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玉良颜-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嘴角翕翕,刚要开口,就听皇后道:”你来得正好。本宫正想找你说说话。十二啊,让本宫操碎了心。“
  听她说起十二皇子。冒夫人的眸子闪了闪,道:”娘娘,不瞒您说,臣妾在路上遇到些事。也和十二殿下有关呢。“
  就在一个时辰之前,皇帝刚刚离开永华宫。
  程皇后画得一手好丹青,当年太子妃去世。还是皇后的太后便在一群秀女之中,选中了才貌双全的她。但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这些年来她过得并不快乐,太子早逝,老蚌生珠的十二皇子也不是省心的,如今年逾半百,虽是保养得当,依然风韵犹存,但除了初一十五,皇帝来永华宫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即便像今天这样来了,也不是来看望她的。皇帝过来,是为了十二!
  闪辰见过皇帝,十二去了永济禅寺,把当年智觉大师出家的事问了个清清楚楚。
  智觉大师是先帝七皇子,尚未封王便在永济寺出家,永济寺因此才名声大噪。
  永济寺难道又要有第二位出家的皇子了吗?
  十二真要是出家,当然不是为了弘扬佛法,那就只有一个原因!
  这个时候,程皇后比平时任何时候都要敏感,听冒夫人说路上遇到一件事和十二有关系,她全身的汗毛都立起来了,莫非也是出家的事?
  “你快说给本宫听听,究竟是何事?”更年期的女人都有那么一点神经质,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也不例外。
  冒夫人便把在灯市大街的巧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又道:“顾家和金家有何恩怨那先放下不说,可这位顾七小姐竟然如此嚣张,拿家父在诏狱的事来讥讽,先前臣妾还真是错看了她。”
  程皇后脸色大变,动容道:“清浣,这些年为了十二,难为你了,也难为冒家,都是本宫”
  冒夫人眼里也已噙了泪水,她看看四周,见除了皇后心腹的静宜以外,别的宫人都已退下,她这才对皇后道:“娘娘万万不可再这样说了,这些年来,臣妾过得很好。”
  程皇后叹了口气:“清浣,本宫早就说过,咱们两个人一条命,我还在这位上一天,就要保你一日,冒侯爷的事,你也清楚,并非皇上的本意。”
  冒夫人连忙跪下:“家父和兄长们虽在诏狱,但并未吃苦,臣妾多谢娘娘暗中成全。”
  程皇后起身,亲手将冒夫人扶起来,拉她在身边坐下,这才道:“你没有错看顾七,是本宫错看了。她很小时便常常进宫,那时本宫看她天真可爱,虽是继室所出,但镇国公府那样的人家,她怎么也不会长歪了,日后即使不能辅佐夫君,相夫教子总是行的。却没想到前不久十二亲口告诉本宫,说他不想娶顾七,本宫把他身边的人叫来细细询问,这才知道,那顾七竟然两次三番,不顾廉耻找上门去。”
  冒夫人吃了一惊,顾七虽是内定的皇子妃,但尚未指婚,顾七就这样找个门去,这也太过孟浪了吧,哪里是大家闺秀的样子。
  见她吃惊,皇后冷笑道:“你猜她找上门所为何事?”
  “为何?”
  “是为了十二的病!本宫以前不知,也是知道了这件事,这才晓得,却原来早有别有用心之人,把那日万岁赐浴的事传扬出去,如今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说十二说十二不能人道!那顾七去找十二,便是要问问这件事!”
  说到这里,皇后捂住胸口,气死本宫了,气死本宫了!
  冒夫人也气得不轻,紧握着帕子的手指已经发白,她冷声道:“即使有这样的传闻,那顾七也不能自己上门去问啊,她顾家是怎么教导女儿的,尚未出阁,怎就懂得这些?”
  静宜捧了鼻烟,皇后嗅了嗅,这才感觉舒服一些:“方才听你说起,那顾七设下那样的一个局,想要毁人闺誉,本宫就越觉齿寒。本宫只有十二一个了,怎能再给十二找一个这般歹毒的?也不知那金家小姐如何开罪于她,她尚未成亲就这般行事,日后还不把个后宅搅得乌烟瘴气?“
  冒夫人道:”臣妾急着进宫,还真没有细问,按理说镇国公府和金家无论名声家世都相差甚远,这两家的小姐怎会有这样的恩怨呢。“
  她的话音刚落,就见皇后身边的静宜眉头动了动,像是有什么话要说。
  静宜三十出头,早过了放出宫的年纪,皇后留她在身边,这几年对她更加器重。
  “静宜女史,您可是听说过什么吗?”
  见冒夫人问起,皇后也看向静宜,常有命妇进宫请安,那些命妇们在外面等着召见时,难免会聊些家常,静宜若是听到了,倒也是有的。
  “静宜,你听说什么,就说吧,本宫不怪你聒噪便是。”
  静宜行了福礼,这才说道:“前两日奴婢确曾听几位夫人说起,镇国公府请了户部朱侍郎的夫人,去金家提亲了,在此之前,国子监祭酒许大人府里也请了梁夫人去提亲,两家求娶的都是金家排行第五的小姐。”
  一一一一一
  第二六五章 青眼
  颜栩翻看着手里的《水经注》,只翻几页便丢到一旁。他从铺着淡绿色弹墨椅搭的黑漆官帽椅上站起来,在屋里踱了两圈,拿起黑漆书案上的一方寿山鸡血石看了看,随手又放下。
  在书房里服侍笔墨的如诗如画,两个人四只妙目都在颜栩身上。如诗含笑道:“殿下,您上次赞过黄氏制墨,这次给您寻的便是黄氏制的玉兰墨,婢子给您研了练字吧。”
  颜栩皱眉:“我只是赞过黄氏制墨精巧,又没说过喜欢。”
  如诗被噎得俏脸通红,轻声道:“是婢子愚钝,殿下的字大气磅礴,古朴豪迈,玉兰墨怎配得上您的字,奴婢还是给您换成“
  如诗的话尚未说完,颜栩已经走了过来,把如诗手边的锦盒打开,锦盒内是一格调乌黑发亮的墨圆,雕成玉兰花苞,精致柔美,惟妙惟肖。
  颜栩的嘴角微微牵起,带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这种又精巧又花俏的东西,小球或许会喜欢吧。他曾私拆过玲珑写给金三老爷的家书,一手卫夫人簪花小楷端庄秀丽,功力尚浅,却灵气逼人。
  他又想起那双柔若无骨的纤手,那么美的手,那么美的字,当然要用这种美得让人忽略了实际用途的墨了。
  “这款玉兰墨再多寻一些。”
  如诗黯淡下去的眸子又亮起来,正要再说,就见颜栩又开始心不在焉走来走去。两个服侍笔墨的丫鬟却再也不敢说话,眼观鼻鼻观口的侍立在旁。
  这时,有脚步声在庑廊上跑起,淡绿的福字不断纹夹棉帘子挑开,小顺子从外面跑进来。
  他正要施礼。颜栩便道:“免了,浮苏来了?”
  小顺子眉开眼笑:“浮苏姑姑这会子已往上院来了,奴婢跑得快,先来给您说一声。”
  浮苏会轻功,小顺子当然不如她跑得快,只是大白天,又是在府里。浮苏也只能轻移莲步。
  颜栩瞥一眼如诗和如画。两人连忙行了福礼,退出书房。
  小顺子添了茶也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浮苏才不紧不慢从外面挑帘进来,一进门,就看到殿下正在瞪着她,那眼神里满满的是你再不来我就宰了你的表情。
  浮苏进宫去了。
  她在宫中有一位干姐姐。那位干姐姐便是皇后身边的红人,静宜女史。
  “昨日冒夫人进宫。果真和皇后娘娘说起灯市大街的事了,皇后娘娘气得心口疼,当时嗅了鼻烟儿就不疼了,谁知到了晚上就又疼得醒过来。宣了太医。”
  颜栩脸色大变,急道:“母后怎么样了?”
  这个局是他布的,如果母后给气坏了。他那就成了大武朝第一位为了娶媳妇气死娘亲的皇子了!颜栩以皇陵里的列祖列宗发誓,他真的没想到皇后这般脆弱。
  浮苏这才悠哉悠哉继续唠叨:“皇后娘娘吉人天相。大吉大利,福如东海,寿”
  颜栩从小就是听着浮苏的唠叨长大的,可从没像现在这样觉得她唠叨得无法忍受!
  “母后究竟是什么病?”
  浮苏好整以暇抻抻自己的衣角子,气定神闲:“岔气了,太医不敢逾越,请静宜女史在皇后娘娘凤背上拍了几下,又喝了理气的汤药,这会子已经没事了。”
  颜栩长舒一口气,列祖列宗啊,你们看看,这事真的和我没什么关系。
  “那接下来呢,把母后和冒夫人在永华宫里都说些什么了?”
  浮苏笑得恶意满满,她虽然顶不赞成殿下乱那个伦的,可身为忠仆加保姆,殿下决定的事,就是错的,她也要支持。
  但凡女人到了浮苏这个年纪,都已儿女绕膝,浮苏是望门寡,她不想再嫁,玲珑换上男装,比实际年龄还要显小,浮苏对她有种说不出的怜爱。
  殿下既然下定决心乱那个伦,那就乱吧,反正她已经清理完毕,这事现在也只有殿下和她知晓了。
  小球那么可爱,不能给殿下当儿子,那么当娘子也不错啊。
  她笑得更甜更开心了:“皇后娘娘闻听了那件事,自是齿寒,可您猜怎么着,有件事就连殿下您也没有想到呢。”
  颜栩眉头微动:“什么事?”
  “冒夫人对金五小姐印像极佳,在皇后娘娘面前盛赞,静宜女史说,她在皇后娘娘身边多年,冒夫人也进宫无数次了,她还是头回听到冒夫人盛赞一位闺秀呢。先前皇后娘娘和她说起顾七小姐时,冒夫人也只说了句大方得体而已。可对金五小姐的称赞却不仅只有这四个字,说得皇后娘娘也想见见金五小姐了。”
  颜栩怔住,这真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知道冒夫人和皇后关系匪浅,刚正不阿,目下无尘,但凡让她看到顾七当街欺负人,她一定会告知皇后。
  可他也没有想到,那个古灵精怪又爱财如命的小贼坯子,怎么就能得了这样一个人的青眼。
  玲珑又在打喷嚏,她也不知道为何会遇到冒夫人。
  这事也太巧了。
  她照照镜子,想看看自己头顶有没有苏遍天下的女主光环,却看到镜子里的她,脸上起了个小痘痘。
  呀,她长大了,都到了能长痘痘的年龄了。
  叹口气,玲珑让把那十二面苏绣团扇取过来,南阳郡主府去不成了,这些扇子也别浪费。
  “这十二面花鸟的送到李家,送给四姑奶奶吧。”她吩咐海棠。
  既然送给琳琅,大堂姐那里也不能没有,还有大堂嫂。
  “再去买些扇面,咱们做上二十面团扇,给大堂姐和大堂嫂也送过去。”
  三月三就快到了,该送春扇了。
  听说要亲手做扇子,丫鬟们的精神头都来了,玲珑心里也高兴,冒夫人身边的月桂送她回来时,还见了金禄家的,把玲珑在灯市大街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到了晚上,金老太太便把玲珑叫到了春晖堂,当着金敏的面,又详细问了问,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玲珑觉得吧,金家当然不会因为顾嫣然这种小女儿做的小事情,就放弃顾家这只大金龟,但这亲事也没有那么顺当了。
  金家是商人,商人无利不起早。
  原本这门亲事便是顾家在上,金家在下。现在出了这件事,理亏的是顾家。如果不趁机提要求,那就不是金家的风格了。
  金家的要求如果提得过高,顾家就要停一停想一想,无论如何,这门亲事都要缓上一缓了。
  玲珑挺高兴的,这才有了闲情逸致和丫鬟们一起做扇子。
  一一一一一
  感谢隆西、华妈、阿远min三位同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