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女人-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和柳娘派人祭拜危素有什么关系呢?危素一个去官贬谪的前朝老臣,并不值得身份显贵的国公之女惦念。只是危素在士林十分有名望,他之所以被贬官,便是因为“亡国之臣,不宜位列侍从”。被皇帝发配去守余阙墓,余阙亦是忠良气节之臣。当初陈友谅攻打安庆,余阙浴血奋战不敌,遂拔剑自刎,妻妾儿女投井而死,追随余阙遗志。当时的大元朝廷念其忠义,追封幽国公,谥宣忠。
  忠义是值得赞美的品行,不管余阙忠于哪一个,他终究不负所托。士林对余阙评级极高,现在危素一个前朝老臣去守余阙的墓,所带来的效应不知一加一那么简单。危素被贬谪,反而成了气节的代表。危素本就有才名,编纂过宋、辽、金史,他的史学造诣、诗词文章随着德行而拔高,在士林中达到鼎盛。
  年初危素病逝,柳娘遂派人致奠。危素年老无官,只有清名,若无柳娘派去的人,葬礼都不能办。阿忠留下银两,让危素得以灵柩反乡归葬,子孙无不感激。
  而阿忠给她带来的好消息不止这一个,“和州百户花渊波正为世袭武职一事四处找关系,见属下出自京中高门,便贿赂重金,企图顶替其兄承袭百户职位。花渊波老父、长兄、长嫂、侄儿皆亡,只有一个尚在襁褓的小侄儿。花家老母针线谋生,艰难养育。花渊波战场退下归乡,见此场景便想承袭兄长百户职位,养家糊口,也养育侄儿、奉养老母。”
  “当地衙门可有优抚?”柳娘问道。
  “自然有的,可和州府物价居高,孤儿寡母不易,几个死钱如何活得下来。”阿忠没说的是,过日子不只是钱的问题。若无花渊波在家,一个孤寡婆子带着襁褓孙子,还有钱,在这战乱刚刚平息的时候,不是三岁小儿闹市抱金砖吗?若要花渊波在家,他必须有一个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兄长留下的百户职位正合适。
  “花渊波所求为何?”
  “花渊波原本已经补了百户,可年初下了武选法,他的位置就保不住了,正在四处疏通关系,恰巧属下路过。指点他事情捅破,和州府毗邻凤阳府,乃龙兴之地,应很快就会上大天听。”
  “如此甚好,没被人发现吧?”
  “主子放心,属下孤身一人前去,此行乃为祭奠老大人,所见之人仅危家人。花渊波为求私事,行止本密,只知属下出自京中高门,并不知是哪一家哪一户,且小人用了假名。”阿忠禀告道。
  “那就好,辛苦了,先去休息吧,领一等赏金,日后也要勤勉,小心谨慎为要。”柳娘打发了阿忠,心中暗自考虑。
  年初所下武选法规定,“凡武官亡故、老疾、征伤,以嫡长男承袭;嫡长男有故,即嫡长孙承袭;无嫡长子孙,或嫡庶子孙俱无,方许应继弟侄。若子孙俱幼,或母老妻女存者,并优给其家,待子孙成人,方令袭职。若母老妻存、无子孙弟侄的,亦优给其家。”
  优抚不必说,应该的。关键是武选法规定的继承顺序,嫡长子大于嫡长孙大于其他兄弟,这不仅仅是武官的继承顺序,也是朝堂爵位、皇室王爵的继承顺序。
  和州府乃是南直隶所属,皇室、众多亲贵发家之地,战死之人不计其数,像花渊波这样的人绝非特例,若能以花渊波为例,闯出一条“另例”来,日后大有可为。
  想要提高兄弟的继承地位,需要一点一点撬动。
  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很小的插曲,柳娘既然代替谢夫人掌家,忙碌自不必说。每日收到的消息不计其数,要从中挑选对魏国公府有利的,对她自己有利的提前谋划,也是十分辛苦的过程。
  五月中旬传来消息,徐达在岭北被王保保、贺宗哲包围,战败,损失兵将数万人。大明武将第一人的失利,让北伐是否值得的议论沸腾了。
  很多人翻出年初的君臣对话来,徐达自然是拥兵恃功,大言不惭:“今天下大定,百姓已安,北兵相继归附,唯王保保出没边境,今又遁居和林。臣愿率兵剿灭。”陛下自然是高瞻远瞩的:“王某沙漠穷寇,终该灭绝。其败亡之众,远处绝漠,以死自卫,困兽犹斗。可姑且置之不理。”
  可惜徐达这等无自知之明的臣子,自己不懂还要误导陛下,也不知是判断失误,还是想增加自己的功勋。“王保保狡猾奸诈,终必为患,不如遣兵剿灭,永清沙漠。”为了不伤重臣爱将的心,陛下无奈问道:“决意剿灭,所需几何?”徐达骄兵必败答:“十万。”陛下却慷慨大方下令:“兵马十五万,分三路进军。”
  故事十分精彩,语气神情兼具,连心理活动都有,就是当场见过君臣奏对的都没这么清楚。皇帝出自民间,对民间手段运用非常娴熟,有红巾军统一服饰凝聚人气,有白莲教做信仰掩护,还发生过月饼起义,百姓对军国大事也敢于议论。
  北伐失利是此时最大的新闻,可要酒楼茶楼人人都谈论此时也不容易,难道就没有其他事情可谈了么?柳娘敏锐的感觉到这背后有人推动。
  谢夫人深居内宅还不清楚情况,魏国公府被柳娘把得死死的。可宫中太子妃、常家婶婶就瞒不过了,纷纷请她前去商议对策。
  蓝夫人夫君已去,一个寡妇人家只能在危急关头豁出去脸面帮忙,现在情况未到此境地。蓝夫人叹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听外面风言风语。你父乃当世名将,高僧曾为他批命,大富大贵长命百岁之相,千万不要自苦。”
  “婶婶放心,我省的。家里我都瞒着,母亲弟弟他们都不知晓,您也不必担心,一日败,日后不会再败。”
  蓝夫人安慰过柳娘,又去魏国公府陪伴谢夫人。柳娘把外面消息全封了,可长时间无人拜访,谢夫人也会起疑,柳娘只能拜托蓝夫人了。
  宫中太子妃也十分担心她,时常招她进宫说话,想用太子妃的身份给予庇护,让外面说闲话的人明白,徐达并未失势,皇家依然看重他。每次来了,太子妃也不说正事,只拉着她说一些家长里短,风景风俗,时间久了柳娘都替她觉得累。
  挥退宫人,柳娘握着她的手道:“姐姐放心,我相信爹爹,也相信陛下。爹爹是当世名将,对手也不可能是不堪一击之徒,互有胜败很正常。在沙漠中谁能比他做得更好?不身临其境,不知其中艰险,而今说风凉话的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陛下不同,陛下重情义,能体察属下辛苦,我信陛下知道其中艰难,也信陛下和父亲几十年君臣情义,袍泽情深。”
  “你若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只前日又传回消息,曹国公所领东路军也败了,宫人都在说父皇气极,砸了御书房。”太子妃十分担忧,这不是火上浇油吗?一个败,两个败,曹国公可是陛下外甥,还被收为义子养育,这样的身份都让陛下气得砸了书房,可见败得严重。
  柳娘把头凑近太子妃耳边,轻笑道:“若只有爹爹败了,是他领兵不利,若曹国公也败了,就是战略不对了。说起来不仗义,可曹国公拜了我也稍稍放心了。”
  太子妃笑嗔几句,算是接受了她的歪理邪说。
  败军不止这一次两次,徐达所领中路军和曹国公李文忠所领西路军都败了,只有宋国公冯胜所领西路军胜了。即便胜了,两军损失惨重,不能再战。三军合兵,班师回朝,却在沙漠中迷路,断绝粮饷,士兵多饿死。此次大败,更是严重,出征时候北伐军有十五万,而今回来的不足五万,折损三分之二还多。徐达作为主帅,当负主责。


第141章 燕王妃
  班师回朝之后; 朝中对赏罚功过的定论一直在争议; 不过这都与柳娘无关了。父兄回来了; 她就退回去,做她的闺阁少女。
  徐达是对此次北伐失利并非无动于衷,面对新生儿,徐达为他取名徐膺绪。膺; 胸也,义愤填膺,胸中全是义愤之气,所谓膺绪。
  徐达在家中也不像往年一样陪伴妻儿,享天伦之乐。总在书房推演军阵战况,不知是试图一雪前耻; 还是在总结之前的教训。
  孙姨娘得了这个名字心里气苦; 十分伤心把儿子生在了恶月五月; “刚出生就传来败讯,老爷定是不喜他了。”这话孙姨娘就算说也只敢悄悄和谢夫人说; 谢夫人与她感情深厚,闻言只得劝慰:“说的是什么话; 和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关系,五月出生的人多了,一年只有十二个月; 你让五月空着吗?膺绪出生的时候,老爷还没败呢。老爷之所以给他去这个名字,不过有感而发。做人儿子的; 让父亲取名祖纪念也是常有的事。你前别如此自苦,孩子虽小,也有感觉,若让他误以为自己娘亲都嫌弃他,岂不伤心。”
  如此可见谢夫人与柳娘真是亲母女,劝人都有一套。孙姨娘渐渐收了悲声,可心绪当真一下子转不过来。谢夫人和她同为深宅女眷,更明白她的心思一些,这些日子都在陪伴她,宽慰她。
  柳娘顺势接手了徐添福,小家伙也到了启蒙的时候了。柳娘拿着《训蒙骈句》教他,一句一顿,朗朗上口。正教得起劲,忽见徐允恭站在院外,神色不明的看着他们姐弟。
  柳娘起身迎了徐允恭进来,请他落座,笑道:“怎么着,大哥也想重学启蒙韵书不成?”
  徐允恭笑道:“以前不闻此篇,想是你废了大力气找来的。”他们武将之家,想要找文臣要点东西不容易,这样的蒙童书籍能要来,非关系亲密或下大功夫不可得。
  “自然是废了大力气的。”柳娘窃笑,对添福道:“你先去背三江四支,等背好了,姐姐再教你。”
  徐添福圆滚滚的一团作揖,和兄姊告别回到屋中念书,还特意把窗户支开,想看看兄姊说什么呢。可惜书房离院子太远,他们在亭中,只能看见嘴唇翻动,听不到声音。
  “这是我自己编的,当初大哥学骈文哭爹喊娘的,我学了之后赶紧把这些收集整理起来,想着给你用。没想到你课程结束的这么快,都没用上。不过没关系,你儿子肯定能用上!”柳娘见他脸色微沉,拐了他一个胳膊肘,问道:“怎么还生气了,我把添福打发走了才说的,绝没破坏你威严兄长的形象。”
  “原来是给我的。”徐允恭接过仔细翻阅,却见是新抄写了。
  柳娘会意道:“这是个给添福的,给你的那本我留着你娶亲的时候给嫂嫂呢,让她也知道你是个不通文章的,若能留给你儿子,就是一辈子的黑历史啦。”
  徐允恭哭笑不得,叹道:“就你有这些鬼主意。”
  柳娘突然转了神色,起身拍着他的肩膀,严肃道:“大哥,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人能是一辈子的不败将军。不被战场上的敌人打败,也会被朝中的政敌打败,或者被病痛打败,没有人一辈子都是打胜仗的。大哥这么年轻,第一次和父亲出征就能小有战绩,这已经很不错了。咱们先积累经验嘛,等日后经验丰富,就可独领一军!名扬天下,指日可待!”
  “没大没小!”徐允恭没好气的掀开她的巴掌,问道:“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了。”
  “我这不是安慰你嘛!自从回来,爹和你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爹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推演军阵,你也不知把自己关在房里干什么。爹爹见多识广,我是劝服不了的,只能劝你了。”柳娘叹道,这次徐允恭回来之后,与柳娘生疏不少。开始时候柳娘以为是各人长大了,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