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成反派渣爹-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天气甚好,阳光明媚,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苏锦楼坐在门前半倚着门框晒太阳,一只手搭在曲起的腿上半托着腮,百无聊赖的看着刘氏纳鞋底,时不时的打个哈气,慵懒的像一只猫。
  “娘,我们家一年到头能存多少钱啊……”
  “嗯?你问这个干什么?”刘氏抬头看了一眼小儿子,心里很是疑惑,以前三郎从不关心这些俗事,难道是因为这次给他寻医问药,以为家里没钱了?
  “你别担心,虽然你这次生病花了些银钱,但家里还是有些余钱的。”说这话时刘氏像做贼似的左瞧右看,还把声音压的低低的,生怕这话被家里的两个儿媳妇听见。
  “是不是没钱用了?娘这里有,等你身体好了,娘偷偷拿给你。”显然,刘氏还是担心家里其他人对小儿子有意见,连给钱都不能明目张胆了。
  偷偷?苏锦楼眉毛一挑心里立马回过味来,看来这苏三在苏家也不是尽得人心。
  也是!一旦涉及到银钱,再亲近的家人心里也会起龃龉,更何况刘氏这一碗水端的也太偏了,就算苏三的两个亲兄弟没有意见,不是还有两个嫂子在一旁看着嘛。
  不过,关他屁事!只要刘氏和苏顺安老两口偏向自己,其他人又能如何?
  “那家里的税是怎么交的?”
  刘氏眼中的疑色更盛,“你以前不是都不管这些小事吗?怎么今天突然就有兴趣了?”
  “以前一心记着要努力读书哪有时间关心这个?如今您不让我碰书本,趁此闲暇之际与您拉拉家常,关心关心家里的事,有什么不好吗?”
  他能不关心吗?家里有没有钱,有多少钱,这可关乎他能不能继续逍遥自在的过日子,上初中的时候就学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家里穷的叮当响,他还怎么继续当个二世祖?
  是的,你没看错,我们的苏大少爷即使穿到了古代,他的愿望仍然是当一个二世祖,从未想过虎躯一震,大手一挥,带着众多小弟在古代闯荡出一番丰功伟业。
  丰功伟业?呵呵!他只想混吃等死啊……再说就他现在这个小身板,虎躯一震?震的起来吗?
  虽然这个年代没有空调没有淋浴没有电视,就连上个厕所都没有纸,擦屁股只能用厕筹。
  厕筹是什么?就是小竹片或者小木片,而且还是公用的!!!想当初他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好险没有手抖戳爆了自个儿的菊花,或许他应该庆幸好歹还能有个木片捅捅,要是直接让他上手去抹以后准得便秘。
  唉……说多了都是泪!
  总之,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方便,但这里没有丧尸,晚上至少能睡个安稳觉,吃喝不愁,不用每天为了活下去而四处奔波。
  苏锦楼心甘情愿的就此在苏家扎根,所以老苏家到底有多少家底子和他以后肆意潇洒的生活息息相关。
  要不怎么说原主苏三就是个废物点心呢?苏锦楼在他的记忆里竟然找不到一丁点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
  问他苏家全年收成几何?余钱几银?
  不知道。
  主要经济来源是源于农业还是手工业?
  不清楚。
  一年要缴纳的赋税多少?人头税多少文?服徭役是出人还是出银钱?
  不在乎。
  若是问他棠柳镇什么地方最好玩?
  哎呀……那可就多了!拱辰街的明月教坊、双桂巷的德云戏班、琵琶巷的红秀坊、杨柳街的长乐赌坊。
  又问红秀坊哪个姑娘最漂亮?
  那你就问对人了!红秀坊最美的要数锦瑟姑娘了,樱唇凤眼,面色含春,媚眼如丝,恍若仙人,不过就是这价钱上太贵了些,一晚要四五十两银子,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不可及你妹啊!亏你还知道心疼银子,估计你是没办法一下子从家里骗到这么大笔银钱吧。
  苏三啊苏三,你脑子里除了风花雪月吃喝玩乐,你还关心啥?
  好歹你也关心一下家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家庭的经济情况吧……除了想方设法怎么骗银子其他什么都不在乎,你真是老苏家的种吗?
  苏锦楼这个现代二世祖在苏三这个古代纨绔面前甘拜下风。


第5章 赋税
  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于寻常百姓而言也是最为忙碌的日子。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家有余钱心里不忙,即便辛苦些,看到秋收的粮食时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然,这种喜悦在看到里正陪同而来的人员时大打折扣。
  又到缴纳赋税的日子了!
  棠柳镇隶属凉州境内,是凉王的分封藩地,一应赋税徭役都归凉王管辖。
  大庆朝国姓为周,庆光帝有十多个儿子,真正立住的只有六个,除了长子周文显被册立为皇太子,定居国都汴京,其余五个儿子皆被分封为王留守藩地。
  藩王权利极大,不仅无需向朝廷缴纳赋税,每年朝廷还会分发优厚的俸禄,单只米粮一项,岁禄就有一万石,此外,还有册封、宫室、婚姻、丧葬等费用,并给予厨役、斋郎、铺陈等杂役人员。
  经济独立军事配备也十分雄厚,每个藩王可拥有三到四个护卫,护卫是一个总称,每个护卫人数为三千至一万九千不等,也就是说,藩王手里的军力至少有九千人,最多能达七万六千人。
  藩王权力甚大责任也就越重。
  他们作为天子耳目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当朝纲混乱内有奸臣,藩王有权训兵待命等待天子密诏,统领诸王兴兵讨伐,当外有强敌侵犯大庆,诸王需奉天子令讨伐外敌镇守大庆一方疆土。
  另,为了以防藩王与朝臣勾结,每次藩王进京朝觐,不得在汴京逗留超过十天,且每次只能有一个藩王受诏进京,只有等前一个藩王回到封地以后才会允许另一个藩王进京。
  且,各藩王名下嫡长子或世子代其父受诏入京,侍奉长辈以全孝义,另设长史一职,由皇帝亲自选拔派遣至藩王身边,有规劝监督藩王之责。
  种种制令,为的不过是使诸王以藩屏庆,备侮御边,夹辅王室,既制肘藩王权利过重尾大不掉,又适讲皇室亲亲之宜。
  凉王周文重是光帝第九子,在活到成年的几个兄弟中排行第五,于庆光三十六年被册封为凉王,来凉州就藩已有二十多年的光景。
  周文重不受光帝待见,由其册立封号及其就藩年龄可见一斑,他的几个哥哥不是长青王就是福王,到他这里光帝直接以其分封藩地之名定为封号,敷衍态度昭然若揭。
  其大婚第二日,光帝下旨让其迅速就藩,迫不及待的驱赶之心连遮掩一下的必要都没有,而其他几个藩王莫不是大婚后于汴京逗留四五年之数才去藩地。
  凉王之母郝氏原是皇宫里最为低下的宫人,一朝得幸坐胎产下光帝九子,难能可贵的是这第九子竟能平安长大成人。
  因其生母地位低下,光帝始终觉得这孩子血统不纯,是自己的人生污点,七岁之前周文重连一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直到七岁以后上了皇家族谱才被赐了名。
  上行下效,光帝自己都不待见这个亲生儿子,就更别指望其他人能够善待周文重了。
  凉王幼年孤苦,受尽宫妃和其余皇子皇女的欺辱,但其并没有养成残忍暴虐的性子,反而谦逊有礼,中正仁和,在百姓中颇有仁善之名。
  凉州境山多地少不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凉王想百姓之苦不愿加收赋税,且每年的徭役均可以银钱相抵,这一举措赢得境内百姓交口称赞,私底下都称之为贤王。
  老苏家共有十三口人,每个人需交人头税二百文,共计两吊钱外加六百文,四层的农业税可以缴纳粮食亦可用银钱相抵,苏家向来都是直接缴纳银钱,旱地加水田共需六贯钱加三百文,另外再算上每年徭役所出的三两银,老苏家每年光是上交给官差的就有十一两九百文钱。
  而苏家几口人每年伺候田地、做些手工木活、纺布刺绣加起来才不过三十多两银,这样算来一年只能余二十两出头。
  这还不算苏三每年以购买笔墨纸砚、交友切磋等名义从苏顺安和刘氏两人手里拿的钱,再加上近几年苏三次次下场考童生所缴纳的报名费、住宿费、伙食费,到头来压根存不了什么银子,要不是刘氏年轻时和丈夫搭面摊存了点家底子,如今的日子只怕会更加紧巴巴的。
  “唉……”
  知道真相的苏锦楼眼泪差点掉出来,难道他真要昧着良心学习苏三当个睁眼瞎,不顾老苏家其他人的死活,只管伸手要钱自己去享受生活?
  其实他也不介意这样做啦……嗯?良心?早跟你说了,他压根就没长良心。
  再说,就算有也与这些人无关,难道你真以为他占了这具肉身就要对老苏家其他人负责?然后努力读书考童生考秀才苦哈哈的博取举人的功名?
  这是在做梦呢!
  原主苏三是苏家亲子都没上进,他这个外来者操哪门子心呢?
  更关键的是他觉得自己考不上……
  好吧,这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他原以为现代人中考高考大小考已经够苦逼的了,可没想到古代读书人更惨。
  当然,这里的读书人是指真正想要搏取功名的读书人,像苏三之流只是假借读书之名偷懒享乐的骗子,根本不配称之为读书人。
  一个读书人从小就要通读《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书籍,开蒙识字后研习《孝经》、《中庸》和《大学》,七八岁后学习《论语》和《孟子》,受孔孟之道的洗礼成为正式的儒家学生,除此之外还需掌握五经经义,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吗?
  怎么可能!事实糊你一脸血,告诉你还是太天真了。
  除了四书五经读书人还需通晓六艺,这是每个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掌握以上的四书五经六艺后才称的上是合格的读书人。
  合格?这么苦逼才刚达及格线?
  苏锦楼捂着生疼的胸口作西子捧心状默默的咽下了一口老血,他十分怀疑这世上有几个达线的读书人,学完这些东西他的脑细胞还有活着的吗?
  四书五经?呵呵,就那些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还时不时来个一字多义的句子,他喵的比高考阅读理解还折磨人,坑爹呢!
  谁爱读谁读去,反正老子不伺候。
  君子六艺?貌似除了一个算数还凑合其他的都拿不出手。
  其实苏锦楼虽是个二世祖,但他该会的技能该有的礼节还是比较能糊弄人的。
  可年代的代沟太大了,牛郎织女之间的星河都拍马不及。
  见面问好顺带握手这个礼节在古代行得通不?如果一不小心握了个女子的手真的不会被揍成猪头吗?
  音乐,他以前倒是被称为麦霸小王子,可一张口就是“你是我的小心肝,我是你滴小甜心”,这……会不会太不矜持了?应该不会被当成登徒子耍流氓吧……
  骑射?这个他会啊!以前他可是养过一只纯种的蒙古马,就是这性子被养歪了,明明是个体魄健壮扬蹄都能踢碎狐狼脑瓜子的汉子,偏偏染上了龟毛傲娇的个性,对苏锦楼这个正牌伺主都爱答不理的。
  御车?呃……在盘山公路上能把跑车开出一百二的时速算吗?
  书法?他连硬笔字都抽成毕加索体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