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悠然的穿越生活-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忍俊不禁。
  说来也怪,康平那小子虽然常常和母亲撒娇打诨的,但倒是极为听哥哥的话。而且不管康泰怎么凶他,就算是被骂的哇哇大哭,过后没多久还会继续黏上去,简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兄控”。这不,昨晚,就硬是跑到哥哥那屋里睡的。
  因着康泰如今都要去国公府那边读书,所以一向起的很早,康平听见动静,也跟着哥哥一块起床了,这会又一起过来请安。
  康泰心里对大人的事已经有一点点模糊的印象了,他领着弟弟进来后,不期然竟看到父母正坐在床沿上,一副很亲密的样子……
  康泰还以为自己看到了不该看的事情,连忙退到屏风后头,一只手捂住弟弟的眼睛,一只手捂住自己的,嘴里嘀咕道:“给父亲母亲请安。”这么大小孩的手能有多大,要捂住一对眼睛本就不那么容易。康泰那手指还张得很开,一边说一边偷偷从指缝里偷瞧。
  那滑稽的样子只把夫妻俩笑的不行,沈泽笑骂道:“既然来了,大大方方的过来就是,做什么鬼鬼祟祟的样子?”
  康泰有板有眼的回道:“圣人言,非礼勿视。父亲母亲要是有事的话,就先忙,我们过会再来给父亲母亲请安吧。”
  悠然笑道:“你们只管过来就是。”见母亲说话大大方方的样子,又见屋里头还有好几个丫鬟婆子。康泰方领着弟弟的手不好意思的走了过去。
  到了跟前,瞧见沈泽肩颈处通红一片,一下子就红了眼眶:“爹爹这是怎么了?有人打你了吗?”
  沈泽有意逗他:“要是有人欺负爹爹该当如何?”
  康泰连忙握起小拳头,眼睛通红的说道:“我去将那人打一顿给爹爹报仇。”那信誓旦旦的样子让沈泽笑的直摇头。
  这时悠然已经帮沈泽热敷好了,听到这话忙打岔道:“行了,你多大了,还逗孩子?”接着摸摸康泰的后脑勺:“好孩子,别听你爹瞎说,他逗你玩呢。你爹爹就是昨儿不小心扭了一下,没和旁人打架。你爹素来喜欢和人讲道理的,不喜欢打架。以后你和弟弟在学里也不要随便和人打架,听到了吗?”
  一旁的沈泽听了,有些不大自在的摸了摸鼻子:是啊,能讲道理的我自然和他讲道理,讲不过的那些人……这世上总是存在着诸多意外的!


第三百九十一章 谁家姑娘?
  听了娘亲的话,康泰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康平则是一句话也不懂,但还是跟着哥哥一起点了点小脑袋。悠然摸摸兄弟俩的脑袋,笑着说:“快去洗洗手,一会要吃饭了。”
  虽然已经过了腊八,按理说一般人家的族学早都停下了,但是正巧安然的师父韩帝师回京城过年,被忠国公请去自家族学教导两日。韩帝师那可是何等人物?等闲人连见都见不着的,就是孩子们不懂事,家长们也都知道这样的机会难得,就是用强的也会把自家孩子送去。这样的人物,哪怕是记住人家说的一言半语呢,就够这些孩子们受教一生了。
  康平倒是不用父母用强的,严格算起来,韩帝师是他的师祖,自幼就见的,康平也没少受韩帝师的教导。而且,他嘴上没说,心里却是觉得自家师祖讲的课比族学先生讲的要风趣多了。因此,虽说师祖的课占用了好几天年假,但是康平还是乐颠乐颠的往那跑。
  用过早膳,沈泽带着大儿子一起出门,去衙门的去衙门上学的上学。悠然换了见客的衣裳,让人去喊沈汐,预备出门。
  谁知康平这小子是个精乖的,一见母亲换了大衣裳便猜着她要出门,死活耍赖非要跟着。
  若是去旁的地方,悠然少不得就带着他了。偏偏这回是去茶楼,何等安静的地方?带着小孩子去,哭闹起来还不惹的一圈人侧目?
  悠然好说歹说的,康平就是不听。看着这小子的无赖样,悠然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没有发火。她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要是再继续纠缠下去自己指定会发火。
  正巧这时,玉莲带着桃良过来了。玉莲瞧见康平小嘴委屈的不得了的样子,忙把他拉到自己身边问道:“平哥儿这是怎么了啊?这小嘴撅的都能拴水牛了。”
  康平虽然会说一些话,但是一着急就说不出来,指指悠然指指自己,再指指外头,然后就委屈的掉出眼泪来了。
  玉莲听下人说过,今儿悠然要出门,见这情形就都猜着了。她忙笑着对康平说:“娘亲有事要忙呢,你跟着她净赚了出去喝西北风,一点也不好玩。我正要带你姐姐去街上买东西,你跟着我们去买糖球看年画好不好?中午咱们再去姥姥家找你表哥和表妹玩儿,好不好?”
  好吃的好玩的再加同龄的玩伴,任何一样都是小孩子难以拒绝的。再加上悠然平素事忙,康平竟有大半时间都是玉莲在带,康平对她和桃良也都很亲近。因此,这会便毫不犹豫的改投了玉莲的怀抱。
  悠然见状才略松了口气,然后方问:“你们要回林家?”
  玉莲点头道:“正是呢,弟妹前些日子不是有些不大舒坦吗?吃了我配的药说是有些效应,我便又配了一些。这会去给婶子送年礼,顺便给她送去。”
  闻言,悠然不无担心的问:“弟妹这是怎么回事啊?因着是的病症,那回我也没好意思细问,她只说是小日子有些不大准。到底是什么症候?”
  玉莲叹道:“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上回她来身上的时候不慎淋了几滴凉雨。加上后来忙着收拾宅子搬家,又接连遇上仲秋、重阳几个大节,身子没有调养好。到了腊月里天冷本就不好受,年节下的又忙乱,可不是加重了病情。那天也是着实疼的了,她才让人请我过去的。你没见她那个样子,脸色苍白的都有些发紫了。幸亏底子好,调养的还算及时,若是再耽搁半年,怕是子嗣上都会有影响。”
  悠然说道:“我这弟妹啊,哪哪都好,就是有时候有些要强。偏偏我这做大姑姐的有些话不能说的太多,等过几和安然好生谈一下这事,让他多顾着自家媳妇一些。”
  听了这话,玉莲说:“这话很是,她们两口子之间关起门来什么话都好说。倒是你,也别光顾着说别人,我瞧着这些日子你也累的不轻,你看,眼底都发青了。”
  悠然笑道:“我就是这几天起的早点,没睡够,好生休息两天就好了。既然你要过去,便帮我带个好,另外我那里有旁人送来的上好官燕和雪蛤,你带一些过去给我娘和弟妹,让她们都好生滋补一下。等你回来了,我再给你一些。”
  玉莲摇头笑道:“你上回给我的燕窝还没吃完呢,我哪吃的了那么多?你自己吃不完,留着送礼也使得。”
  悠然也没坚持,寻思着到时候直接着人送去就是。
  见两人在这里说起来话大有一副没完没了的架势,康平又开始不乐意了。正好,这时沈汐换好衣服过来了。
  见状,玉莲怕康平看到悠然走会哭闹起来,就先哄着他走了。她们走了没多久,悠然便带着沈汐也坐上马车离开了家门。
  到了腊月里,街道上的马车和行人明显多了起来。平常只需一炷香的路程,这会竟然用了小半个时辰才到。
  好在二太太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她们一下马车,便有机灵的伙计引着去了二楼的雅间。
  她们到了雅间时,屋子里除了二太太和沈湘,还有两个面生的姑娘。悠然稍稍一愣,然后笑道:“我们来迟了,请二婶子莫怪。”说着便拜了下去。
  二太太连忙亲自伸手扶住她的胳膊:“咱们自家人何必这样客套?我们也是刚到不久,腊月里人多,马车不敢疾行,略晚一会总比出些事故强。”
  沈湘兀自福了一下,就笑着插嘴道:“嫂嫂不知道,母亲在路上时,既怕来的迟了让嫂嫂苦等,又怕走得急了撞到行人。一边吩咐车夫快着些一边又叮嘱驾车稳当些,可把车夫折腾的不轻。”
  此时,悠然瞧见二太太身后的那两个姑娘,一个年纪小一点的,穿戴明显华贵许多,另一个个头高一点的瞧着倒是安静一些。那个年纪小的姑娘明显有些沉不住气,几次想要插嘴,只是都没插上。
  二太太没好气的点了一下她的额头:“就你话多,竟然还编排起你娘亲来了。”然后拉过沈汐的手道:“你瞧瞧你妹妹多文静?再看看你,都多大了,还这样毛躁!”
  悠然忙道:“二婶莫要说她,我就挺喜欢湘姐儿这样的脾性,多大方爽利?素都嫌汐姐儿性子太文静,这以后道了别人家万一受了委屈说不出道不来的岂不更愁人?”
  接着,悠然才笑着看向那两位姑娘,问道:“这两位姑娘倒是眼生,不知道是谁家的?”


第三百九十二章 认得不?
  听见悠然询问,二太太似乎才想起这两人来,忙拍拍自己的额头笑道:“瞧我这点子记性,光顾着在这里拉家常了,竟忘了她们姐妹。这两个是我娘家兄弟的两个女儿,大侄女叫可欣,只比湘儿小一岁。小的叫可珍,在家排行老三,和汐姐儿同岁,跟二姑妈家的潼姐儿是一个月的生日。”
  悠然笑道:“原来是周家的两位表妹,我原说咱们家的几个孩子都算是出挑的了,如今见着她们姐妹,可真是觉得天外有天了。”悠然见周大姑娘虽说穿戴不如三姑娘华贵,但是身上也有几件珍贵首饰,瞧着不像是庶女能戴的。一时间拿捏不准对方的身份,便用眼神扫了一下沈湘,沈湘是个精乖的,一看就明白了,低声在悠然耳边说了一句话,悠然便什么都明白了。
  唉,在后娘手里讨生活的女孩,占着嫡长二字又如何呢?终究还是要受许多委屈的。
  她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随手退下腕间的一对碧玉镯子来,递了过去:“没承想今儿能见到娇客,也没准备见面礼,这对镯子还算过的去,你们姐妹一人一支,拿着玩吧。”
  姐妹两个一齐收下,道了谢。接着,沈汐又上前和她们见过礼,都是相仿年龄的姑娘,不管内里如何,在外头这一小会功夫还是端的住的,很快就熟悉起来了。
  这清雅茶楼是京城有名的文人聚集之地,一楼是个特别宽敞的大堂。靠西边的一面墙摆满了书架,上面垒满了各种书籍。北墙和东墙则挂满了各种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当然,能上墙的多少都是有些名气的。像是北墙正中那一副“芝兰之室”四个字的牌匾,据说就是韩帝师年轻时的墨宝。
  二楼则围着一楼的大厅设了一圈雅间,与寻常茶楼不同的是,这些雅间的窗户都是朝里的,而走廊则设在了雅间外围。就是说,从二楼雅间的窗户处就能看到一楼大厅的景象。
  今日在这里集会的多是一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基本上都是国子监或文华书院的学生。他们一早就把整个茶楼包了下来,省的让闲杂人等进来扫兴。而二楼雅间坐的,多是这些学生的女性长辈。这样的集会,其实还有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众位母亲好生观察一下这些学生的文采礼仪,若是有相中下面儿郎的,自会想办法让人递话。
  这样的习俗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如今,这已经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她们一屋子人刚落定,没等喝一口茶水呢,就听楼下响起了三下敲锣声,这就意味着诗会正式开始了。
  诗会一开始,几个年轻女孩儿就坐不住了,纷纷聚到窗户处瞧起楼下的热闹来。
  见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