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女人-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戚昌国一蹦三尺高,“我这就去给父亲写信!”
大事得定,柳娘也要写信给黄氏,请她上京。不是让闽商们带信,而是直接打发下人快船而去,争取早日去的黄氏的同意。
柳娘在心中介绍得很清楚,“心疾,恐不能行房,诞育子嗣。然儿深慕之,此生求一灵魂佳偶而已”。
戚昌国写回山东的信回来得更快,这样的好人选,戚老将军没什么可挑剔的,把他的名帖和戚姑娘的生辰八字都发人送来了,让在京城走礼。只有一个要求,戚姑娘要从山东老家出嫁。
不过是金钱上的花销而已,柳娘甚至愿意在女方家中办一场,以全女方的面子。
纳采、问名请的是京城最有名的官媒,纳吉是京城皇觉寺高僧推算出的天作之合,这三样都做足了礼数。尔后请了两日假,和休沐一起合成三天,正式办了纳征,即送聘礼的小宴。
翰林院同僚和留在京城等下一科的闽南举子大多都来了,笑道:“著名光棍儿也娶妻了,可喜可贺啊!”
“大器晚成,好饭不怕晚。拙荆秀外慧中、心灵手巧,非一般俗妇可比。”
“听听,听听,还没娶过门儿呢,就叫上拙荆了。这种人不罚酒,可罚谁去啊!”同僚纷纷起哄,早就听说黄柳要求高、眼光挑,也不知这戚家姑娘是什么天仙样儿?
其实也有人不明白,黄柳一个好端端的探花郎,日后文官的中坚力量,怎么跑去娶一个过气武官的女儿。是,咱们心里都明白戚老将军的威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可文官武将系统不兼容啊,就算老将军威望再高、遗泽再多,也落不到黄柳身上啊!黄柳也不像是个傻子,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众人想来想去,只能把这归结为:“美色误人”。
六礼过了其四,亲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黄氏来信说黄老太太身体不好,经不起长途跋涉,她们就不上京了。等日后有空,再回乡祭祖便是。
既然做了未婚夫妻,柳娘跑黄宅的次数就更勤了。每次带些泥人小风车、竹雕小石刻之类的小东西讨未婚妻欢心,喜得戚昌国妻子直叹“没找错人”。
此时风气严谨,官宦人家未婚夫妻并不会见面。柳娘送了东西,戚昌国也不能当场赶他走啊,只能请她道书房闲谈、消磨时光。
柳娘每天总在戚家打发时间,就为了等到晚饭之时,见一面戚姑娘,哪怕说不上话儿呢!戚昌国夫妻心里明白,不仅不点破,还刻意帮忙呢!
“三哥也不必特意照顾我,我随意找本书看就是。你是来考武举的,专心攻读为要。骑马射箭我不擅长,但武举也有文试,若有什么不明白的,我能帮着参谋一二。”
“有探花郎辅导,我这武举该是手到擒来才是。”戚昌国笑道,他现在最喜欢听的称呼就是“三哥”了。刚见面的时候柳娘也是一身清贵,熟悉了才知道,她为人风趣幽默,可不是寻常酸儒。
妹夫大舅子二人性情相投,颇能说到一起去。
“你这书房的书都能看吗?若是有戚家秘传兵法,你可先捡起来。我这人书虫一只,见着是书都想一览风采。若是坏了你家规矩,就是我的罪过了。”
“嗨,能带出来的都是些大路货色,只我家乃世袭武职,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并不多,恐你看了无趣。”
“读了几十年四书五经还不厌呢?我也刚想看看兵书是什么样儿的。早就听说戚老将军写过《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若能一睹当世军神的风采,无憾矣。”
“都在南边第二路的架子上,一德随意就是。父亲常说兵书写出来就是让人看的,只要不是倭寇外敌谁都能看。可惜我们几兄弟天分不够,都没能领会父亲兵书的真意。”戚昌国让他自己拿。
“我近日交往一位泰西儒士名唤利玛窦,他的带来的数学和锻造之法十分有新意,能量化标准,精确数据,做到统一生产。对改良兵器、推演阵法十分有用。”
戚昌国大吃一惊:“兵器可不是随意能改良的!”私造兵器那是死罪!
“知道,知道,我小心着呢。若是铸刀,每次只一把,都在律法范围内,且我这就是试验,一次次试,都记录好数据,直至做到最佳。成品不是个关键,重点是记录数据。”柳娘笑着安慰他:“再让我这么专研下去,翰林院散馆的时候,我非得入工部匠作司不可。”
“那等我授了武职,兵器铠甲就全靠妹夫了。”戚昌国笑道。
“说到铠甲,岳父在我们南方抗倭的时候,总有撒豆成兵,以纸做甲的传说。开始我以为真是传说,后来读了书才知道,纸甲历史之悠久,从唐时就有。我等书写之纸何其脆弱,就是厚一点的牛皮纸也是用力就烂,怎么能做铠甲?我看《纪效新书》里的确有记载做纸甲的事情,不知是如何造的?”
“这便是家父的一大改进了。纸甲原本就是用在南方水战上的,用无性极柔之纸,加工捶软,迭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最重要的是轻便!南方与北方不同,湿热无比,铁甲容易生锈,若是士兵伤口在锈铁上一蹭,更是要命。那么重,士兵有时还要下水,十分不方便。好的纸甲被海水浸透之后,反而更能防御箭矢,造价也便宜。说起来都是军费不足闹的,若是能打造既轻便又不生锈的铁甲,还费心造纸甲做什么。即便是海战,主帅和各位将领穿的也是铁甲。”
“三哥,你不老实啊。说了这么多,把最关键的藏起来了,什么是‘无性极柔之纸’,我只知道宣纸、草纸、牛皮纸,还从未见过纸甲呢!”
戚昌国神秘兮兮道:“这可是家传之秘,你若想知道……”
“知道,用狗皮纸混合着棉布捣烂而成,外面在贴一层硬绢布,这样做出来的纸甲,不生锈、不腐蚀,能防范火铳和箭矢,对刀剑直接砍杀也有很好的防御效果。只是耐用度不行,不然早就在全军推广了。”柳娘侃侃而谈,根本没把这当成秘密。
“你怎么知道的?”戚昌国大惊,“这真是我家秘传之法!”
“傻!这些东西都写在书里,就是岳父没写,史书上也写得有。最关键的技术是狗皮纸怎么和棉布混合捣烂,比例是多少,具体厚度,成型温度之类的东西才是核心技术。这些大而化之的东西知道有什么困难的。”
“唉,怪不得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呢!我还想摆一摆大舅子的威风呢,都摆不起来了。”戚昌国笑道,“我自己也没做过,若是你做出来,让我瞧瞧可好?”
柳娘一口应下,过了几天却把材料一股脑送到戚昌国宅子里。“好家伙,我连夜翻了律法,私造纸甲五领者绞!利玛窦一个洋和尚,我一个文官,都不适合做这东西。还是放在你这里吧,我再好奇也只能休沐老过过干瘾。”
第184章 渔家傲
武举会试在五月举行; 戚昌国此来; 就是为了能一举上榜; 授官封职。大明武官一直是军户世袭; 武举只是补充; 因此大家对武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深。但这也是相对于文举而言; 对平常人来说,国考和省考也没太大区别,考上了都是国家公务员。
在柳娘的建议下; 戚昌国提前一个月就按照武举会试那天的行程来要求自己; 还租了西郊的马场练习; 柳娘也去做过陪练。这样做一是熟悉考场; 二是调整作息。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 来应考会试的大约五百人; 从其中选出一百人来,五比一,比文举的得中比例高太多了。
第一堂考试先考策论,策论不过者不许考弓马。有柳娘这个开挂的妹夫加持; 戚昌国顺利过了策论; 排名靠前。
然后是弓马,骑马射箭考察做骑兵的能力,舞刀、举石、拉硬功; 考察力气和技巧。戚昌国将门虎子,这些也难不倒他。
最后综合成绩,会试第三。大明武举是没有殿试的; 会试成绩就是最后成绩。这下好了,文探花武探花结了亲家,当真是一段佳话!柳娘和戚昌国两人都常被熟人打趣一句“双探花”。
得中武进士的人,只分前三甲和普通进士,并不像文举分的那么细致。朝廷授予戚昌国百户职位,赠蟒玉佩、腰刀和铠甲。
戚昌国在京城认识的人少,中武进士后,摆宴也不那么热闹。
不过大舅子和妹夫的感情那是相当好,戚昌国中进士之后,就依依不舍带着家眷返回山东了。
“嫂夫人才出月子不久,孩子也小,不如留在京城,我帮着照料。这么个小人儿上路,我可怎么放心。”柳娘叹道。
“大哥来信,家父病重,我这做儿子的也该回去尽孝了。”反正功名已经到手,回去也不必看谁的脸色。戚昌国笑道:“我儿也留着武将家的血,糙惯了,不必担心。至于小妹,就不用担心。回去禀明父亲之后,你开春便来迎娶。”
“好你个戚昌国,我好心提醒你,你却倒打一耙。去去去,去吧,懒得见你了!”
“哈哈,恼羞成怒!”戚昌国笑道:“房子还有半年才到期,一并交给你了。”
戚昌国带着妻儿妹妹返回山东,柳娘也以为开春便可解决自己的婚姻难题。未料六月就接到了闽南来的书信,黄老太太病亡。
丁忧是肯定的,柳娘还特意上书礼部,申请为老太太颁发敕命。柳娘如今是六品,按照惯例应该等到朝廷空出时间,统一颁发。可现在来不及了,柳娘一边上折子丁忧,一边为老太太请封。
这是孝行,理应得到褒奖,柳娘找人疏通,礼部很快就把□□人敕命颁下来了,连带黄氏的安人诰命也一起下来了。
柳娘带着朝廷的五花卷轴敕命赶到家乡,黄氏已经停灵近一个月了。柳娘拿出敕命封诰,把寿衣换成凤冠霞帔的命妇服,黄老太太如今要称老安人了,葬礼随之水涨船高。
这个小渔村从来没有这么高级的葬礼出现,村民们每日都守着看仪式,相当热闹。柳娘回来之后,还惊动的当地官员,县令亲至悼念,知府也遣心腹送上奠仪,周遭乡绅、贤老闻讯,纷纷送上厚礼。
原本众人以为柳娘半路认回来,和黄老安人感情不深,应该不会回乡。一般祖父祖母去世,也是去职丁忧,但不是回乡居住,而是在京城守孝,谋划起复。谁能想到黄大人是这样孝顺的人呢,好好的京官都不做了,跑到这偏僻乡下守孝。
柳娘回来的第一个月,在各种人情走礼中度过。
等把黄老太□□葬了,柳娘才有空好好打量黄氏和草儿。黄氏这些年养尊处优,看着反而更年轻了,草儿也从到她腰高长到她胸口高。
“娘,草儿今年虚岁该有十四了吧?”
“可不是,该找个人家了。这丫头命好,从小锦衣玉食的,比你当年都过得好,找个人家赶紧嫁了,老娘这一辈真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草儿听这话却不伤心生气,生活在一起这儿多年,她早就明白黄氏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抿嘴一笑,掀帘子就去了。未婚女儿家可不该听这些话题。
“你是不是有好人选了,若是有,就嫁了吧。我们养她到这么大,又陪一副好妆匮嫁出去,能为你添点儿助力也好。早就听说官场上讲究联姻,你寒门出身,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怎么行!”
“哦,暂时还没合适的人选,我会留心的。”
“嗯……”黄氏迟疑了一下,又道:“也别选太差的,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