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玉良颜-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虽如此,金子烽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单凭玲珑这么一个小姑娘。天大的胆子也敢到皇庄去求人帮忙。若说是这位永华宫里出来的女官,会主动帮助玲珑,向她示好,那就更不可能。
  但若是因为顾锦之呢?
  那这一切就是顺理成章了。
  前不久顾家六小姐正式许配给九皇子,明年大婚。至此,皇帝膝下成年的皇子,就只余下十二皇子尚未婚配。而顾家。也只有一个顾嫣然了。
  邀请玲珑去七皇子府的就是顾嫣然。
  这位送信的耿先生,和托他送信的女官,都是十二皇子府的。
  金子烽心头暗喜。顾锦之对玲珑有想法那只是小儿女之间的事,但是这件事惊动了十二皇子,那就是上升到另一个局面了。
  远在西岭的玲珑,正在忙着给自己缝衣裳。她来庄子时没带换洗衣裳,原本还想穿母亲的。花雕送来这么多的料子,她当然要给自己缝几件新衣裳。
  索性挑了一匹翠绿一匹豆青的茧绸,给了杏雨和流朱、沁绯,让她们也添置几件衣裳。
  又挑了一匹孔雀蓝和一匹杏黄的妆花褙子给了金顺媳妇。把金顺媳妇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儿子明年就要订亲了,这么好的料子到时拿出来,那才叫体面。
  听说五小姐正在赶制衣裳。就把庄子里针线最好的两个婆子差遣过来,给五小姐使唤。
  次日。清觉山庄那边遣人过来,送来金三老爷的回信,玲珑便把金顺叫过来,把父亲的吩咐告诉他。金顺是庄子的管事,这里的庄子又是公中的。眼下西府里下人的事要让金顺来处理,其中还有一位是没签卖身契的侍卫,金顺脸有难色,暗怪金三老爷做事不够牢靠。
  玲珑见他嘴角翕翕,却又欲言又止。便道:“车把式虽然是签了卖身契的,可他是护主而死,咱们也不能怠慢了,侍卫是聘来的,以后也要向他家里交待。依我看,不如就在山上找块地方,先把他二人安葬,待到刘管家和这两家人交涉完毕,这两家人想迁坟也行,或者就在此处安坟也行,父亲的意思,也是请顺管事先把他们入土为安。”
  金顺恍然大悟,自己怎么糊涂了,可不就是这个道理。金家在这附近有几百亩山林,找处地方安葬他们又有何难。
  金顺回到前院,正遇到自家媳妇,便说起五小姐和他说的话来,金顺媳妇便把五小姐赏的两匹料子拿给他看,金顺媳妇以前是聂氏的贴身大丫鬟,好东西也不是没有见过,对她来说,这两匹料子代表的体面,远远超出价值。庄子里的人都知道,这些料子是宫里的姑姑送过来的,而五小姐却赏了给她。
  “咱们和西府的走动并不多,直到三太太住过来,也才有些往来。以前西府势微,是因为没有主母掌家,如今听说那个宋姨娘已经发落到庄子里了,可看五小姐的意思,并不想接三太太回去,想来就是看上咱们这里清静,是养病的好地方了。今天因为发丧的事,我还是头一回和五小姐说话,那气度,俨然就是能当家的。以后你常去看看三太太,要过冬了,不要少了三太太的嚼用,无论是三太太还是五小姐,万万不要轻怠了。”
  金顺媳妇点头,以前五小姐住在庄子时,她也只是看在二爷和四小姐的面子上,对三太太和五小姐照顾有加,但也只是表面功夫,谁都知道三太太和五小姐在金家不受重视。
  经过这两日的事,三太太和五小姐那里,是要经常过去了,就像金顺所说,万万不能怠慢了。
  他们夫妇都是家生子,大宅门里潮起潮落看得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三太太和五小姐就能扬眉吐气了。
  阿根嫂不会做针线,年纪也大了,穿不来花花绿绿的颜色,玲珑也没有少了她的那一份,给她留出两个鞋面子,让流朱有空时,给她做上两双鞋。
  阿根嫂只会憨厚傻笑,拿了那两块鞋面去给冯氏看:“三太太,您看这鞋面好看吧,这料子多滑啊,您摸摸。”
  冯氏拿着鞋面摸了好一会儿,忽然说道:“豆青的鞋面上绣宝相花,素静雅致。”
  阿根嫂愣住,跑出堂屋,把冯氏方才说的话告诉了玲珑。
  玲珑喜出望外,叫上丫鬟们和金顺媳妇遣过来的两个婆子,拿了衣料,到冯氏屋里做针线。
  几个人说说笑笑,还时不时有人拿了料子到冯氏面前请教:“三太太,这是给小姐缝的湘裙,您看加上斓边好看吗?”
  “绣叶子时是掺金线还是银线呢?”
  一一一一
  第二零二章 涂鸦
  冯氏静静地坐在架子床上,腿上搭了淡紫色满池娇的锦被,不言不语。
  玲珑便让人把堂屋里的八仙桌子搬进来,放在架子床前面,把一块草绿色的料子正铺在桌子上,一手拿着划粉片,一手拿着木尺,看似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床上的冯氏说道:“京城里都在流行苏样儿,湘裙时兴二十四幅的,可我只穿过十二幅,这二十四幅的穿在身上,会不会显得臃肿呢?“
  一边裁着湘裙,嘴上依然唠叨着:“绣忍冬花好呢,还是绣莲花好呢?要不就绣一丛兰草?”
  用划粉片画好,她拿着剪刀却又不敢落剪,嘟哝着:“我还是第一次裁二十四幅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裁……”
  她拿着剪刀的手微微发抖,踌躇着,却就是不敢落剪。
  索性把黄铜剪刀放下,自己托着下巴看着料子发呆。
  忽然,一只手拿起了剪刀,那只手苍白干瘦,玲珑心里一喜,抬起眸子。
  冯氏不知何时已经从床上下来,站在八仙桌前:“二十四幅和十二幅的裁法是一样的,腰身这里收紧,下摆放开,这样穿上才好看。”
  玲珑凝视着冯氏,但冯氏却没有看向她,注意力都在那块衣料上面。
  剪刀落在衣料上,发出嚓嚓的轻响,玲珑的心里砰砰直跳,她强忍着惊异,轻声问道:“那是绣忍冬花好看呢,还是绣莲花呢?”
  冯氏眼睛都没有抬,喃喃道:“当然是绣忍冬花,丝丝缕缕的花样儿绣在裙摆上,裙子就灵动起来。”
  屋子里静悄悄的。方才还是有说有笑的,这会儿谁也不敢说话,屏住呼吸,听冯氏教给女儿针线上的功夫。
  或许她并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她的女儿,她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以前她的世界里有她的儿女,还有那个憎恨的冯婉容,现在还多了一样。那就是女红。
  玲珑记得芬娘说起过。母亲的女红很一般,但她擅长打扮,自己画图样和绣样。甚至还自己画了首饰样子,让银楼打制。
  想到这里,她在杏雨耳边说了几句话,杏雨飞奔着出去。没过一会儿,便拿了笔墨纸砚进来。
  冯氏已经裁好裙子。又开始怔怔发呆。
  玲珑把裁好的料子拿给婆子们去缝制,她把笔墨纸砚摆到八仙桌上,却什么都没有说。
  多亏有了芬娘,她才能知道冯氏的爱好。她和冯氏分开时只有四岁。为数不多的记忆里,也只有母亲爱吃荔枝和喜欢参加宴会。
  从那天起,她和丫鬟们在冯氏的屋子里缝衣服做针线。冯氏则时时拿起笔在纸上乱画一通。
  和玲珑猜想的不同,冯氏画的却不是图样儿。而只是单纯的涂鸦,也不知道她在画些什么,常常弄得脸上、衣裳上都是墨汁。
  有时画得高兴了,她就会大喊大叫一通,喊叫完了,自己咭咭地笑,笑完再接着画。
  阿根嫂和沁绯、流朱,伺候冯氏有一阵子了,但这些的冯氏,她们也是第一次看到。
  就连玲珑,也是惊讶不已。她甚至庆幸,因为流民,她不能回京城,才会发现这样的母亲。
  无论如何,这都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了。
  她又拿了十两银子给流朱:“这银子是给我娘买笔墨纸砚的,千万不要舍不得,随她画随她写,你们辛苦辛苦,给她勤洗衣裳就是了,若是沾上墨汁洗不下去也就算了,再缝新的。”
  但很快,冯氏便不满足于只在纸上画了,她拿着笔在墙上画,在地上画,有一次还画到阿根嫂的脸上。
  金顺媳妇来的时候,就看到冯氏正在墙上乱画,她吃了一惊,偷眼看向五小姐,见五小姐脸上笑吟吟的,眼睛如同阳光下的碧波,熠熠生辉。她便没有再问,只对流朱说:“府里有现成的白灰,需要粉刷屋子时,姑娘只管和我说。”
  流朱笑道:“暂时倒也不用,先要让三太太把屋子里全都画遍了才行。”
  玲珑这几日心情都很好,甚至也没有再让人去打探城门的消息,她不急着回去,觉得住在这里挺好的。
  冯氏画累了,仰面躺到架子床上呼呼大睡,手里还握着滴着墨汁的羊毫笔。
  玲珑长舒了一口气,好久没去雾亭了,趁着住在庄子里,正好到雾亭那里去看看。
  一直以前,雾亭上的那两个字都是她的奋斗目标。如果没有这两个字,她也不会拜石二为师。
  想到石二,玲珑心里黯然。石二出去避祸了,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师父原本在京城过得好好的,守着一屋子宝贝,又有浮苏那样的美人陪伴,手下还有一群黑衣死士,可就是为了她,师父才会铤尔走险,惹下这样的麻烦,还要远走天涯。
  玲珑本来还是兴冲冲跑在山路上,想到这里她便没了精神。脚步慢了下来,耷拉着脑袋没精打彩。
  石二在时,她还想着带他来雾亭看看,也让他看看那两个字,也不知道写字的人,比起石二的功夫又如何呢。
  那时她就想,趁着哪天白天出门时,拉了石二出城,到雾亭看看就行了,也不用费什么功夫。
  唉,当时为什么没有拉他过来呢,现在想让他来看看都不行了,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那天浮苏告诉她,石二出去避祸了。那个时候,她还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可现在静下心来,她才越想越觉得有愧。
  是不是因为秦玛丽的事,她从一开始便对石二存着戒心呢?
  或者在她心里,一直对秦玛丽坑她的事情耿耿于怀,甚至想要报复。所以无论石二对她多好,她都不能放下心结,坦然置之呢?
  就像这一次,她竟然让石二去皇子府,那个时候,她并没有想到石二的安危,甚至没有想过,从此之后,石二可能就会变成钦犯,浪迹天涯。
  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样自私的呢,为了自保,竟然不顾师父安危。
  当年秦玛丽无论怎么对她,她全都咬牙接受,甚至用钱来换取自由,也没有去动秦玛丽一根头发。
  她从没有想过伤害秦玛丽,更没有想过利用。
  为何对石二却不同了呢?
  只是因为秦玛丽于她有养育之恩,而石二没有吗?
  一一一一
  第二零三章 总能长大吧
  暮秋时节雾气更重,还没到雾亭,便能看到雾气氤氲流转,如同待染的白条纱,千丝万缕,从山涧的方向向四处弥漫。
  愈往前走,雾霭便愈是浓重,湿湿凉凉,仿佛融雪的春潮,源源不绝从山涧里喷礴而起,袅袅升腾。蒙蒙的雾气里,隐约可见雾亭的飞檐,平日里歇在檐上的山鸟,却已不知去向。
  隐隐约约的,玲珑看到雾亭里有一抹幽蓝,若隐若现。
  雾亭里有人。
  玲珑有一瞬间的踌躇,她没有带丫鬟,又是穿着女装,遇到外男已是不妥,何况这还是在山上。
  雾亭就在这里,什么时候都能来,也不急于这一刻。
  带着失望,玲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