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女人-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娘被抬回东宫,三个时辰之后诞下了燕王嫡长子,可惜太医说燕王妃焦虑辛劳,孩子恐有弱症。
马皇后听闻了,赶紧赐了一大堆药材,趁着新年的时候向皇帝谏言,“老四在边关劳苦,才一年就引种的良种棉花,让百姓有饭吃有事做,辛劳得很。如今他有的嫡长子,也盼着您赐名呢。”
皇帝不是那等铁石心肠之人,他对自家儿孙素来体贴。燕王妃是徐达的女儿,自身又颇有才干,不看僧面看佛面。事情过了,皇帝想起来也佩服她的勇气和细心,叹道:“你是个不记仇的。”
马皇后温和一笑,“都是一家人只有情,没有仇。”
皇帝遂下旨赐燕王嫡长子名为“朱高炽”,并道:“燕王妃也该学着你的温和大度才是。”
整个新年,柳娘都在坐月子没有露面,给燕王的信也只报喜不报忧,一切等回藩地再说。
柳娘以为她就会这样平淡的回到藩地,等多年后帝后气消了再进京,没想到刚出月就遇到了事情。
柳娘出了月子,到坤宁宫谢恩。“蒙母后恩典,儿媳得以在宫中养胎,儿媳感激不尽!”柳娘行稽首大礼,拜谢隆恩。
马皇后看她毫无刚生产过后妇人的丰腴,反而清瘦了些,心中怜惜更甚。说句难听的,太子妃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值得她硬抗帝后怒火,攻击一国太子。常家都没有再说什么。有情义从来不是坏事,马皇后喜欢重情义的人。
“把孩子抱上来我瞧瞧。”马皇后叹道。
柳娘把朱高炽抱给马皇后,马皇后看了一惊,不是说胎中带着弱症吗?怎么养得这样白白胖胖的。马皇后笑赞:“你把孩子养得很好。”
“都是儿媳的本分。”
“允熥比他还大一个月呢,看着倒和他差不多。”皇后叹道。
柳娘顿了顿,问道:“不知儿媳可否看看她。”
马皇后看她捏紧手帕的指尖都发白了,再想起宫人说她月中也常哭泣,看来是越想越后怕呢。马皇后再看看她清瘦的身体,怜惜道:“有何不可,说起来你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呢。”
柳娘不接这话茬,说起救命,若是太子妃正常生产,哪里用得着她救命。
待朱允熥抱上来,柳娘忍不住紧紧盯着她,好像要从他脸上看出太子妃的影子。
朱允熥终究在娘胎中受了罪,两个月看上去和一个月大的朱高炽差不多大。朱允熥躺在柳娘怀里,咿咿呀呀的叫唤,小手总往柳娘衣襟上抓。
旁边乳母笑道:“小皇孙这是饿了,奴婢抱下去喂奶吧。”
柳娘眼巴巴看着皇后道:“母后,可怜这孩子没吃过一口娘奶,不如儿媳喂他一回吧。”
马皇后愣了愣,以她的身份,除了长子朱标之外,都没有亲自哺乳过其他人,更何况柳娘这样的出身。但看柳娘说的悲切,马皇后情不自禁就点了头。
柳娘告退,抱着朱允熥往后殿而去,解开衣衫喂孩子。柳娘趁机脱了朱允熥的襁褓,细细检查他的身体,宫人伺候的精心不精心,婴儿不会说话,他的身体却不会作假。柳娘发现朱允熥右边的皮肤熬干燥一些,还有些泛红血丝,当然只是细小的症状,不仔细观察,看不出来。
柳娘问乳母道:“小皇孙现安置在哪儿?”
“回燕王妃话,小皇孙安置在坤宁宫后殿,由皇后娘娘亲自抚育。”乳母笑道。
“小皇孙身边有几个乳母?”
“连奴婢在内,有四个。”
“母后年高,宫务又繁忙,不能事事关心,你们既然被选为乳母,就要一心为小皇孙着想。既然有四个乳母,每晚夜里轮着班,别让火盆离小皇孙太近了。”
“王妃娘娘有所不知,这寒冬腊月的,没有火盆可不行,奴婢们都是皇后娘娘亲选定,对小皇孙精心着呢!”
“小皇孙身上皮肤都烤粗糙了,这就是你们的精心?看这身上的红血丝……”柳娘怒道:“本王妃好声好气说话,你以为是给你这个奴婢做脸呢,本王妃是看皇后娘娘的金面。当这满宫人都没长眼睛吗?本王妃这就宣太医!”
一番厉语才吓住了乳母,吓得她跪地磕头不止。燕王妃的威名这宫中影影绰绰都有传说,她一个奴婢不敢赌命。
柳娘复又温言安慰,说小皇孙长大自会记得她的好处。恩威并施之下,乳母赌咒发誓一定精心照料小皇子,柳娘才让乳母出去。
良久,马皇后见柳娘久不出来,到内室察看,却见她抱着朱允熥喂奶,泪水止不住滴落。
马皇后悄悄退出,吩咐道:“去查一查怎么回事儿。”
坤宁宫中就没有能瞒过马皇后都事情,女官把柳娘和乳母的话重复的一遍。马皇后想着她见到那默默垂泪的画面,再想想柳娘告辞的时候全无异样,到底被上次的事情吓住了,宁愿私下使力,都不敢惊动她。
马皇后叹息一声,吩咐道:“宣太医来,查一查是不是如燕王妃所说。”
柳娘回到燕王府整装,准备与娘家告别之后便回北平就藩。
来到魏国公府,却直接被徐达请进了书房,书房内,徐达、谢夫人、常夫人都等着她呢。
柳娘刚进了书房,门一关上,常夫人就突然跪倒:“大恩不言谢……”
“婶婶这是做什么,这不是折我的寿吗?我是您看着长大的,我和姐姐就是亲姐妹,妹妹为姐姐做这些,也要您如此相谢吗?”柳娘赶紧拦住。
常夫人悲哀道:“除了这无用之躯,我又能怎么谢呢?”本以为开平王遗孀的身份还有些说服力,可磕破头也没未长女求来一个公道。
“婶婶切勿灰心,您还有皇长孙,日后太子殿下继位,他就是新的太子,您好好活着,总有能说话的一天!”柳娘安慰道,皇室血脉中,也有掺进了常家的血。
“只盼着这一天早点来……”常夫人低声喃呢。
徐达这个忠心耿耿小心谨慎之人却未说什么,这话分明有诅咒皇帝早死之意。若是太子妃之死没有暴出来,他们这些跟随之人也不会寒心。可马背上打天下,不可马背上治天下,纵观历朝历代,开/国之初总是倚重武将,等到天下太平,最先罹难的亦是武将。
“我在东宫生产,也听到一些小道消息。陛下虽处置了太子妾室,可总有野心勃勃之人。尝听闻,若无我这多管闲事之人,太子妃仙逝之后,当扶正吕侧妃。”
“果然!”常夫人叹道,她已经不像刚开始知道太子后院混乱时候那么生气了,那些火都被压抑在心底,狠狠埋进岩石里,积攒着,积攒着,等着有一天火山爆发。
“太子定守一年妻孝,待出孝后,请常婶婶留心,宁可重选高门贵女为太子继妃,亦不可扶正妾室。别忘了,吕侧妃还有一个儿子,自来母以子贵者多不胜数!”柳娘叹道。
“放心,我会留心的。”常夫人紧紧握了握柳娘的手,不在多言谢与恩,一切她都记在心里。常夫人从徐家与常家之间的小门离开了,徐达在京都这么久,这点儿小动作还是能保证安全的。
待常夫人走了,谢夫人才哭道:“你怎么就那么大胆,居然敢顶撞陛下,拿自己的身子冒险!你忘了你还怀着孩子呢!”
“娘~”柳娘语带哭腔道:“我何尝想这样。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能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好了,既然做了,就不要怕。回藩地去吧,时日久了,陛下终会忘记。你不过是藩王妃,无碍大局。”徐达喟叹,道:“现在就走,红着眼睛出去最好。”
“我还没见过外孙呢!”谢夫人惊呼。
“娘随我来。”柳娘拉着谢夫人往外走,在中庭抱了朱高炽给谢夫人看,徐达来见了一面,只说了两句话,柳娘就抱着孩子走了,脸上泪如雨下。
柳娘刚回燕王府就接到了中宫旨意,让她进宫。只因朱允熥病重,请她入宫照料。
原来柳娘一走,马皇后就马上宣了太医来诊治,果如柳娘所说,乳母偷懒,让火盆离得太进,且不给朱允熥翻身,惹得他半边身子皮肤干燥,隐约有小红血丝。马皇后大怒,立刻把伺候的人贬入宫正司。新来的乳母却不能照顾好孩子,朱允熥不吃乳母的奶,嚎啕大哭,继而高烧。
马皇后着急无奈,女官谏言道:“先前皇孙曾喝燕王妃娘娘乳汁,不知可否请燕王妃娘娘应急。”
燕王妃现在能不进宫最好!马皇后是这样的想的,奈何朱允熥不配合啊,无人能治住他。马皇后找人问了柳娘在东宫怎么照料孩子,准备有样学样。
宫人道:“燕王妃娘娘随皇孙起居,皇孙醒则她醒,皇孙睡则她谁,每晚起夜五六次喂奶,皇孙就睡在王妃身边,亲力亲为,不曾让乳母侍女擦手。”
便是马皇后听了也自叹弗如,把情况和皇帝汇报了,道:“她虽鲁莽,可一颗赤子之心难得,只看她待子女如何,就知她为人本善。冒犯陛下并非出自本意,还请陛下看在她慈母心上,宽容她一回。”
皇帝有皇后细细劝慰,又想着燕王妃回娘家被训斥出来,觉得众人都明白了他的苦心。他私心里也欣赏燕王妃的才干,至于性情,反正是藩王妃,只要老四不嫌弃,他当爹的多嘴做什么。因此顺势准了,马皇后这才召柳娘进宫。
柳娘进宫被安置在坤宁宫后殿,带着朱允熥和朱高炽一起照料。才短短两月,就把朱允熥调理得白胖不少。朱雄英也爱和柳娘亲近,常来探望弟弟,慢慢走出了丧母的哀戚。
马皇后十分高兴,又赏了她不少东西。等柳娘回藩地的时候,皇帝也跟着嘉赏,朝中宫中闻训知道这事儿过去了,纷纷赠礼送别。
柳娘带着朱高炽回北平,待到见到燕王时,不顾奴仆皆在,扑入他怀中嚎啕大哭。
第150章 燕王妃
已被边关烽火磨练得铁石心肠的燕王也忍不住长叹一声; 挥手让奴仆们退下; 半搂着柳娘回了寝殿。柳娘一边哭; 一边断断续续说着京中的事情:“姐姐含冤蒙难……摧心肝啊!雄英怎么办……允熥三个月还是小小一团……爹娘都不要我了……我只有王爷了,我只有王爷了……”
柳娘哭湿了燕王半边肩膀。听着她一声声喃呢低语,燕王觉得这眼泪不是滴落在衣服上,而是滴落在他心口上。
半响; 柳娘没有动静,燕王轻声唤她,才发现她睡着了,脸上带着泪痕,眼下一片青黑。
燕王一把抱起她,轻轻放在床上; 又唤奴婢来为她取下头饰; 脱掉大衣裳。柳娘迷迷糊糊抓着燕王的手; 呓语不清的唤着“王爷……我只有王爷了……”燕王不忍离开,任由她抓着手; 待她睡熟。
奴婢们服侍柳娘睡好,又燃了助眠的熏香; 待她睡熟,燕王这出了寝殿。燕王威严端坐正厅,问道:“京中怎么回事儿?”燕王收到的消息大多是官方信息; 柳娘防备外人偷窥,信中也不敢写太多。
阿孟详细把京中事情说了一遍,也不专门围着柳娘说话; 只平淡叙述事情经过。帝后的反应、太子的反应、柳娘的应对,帝都武勋和清流的反应,一五一十全部说了个明白。
“太子妃娘娘仙逝,王妃痛煞!怀着身孕仍亲自接生,新生皇孙取名允熥,本比大公子先出身一月,看着却和大公子一般大小。王妃为太子妃娘娘求公道而不得,自苦不已。本已伤心无比,老爷和夫人还责怪王妃莽撞无礼。王妃走的时候,鄂国公府只派了大管事来送,我们王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