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寡妇如此多娇-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姜采青笑道,心里明知裴三既然花心思瞒天过海,必然是会找个男婴来的,只是听见如今姨娘们“小官人、小官人”地叫,总觉得有些好笑。

    “儿子自然好,若是个女儿也好,女儿贴心,就算失掉了田产宅子,咱们守着铺子和家中的现银,必定还是够吃够用,不至于让孩子受一丁点委屈。将来她嫁了人,你是她生母,她自然顾全你,只巴望她看在我用心疼她的份上,也多少看顾我些。”

    周姨娘轻轻抽出一根翠绿丝线,怅然叹道:“若不然,我如今还能指望什么。”

    那一声轻叹,却像是用尽了心底的力气,叫姜采青不由得也怅惘起来。她忙安慰道:“银瓶姐姐放心,天无绝人之路,你我总不会饿死的。”

    外头风刮得呼呼响,房门被用力推开,翠绮在门槛外跺着脚上的雪,福身说道:“禀青娘子,裴府来人了,正在外院候着呢。”

 第15章 奶娘

    裴家来人了?可真是时候,这大雪纷飞的。

    姜采青心知来的必定不是裴家兄弟,不然守门的家仆们哪敢叫他们外院候着,早请到厅堂当祖宗去了。估计是裴家的仆役管事之类。

    “来的什么人?”

    “四个护卫,一个中年管事,骑马带了两辆车子,说是专程护送一位魏妈妈来的。”

    来了个妈妈?还摆这么大阵仗?姜采青略一沉吟,便吩咐翠绮和花罗去迎魏妈妈到后院来,叫曹管家把其他随从请到前院安置。

    翠绮在前边带路,花罗在侧后陪着,后头竟还跟了一个六七岁的小丫鬟,那位魏妈妈大方却又不失恭敬地迈过门槛,先给姜采青福身一礼,又冲周姨娘福了一福。

    姜采青见这魏妈妈大约五十岁不到的样子,跟柳妈妈年纪相当,里头是秋香黄的袄子和下裳,外头穿了黛青的方纹绫褙子,圆髻上端端正正插着一支镶玉雕如意的素银长簪,这一身打扮大方却又不失本分,衣料也都是好的,看来必定在裴家主人跟前十分得脸。

    再看她身后跟着的小丫鬟,莲花红的镶边短袄,豆绿棉裤,梳着双丫髻,打扮样子是个丫鬟,衣料却都是很好的细棉,要说是小富人家娇养的女儿也有人信。

    这样一老一少大雪天来到,也不知那裴三到底做的什么打算。姜采青微一打量之间,魏妈妈给她和周姨娘福身见了礼,周姨娘竟忙的站了起来,也给魏妈妈还了一福。

    瞧她这事儿干的!周姨娘还了礼,叫姜采青还礼还是不还呢?要说魏妈妈,再怎么样也是裴家的下人,裴张两家是至近亲戚,她们作为张家的主人,说起来也不该给个下人还礼的。不过——姨娘到底是主是奴啊?

    姜采青倒不吝啬一个福身,可这古代她还没整太明白呢,该行礼不行要被骂,可不该行礼你行了礼,怕要被人取笑轻视的。

    也没等她犹豫,只见魏妈妈忙的上前一步,虚扶了周姨娘一把,说道:“老奴怎么敢当,周姨娘快坐。”

    说完魏妈妈一转身,恰恰好扶住了姜采青的手臂,殷勤说道:“青娘子快快坐好,也敢劳你起身,可折煞老奴了。您怀着身孕的人,身子贵重,做什么都要小心在意的才行。”

    “魏妈妈一路辛苦了,快坐下暖暖手。”

    姜采青招呼魏妈妈挨近火炭盆坐了烤手,又叫花罗倒茶。魏妈妈谢了后侧身坐在矮凳上,喝完一盏热茶才笑道:“这天冷的。昨儿一早来的时候,夫人还担心天不好呢,叫我们尽早赶路,谁知道这场大雪偏是叫我们赶个正巧,离镇上还有十几里路呢,眼看着雪就下起来了。”

    听说沂州离这儿也就三四百里路程,感觉并不多远,放到现代,开车两个小时,可这毕竟是古代,单骑快马的话当天能到,魏妈妈她们坐着马车竟走了两日,好在这雪才下的发面饼厚,要是再下的大些,怕是今晚天黑都到不了。

    马这东西,看起来速度很快,尤其是影视剧里那千里良驹、汗血宝马什么的,镜头一闪就跑出半座山。可这里头有一个问题,马儿毕竟是动物,是活的,它要吃草,要休息,马的短时速度可能飞快,但骑过快马的人才知道,马儿飞奔二十分钟就该累得喘息了——从这个角度讲,马压根比不上自行车。有人说哪能这么慢啊,人家古代还有八百里加急呢!八百里加急那是日夜兼程,古代又没路灯,夜里头骑马赶路,出事儿就跟三餐一样正常。并且人家古代的朝廷还养着驿站呢,驿站做什么的?休息,换马。紧急奏报为了节省时间,马和驿卒一块换,连人喝水吃饭的时间都省了。

    所以呀,姜采青深以为,那古道西风瘦马,一天能走个百十里就很不错了,是够断肠的。

    “夫人安好?”

    “这段日子好多了,夫人一听说青娘子有孕,竟多吃了半碗汤呢,加上小心将养,总算是康健了许多。夫人一直说娘家这边没个长辈照看,担心青娘子年纪太轻,跟前也没个老道的人,怕孕期照顾不周全。这番打发老奴来,临行时给老奴发了话的,说要是青娘子不嫌弃,就让老奴留下来伺候青娘子好了。”

    魏妈妈说着,便又站起来躬身一福,说道:“也不知青娘子会不会嫌弃老奴粗笨,老奴是个没用的,好在这些年一直在夫人身边伺候,有些服侍孕妇和婴孩的经验,夫人当年怀两位公子的时候,也都是老奴贴身服侍,三爷还是老奴奶大的呢。青娘子若不嫌弃,老奴定当忠心为主,尽心伺候。”

    原来这位魏妈妈竟是裴三的奶娘?姜采青心说,要真是裴夫人张氏叫她来服侍自己,那张家这位老姑母还真是十分重视她的“身孕”,毕竟是娘家撇下一缕血脉。可要真是张氏叫来的,那……裴三的这招瞒天过海,只怕是饺子煮破皮——要露馅了。

    偏偏她又是裴三的奶娘。姜采青心里拿不准,一时也不好多问,便忙说道:“魏妈妈快不要多礼,夫人是张家在世上最亲的长辈了,处处挂记我们,还替我想得如此周全,真叫人满心感激。魏妈妈能来帮我,实在是我的福气。”

    不管怎么个底细,先留下吧——话说长辈给你送个下人,那绝对是关心赏赐,也没有你留不留的余地呀。并且这位魏妈妈也不是寻常的下人,也不能真当她是家里奴婢一样使唤,还必须得敬她三分的。

    “那就谢青娘子收留了。”魏妈妈拉过身后跟着的小丫鬟,“这是老奴的侄孙女,名叫福月儿,她爹娘原也是裴府的家奴,她亲娘难产死了,夫人可怜她,就让我留在跟前养大,整日里就跟我随身的影子似的。这孩子大约难产时候憋的,先天有些呆傻,话也说不清楚,这番老奴来,无奈把她也带了来,平常也能打杂逗闷子的,求青娘子赏她口饭吃。”

    难产憋的?大约就是缺氧导致轻度脑瘫一类的吧。

    姜采青便招手叫福月过来,拉着她的手,细看便真觉着她一双圆杏眼有些呆滞,小脸蛋红润细滑,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巧的青玉葫芦坠儿,葫芦谐音“福禄”,看来这孩子虽然脑子不灵光,却必定很受疼爱的。姜采青微微笑道:“你叫福月?这名字可真好,是个有福气的。”

    “这名字还是夫人赐的呢。”魏妈妈道,“福月,还不赶紧给青娘子磕头。”

    “哎,快不用了,地上冷。”姜采青拉着福月的手,毕竟是风雪里赶了半天的路,那小手冰凉的,姜采青便把她小手拉过来凑在火炭盆上烤,一边说道:“看你冻的,快烤烤。花罗,我记得我柜子里有一匹翠绿的软缎,那颜色小女娃穿着好看,找出来给福月做件衣裳穿。”

    “这怎么敢当,福月,快谢青娘子赏赐。”魏妈妈也不急着推辞,福月听了便咧开小嘴一笑,有模有样地给姜采青福身一礼,靠在魏妈妈腿边蹲着烤火。

    柳妈妈和赵二家的合力抬着一个火炭盆进来,先放在里间床前,转身出去,很快又回来,左手抓着火钳和竹筷,右胳膊抱着一个竹簸箩,竟从簸箩里头掏出几个洗干净的红薯,小心放在火炭盆边上烤着。周姨娘见了便笑道:“柳妈妈,你这忙里忙外的,做什么呢?”

    “今晚雪下得大,天这样冷,老奴琢磨给青娘子多添一个火炭盆,怕她冻着不是!这会子先烘着,等青娘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床铺就该热乎了。”

    “柳妈妈,你想的倒是仔细。”周姨娘说道。

    魏妈妈接口道:“的确太冷了。这屋里放两个火炭盆,记得门窗要留些缝隙透气,屋里必得有人守夜照看,怕火炭烧得太旺,屋里气闷可不行。”

    “老奴我晓得,晓得,今晚就让我给青娘子守夜好了。”柳妈妈说道,“青娘子早些时候想吃烤红薯来着,这东西熟得慢,先让它烤着,我再去拿些花生来烤了吃。”

    姜采青心里觉着有些好笑,魏妈妈一来,柳妈妈竟这样殷勤能干了。她瞥了一眼魏妈妈,见魏妈妈端坐那儿,低眉垂眼,本分守礼,根本没关注柳妈妈。这两位妈妈就不是一个档次一个部门的,估计也没有什么好比。

    柳妈妈果然拿了一小篮子花生来烤,福月便坐在火炭盆旁边翻烤那些花生、红薯,十分专心的神情。魏妈妈瞅瞅外头的天色,大雪天本来就阴沉,天色竟已经挂黑了,魏妈妈起身对姜采青说道:“禀青娘子,夫人给您捎了点东西来,主要是些补品、吃食和药材,车子放在外院呢。眼看这雪一时半会也停不了,您看是叫人先搬进来存放,还是先把车子苫好,等雪后再搬?”

    “既然有药材,怕落了雪受潮,先苫一下吧。外院也有停车的棚子,再盖上油毛毡,肯定稳妥的。”姜采青就叫柳妈妈,“柳妈妈,你去前院说一声。”

    柳妈妈忙忙地走了,姜采青想了想又吩咐道:“雪锦,你去给魏妈妈安置住处,我看……东厢房不是空着两间吗,就安置在东厢好了。”

    姜采青这么一吩咐,雪锦似乎有些惊讶,悄悄觑了姜采青一眼,忙应了一声“是”,赶紧去了。

    西厢房住的菊姨娘和棠姨娘,东厢就只绢姨娘住了两间。家中丫鬟仆妇都是住在后头后罩房的,姜采青如今觉着,魏妈妈祖孙俩还是安排在东厢好了,反正房子空着也空着,这后院已经够冷清了。

 第16章 火炭

    眼看到晚饭时候,周姨娘便先走了,魏妈妈又坐了一会子,绢姨娘便端了一个小砂锅进来的,后头丫鬟端着的托盘里也是一个小砂锅,另有两碟子菜,都扣着大瓷碗以防冷掉。绢姨娘小心揭开盖子,砂锅里是一样香菇炖野鸡,一样干扁豆皮炖羊肋肉,碟子里一个葱炒羊脸,一个炒河虾,腾腾地冒着热气。之前有一阵子,厨房里总是要弄上一桌子菜送来,姜采青看着实在浪费,她一个人几顿也吃不完,便吩咐说午饭、晚饭四菜一汤就好。

    赵二家的随后端了白菜丸子汤和米饭进来,放好后福身问道:“青娘子看看还有什么想吃的,奴婢再去做来。”

    “可以了。”姜采青伸手捏了下火炭盆边上的烤红薯,都闻着很香了,却还有点硬,福月这时候抬头看着她,笑眯眯地问:“香香的,熟了没?”

    这孩子的确口齿不清楚,但基本能判断说的什么。

    “还没熟透,要再烤一会儿。”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