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

    “小姐,小姐,来人啊,我们家娘娘摔倒了……”

    朝歌公主的手还举的高高的,闻讯而来的宫女们举着宫灯照亮了周围,情况自然一目了然。

    禹王侧妃摔倒在地,是因为朝歌公主一不小心踩住了她的裙摆,而江秋意早在朝歌公主想打她的时候就退的远远的了,齐芳摔跤自然就赖不到她的头上了。

    可江秋意还是冷了眸子,齐芳,你是有多恨我?才能让你拿尚未出生的孩子来陷害我?这既狗血又俗套的套路,江秋意有什么看不懂的呢?她不敢想,倘若踩在齐芳裙摆上的不是朝歌公主,而是自己!幸好她使计将朝歌公主引了过来!

    “来人啊,快宣太医啊……”

    齐芳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好像她针对江秋意的每一次计划都不能成功,难道连老天爷都要这么偏心吗?为什么?为什么每一次输的都是她?

    小腹处剧烈的疼痛很快淹没了她所有的理智,大腿根本潺潺流出的温热液体带着骇人的血腥气钻进鼻腔。

    孩子!我的孩子!

    齐芳后悔了!她猛地抓住杏果儿的手:“杏果儿,一定要保住我的孩子!”说完那句话,她彻底陷入了昏迷。

    宫宴上一片混乱,所有人全都围了过来,皇贵妃更是一把扯过被鲜血吓的呆若木鸡的朝歌公主,厉声训斥:“都还愣着干嘛?太医呢?太医呢?都死哪儿去了!还不快来救人!一定要保住孩子!”

    众目睽睽之下,刚刚秀完恩爱的禹王也不好太凉薄,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去将昏死在地上的齐芳抱在怀里,一边忍着血腥味,一边大吼大叫:“太医,太医……”

    江秋意手脚冰凉,后退了一步,身后有一个结实的胸膛顶住了她。一回头,谢六郎那双黑眸带着安稳人心的魔力,只一眼就将江秋意心安。

    “母妃,不能怪我,都是那个贱人,她刚刚骂我来着,我着急过来找她算账没有注意才会踩到齐芳的裙摆的,真的不能怪我!”

    失了方寸的朝歌公主已经自己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刚刚围过来还一头雾水的众人,皇贵妃简直要被她这个笨女儿气死了!忙使了个眼色示意她闭嘴,偏偏朝歌公主就跟没看见似的,还慌张失措的在那儿自说自话。

    “我是想过来教训这个贱人的,她竟然说我堂堂的大秦公主比不上她这一介乡野村妇。说什么她是明月我不过是明珠而已,明珠如何与明月争辉?如此以下犯上不要脸的话她都敢说!我怎么可能放过她!母妃,你一定要给儿臣做主!杀了那个小贱人!”

    那边已经出人命了,先不说齐芳是眼下牵动万千人心的齐越老将军唯一的后人,就单说她是禹王侧妃,朝歌公主名义上的嫂子,肚子里怀着的也是禹王的血脉,这公主竟不顾血肉之情一味的在那胡搅蛮缠,当真是半点都不得体。

    皇贵妃气的啊,爆喝一句:“闭嘴!闯了祸还不这般不知轻重,回头看本宫怎么罚你!”

    当然,她才不会为了齐芳那个贱人惩罚自己的宝贝女儿呢!不过是为了防止她女儿继续说出什么不合体的言语,吓唬吓唬她而已。朝歌公主吃了瘪,一肚子火没地方撒,只能拿那刀子似的眼神恨不得在江秋意身上捅出几个血窟窿来。

    太医已经火速赶来,齐芳被抬走了,杏果儿哭了一路,几度回头看江秋意,欲言又止。

    江秋意有一瞬间是本能的往前迈了一步的,看地上的出血量,齐芳的情况不容客观。

    可身后的六郎却按住了她:“别去,她不怀好意,你如今也有了身孕,咱不能冒险。而且这宫中有那么多太医,她可是禹王妃,太医不敢不尽兴的。”

    六郎说的有道理,齐芳明显就是要害她,现在她自己也怀着孩子呢,还不足三个月,经不起任何意外。江秋意收回了脚,可那一颗心却七上八下的也没个着落。

    这边的动乱还未平息,那边就有人慌慌张张的冲进来禀报:“安王殿下,大事不好了,梁王私自调走了长安城十万禁卫军,连夜开拔赶往邺城方向了!皇上急招二位王爷前去商议紧急军情!”

    本来已经走到一半的皇贵妃一听,忙大声吩咐:“快,去把禹王叫回来,告诉他皇上有紧急军情要找他商议,齐芳那边的事情不用他管了,大局为重!”

    不愧是经验老道的辣姜头,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没有将自己心中所想脱口而出,而是自动转换了漂亮话。

    皇贵妃心中的第一反应明明是:麻蛋,还演什么夫妻情深啊!赶紧的抢功劳去啊!可不能让安王独占鳌头!

    安王当场就跟了传旨的太监走了,难怪这场团圆宫宴,皇上和梁王至始至终都没有露面,可为什么无缘无故会出这样的乱子呢?

    梁王调十万禁卫军远走邺城,这是想干嘛?造反吗?为什么呀?近几年他虽然被禹王打压的抬不起来头,可也不至于忽然之间这么孤注一掷啊?

    难道与最近盛传的皇上想收回他手中禁卫军兵权一事有关?还是说他当真如坊间传言一般,是当年设计齐越冤案的幕后黑手?

    众人面面相觑,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唯一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梁王远走邺城绝对不是冲动之举,谢六郎土城大败燕军之后,梁王为了娶燕主送过来和亲的公主,可是将正妃休弃了的!他带兵去了邺城,而邺城又是大秦抵挡燕军唯一的屏障。这样一来局势就不容客观了。

    江秋意握紧了谢六郎的手,与他对视一眼。

    开始了,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中。从今夜开始,他们已经再无退路了。

 第394章叛逃的梁王(二更)

    禹王赶到御书房的时候,皇上和安王都没有等他,早就已经开始商议紧急军情了。朝堂上的几位重臣全部都在,禹王扫了一圈,心头有些不安。

    因为想要在宫宴上当众宣布齐芳身世,所以他之一派的官员们几乎悉数到场,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父皇竟没有传唤魏阀的任何官员前来商议军情,他舅舅魏珩可是当朝宰甫,一品大员啊!梁王携禁卫军私逃这样大事,魏丞相竟然没有被传唤?这可不是好兆头!

    最是懂得揣摩圣意的禹王不动声色的走了进去,没弄清楚形势之前尽量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一直到皇上提出了派谁去拦截梁王,禹王的眼珠子才亮了起来,抢在安王之前,迫不及待的毛遂自荐。

    “父皇,儿臣愿领命前往追击叛逃的梁王。”

    私调十万禁军出长安,本来就是形同谋反的死罪了,梁王走到今天这一步,禹王是心知肚明的,这里面当然也少不了他的推波助澜。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情报有误,安插在梁王身边的眼线分明是回报说梁王已萌生反义却还没有做足周全准备,最快也得月末才能真正有所动作,怎么会这么快?

    齐越旧案被翻出来重审,梁王这么快就能收拾妥当,神不知鬼不觉的带走了十万禁卫军?这,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他三弟是个有勇无谋鲁莽行事的主,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计划这么周全?

    重重疑虑袭来,禹王惊出了一身的冷汗。鬼使神差的转过脸去瞪着安王看,难道是他在暗中促成的?他还没来得及想清楚,皇帝就震怒了。

    “放肆!朕还没死呢!你就想着同室操戈了是不是?朕说的是拦截梁王,什么时候说过追击他了?追击?禹王,你是有多盼着你弟弟早死啊?”

    私自调走十万禁卫军,这搁在谁的脑袋上不都是杀头灭九族的死罪么!可天威难测,江山是皇帝的,死不死罪,自然是他说了算。

    “儿臣知罪,是儿臣听岔了,刚刚来之前儿臣的侧妃摔了一跤情况危急,儿臣心绪不稳才会听错了。父皇不要生气了,都是儿臣的不是,父皇息怒,请父皇一定要珍重龙体,倘若因为儿臣失言而让父皇伤了一分一毫,那儿臣便成了这大秦国的千古罪人了!儿臣百死难辞其疚啊!”

    禹王最擅长的,就是讨他老爹欢心,不管在何种场合,不管文武百官如何一脸鄙夷的看着,不管到底是不是他的错,只要皇上不高兴了,他立刻马上痛哭流涕承认错误,管他谁对谁错呢!反正惹他老爹生气了对他一点儿好处也没有!

    当然,皇上很快就会被他这样恭敬顺从的态度模糊了重点,怒气一下子就消了一大半。

    这是个很常见的情况,寻常百姓家,父母都会比较疼爱不抬杠顺着父母脾性来的孩子,别说是天家皇室了。皇帝一辈子高高在上习惯了,像安王那样因为一点点政见的不同,就八匹马也拉不回,硬是搞的他老爹下不来台的孩子,自然不讨皇帝的欢心了。

    而梁王嘛!残暴骁勇有余,却不够圆滑老练,想争储夺嫡的野心都恨不得刻在脸上了,不够聪明,皇帝也是疼爱不起来。倒是禹王,长袖善舞,有勇有谋,懂得讨他的欢心,事事顺着他的心意,这一点皇帝很受用。

    果然,皇上冷哼了一声:“起来吧!姑且念在你情有可原的份上原谅你这一次。”

    梁王调走了十万禁卫军,整个长安城兵力空虚,不过好在,长安地处大秦腹地,远离南北战线,便是燕魏此时发难,想一路打到长安来也得耗费不少时日呢!到时候皇帝大可急调各地的驻军前来守卫长安。只是,倘若梁王一时想不开,和燕主结盟,打开邺城让燕军长驱直入,那形势就不容乐观了。

    至于梁王为什么要出逃,恐怕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吧!

    随着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司会审,齐越旧案的冤情渐渐浮出水面。倘若梁王今夜没有出逃,那么不出几日,三司会审的结果就会呈到御前。

    当年之事,是梁王嫉妒东宫人才济济,而当时的太子妃又出自梁王母妃的母族孟氏,太子妃出嫁前与梁王青梅竹马,原本不出意外,她是应该成为梁王妃的,譬如,禹王就娶了魏阀的嫡女。

    谁知魏皇贵妃却棒打鸳鸯,将孟氏的嫡女赐婚给了太子当正妃,那一年梁王的母妃已经病死数载,没有她为梁王维系和孟氏之间的关系,孟氏当然乐见嫡女成为太子妃,毕竟当时东宫地位稳固,被册封成太子妃,那就是将来的皇后了。

    即使和梁王联姻,也不过是个王子妃而已,哪里比得上一国之母带来的荣耀!孟氏便舍弃了梁王,偏偏太子妃与太子婚后日久生情伉俪情深,这便更加让梁王受不了了。

    他是一手策划了东宫的那场刺杀,可齐越之子醉酒调戏太子妃一事他根本毫不知情,梁王虽然残暴,却也没有狠心到利用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人来对付敌人。

    事后太子妃身死,那一切的罪过便被顺理成章的推到了齐家身上,即使当时发生的一切并不合理,齐越一脉一贯忠诚,齐越之子更是长安城中有名的老实人事情处处透着疑点。

    可却像是有一只幕后黑手在默默的推动着那一切似的,齐家的罪名,莫名其妙就坐实了,梁王也因此逃过一劫,没有因一时冲动行刺太子而获罪。

    事情平静了十三年,终究还是被翻出来了。

    梁王很清楚,当年他年少气盛,犯下的那些罪过是经不起推敲的,大理寺很快就会查到他的头上,再加上父皇有意要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