴上却十分赞同的附和着,“是啊!娘,先苦后甜,我们都晓得的。”她才被婆婆削一顿,可不敢再说些让婆婆不快的话了。
  瞄了瞄大嫂脸上欣喜的笑容,要多真诚有多真诚,王氏暗哼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好大嫂心里在想什么,刚才爹说小叔子明年不下场的时候大嫂的脸色可不咋地!现在变得倒快,敢情自己是白挨了一顿批啊。
  吃完饭收拾完碗筷,各回各屋,苏锦河房里,林氏坐在床边欲言又止的看着苏大郎。
  “怎么?你也认为不该再让小弟读书?”刚才就见自家妻子脸色不对,幸好她还懂点规矩没有随便开口,要是像老二家的次次都要让人善后,还不得累死。
  林氏上前主动帮忙给苏大郎宽衣,一边小声的念叨,“我是在想酌儿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让酌儿也跟着小叔去书院………”
  酌儿大名叫苏琅,是苏锦河与林氏所生的儿子,也是苏家的长房长孙。
  “家里供一个人读书已经够紧巴巴的了,你还想让酌儿跟着一起去?你这意思不就是想让三弟给咱们的酌儿让路嘛。”幸好这娘们刚才没说,一旦露了这个意思,娘能劈了她!
  “你小点声!”一家子住在一个院落里,声音稍微大些别的房都能听到,要是被二弟妹听到后跑去娘那边说嘴,她可就没好日子过了。
  “酌儿是你苏家长孙,他有了功名照样能够撑起苏家门楣,再说,酌儿是你亲子,小叔是你弟弟,弟弟亲还是儿子亲,你怎么就想不明白?”
  “行了!行了!头发长见识短!”苏大郎不以为然的摆摆手,“什么亲不亲的?都是咱老苏家的人,酌儿才多大点人?现在送去书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场,三弟读了这么些年都没考上,你确定酌儿就一定能行?再说,二弟家还有个酩儿呢,只让酌儿去读书,二弟和二弟妹能同意?还不如就让三弟继续读着,好歹比酌儿考的希望大些。”
  理是这个理,可是小叔子总考不上白浪费银钱,和自己儿子考不上浪费银钱,这能一样吗?
  再说……
  “你怎么就确定酌儿考不上呢?哪有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儿子还没去书院呢,当爹的就说儿子读了也是白读,这是亲爹吗?
  苏大郎理所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