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子妃很忙-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皇上叫殿下过去其实是想叫殿下表态,不为难刘大人啊。”王以诚觉得他明白了,“这事可不好办。”
太子冷笑一声,看到近在咫尺的西暖阁:“一个言官而已。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儿臣参见汗阿玛。”太子道,“不知汗阿玛找儿臣何事?”
康熙指着刘不语:“虽然赵谦还原了事情经过,但坊间还有人在议论太子妃看不起汉族缠足妇女,刘不语觉得愧对太子妃,愧对你,想辞官回乡。”
“多大点事啊。”太子道,“太子妃早就忘了。刘不语,不要给自己压力。你身为言官,发现问题上奏汗阿玛是你的责任。孤和太子妃如果连这点事都跟你计较,他日又怎么容天下人。汗阿玛,您说是不是?”
康熙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刘不语,听到了没?朕就说太子不会计较,你切勿多想。”
“皇上,臣去意已决。”刘不语很想点头留下,可他更怕石家秋后算账。
太子瞥他一眼,心中冷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刘大人,刚才汗阿玛说你说坊间还有人议论太子妃看不起汉族妇女?”
“都是下官的错。”刘不语一脸愧疚。
太子踱到他跟前:“那你更不能走了啊。你辞官回乡,不明真相的百姓会认为是太子妃把你赶出京城?这事更说不出清了啊。”
刘不语猛地抬起头。
康熙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就是这个理。”太子道,“刘不语,你心里是不是怨太子妃当着朝廷要员赢了你?其实,太子妃赢你也是侥幸。”
康熙眉心一跳,他儿子这是要坦白么:“怎么又是侥幸?朕看得很清楚么,太子妃是压倒式赢了刘不语。”
“其实啊,石氏原本也能赢刘大人,但效果不明显。”太子道,“儿臣叫人带来两个桶。晋江,进来。”
“嗻!”晋江把两个桶放在地上。
太子摆摆手,晋江立刻出去候着,“汗阿玛,你提一下。”
“桶里暗藏玄机?”康熙已经想到,但是他想破头皮也想不通什么玄机能瞒得住当日离桶很近的另一波宫女。然而,康熙伸手一提,不禁瞪大眼,“这两个一模一样的桶不一样重?!”
太子:“是的,太子妃胜之不武。刘不语,太子妃也不是真讨厌缠足的宫女。她是有次看到缠足的妇人的脚,吓得夜里做噩梦,才不愿意用缠足的妇人。这么点小事,你弄得天下皆知,她才想出这个办法教训你。”
“臣,臣——”
“你想说什么孤能猜到。”太子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孤以前也干过不少糊涂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汗阿玛,儿臣说的对么?”
“很对。”康熙老怀欣慰,“太子长大了。”
太子看到刘不语也不知是憋得还是羞愧,反正脸通红,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叫你欺负我媳妇儿,“折子就收回去吧。”
“刘不语,太子妃不用缠足的宫女实非她所愿。你参太子妃是你职责所在。但你不明真相,把事情搞得沸沸扬扬,太子妃就用两个不一样的木桶教训你一顿,你和太子妃也算扯平了。”康熙道,“自打那件事过后,太子和太子妃没有再提缠足一事。你也别一心想着回乡,叫太子妃难做。”
刘不语一听康熙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纵然平时有些古板,也知道再固执地要辞官,就是不知好歹,给脸不要脸:“下官遵命。”
出了日精门,霍林就问:“爷,咱们就这么放过他?”
“刘不语知道两个桶有问题,石家人可不知道。石家子弟到现在还认为福晋赢刘不语只是运气好而已。运气不好么……”太子说着话,忍不住摩拳擦掌,“孤有点迫不及待南苑大阅快点到来了。
十一初八,早上,胤禛见着太子就走到太子身边:“来京述职的人中有三个用福寿膏已上瘾。弟弟的人三天前把他们带来的福寿膏偷个一干二净。据监视的人禀告,昨天夜里李煦忍得痛哭流涕。
“弟弟本来还想去看看,但怕被人认出来就没有过去。听说用的时间短,忍过去一次,下次再犯可能得过几天,今天大概看不到李煦御前失仪了。太子二哥,接下来就全靠你了。”
太子:“机会只有一次,孤硬上也不能放过。”
大阅结束,康熙乾清宫宴请满朝文武,太子作为储君自然是必须参加。
康熙坐在主位,太子坐他下首,太子后面是王公大臣。而乾清宫赐宴和皇室家宴不同。宴请群臣是在每人面前放一个四方几,宫娥太监一碟一碟上菜。
太子不好回头看众人的表情,见在太监给他上菜时低声说:“王以诚。”
小太监手一抖,到门外就说:“王公公,太子好像找你。”
王以诚一愣,“找我?这个时候。那我怎么过去?等等,你去端菜,回头我帮你端进去。”
“皇上发现了怎么办?”小太监担忧道。
王以诚:“没事。我戴着帽子呢,皇上不会注意到。就算看见了,日后问起来,我就说你闹肚子。反正天塌了有太子顶着呢。”
“殿下,慢用。”王以诚端着菜进去,还没蹲下就小声提醒太子。
太子抿嘴笑了笑,板栗没白给他吃:“看看李煦是不是不舒服。”
李煦?那是谁啊。
王以诚是乾清宫跑腿太监,也就是平日里传话的太监,根本不认识李煦。不得已,只能一个劲给梁九功使眼色。
这么一折腾,王以诚终于知道李煦是谁,宴席已接近尾声。
四皇子胤禛急得抓心挠肺,连重头菜是什么都忘了。
最后一个点心上来,王以诚蹲在太子身边小声说:“很不好。”
康熙撩起眼皮,正好看到王以诚的侧脸,转头看向梁九功,他不在外面候着,跑进来干么?
“可能是东宫有什么事吧。”太子和康熙的感情好,梁九功做梦也不敢想太子会谋反,纵然知道太子叫王以诚帮他看李煦神色如何,也只当李煦得罪了太子。但当着文武百官,梁九功不能直说,便拿身怀六甲的石舜华当挡箭牌。
康熙一听到可能跟儿媳妇有关,便放下筷子。
王公大臣一见康熙擦嘴,也放下筷子,表示吃饱了。
太子见状,立刻知道康熙极有可能发现了王以诚,顺势站起来。
文武百官想也没想,跟着太子起身。
康熙便说:“太子有事就忙去吧。”
“儿臣的确有点事,但并不需要回去。”太子说着,转身看王公大臣一眼,“各位大人想必都听说过堂堂杂货店是石家开的?”
“这事朕也知道啊,怎么了?”康熙说着话却看向梁九功,你这奴才不是说东宫有事?
梁九功脸色微变:“奴才猜的。”
康熙瞪他一眼,随即示意太子继续。
太子:“早前杂货店的人曾向太子妃禀告,洋人托他们卖的福寿膏有微毒,长期用福寿膏不但会中毒,而且还会上瘾。汗阿玛,这事儿臣以前曾向您禀报过,您还记得么?”
“朕记得。”康熙道,“福寿膏就是阿芙蓉么,书上有记载,一直是药材。前朝皇帝当助兴的药来用,太子又想说那东西能害死人?”
太子:“儿臣以前也不相信福寿膏能要人命。”
康熙不明白了,你自己都不相信,又突然提起它干么?
“儿臣是说以前,并不包括今天。”太子道,“当初堂堂杂货店的掌柜向儿臣禀告时,汗阿玛和儿臣都觉得没问题,于是石家就让杂货店帮洋人卖了。
“后来杂货店的掌柜几经辗转打听到长期用福寿膏的人的情况,曾向太子妃描述过用那个东西上瘾后的症状,据儿臣观,正和李煦李大人现在一模一样。”
“什么?!”所有人齐刷刷转向李煦,包括康熙在内。
李洵哆嗦一下,本就蜡黄的脸色更加难看。
康熙不由自主地走下御座,到李煦跟前,见他眼底乌青,像极了三天三夜没睡好觉:“太子的意思李煦现在这样并不是因为他之前说得来到京城水土不服,是用福寿膏用的?!”
“汗阿玛再看看这位孙大人和这位姜大人。”康熙顺着太子的手指看去,只见两人神色跟李煦一般无二,“他们也是用福寿膏用的?”
太子不答反说:“那东西非但不是良药,用多了还会中毒。石家怕客人用出了事,卖出去的时候曾反复向客人强调不能多用。而且每卖出一盒福寿膏都会记下来,并请客人按手印,以保证他们不听劝说,用出了事找杂货店麻烦。
“据儿臣所知,三个月时间,李大人曾派人在杂货店买过五十次福寿膏,总共用一千两黄金。这笔开销远远超过李大人所能承受的。孙大人和姜大人也不遑多让。正因如此儿臣才选择在今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汗阿玛禀告。而不是等到三位大人油尽灯枯,更多有银钱的官员上瘾之后。”
康熙使劲眨了眨眼睛,消化他所听到的,可看到李煦像个蔫黄瓜,康熙顿时意识到,纵然他不想相信,李煦的无言都清楚地告诉他,太子句句属实。
“李煦——”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奴才糊涂啊,奴才糊涂——”
“闭嘴,李煦!”康熙揉了揉额角,张了张嘴,想指责太子为何拖到今日才说。话到嘴边想到太子四个多月前向他禀报过。他不以为意,还笑太子危言耸听。想怪石家卖福寿膏,又想到石家不卖,朝廷又没禁止,照样会有别人卖,“太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太子一听他爹喊的不是他的乳名,瞬间明白他爹生气了:“西南地区也有人种阿芙蓉,不过,那边种出的阿芙蓉一直是用来治病救人。听大夫说用阿芙蓉做福寿膏并不麻烦。
“如今咱们不但要禁止洋人带阿芙蓉进来,还得解决西南那边的事。销毁所有阿芙蓉,救死扶伤的大夫不会同意。儿臣暂时还没想好该怎么做。”
康熙闻言,正想说明日早朝再议。然而低头看到李煦像一滩烂泥似的跪坐在地上,眉心一跳:“那诸位臣工说说这事该怎么做。”
“臣以为应当封锁沿海各口岸。”索额图第一个跳出来。
四皇子胤禛连忙咬住下唇忍住笑。
太子眼前一黑,无力地扶额:“索大人,孤刚才说了,洋人的事好解决。洋人靠岸时,码头的差役搜他们的行李,洋人带来多少能搜出多少。当药材种植的阿芙蓉才是问题重点。”
康熙一见索额图出列,潜意识认为太子和索额图商量好的。看到太子犯头疼,康熙莫名想笑,心中那点太子勾结朝臣欺骗他的怀疑骤然消失:“索额图,太子说得对。如果严令禁止种植阿芙蓉,该用哪种药材代替阿芙蓉,又当如何安抚天下医者?”
“这……这奴才对药材知之甚少。”
“那你就退下。康熙道,“明珠,你有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
“突然销毁全天下的阿芙蓉,对医馆来说也是一笔损失。”纳兰明珠道,“医馆肯定会藏起来,朝廷不可能掘地三尺搜查阿芙蓉,各地衙门也没那多人手。依臣之见,不如指定几家药材商人种植,然后一年一年递减,徐徐图之。”
康熙想了想:“你回去写个折子。你们也回去琢磨琢磨,拿出可行的办法。明日早朝再议。来人,摘去李煦三人顶戴花翎。”
“汗阿玛,杂货店那边怎么办?”太子等所有人都出去,才说,“儿臣问过石氏,福州那边几乎每天都有洋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